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诺氟沙星联合常规疗法对肺结核患者血清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及其配体水平的影响

    作者:刘慧君;丁艳芳;马丙乾

    目的:探讨诺氟沙星联合常规疗法对肺结核患者血清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及其配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诺氟沙星胶囊1次0.4g、1日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痰液结核分枝杆菌转阴情况、血清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及其配体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痰液结核分枝杆菌阴转率为87.50%(21/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64%(1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配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痰液结核分枝杆菌转阴患者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同组未转阴患者,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配体水平明显高于同组未转阴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氟沙星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肺结核的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血清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水平,升高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配体水平.

  • 糖尿病并发肺结核外周血可溶性Fas和可溶性FasL水平研究

    作者:李光忠;蔺国祥;孙长寿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可溶性Fas(sFas)和可溶性FasL(sFasL)变化,以期为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病情判断及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组)、单纯糖尿病(糖尿病组)、单纯肺结核(肺结核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25例,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外周血sFas和sFasL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组、糖尿病组、肺结核组外周血sFas及sFas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7.91±1.93)、(8.74±2.12)、(7.86± 1.61) mg/L比(2.10±0.88) mg/L和(562.37±196.38)、(1512.32±303.48)、(607.48±102.53) ng/L比(263.18±46.32) ng/L] (P< 0.05),糖尿病组外周血sFas及sFasL水平高于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组、肺结核组(P<0.05),sFasL以1000 ng/L为分界值,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组及糖尿病组合计诊断符合率为90.00%(45/50);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组、糖尿病组、肺结核组CD3+、CD4+T淋巴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0.3376±0.0712、0.2368±0.0803、0.4801±0.0896比0.5849±0.0487和0.1798±0.0401、0.2100±0.0679、0.2312±0.0487比0.2811±0.0348)(P<0.05),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组CD3+T淋巴细胞高于糖尿病组、低于肺结核组(P<0.05),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组CD4+T淋巴细胞明显低于糖尿病组及肺结核组(P<0.05),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组、糖尿病组CD8+T淋巴细胞高于对照组(0.3209±0.0707、0.2831±0.0794比0.2086±0.0589)(P<0.05),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组CD8+T淋巴细胞高于糖尿病组及肺结核组(0.2287±0.0690) (P< 0.05);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组、糖尿病组、肺结核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4.34±2.08)%、(3.22±2.12)%、(2.59±1.41)%比(1.01±0.38)%,(5.12±1.58)%、(4.82±1.98)%、(3.21±1.19)%比(1.78±0.53)%和(1.45±0.52)%、(2.31±2.01)%、(1.62±1.33)%比(1.07±0.38)%](P<0.05),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组、糖尿病组CD3+、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高于肺结核组(P<0.05),糖尿病组CDs+T淋巴细胞凋亡率高于肺结核组(P<0.05).结论 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外周血sFas及sFasL存在异常升高,CD3+、CD4+T淋巴细胞降低,提示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失调,sFas及sFasL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外周血sFasL含量还可作为鉴别糖尿病患者是否并发肺结核的辅助诊断指标.

  • 对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邓活力;徐沛演;洪晓绿

    目的:通过对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了解慢性肝炎转为重症肝炎的症状和特征,以便较早的控制慢性肝炎恶化。方法30例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患者(重症肝炎组)和30例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携带者组)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体态特征均严格记录并加以分析,并检测两组血清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sFas)和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配体(sFasL)含量。结果所有病例都在严密监护下监测出了体态特征,基本能够断定慢性肝炎向重症转化的界定,重症肝炎组患者血清sFas和sFasL含量高于携带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断定慢性肝炎向重症肝炎转化的界定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血清内基本元素含量多少与是否患有重症肝炎密切相关。

  • 子宫颈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FN-γ、D-D、TK1和sFas测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蒋永林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IFN-γ、D-D、TK1和sFas四项指标水平的变化及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血清IFN-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D-D和sFa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TK1测定采用CIS-型免疫印迹-增强发光检测系统检测.结果:血清IFN-γ水平子宫颈良性疾病组与正常妇女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组分别高于子宫颈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妇女组(P<0.05,P<0.01),术后组较术前组下降显著但高于子宫颈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妇女组(P均<0.05).D-D水平则术前组和子宫颈良性疾病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妇女组(P<0.05,P<0.01),术后组较术前组下降显著(P<0.05),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妇女组(P<0.05).TK1水平术前组和子宫颈良性疾病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妇女组(P均<0.05),同时术前组又显著高于子宫颈良性疾病组(P<0.01),术后组较术前组下降显著(P<0.05),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妇女组(P<0.05).sFas水平的变化同D-D.结论:患者血清四项指标水平手术前后发生了显著变化,可能与子宫颈癌的病理过程有关;其测定有助于探讨其病理机制和观察病情变化.

  • 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L-2、MMP-9、TK1和sFas测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谢国强;肖华龙;邵耀明;马坚

    目的:讨论乳腺癌患者血清IL-2、MMP-9、TK1和sFas四项指标在手术治疗前后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血清IL-2采用放射免疫分析;MMP-9和sFa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TK1测定采用CIS-型免疫印迹-增强发光检测系统检测.结果:本文结果显示,血清IL-2水平对照组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组分别低于对照组和正常组(P<0.05,P<0.01),术后组较术前组升高显著(P<0.05).MMP-9水平则术前组和对照组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P<0.01),术后组较术前组下降显著(P<0.05),但仍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TK1水平术前组和对照组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P<0.01),同时术前组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组较术前组下降显著(P<0.05),但仍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sFas水平的变化同MMP-9.结论:患者血清4项指标手术前后发生了显著变化有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和病理过程有关,其测定对于了解其病理机制和评估预后有一定帮助.

  • 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性不孕患者血清水平的影响

    作者:赵红冰

    子宫内膜异位性不孕是由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以外其他部位所导致的疾病,其治疗方法较多,但仍以手术治疗效果较为肯定.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在本类疾病中的应用也愈发普遍.其手术微创的特点已在临床上得到全面肯定[1-2],但对于血清相关检测指标影响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研究就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性不孕患者血清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sFas)、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配体(sFasL)、催乳素(PRL)、氧化亚氮(NO)的影响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 强化极化液对行急诊 PCI 治疗的 AMI 患者s-FAS、hs-CRP、BNP 的影响

    作者:王志勇;袁静;尹国莲;郑希凤;张松村

    目的:探讨强化极化液( GIK)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急诊PCI治疗中对细胞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 s-FAS)、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B型脑钠肽( BNP)的影响。方法选择AMI患者97例,随机分为GIK组(50例)和常规组(47例),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所有AMI患者给予急诊PCI治疗,其中GIK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GIK(10%葡糖糖溶液500 mL中加入门冬氨酸钾镁20 mL和胰岛素10 U),采用ELISA法在入院即刻、24 h、3 d、7 d、10 d检测血清s-FAS、BNP、hs-CRP水平。结果 AMI患者入院即刻血清BNP、hs-CRP、s-FAS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 P均<0.01)。 GIK组入院即刻血清s-FAS、BNP、hs-CRP水平较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MI患者再灌注治疗后24 h血清s-FAS水平较入院即刻明显降低,3~7 d有上升趋势,10 d时GIK组较常规组s-FAS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血清BNP水平24 h与入院即刻比较开始升高,3 d后均明显下降,7 d时GIK组较常规组BNP水平明显降低( P均<0.05)。血清hs-CRP水平24 h与入院即刻比较逐渐上升,3 d时达到高峰,7 d后明显下降,且GIK组较常规组hs-CRP水平降低明显( P均<0.05)。结论 GIK可使行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血清s-FAS、BNP、hs-CRP水平降低,其可能通过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实现对缺血心肌的保护。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