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3-丁二醇改性处理的鞣制牛颈静脉带瓣管道血流动力学研究

    作者:龙小毛;林辉;李香伟;周一凡

    目的 观察2,3-丁二醇改性处理的鞣制牛颈静脉带瓣管道(BJVC)重建猪右心室流出道后的血流动力学性能.方法 应用戊二醛固定(A组)和戊二醛固定、2,3-丁二醇改性处理(B组)的牛颈静脉带瓣管道分别进行猪肺动脉与右心室连接,行超声心动图检测牛颈静脉带瓣管道血流动力学指标. 结果 重建术后3个月16头猪均存活,A组跨瓣压差、牛颈静脉反流量及远端吻合口压差显著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3-丁二醇改性处理的鞣制牛颈静脉可能是一种更好的重建右室流道材料,但远期效果需进一步研究.

  • 1,3-丁二醇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

    作者:徐良;秦美蓉;李俊鹏;王平;陈宁;冼静雯;刘远平

    为研究1,3-丁二醇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及其可逆性,将200只健康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灭菌水)组和低(500 mg/kg)、中(1000 mg/kg)剂量1,3-丁二醇染毒组及高剂量(2 000 mg/kg)1,3-丁二醇染毒解剖组和恢复(染毒结束后继续观察28 d)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测定体重和食物消耗情况及主要脏器重量及其脏器系数,测定血液学和血清生化学指标,进行大体解剖并对主要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经口和经皮染毒后,中、高剂量组大鼠出现短暂嗜睡,未见其他明显异常;各剂量1,3-丁二醇染毒组大鼠的体重、食物利用率及各主要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仅高剂量1,3-丁二醇亚慢性经皮染毒解剖组雄性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染毒28 d后恢复正常;未见与受试物相关的病理改变.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1,3-丁二醇亚慢性经口、经皮毒性试验无有害作用水平(NOAEL)分别为2 000、1 000 mg/kg.

  • 3-(3-羟基-1-甲基丙氧基)-1-丁醇和3-(3-羟基丁氧基)-1-丁醇的合成及其工艺改进

    作者:张青;张兴锴;田峰;孙铁民;季光辉

    目的 合成3-(3-羟基-1-甲基丙氧基)-1-丁醇(Ⅰ)和3-(3-羟基丁氧基)-1-丁醇(Ⅱ),并改进工艺提高产品纯度.方法 以1,3-丁二醇为起始原料,通过硫酸催化双分子缩合、三苯甲基选择性保护、分离提纯、脱保护基4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 与结论化合物Ⅰ的结构经1H-NMR、 13C-NMR谱确证,其含量经GC测定,大于99.5%.化合物Ⅱ的纯度为90.0%.与文献相比纯度都有相应提高.

  • 不同处理方法的牛心包生物力学特性测试分析

    作者:王坚刚;蒯行成;胡野荣;任毕乔;龚光甫

    目的探索一种理想的牛心包处理方法.方法观察戊二醛及2,3-丁二醇改性戊二醛处理后的牛心包热挛缩温度、生物力学特性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鞣制后心包厚度和僵硬度增加,柔韧性降低.丁二醇组的弹性模量(8.75±1.71)较戊二醛组(6.59±1.37)(P<0.05)更近似于正常瓣膜组织;且其极限拉伸强度优于戊二醛组.超微结构显示丁二醇组胶原纤维与弹性纤维结构完整;戊二醛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均明显变性,结构模糊.结论2,3-丁二醇改性处理后的牛心包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特性,该方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牛心包处理方法.

  • 抗UV-B辐射菌紫外吸收代谢产物分析及其抗紫外辐射活性研究

    作者:王洪媛;江晓路;任虹;梁晓婷;管华诗

    目的 从代谢产物的角度研究一株具有抗UV-B辐射菌KFS-9的抗紫外辐射机制.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层析技术分离纯化该菌株的紫外吸收代谢产物,并利用GC-MS技术,LC-TOF-MS技术,NIST数据库分析以及NMR,EI-MS色谱数据鉴定其有效组成成分.考察紫外吸收组分的紫外辐射保护活性.结果 石油醚层萃取物含有3种不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9-棕榈烯酸、十八碳-9,12-二烯酸、十八碳-11-烯酸,以及少量的紫外吸收化合物1,2-邻苯二甲酸.乙酸乙酯层萃取物中的高效紫外吸收组分(Ⅱ)主要为2,3-丁二醇,其中含有一组高度不饱和的芳香族类化合物.组分M具有很宽的紫外吸收峰,并对菌体具有一定的紫外辐射保护作用.结论 菌株KFS-9通过产生具有紫外吸收作用的代谢产物,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提高其对紫外照射的抗性.对大肠杆菌的紫外辐射保护实验表明,高效紫外吸收组分(Ⅱ)并不是唯一的保护剂,必然存在其它的物质及保护机制发挥作用.

  • 经戊二醛固定的牛颈静脉带瓣管道改性方法评价

    作者:张竞超

    目的:改性后的牛颈静脉带瓣管道植入犬的右室流出道,观察其长期的防钙化性能.方法:从屠宰场取新鲜牛颈静脉,筛选后放入循环固定槽内,用体积分数为0.625%的戊二醛固定1 d,取出分为2组,分别于体积分数为100%2,3-丁二醇和体积分数为0.3%戊二醛中保存60 d,然后分组植入犬的右室-肺动脉之间,将犬的肺动脉近端结扎,饲养1 a后行牛颈静脉带瓣管道的组织病理学观察及钙含量测定.结果:2,3-丁二醇保存组管道内腔及瓣膜表面发现有内皮样细胞存在.戊二醛保存组较2,3-丁二醇组管道组织均存在较严重的炎性反应.2,3-丁二醇改性后的牛颈静脉管壁平均钙含量((8.72±0.71)mg/g)明显比戊二醛组((22.05±10.78)mg/g)低,P<0.05;2组瓣膜平均钙含量相比(2,3-丁二醛组:(1.38±0.86)mg/g),戊二醛组:((0.88±0.69)mg/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戊二醛鞣制的生物组织材料经2,3-丁二醇改性后可明显减轻组织钙化程度.

  • 生物瓣材料化学改性和内皮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冬成;龚光甫;刘华英

    目的探索一种有效的生物瓣材料内皮化方法,延长生物瓣的使用寿命.方法新鲜牛心包片分3组处理:Ⅰ组单纯戊二醛(GA)处理;Ⅱ组GA+2,3-丁二醇改性;Ⅲ组GA+2,3-丁二醇改性+Ⅰ型胶原蛋白预覆;Ⅳ组空白玻片作对照.各组体外种植内皮细胞,计算种植后第1、3、5、8天的活细胞数.种植后第8天行第Ⅷ因子检测和扫描电镜(SEM)观察.将内皮化的Ⅲ组牛心包片移植至猪腹主动脉,Ⅰ组牛心包片作对照.30d后取出标本行第Ⅷ因子检测和SEM观察.结果Ⅲ组牛心包片表面细胞生长为活跃,在第5、8天的细胞数明显多于Ⅰ组和Ⅱ组(P<0.05),经动脉血流冲击30d后表面光滑,无钙化和血栓形成,有较多内皮细胞存留,细胞与基质间有微丝连接形成.而对照组牛心包片表面粗糙,小钙化形成,无细胞生长.结论 2,3-丁二醇改性和预覆Ⅰ型胶原蛋白是生物瓣材料内皮化的有效和可行的方法,有抗钙化、血栓形成和抗血流切应力能力,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 醇对戊二醛鞣制的牛心包防钙化改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龙隆;陈胜喜;龚光甫;胡建国;尹邦良;胡野荣

    目的:本实验采用几种醇改性戊二醛处理后的牛心包,希望寻找一种理想的生物瓣处理方法。方法:分为五组,即新鲜对照组及戊二醛、2,3-丁三醇、1,3-丙二醇、1,2-丙二醇组。分组将牛心包试片植入SD大鼠背部皮下60d后,行组织钙定量测定及组织学检测。结果:2,3-丁二醇改性后的牛心包试片钙平均含量为3.99±0.96ug/mg干重,与GA组、1,2-丙二醇,1,3-丙二醇试片的钙平均含量(241.89±7.79、244.26±6.39、167.32±12.29ug/mg干重)相比,钙化,钙化明显减轻(均P<0.01),但与对照组(4.11±2.23ug/mg干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2,3-丁二醇组和1,3-丙二醇组试片仅有轻度形态学改变。而GA组和1,2-丙二醇组试片有严重的胶原变性,大片钙化。结论:戊二醛鞣制的生物材料经2,3-丁二醇改性后,可显著减轻钙化。

  • 生物瓣材料体外人工内皮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冬成;龚光甫;刘华英

    目的:探索一种有效的生物瓣材料内皮化方法,延长生物瓣的使用寿命.方法:新鲜牛心包片分三组处理:Ⅰ组单纯戊二醛(GA)处理;Ⅱ组GA+2,3-丁二醇改性;Ⅲ组GA+2,3-丁二醇改性+Ⅰ型胶原蛋白预覆;空白玻片作对照(Ⅳ组).各组体外种植内皮细胞,计算种植后第1、3、5、8 d的活细胞数.种植后第8 d行第Ⅷ因子检测和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Ⅲ组牛心包片表面细胞生长为活跃,在第5、8 d的细胞数明显多于Ⅰ组和Ⅱ组(P<0.05),细胞与基质间有微丝连接形成.结论:2,3-丁二醇改性和预覆Ⅰ型胶原蛋白是生物瓣材料体外人工内皮化的有效和可行的方法,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 生物瓣材料新型化学改性和内皮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冬成;于涛;郭慧玲;欧阳小明

    目的 通过对生物瓣材料应用新型化学改性剂2,3-丁二醇去除戊二醛的细胞毒性,实现人工内皮化,观察内皮细胞生长情况.方法 对戊二醛固定的生物瓣材料牛心包片分两组处理:A组应用2,3-丁二醇改性处理,再用Ⅰ型胶原蛋白预覆;B组为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用消化法获取猪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育至第3代,以高浓度种植至牛心包片表面,计算种植后第1、3、5、8天的活细胞数.体外孵育8 d后行第Ⅷ因子检测和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 A组牛心包片表面细胞生长活跃,在第3、5、8天的细胞数明显多于B组,在第5天以后B组细胞全部死亡.种植后第8天,A组第Ⅷ因子相关抗原检测阳性率达90%,SEM显示A组牛心包片表面形成内皮细胞单层,细胞与基质间有微丝连接形成.而对照组牛心包片表面无细胞生长.结论 经过2,3-丁二醇化学改性后可实现生物瓣材料的人工内皮化,并能形成稳定的微丝连接结构,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