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进展

    作者:金淑萍;袁援生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引起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可伴随有视网膜下积液、视网膜下出血及纤维瘢痕组织,导致中心视力进行性、不可逆的下降.以往的治疗方法包括激光光凝术、经瞳孔温热疗法、黄斑转位术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生血管性AMD的治疗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光动力疗法可减少黄斑病变患者视力损失的风险.曲安奈德、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药物被证明可以有效抑制或延缓患者视力的损失,甚至可以提高患者的视敏度.尤其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另外,基因治疗的不断发展为治疗新生血管性AMD开辟了一条新路,受到了眼科医师的重视.

  • 抗VEGF药物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陈彦霓(综述);陈子林(审校)

    新生血管性眼病是目前临床关注度高、研究活跃的一类眼部疾病,如不及时加以干涉,将会对视力造成严重损害。传统的治疗手段,如激光、手术等虽能缓解病程的进展,但不可避免地会损害健康组织。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作为靶点,玻璃体腔内注射抗 VEGF药物使新生血管性眼病的治疗进入了新纪元。目前抗VEGF药物已广泛用于眼科临床研究,并造福了数以万计的患者,但作为一个新药仍需综合评价其临床应用时可能存在的问题。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进展

    作者:王莉莉;刘堃;许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得到广泛而深入的认识.阻断VEGF信号转导通路上的任何环节即可抑制VEGF发挥其生物学特性,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文章以治疗DR的抗VEGF药物的不同作用位点为分类依据,对目前处于临床或实验室研究阶段的各类药物的机制和疗效等进行综述.

  • 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西医治疗概况

    作者:李婧;曹明芳

    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exudative senile macular degenerateion,ESMD)是一个影响眼睛外层神经视网膜、RPE细胞、Bruch's膜和脉络膜的退行性疾病,相当于中医学的“视瞻昏渺”“视直如曲”“暴盲”.主要临床表现是眼底出血、渗出,导致患者中心视力下降、视物黑影、视物变形、对比敏感降低.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1],是WHO现阶段3大防盲重点眼病之一,在全球致盲原因中居第3位[2].

  •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的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彭晶莹;张军军

    目的:了解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CSC)的药物治疗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外相关文献,对CSC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CSC是尚未被完全了解的多因性疾病,其治疗尚无固定标准。CSC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的视网膜下积液可在3~4个月内自行吸收,对于病程<3个月的急性CSC,观察病情变化不作特殊处理是合适方法,部分学者则建议早期药物干预有助于缩短病程。采用奈帕芬胺滴眼液、肾上腺素能阻滞药美托洛尔、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等,均可缩短急性CSC病程,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急性CSC没有肯定的治疗效果。复发性CSC一般按照急性CSC的治疗原则处理。慢性CSC治疗方法较多,争议也较多,盐皮质激素受体(MR)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可导致视网膜积液、脉络膜扩张并在低氧条件下促进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表明MR拮抗药治疗慢性CSC可能有益。抗皮质激素治疗、MR拮抗药治疗、抗雄激素类药物治疗、阿司匹林治疗、抗结核药物治疗、甲氨蝶呤治疗等均有助于缓解慢性CSC病情并改善症状。MR拮抗药治疗慢性CSC有可能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抗VEGF治疗对视网膜毛细血管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瑾;赵伟;闫配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对于治疗视网膜疾病,比如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视网膜静脉阻塞具有革命性意义.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后能明显减轻黄斑水肿,但同时是否也会破坏视网膜微循环、加快视网膜毛细血管闭塞?本文通过相干光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和超广角眼底血管造影(ultra-widefield fluorescein angiography,UWFA)技术观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患者抗VEGF治疗对视网膜毛细血管的影响,从黄斑无血管区面积、无灌注区大小及血流密度三方面进行综述.

  • 比较雷珠单抗和贝伐珠单抗对新生血管AMD的疗效

    作者:Huseyin Serdarogullari;Muzaffer Ozturk;Umur Kayhan;Selim Bolukbasi;Burak Erden;Mustafa Elcioglu

    目的:比较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与贝伐珠单抗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的疗效,治疗方案必要时采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63眼(雷珠单抗治疗组35眼,贝伐珠单抗治疗组28眼)新确诊新生血管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资料。治疗12 mo后随访,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佳矫正视力( BCVA)和黄斑中心凹厚度( CFT)。采用双尾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组佳矫正视力和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变化。
      结果:雷珠单抗治疗组35眼和贝伐珠单抗治疗组28眼均完成12 mo随访,并记录数据。雷珠单抗治疗组佳矫正视力均值增加0.1 logMAR;相反,贝伐珠单抗治疗组佳矫正视力均值下降0.06logMAR(P=0.01)。雷珠单抗治疗组13眼(37%)和贝伐珠单抗治疗组4眼(14%)佳矫正视力至少增加0.3logMAR。雷珠单抗治疗组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减少41.6μm,贝伐珠单抗治疗组减少8.1μm(P=0.003)。两组平均注射次数是4.46次和4.11次(P>0.05)。
      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组在视力和消水肿方面疗效优于贝伐珠单抗组。但是,两种药的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随机的长期临床试验来验证。

  •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进展

    作者:李铭;魏伟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是WHO现阶段三大防盲重点眼病之一,是50岁以上人群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65岁以上的人群中,约2%因患本病而导致单眼失明,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AMD的患病率也在增加。 AMD就其临床表现分为干性 AMD和湿性AMD,湿性AMD对患者的视力危害大,目前AMD的治疗很多(主要是针对湿性AMD),主要包括激光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基因治疗等,以下对近年来湿性AMD的治疗作一综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