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转录因子Foxo1对RAW264.7细胞迁移产生的影响

张庆龙

摘要: 目的 观察Foxo1基因过表达对鼠源性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 及其受体CCR2表达的影响, 探讨转录因子Foxo1在早期心血管疾病识别及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未转染的对照组、Foxo1基因转染组及空质粒转染组, Foxo1基因转染组的转染方法为:运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pc DNA-Foxo1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至RAW264.7细胞中.空质粒转染组的转染方法为:运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pc DNA-3.1质粒瞬时转染至RAW264.7细胞中.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Foxo1的过表达情况.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及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MCP-1及CCR2的表达情况.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pc DNA-Foxo1重组质粒转染48 h后, RAW264.7细胞中Foxo1蛋白的表达量为 (1.812±0.067), 明显高于空质粒转染组的 (1.092±0.088) 和未转染组的 (1.107±0.09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Foxo1基因转染组RAW264.7细胞中MCP-1 mRNA表达量为 (3.331±0.587), 明显高于空质粒转染组的 (1.125±0.114) 和未转染组的 (1.121±0.06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Foxo1基因转染组RAW264.7细胞中MCP-1蛋白的表达量为 (2.670±0.117), 明显高于空质粒转染组的 (1.128±0.107) 和未转染组的 (1.037±0.096),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Foxo1基因转染组RAW264.7细胞中CCR2的mRNA的表达量为 (2.099±0.331), 明显高于空质粒转染组的 (1.027±0.095) 和未转染组的 (1.018±0.177),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计数Transwell小室膜下表面细胞数, 结果显示Foxo1基因转染组RAW264.7细胞穿过小室的数量为 (39.670±2.333) 个, 明显高于未转染组的 (22.000±2.309) 个,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转录因子Foxo1过表达通过促进MCP-1及CCR2的表达从而增强RAW264.7细胞的迁移, 参与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 推测Foxo1在心血管疾病早期识别及预防中具有重要作用.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 某区低浓度苯系物作业场所与工人职业健康监护现状调查

    作者:刘仁平;周建华;朱宝立;薛丽萍;赵强

    目的 探讨区域内企业工人低浓度苯系物防护状况、接触水平、管理现状及其对工人健康影响的特点,为企业制定健康监护策略和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工人身体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对企业工作场所现状进行调查,并对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浓度进行监测,对低浓度苯系物接触工人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将相应企业不接触苯的工人作为内对照,对健康监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企业职业健康监护977人,查出各类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者244人(361项次),异常率为24.97%;低浓度苯系物接触工人的白细胞计数下降人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89,P<0.01).结论 在现有的防护状况和管理措施下,从事低浓度苯系物作业的工人出现比较明显的外周白细胞计数改变,需要进一步依法加强对低浓度苯系物作业工人的健康监护并改善劳动环境.

  • 某柴油发电机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作者:王琪;刘仓;刘亚杰;杜文霞;孙苑菡;常志强;杨淼

    目的 分析柴油发电机组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接触者健康的影响,为柴油发电机组建设项目提供合理的补充措施及建议.方法 采用检查表法、类比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类比企业电工接触CO、CO2、NO2的浓度<10% OELs,柴油发电机组巡检场所环境噪声超过85 dB(A).结论 该项目属于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中“电力供应”,为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

  • 某啤酒企业啤酒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作者:曹桂荣;罗统全;罗广福

    目的 识别、分析某啤酒企业啤酒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主要环节,预测其可能造成的职业危害程度,探讨防护对策和措施.方法 采用类比法、经验法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预评价.结果 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噪声、高温、谷物粉尘、硅藻土粉尘、煤尘、甲醛、二氧化碳、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酸、氢氧化钠.类比项目检测结果显示,粉尘浓度、化学有害因素浓度合格率100%;噪声合格率73%;高温作业区WBGT指数合格率100%;工频电场强度合格率100%.结论 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参考类比检测结果,项目按设计采取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应急措施,可降低运营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项目是可行的.

  • 牛磺酸拮抗氯化镉致肝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晶莹;韩春姬

    目的 观察牛磺酸拮抗氯化镉致大鼠肝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分5组:①阴性对照组;②氯化镉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20、40、100 μmol/L的氯化镉;③同时处理组:终浓度为100 mmol/L的牛磺酸与氯化镉10、20、40、100μmol/L同时加入;④后处理组:先加入终浓度为10、20、40、100 μmol/L的氯化镉,45min后加入100 mmol/L的牛磺酸;⑤预处理组:先加入终浓度为100 mmol/L的牛磺酸,45 min后加入10、20、40、100μmol/L的氯化镉.所有的处理组均培养2h.结果 ①肝细胞中10、20、40、100 μmol/L的氯化镉组GSH - Px酶活性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随着镉浓度增加,GSH -Px酶活性下降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②预先处理组(65.26±14 μmol/L)及同时处理组(49.65±1.54 μmol/L)细胞GSH - Px酶活性明显升高,与相应的氯化镉组(27.11±1.09 μmol/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当后处理组镉浓度达到40~ 100μmol/L时,细胞内SOD活性显著降低(23.08±1.49 U/ml),与相应的氯化镉组比较有显著性(P<0.05).结论 牛磺酸在体外对氯化镉致大鼠肝细胞氧化损伤有预防作用.

  • 珠三角地区集装箱港口职业病危害调查及关键控制措施分析

    作者:温翠菊;李小亮;冯本秀;陈建雄;黎丽春;闫雪华;苏世标

    目的 了解珠三角地区不同吞吐量集装箱港口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提出防治关键环节和措施.方法 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采用现场调查和现场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珠三角地区4个集装箱港口进行职业卫生调查.结果 检测砂轮磨尘浓度合格率为66.7%,CSTEL大值为43.5 mg/m3;电焊烟尘浓度合格率为83.3%,CSTEL大值为11.5 mg/m3;一氧化碳浓度合格率为80.0%,CSTEL大值为40.1 mg/m3;二甲苯浓度合格率为85.7%,CSTEL大值为677.1 mg/m3.结论 箱内电焊作业、油漆作业职业病危害大,个人防护薄弱,必须加强管理.

  • 动车快餐盒饭加工车间静态下空气洁净环境的检测分析

    作者:张贵生

    目的 了解目前动车快餐盒饭加工车间静态下空气洁净环境现状,为进一步完善其卫生管理措施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按照《铁路动车快餐盒饭食品安全控制要求》规定,采用CENTER310温湿度计、AREOTRAK9310计数器等仪器设备,测定动车快餐盒饭加工车间静态下空气洁净环境现状.结果 检测数据表明,盒饭包装洁净区:ISO8.2;静态;关注粒径:5μm(48 961个/m3);M(2 143;≥10 μm);光学粒子计数器;沉降菌1个/皿;未检出致病菌.蔬菜加工洁净区:ISO8.3;静态;关注粒径:5μm(59 523个//3);M(5 148;≥10 μm);光学粒子计数器;沉降菌2个/皿;未检出致病菌.热炒烹调洁净区:ISO8.2;静态;关注粒径:5μm(49 305个/m3);M(2 418;≥10μm);光学粒子计数器;沉降菌1个/皿;未检出致病菌.米面制品洁净区:ISO8.2;静态;关注粒径:5μm(42 269个/m3);M(2 059;≥10μm);光学粒子计数器;沉降菌0个/皿;未检出致病菌.结论 《铁路动车快餐盒饭食品安全控制要求》中温、湿度及≥10 μm粒子浓度指标设置不尽合理,需要及时修订.

  • 某煤炭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作者:秦圣洁;贾飞

    目的 识别、分析与评价某煤炭企业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控制效果,为企业进一步完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方法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特点以及职业病危害评价目的等,本次评价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进行综合性分析评价.结果 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有害因素是粉尘、噪声、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经检测粉尘合格率78.6%,噪声合格率80.0%,化学毒物合格率100.0%.结论 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该项目基本符合相关国家法律及职业卫生标准规定的要求.

  • 某公司金属基电磁屏蔽防护材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作者:张建中;陈发明;彭言群

    目的 识别、评价和预测金属基电磁屏蔽防护材料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危害程度及防护效果,论证该项目职业卫生的可行性.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采用类比法、检查表法和工程分析法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结果 该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有硫酸雾、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有机气体、高分子单体、粉尘、噪声、高温、高湿、热辐射等,除硫酸雾浓度(C<,STEL>0.4~19.3mg/m<'3>,C<,TWA>0.32~5.22mg/ml)超标外,其他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 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项目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控制措施,符合国家职业卫生要求.

  • 某焦炉气生产甲醇项目职业病危害调查与评价

    作者:孔繁莲;高淑敏;董水清;赵满龙;贺刚;薛兰;高晓燕

    目的 明确该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提出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查表法等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 该建设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硫、硫化氢、甲醇、杂醇、氢氧化钠、噪声、高温.现场检测5种有毒物质,甲醇的合格率81.8%,其他有毒物质合格率100%,噪声检测合格率为75%.结论 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有效、可行,但应进一步改进甲醇生产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加大宣传职业病防护知识,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 某火力发电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

    作者:董水清;孙剑冰;赵满龙

    目的 检测、评价某火力发电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效果.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现场检测的方法分析该公司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结果 该公司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煤尘、噪声、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肼、氢氧化钠、盐酸和硫酸等.其中煤尘CSTEL大值为86.33mg/m3,岗位CTWA大值为17.36 mg/m3;噪声合格率为79.37%;有毒物质中二氧化硫CSTEL大值为43.99 mg/m3,肼CSTEL大值为0.37 mg/m3,其余有毒物质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 该公司工作场所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煤尘、噪声和化学性有害物质,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可行,有效,但需加强煤尘、噪声和部分化学性有害物质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中国卫生工程学

国家级期刊 审稿时间:1-3个月 早咨询早发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