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黄校权;杨清荣;龚裕兴;王凤娟

    目的:探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46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以是否发生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将患者分为SCVS组(16例)和非SCVS组(30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COX分析。结果SCVS组患者与非SCVS组经多因素COX分析,年龄(RR=1.056,95%CI:1.002~1.113,P=0.042)、糖尿病(RR=5.533,95%CI:1.031~29.702,P=0.046)及高血压病史(RR=6.957,95%CI:1.506~32.133,P=0.013)是tSAH后发生SCV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大,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史tSAH患者SCVS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 蛛网膜下腔出血引发脑缺血脑梗死的CT表现

    作者:沈军;谢建强

    目的 探讨SAH引起的局限性脑缺血和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其与发病年龄、发生SAH后就诊间隔时间的关系,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帮助.方法 对51例SAH患者,均做CT扫描和腰穿证实.经治疗后4d~15 d复查CT,部分病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51例患者经治疗后有22例(22/51)患者平扫可见颅内小片状密度减低区,分布于额、颞、顶、枕各叶,增强后见强化征象.此外,随着患者年龄增大,发生SAH后就诊间隔时间的延长,脑内局限性缺血和梗死灶明显增多,患者的疗效明显降低.结论 ①局限性脑缺血和脑梗死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并发症,主要发病机制是脑动脉痉挛.②患者脑池内出血越多,年龄越大,发生SAH后就诊间隔时间越长,此并发症发生率越高、对患者的预后影响越大.③CT扫描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 尼莫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脑动脉痉挛的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于文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脑动脉痉挛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使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B组30例,使用尼莫地平与5%GNS或NS250mL进行治疗;C组30例,使用氨氯地平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观察三组颅底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C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C组颅底血流动力学TCD检测平均血流速度显著低于A组、B组,P<0.05;C组脑血管痉挛解除有效率和降压有效率均达到93.33%,显著高于A组与B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与氨氯地平联合使用,能够起到很好的降压和解除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起到很好的互补性.

  • 急性CO中毒17例并迟发脑病1例临床分析

    作者:周凯辉;高雁;程才育;马晓玲;周亚畅;王维先

    报告15例急性轻度CO中毒、2例中度CO中毒,并对其中1例出现迟发脑病进行了分析,强调系统治疗的必要性.

  • 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脑动脉痉挛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对比研究

    作者:曹音;钱惠农;刘志平;陈芷若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大脑中动脉(M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痉挛的可靠性.方法对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同时行TCD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DSA发现MCA 痉挛26条,其中TCD检出21条,DSA未证实有痉挛的MCA中,TCD检出4条,TCD诊断MCA痉挛的敏感性为80.8%,特异性为84.0%,而且MCA痉挛程度越重,TCD敏感性越高.DSA发现BA 痉挛18条,其中经TCD检出13条, DSA未证实有痉挛的BA中, TCD检出4条, TCD诊断BA痉挛的敏感性为72.2%, 特异性为76.5%.DSA发现VA 痉挛28条,其中经TCD检出20条, DSA未证实有痉挛的VA中,TCD检出6条, TCD诊断VA痉挛的敏感性为71.4%, 特异性为76.9%.结论 TCD诊断MCA、VA、BA痉挛有较高的可靠性.

  • 尼立苏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脑动脉痉挛疗效观察

    作者:汪曙光

    高血压是引起脑动脉痉挛的主要因素[1],给予必要的降压药物及选择性动脉血管扩张剂是治疗高血压并脑动脉痉挛的重要措施.我们于1998年10月~2004年10月,用尼立苏与氨氯地平对治疗高血压病并脑动脉血管痉挛各50例进行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 尼莫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脑动脉痉挛50例疗效对比

    作者:刘淑真;肖艳芳

    高血压是引起脑动脉痉挛的主要因素[1].给予必要的降压药物及选择性脑动脉血管扩张剂是治疗高血压并脑动脉痉挛的重要措施.我们于1998年5月至1999年5月,用尼莫地平与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并脑动脉血管痉挛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 止痉散治疗脑动脉痉挛疗效观察

    作者:周芝友;彭敏;王启明

    近年来,笔者在止痉散为主的基础上辨证用药,治疗脑动脉痉挛所致之眩晕、头痛等症,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 脑伤后脑动脉痉挛的监测研究

    作者:曾力;李讯;程林;李开慧;柴建康;匡永勤;黄茂清;胡威夷

    目的:用无创的经颅多普勒(TCD)连续监测创伤后脑动脉痉挛的发病率和临床特征,并确定血液流变学因素对TCD诊断脑动脉痉挛的影响.方法:对135例GCS计分为3~15分的颅脑损伤病人连续进行TCD监测,同时检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64例(47.4%)病人有脑动脉痉挛(轻度32例,中度29例,重度3例),1例重度痉挛者发展成为MCA供血区的脑梗塞.无痉挛组、轻度痉挛组和中~重度痉挛组之间的血液粘滞度无显著性差异,排除了血液流变学因素对用TCD诊断创伤性脑动脉痉挛的影响.脑动脉痉挛与CT发现脑池积血或血性脑积液显著相关.脑电图异常与脑动脉痉挛显著相关.结论:脑伤性脑动脉痉挛是颅脑损伤后的常见并发症,个别病例动脉痉挛的严重性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当.连续的TCD监测能够及时无创地诊断创伤性脑动脉痉挛、决定治疗策略以防止动脉痉挛导致的缺血性脑损伤.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3表达特征及意义

    作者:王晨辰;赵英;李晓明

    目的 观察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24例aSAH患者为观察组,随机选择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两组的血清IL-13含量.24例aSAH患者再根据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标准、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进行分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IL-13含量.比较各组血清IL-13水平,分析其表达与GCS评分、Fisher分级和Hunt-Hess分级的相关性,探讨血清IL-13水平与发生脑血管痉挛(CVS)关系.结果 观察组与正常组血清IL-13含量分别为(68.58±14.07)pg/ml、(45.50±12.39)pg/ml,观察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3水平与Fisher分级和Hunt-Hess分级呈正相关,与GCS评分呈负相关.发生CVS患者的血清IL-13含量明显高于未发生CVS患者.结论 IL-13在aSAH患者中分泌增高,其可能参与发病后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影响aSAH后CVS的发生.

  • 白细胞介素11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中表达特征及意义

    作者:王晨辰;赵英;李晓明

    目的 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1(IL-11)的表达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22例aSAH患者为aSAH组,患者均经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CT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同时,选取1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对两组者进行血清IL-11含量测定.将22例aSAH患者再根据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标准、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进行分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IL-11含量.比较各组血清IL-11水平,分析其表达与GCS评分、Fisher分级和Hunt-Hess分级的相关性,探讨血清IL-11水平与发生脑血管痉挛(CVS)关系.结果 aSAH组与正常组血清IL-11含量分别为(68.58±14.07)pg/ml、(45.50±12.39)pg/ml,aSAH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1水平与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呈正相关,而与GCS评分呈负相关.发生CVS患者的血清IL-11含量明显高于未发生CVS患者.结论 IL-11可能参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影响aSAH后CVS的发生.

  • 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23例疗效分析

    作者:邵泽敏

    目的:探讨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LLI)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6例SAH后CVS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在药物治疗相同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ILLLI,每日1次,每次1小时,14天为一疗程,观察两组症状消失的时间.结果:治疗组症状消失平均需用6.8天,对照组平均需10.5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对于SAH后CVS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无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