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AMPK激动剂5-氨基咪唑-4-甲酰胺核苷酸对U937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吕超;曹江;孟凡静;曾令宇;陈翀;吴庆运;徐开林

    目的 探讨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激动剂5-氨基咪唑-4-甲酰胺核苷酸(AICAR)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U937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AICAR处理U937细胞24、48 h,用CCK-8法绘制细胞增殖曲线;以细胞形态学、AnnexinⅤ/7-氨基放线菌素D(7-AAD)双标记等分析细胞凋亡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表达.用实时定量PCR检测Bcl-xL、Bax、Bim、caspase-3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AICAR对U937细胞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24、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1.1和0.9 mmol/L.1.0 mmol/L AICAR作用U937细胞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CD11b阳性细胞率无明显变化(P>0.05),但细胞形态学出现典型的凋亡特征;AnnexinⅤ/7-AAD标记的阳性细胞升高,细胞凋亡率为(6.81±1.16)%,高于对照组的(2.74±0.32)%(P<0.05).1.0 mmol/L AICAR诱导U937细胞凋亡过程中Bcl-xL、Bax表达无明显变化,Bim、caspase-3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 AICAR能有效抑制U937细胞增殖及促进细胞凋亡,但对U937细胞向髓系分化无明显影响,其促凋亡机制与上调Bim与caspase-3基因表达有关.

  • 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和电针预处理在脑保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园园;王明山

    背景 研究发现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和电针预处理可通过多种机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发挥保护作用. 目的 从AMPK信号通路探索针刺预处理抗脑I/RI的作用,为脑保护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内容 介绍AMPK在脑保护中的作用,阐述电针预处理的脑保护机制以及电针预处理与AMPK的关系. 趋势 电针预处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通过AMPK信号通路介导的脑保护作用将会是研究的热点.

  • 熊果酸通过ROS/AMPK/STAT3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COX-2表达

    作者:庞姗姗;朱悦;周逸婵;朱国琴;张皓;陈国胜;邵耘;李晓林;孙为豪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中活性氧(ROS )/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 PK )/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 3)信号通路在熊果酸抑制环氧化酶2(COX‐2)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在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中加入不同浓度熊果酸(0、10、20、30μmol/L )培养24 h ,或用抗氧化剂N‐乙酰‐L半胱氨酸(NAC 2.5 mmol/L)预处理30 min后熊果酸再干预培养24 h。采用荧光探针2′,7′‐二氯荧光素(DCFH‐DA)检测细胞内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MPK、STAT 3磷酸化水平和COX‐2蛋白表达。结果熊果酸明显增加SGC‐7901细胞内ROS生成和AMPK磷酸化水平,抑制STAT3磷酸化和 COX‐2蛋白表达(P<0.01或P<0.05);而 NAC 能有效逆转上述各指标的变化过程(P<0.01或P<0.05)。结论熊果酸可能通过 ROS/AMPK/STAT3信号转导通路抑制胃癌细胞COX‐2表达。

  • 参附强心合剂对心衰大鼠心肌能量代谢 AMPK-PGC-1α通路的影响

    作者:周凡;方伟;祝光礼

    目的 探讨参附强心合剂对心衰大鼠心肌能量代谢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PGC-1α)通路的调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大鼠心衰模型,经4周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参附强心合剂高、中、低剂量组,曲美他嗪组,予药物溶液灌胃4周后,取腹主动脉血及左心室组织,用ELISA法测血清中血清B型脑尿钠肽(BNP)、乳酸脱氢酶(LDH)、游离脂肪酸(FFA)含量,Western blot法对心室组织中AMPK、p-AMPK、PGC-1α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1)各中药组血清BNP、LDH、FFA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其中,中药高剂量组BNP、FFA水平与曲美他嗪组无显著差异[(265.74±19.89)ng/mL比(240.62±21.40)ng/mL,(482.64±23.89)ng/mL比(463.09±25.95)ng/mL(P>0.05)];中药高、中剂量组LDH水平与曲美他嗪组相当(295.25±29.34)ng/mL、(317.83±25.99)ng/mL比(283.09±31.41)ng/mL(P>0.05);(2)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MPK蛋白表达水平未见显著差异(P>0.05);中药高剂量组p-AMPK蛋白表达与曲美他嗪组均明显增加(P<0.01),两者之间未见明显差异[(1.128±0.085)ng/mL比(1.180±0.208)ng/mL(P>0.05)];各用药组PGC-1α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但中药各剂量组PGC-1α蛋白表达与曲美他嗪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参附强心合剂可以降低心衰大鼠的血清BNP、FFA、LDH水平从而减轻心衰.参附强心合剂可能通过激活AMPK-PGC-1α信号通路,提高p-AMPK、PGC-1α的表达以调节脂肪酸氧化代谢及葡萄糖转运,从而改善心衰大鼠心肌能量代谢,从而起到治疗心衰的作用.

  • 熊果酸抑制胃癌细胞 COX-2表达的信号转导研究

    作者:朱悦;周逸婵;朱国琴;李剑萍;焦政;李晓林;邵耘;孙为豪

    目的:进一步明确熊果酸(ursolic acid,UA)抑制胃癌细胞环氧化酶-2(cycloxygenase-2,COX-2)表达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和MKN-45常规培养于RPMI-1640培养液中,细胞长至亚单层后分别加抗氧化剂N-乙酰-L半胱氨酸( NAC )、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 AMPK)激活剂5-氨基咪唑-4-甲酰胺核苷酸( AICAR)、AMPK抑制剂compound C 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 STAT3)抑制剂WP1066预处理后再加UA连续培养24 h, Western blot 检测 AMPK、STAT3磷酸化水平和COX-2蛋白表达。结果抗氧化剂NAC 和AMPK抑制剂compound C有效地阻断了UA抑制STAT3磷酸化和COX-2表达的作用, AMPK 激活剂 AICAR 抑制 STAT3磷酸化和COX-2表达,AICAR和UA联合作用大于单用,STAT3抑制剂WP1066对UA诱导的AMPK磷酸化无明显影响,WP1066单独或联合UA均可抑制STAT3磷酸化和COX-2表达且联合作用大于单用。结论 UA通过ROS/AMPK/STAT3信号转导通路抑制胃癌细胞COX-2表达。

  • 早期应用 AICAR 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大鼠的保护作用

    作者:容志惠;刘伟;李文斌;蔡保欢;刘东

    目的: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病的不同时期应用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激活剂5-氨基咪唑-甲酰胺核苷酸转甲酰酶(AICAR),观察其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新生大鼠160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AICAR30 min 组、AICAR24 h 组和 AICAR72 h 组,各32只。采用 Cresyl violet 染色法比较手术后不同时间点(30 min,24 h,72 h)给予 AICAR(500 mg?kg-1)对脑组织保护作用的差异;采用 Foot-faults 法评估大鼠远期预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脑组织中 P-AMPK 及三磷酸腺苷(ATP)的表达变化。结果假手术组与模型对照组大脑存活面积比例分别为(100.0±0.1)%和(45.3±6.3)%(P<0.05);手术后30 min、24 h 给予 AICAR 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且手术后30 min 治疗效果优于24 h(P<0.05),手术后72 h 给予 AICAR 没有发现明显的保护作用(P>0.05)。早期给予AICAR 治疗后可增加 P-AMPK 活性至假手术组约3倍,ATP 含量可升至接近假手术组水平(P<0.05)。结论 HIE 发病早期补充 AICAR 可调控 AMPK 信号通路,增加 ATP 含量,保护受损的神经元。

  • 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能量代谢通路对心肌肥厚形成的作用

    作者:胡燕燕;万征

    多种分子机制可以导致心肌肥厚,其中能量代谢紊乱是重要的分子机制之一,介导这一机制的关键是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能量代谢通路.近年来发现与心肌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 Rs)通路,介导炎症与纤维化的核转录因子(NF)-κB通路以及神经体液调节因子相关P13K/AKT/GSK3β信号通路都和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密不可分.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AMPK、SIRT1基因表达的关系初步研究

    作者:李钰青;吴峻;肖云;佘晓芬;黄菲;王玮

    目的:通过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以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Ⅰ(SIRT1)的基因表达情况,初步探讨AMPK和SIRT1基因表达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以及调控血浆中一氧化氮(NO)水平、血脂、血糖代谢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普通PCR、琼脂糖凝胶电泳、实时荧光定量PCR及SPSS分析软件检测冠心病者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AMPK和SIRT1的基因表达区别,以及它们与血脂(TC、TG、LDL-c、HDL-c)、空腹血糖(FBG)、一氧化氮(NO)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PBMC中AMPK和SIRT1基因表达以及血浆中NO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MPK和SIRT1表达均与TC、TG、LDL-c、FBG呈负相关,与NO含量及HDL-c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PBMC中AMPK和SIRT1基因表达下降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病存在相关性,对调控血脂、血糖及NO生成释放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