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芍药内酯苷的浓度及其在毒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郭秒;郭继芬;虞林;王以美;贾栗;彭双清;袁波

    目的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芍药内酯苷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方法 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异丙醇(95:5,V/V)提取后,以Poroshell 120 EC-C18柱(50 mm×2.1 mm,2.7μm)为分析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ESI源在多反应监测(MRM)方式下进行正离子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为m/z 498.5→m/z 197.1(芍药内酯苷)和m/z 251.3→m/z 108.2(拉科酰胺,内标).结果 芍药内酯苷血浆浓度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2000 ng/ml,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15%,准确度(RE)在±8.06%之间.结论 该法适用于芍药内酯苷在大鼠体内的毒代动力学研究.

  • 马兜铃酸-Ⅰ在大鼠体内的毒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作者:刘莎;杜贵友;李丽;肖永庆

    目的:从毒代动力学的角度探讨马兜铃酸-Ⅰ(AA-Ⅰ)的肾毒性机制.方法:将中药广防已提取物(含AA-Ⅰ 80.5%)以125、62.5、15.2 mg/kg的剂量单次给予雄性Wistar大鼠灌胃,按规定时间采集大鼠血浆、胆汁、尿、粪便及组织样品,用高效液相紫外检测(HPLC)法,测定样品中AA-Ⅰ及其代谢物马兜铃内酰胺-1(AL-Ⅰ)的浓度.同时监测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毒性剂量下的AA-Ⅰ的代谢符合血管外给药二室开放模型.大、中剂量组的主要代谢参数如下:分布相半衰期(T1/2α)分别为1.03和0.45 h,消除相半衰期(T1/2β)分别为6.10和6.54 h,清除率(CL)分别为3.02和1.41 ml/(min·kg),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33.10和35.22μg/(ml·h),达峰时间(Tpeak)分别为0.62和1.35 h.AA-Ⅰ及AL-Ⅰ的组织分布范围较广,且蓄积程度较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大剂量组大鼠给药后血清Cr、BUN明显升高(P<0.01).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大剂量组大鼠肾小球包氏囊内新月体形成,肾小管坏死、消失.结论:毒性剂量下的广防已提取物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符合血管外给药二室开放模型,AA-Ⅰ及AL-Ⅰ的组织分布较广泛,其蓄积具有特异性.大鼠肾损害的程度与肾脏中AL-Ⅰ浓度相关.

  • 质谱联用技术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赵龙山;李清;郭超伟;陈晓辉;毕开顺

    质谱分析具有分析范围广、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重复性好、操作简易、损耗低、分离与鉴定可同时进行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能源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本文综述了近 3 年国内外关于质谱联用技术在生物样品分析中应用的文献,并着重介绍了质谱技术在药物代谢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毒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群体药代动力学、药物及代谢物结构确证与裂解规律和代谢组学中的应用,以期为生物样品分析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 大鼠体内的百草枯毒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范家明;李鹏飞;刘丽宏;赵瑞;赵志霞;杜萍;刘河

    目的 探索性研究百草枯在大鼠体内的毒代动力学特征,为百草枯毒性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数据.方法 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A组灌胃予以0.9% NaC1水溶液(0 mg·kg-1百草枯);B,C,D,E,F组分别为灌胃予以45,90,150,225和300 mg·kg-1百草枯.单次灌胃后,于给药前(0 h)和给药后0.25,0.5,0.75,1,1.5,2,3,5,8,12,24,48和72 h采集血样,分离血浆.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百草枯浓度,用WinNonlin(R)6.4软件进行毒代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 大鼠给予不同剂量百草枯72 h或死亡时体重变化率在-9.52%~-18.84%,与A组72 h的23.20%有显著降低.28只大鼠给予不同剂量百草枯后,72 h死亡率在25.00% ~ 83.33%,总死亡率为64.29%.B~F组的主要毒代动力学参数:AUCo-1ast分别为(20.80±11.61),(42.13±22.01),(29.40±18.43),(103.70±56.50)和(52.76±30.21) μg·mL-1·h,Cmax分别为(2.62±0.43),(11.58±10.02),(8.10±7.53),(17.95±34.14)和(4.69±2.21) μg·mL-1,tmax分别为(1.00±0.35),(0.79±1.09),(0.50±0.39),(2.13±2.31)和(1.67±1.75)h,Vz/F分别为(23.69±13.02),(34.23±29.68),(70.38±67.08),6.01和(145.65±7.16)L·kg-1,CL/F分别为(2.57±1.11),(2.17±1.12),(4.72±3.32),0.89和(6.29±4.99)L· kg-1·h-1,t1/2分别为(6.96±3.34),(12.69±10.35),(12.28±7.81),4.68和(22.97±17.44)h.结论 大鼠体内的百草枯毒代动力学结果表明百草枯吸收速度和程度上呈现极大的个体间差异,结合临床百草枯救治经验,应针对每个病例,个性化精准诊断和救治.

  • Beagle犬静脉注射S(+)盐酸氯胺酮和盐酸氯胺酮急性毒性及毒代动力学比较研究

    作者:靳洪涛;李万芳;李慧;李晋;张英豪;张金兰;王爱平;盛彧欣

    目的 比较Beagle犬静脉注射S(+)盐酸氯胺酮和盐酸氯胺酮的急性毒性反应,同时进行毒代动力学研究,为S(+)盐酸氯胺酮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近似致死剂量法(ALD),给药剂量分别为3.5、8、18、40.5、91.2、136.8 mg/kg.同时进行毒代动力学采血,采血时间为药后0 min、10 min、20 min、30 min、1 h、2 h、4 h、6 h.采用LC/MS方法测定血药浓度,使用DA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给药剂量为136.8 mg/kg时,S(+)盐酸氯胺酮和盐酸氯胺酮组动物死亡.各剂量组药后分别可见流涎、流泪、颤抖、肌张力增加或下降等反应.3.5、8、18、40.5、91.2剂量下S(+)盐酸氯胺酮的AUC0-t分别为60870、81801、556309、1608988、3969715 μg/L(min,Cmax分别为9870,6824,81430、218966、523788 μg/L,t1/2z分别为16.6、14.2、35.1、68.2、73.2 min;盐酸氯胺酮组AUC0-t分别为17738、115982、831504、2105286、4924419 μg/L(min,Cmax分别为1515、10655、112319、295016、669319 μg/L,t1/2z分别为16.7、32.6、34.4、38.6、74.8 min.结论 Beagle犬静脉注射S(+)盐酸氯胺酮、盐酸氯胺酮等剂量下的毒性反应基本相同,近似致死剂量范围均为136.8~91.2 mg/kg.两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也随着剂量的增加规律性的相应增加,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 药物毒代动力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于敏;李佐刚

    毒代动力学作为药动学和毒理学的交叉学科,现已成为药物非临床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临床前研究推进至临床研究的桥梁和工具.本文综述了现阶段国内毒代动力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着重介绍了毒代动力学研究的指导原则、实验设计各个方面的注意事项、生物分析方法、动力学参数和毒代动力学研究在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小分子药物和大分子药物存在的差别,以及国外毒代动力学研究的进展.

  • 甲氧滴滴涕及其代谢产物2,2-二(4-羟基苯基)-1,1,1-三氯乙烷在大鼠体内的毒代动力学

    作者:阚歆;张潇云;王哲;董洁;王蒙蒙;胡国新

    目的 探讨甲氧滴滴涕(MXC)及其代谢产物2,2-二(4-羟基苯基)-1,1,1-三氯乙烷(HPTE)在大鼠体内的毒代动力学.方法 雄性SD大鼠单次ig给予MXC500mg·kg-1染毒后,于不同时间点收集血液样本.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测定大鼠血浆中MXC和HPTE的含量,用DAS 2.0软件的房室模型进行拟合,计算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 MXC的毒代动力学参数血浆大浓度(cmax)为(5.52±1.21)mg·L-1;分布半衰期(t1/2α)为(4.12±1.21)h;消除半衰期(t1/2β)为(22.54 ±6.31)h;曲线下面积[AUC(0 -t)]为(65.97±17.94) mg·h·L-1;AUC(0-∞)为(69.06±18.61)mg·h·L-1;清除率(Cl)为(7.94 ±2.31)L·h-1·kg-1;和表观分布容积(Ⅴ)为(66.16±20.21)L·kg-1.代谢产物HPTE的毒代动力学参数cmax为(1.32±0.37)mg·L-1,t1/2α为(3.13±0.91)h; t1/2β为(31.12±10.91)h,AUC(0-t)为(14.69±2.99) mg·h·L-1,AUC(0-∞)为(17.23±3.66) mg·h·L-1,Cl为(30.14±6.09) L·h-1·kg-1,Ⅴ为(232.55±36.44)L·kg-1.结论 MXC及其代谢产物HPTE的毒代动力学均符合二室模型.MXC和HPTE的清除半衰期均较长,易发生体内蓄积.

  • 氟虫腈及其砜化物在兔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

    作者:胡国新;陈晓宇;周红宇;邱相君;陈冰冰;卢中秋

    目的 建立兔血浆中氟虫腈及其砜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法,并研究其在兔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为氟虫腈中毒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氟虫腈3 mg·kg-1兔耳缘静脉注射后不同时间取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中氟虫腈及其砜化物的浓度,计算毒动学参数.结果 氟虫腈的毒动学参数:k10为(2.08±0.83)h-1,k12为(0.34±0.07)h-1,k21为(0.27±0.05) h-1,cmax为(3.48±0.52) mg·L-1;t1/2α为(0.31 ±0.11) h;t1/2β为(3.25±0.59) h;AUC为(4.96±1.22)mg·h·L-1;Cl为(1.49±0.44) L·h-1;V1为(0.67±0.15)L·kg-1;V为(2.62±0.65)L·kg-1;砜化物的毒动学参数:cmax为(1.10 ±0.10)mg·L-1;tmax为(6.08±1.94)h;t1/2ke为(81.3±4.8)h;AUC为(136±16)mg·h·L-1;Cl为(0.05±0.005)L·h-1;Vd为(2.32±0.11)L·kg-1.结论 氟虫腈静脉给药的毒物代谢动力学符合二室模型;其砜化物的毒物代谢动力学符合一室模型.氟虫腈砜化物的半衰期明显长于氟虫腈.

  • 3-氯-1,2-丙二醇在大鼠体内的毒代动力学

    作者:周媛;罗仁才;张正;肖颖

    目的为了全面了解3-氯1,2-丙二醇(3-MCPD)的毒理作用性质.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测定大鼠血液中3-MCPD的含量.结果一次性给大鼠ig 75 和300 mg*kg-1的3-MCPD后,血药浓度-时间的动力学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t1/2 kα分别是(1.61±0.16)和(1.03±0.19)h,t1/2 kβ是(3.40±1.01)和(7.38±2.76) h,tp为(3.24±0.26)和(3.33±0.39) h,cmax为(31±9)和(215±32)mg*L-1,Cl是(0.27±0.10)和(0.10±0.04)mg*kg-1*h-1, V为(1.31±0.50)和(1.01±0.05)L*kg-1.结论结果表明3-MCPD经胃肠道吸收入血快,在动物体内分布广泛.

  • 氨氟乐灵在大鼠体内的毒代动力学

    作者:林立红;于巍;孟庆贺;孙常松;李晓磊;汤保华;段明郁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氨氟乐灵( PDM)及其代谢产物2,4-二硝基-N3-丙基-6-三氟甲基-1,3-苯二胺( DTB )的分析方法,进行氨氟乐灵大鼠体内毒代动力学研究。方法分别采用 ig (100 mg·kg-1,1000 mg·kg-1)和iv(100 mg·kg-1)单次给予雄性SD大鼠PDM,应用液质联用仪(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PDM和DTB的含量,采用DAS软件拟合毒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单次ig给予PDM 100 mg·kg-1, PDM和DTB的主要毒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2715±102和(6845±316)μg·h·L-1;半衰期(t1/2z)分别为9.0±1.4和(7.1±1.3)h;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7.0±1.6和(7.0±0.0)h;峰值浓度(cmax)分别为146±51和(473±103)μg·L-1。单次ig给予PDM 1000 mg·kg-1,PDM和DTB的主要毒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AUC(0-t)分别为3401±242和(10364±573)μg·h·L-1;t1/2z分别为8.8±2.1和(6.0±1.8)h;Tmax均为(7.0±1.6)h;cmax分别为175±56和(586±152)μg·L-1。 PDM 在大鼠体内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44.9%(100 mg·kg-1)和17.1%(1000 mg·kg-1)。结论该LC-MS/MS 分析方法适用于大鼠血浆中PDM 和DTB的测定。 PDM和DTB在大鼠体内的毒代动力学过程具有非线性动力学性质。

  • 9-[2-(膦酰甲氧基)乙基]腺嘌呤一钠盐在比格犬体内的毒代动力学和毒理学研究

    作者:王文艳;沈子龙;姚全胜;姚军;白文霞;潘玉英

    目的 为9-[2-(膦酰甲氧基)乙基]腺嘌呤一钠盐(PMEA-Na)重复给药的毒性研究提供毒代动力学资料.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测定样品中的药物浓度,数据经统计矩方法处理得到毒代动力学参数,并完成血清生化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比格(Beagle)犬静脉单次及多次给药(14 d,每日1次)后,在给药剂量范围内, AUC均表现为剂量依赖性.在1.0, 3.0 与6.0 mg·kg-1 PMEA-Na时,AUC分别为(2.3±0.5),(8.4±1.6),(17.5±3.7)mg·L-1·h(单剂量)和(5.0±0.4),(15.9±3.2),(30.3±4.7) mg·L-1·h(多剂量).PMEA-Na主要经肾脏排出体外,且给药14 d后肾功能受损药物排泄能力降低.与对照组比较, 6.0 mg·kg-1组血清生化学检测指标丙氨酸氨基转换酶、总胆红素、尿素氮、肌酐及甘油三酯均升高, 葡萄糖水平下降.6.0 mg·kg-1组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肝脏和肾脏有明显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论 比格犬经静脉多次给PMEA-Na 14 d后出现毒性反应,毒性靶器官主要为肾脏和肝脏.

  • 比格犬口服西格列羧的毒代动力学

    作者:孟志云;高月;朱晓霞;谭洪玲;张亮;孙文种;窦桂芳

    目的研究治疗糖尿病新药西格列羧长期毒性剂量下,原形药物在比格犬体内的毒代动力学,以评价西格列羧的全身暴露水平,确定暴露水平与给药剂量和性别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的方法分析比格犬血浆中的药物浓度.结果比格犬每天给药1次(6,18和54 mg·kg-1)连续14 d,d 1给药后雌性比格犬的平均AUC(0-T)值为3.4,8.4和33.0 mg·h·L-1,雄性比格犬的平均AUC(0-T)值为4.2,5.9和32.3 mg·h·L-1,d 14给药后雌性比格犬的平均AUC(0-T)值为2.5,13.9和16.0 mg·h·L-1,雄性比格犬的平均AUC(0-T)值为2.0,18.6和15.5 mg·h·L-1,对所有的剂量水平和两种性别平均AUC(0-T)值大部分与剂量相关.平均cmax值大部分也与剂量相关增高,第1次给药后雌性比格犬的平均cmax值为0.45,1.59和4.93 mg·L-1,雄性比格犬的平均cmax值为0.94,1.43和8.69 mg·L-1,d 14给药后雌性比格犬的平均cmax值为0.40,2.97和3.49 mg·L-1,雄性比格犬的平均cmax值为0.39,4.16和4.01 mg·L-1.平均tmax值为2~8 h,表明吸收比较缓慢.消除半衰期t1/2在1.6~5.7 h之间,大部分为2~3 h.结论西格列羧原形药物的全身暴露水平与给药剂量的相关性为:单次给药后正相关,连续14 d给药后中高剂量组的相关性不明显.

  • 斑马鱼模型在药物非临床毒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赵琪;汪溪洁;马璟

    斑马鱼是一种简单的生物实验动物,拥有和哺乳动物相似的生物结构与生理功能.斑马鱼模型在药物毒代动力学的研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采用斑马鱼模型研究药物在体吸收、分布和代谢过程,能够减少实验研究的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提高实验准确性;采用斑马鱼模型进行一般毒理学实验的毒代动力学研究,有助于一般毒理学实验研究的剂量选择和靶器官确定;采用斑马鱼模型进行生殖与发育毒性实验的毒代动力学研究,可以提高生殖与发育毒性实验的预测性.本文主要就以上几个方面对药物在斑马鱼体内的吸收、分布和代谢过程以及该模型在药物非临床毒代动力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研究2-氟-6-三氟甲基吡啶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作者:林立红;余洋;李晓磊;李娜;庞亚男

    目的 研究2-氟-6-三氟甲基吡啶(JJBD)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方法 采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JJBD,单次ig给予SD大鼠[14C] JJBD 10和100 mg·kg-1(放射性剂量均为3.7 GBq·kg-1),用液体闪烁计数分析仪(LSC)测定大鼠血浆、组织、胆汁、粪便、尿液和笼具清洗液等样品的总放射性,用WinNonlin软件按非房室模型计算毒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SD大鼠单次ig给予JJBD 10和100 mg·kg-1的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22 548±1579和(203 395±27 586)h·μg Eq.·L-1;半衰期(f1/2)分别为15.8±1.0和(14.1±0.9)h;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4.0±3.0和(6.0±5.0)h;峰值浓度(Cmax)分别为1450±355和(7776±1703)μg·Eq.·L-1.JJBD主要分布于脂肪、肝、肾和胃肠道中,大部分组织在染毒后4 h JJBD达到峰浓度,在肌肉、胸腺、全脑、性腺和脾中未见JJBD分布.染毒后0~168 h,JJBD主要从尿液排出,占染毒量的43.1%;部分从粪便排泄,占染毒量的29.7%;笼具冲洗液占染毒量的9.97%.0~72 h大鼠胆汁的总排泄量占染毒量的28.1%.结论 单次ig给予SD大鼠JJBD后,JJBD能够快速吸收入血,缓慢消除,不存在蓄积风险;JJBD在大鼠体内分布较广泛,但在脑中未检出,无法通过血脑屏障;大部分JJBD可经粪尿排泄.

  • 我国毒物代谢和毒代动力学研究三十年回顾

    作者:李桦

    毒物代谢和毒代动力学是毒理学科的重要分支,研究毒物经不同途径染毒后在体内的吸收、靶器官分布、代谢解毒或活化、以及排泄消除的规律,理解毒物暴露动力学与毒理效应的相关性,并通过考察不同因素对毒物体内过程的影响,了解中毒机制,发现可能的中毒或解毒靶点及途径,为毒物的有效防治提供思路和方法。本文概述了毒代动力学的研究特点,并通过研究个例的评述,回顾30年来我国毒物代谢和毒代动力学的研究特色和进展。

  • 含毒性药材马钱子的妇健阴道泡腾片BeagIe犬阴道给药毒代动力学

    作者:骆永伟;孟祥;姜娟;朱元中;孙祖越

    目的 研究含毒性药材马钱子的妇健阴道泡腾片阴道给药,在Beagle犬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特征及其在体内的蓄积.方法 妇健阴道泡腾片25.47,84.90和169.80 mg·kg-1 Beagle犬阴道给药1个月,分别于首次给药和末次给药0.25,0.5,1,2,4,6,8,10,12和24 h采血,并用API 5500型串联质谱仪检测血浆中士的宁浓度.结果 妇健阴道泡腾片25.47,84.90和169.80 mg·kg-1组Beagle犬首次给药后,平均AUC0-t值分别为2.44±0.98,7.30±0.50和(5.54±2.71)μg·L-1·h;平均Cmax值分别为0.58±0.22,1.79±0.41和(1.22±0.80)μg·L-1;平均t1/2值分别为2.53±0.38,2.26±0.54和(2.69±1.07)h.末次给药后,妇健阴道泡腾片3个剂量组Beagle犬平均AUC0-t值分别为3.10±0.60,6.91±2.44和(9.15±4.47)μg·L-1·h;平均Cmax值分别为0.80±0.14,1.68±0.60和(1.63±0.77)μg·L-1;平均t1/2值分别为2.26±0.47,2.36±0.30和(4.05±0.75)h.结论 含毒性药材马钱子妇健阴道泡腾片连续给药1个月,随给药时间延长,在Beagle犬体内士的宁的暴露量随剂量增加不呈线性动力学关系,并可能有饱和吸收趋势,给药期内均无药物蓄积.

  • 含毒性药材中药复方制剂毒代动力学研究的探讨

    作者:孟祥;韩玲

    目前,大部分毒性药材的毒性成分未进行过药代/毒代动力学研究,甚至受试物检测分析也未能强制要求,且多数毒性成分无相关对照品可用.因此,建议鼓励和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引导其药代/毒代动力学方法学的建立和验证,从而提高含毒性药材的中药复方制剂的风险控制.本文对中药毒性药材的概念及其毒性成分和毒性作用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含毒性药材的中药复方制剂毒代动力学研究进行了探讨.

  • 注射用右旋雷贝拉唑钠大鼠13周重复给药毒性研究

    作者:戴晓莉;戴学栋;郭峰;胡建庭;马玉奎

    目的:研究SD大鼠连续静脉给予注射用右旋雷贝拉唑钠13周的毒性作用。方法选取SD大鼠190只,雌性各半,分为溶媒对照组、注射用雷贝拉唑钠市售对照80 mg·kg-1组、注射用右旋雷贝拉唑钠80、20、5 mg·kg-1组及注射用雷贝拉唑钠、注射用右旋雷贝拉唑钠各剂量毒代卫星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3周,停药恢复4周。试验期间,全部动物每周称量体重和摄食量,给药13周及停药恢复4周时腹主动脉取血进行血液相关指标检测,剖检摘取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卫星组动物分别于首次和末次给药后颈静脉采血进行毒代动力学检测。结果注射用右旋雷贝拉唑钠80、20 mg·kg-1剂量下可导致大鼠出现呼吸急促、步态不稳、俯卧不动等症状,血液中RBC、HGB、HCT含量降低、甲状腺出现小滤泡形成增多,停药4周后血液学异常指标均恢复正常,但甲状腺病理学改变未能完全恢复。结论重复静脉注射给予注射用右旋雷贝拉唑钠80、20 mg·kg-1剂量下可导致SD大鼠红细胞相关指标可逆性改变、甲状腺病理改变。

  • 头孢呋辛钠在Beagle犬体内的毒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孙晶晶;凌珊

    目的:探讨头孢呋辛钠在Beagle犬体内的毒代动力学,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Beagle犬7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和注射用头孢呋辛钠(1.65 g/kg)组,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血浆样品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呋辛浓度,用DAS计算毒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头孢呋辛钠在Beagle犬体内的毒代动力学主要参数为:血浆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为(4745±1607)mg(L·h),峰浓度(Cmax)为(2520±407)mg/L,平均滞留时间(MRT0-t)为(1.8±0.3)h,清除率(CL)为(0.38±0.16)L(h/kg),分布容积(Vd)为(0.56±0.15)L/kg。结论头孢呋辛在Beagle犬体内消除较快,基本分布于血浆,提示应无明显毒性蓄积。

  • Beagle犬1个月经口给予盐酸伊伐布雷定毒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胡海勋;姚景春;王现珍;吕圆圆;姜晓飞;商庆节

    目的 研究盐酸伊伐布雷定在1个月经口给药长期毒性实验过程中,药物在Beagle犬体内的毒代动力学特征,及其在体内的蓄积情况.方法 在进行盐酸伊伐布雷定对Beagle犬1个月经口给药长期毒性实验过程中,分别于给药第一天和后一天在不同的时间点采血,并用HPLC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结果 高、中和低剂量组Beagle犬初次给药后的平均AUC0-t值分别为22 9、9.53和2.45 mg· h·L-1;平均AUC 0-∞值分别为26.3、9.66和2.58mg· h·L-1;平均ρmax值分别为9.19、4.72和1.91 mg·L-1;平均t1/2值分别为2.15、0.811和0.721 h.高、中和低剂量组Beagle犬末次给药后的平均AU0-t值分别为30.8、11.3和3.02mg· h·L-1;平均AUC0-∞值分别为44.7、11.6和3.45 mg··L-1;平均ρmax值分别为6.80、4.11和1.91 mg·L-1;平均t1/2值分别为4.16、1.04和1.06h.结论盐酸伊伐布雷定在Beagle犬体内毒代动力学呈现线性动力学的特征,并且无明显的药物蓄积现象,无性别差异.

102 条记录 2/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