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地塞米松联合碱化利多卡因膀胱灌注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余永晟;李俊谕;徐金戈

    目的:对碱化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膀胱灌注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从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8位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采取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膀胱灌注的治疗方法,将患者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通过一周的治疗,患者排尿症状好转的比较明显,在三周的治疗以后,与治疗一周时相比较,患者的症状有所加重,但是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所好转.在日间与夜间的排尿次数、尿量方面,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P <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采取碱化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膀胱灌注的治疗方法,安全有效,所需费用比较低.

  • 透明质酸钠溶液膀胱扩张术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袁道彰;徐晓龙;苏泽轩;黄兰珍;刘玉峰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钠溶液膀胱扩张术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29例的临床资料.男27例,女2例.年龄18~36岁,平均25岁.患者均有尿频、尿急、尿痛和耻骨上膀胱痛.每次尿量10~160 ml,间隔10~60 min,尿氯胺酮试验均为阳性.将患者分为外科治疗组(A组)11例,外科治疗后复吸组(B组)7例,戒毒治疗组(C组)6例和未戒毒组(D组)5例.A、B组均在腰硬联合麻下采用透明质酸钠溶液进行膀胱扩张术,B组治疗后2周内又继续吸食氯胺酮,C组为已戒除吸食氯胺酮者,D组为继续吸食氯胺酮者.记录治疗2、4周后的平均每次尿量、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OABSS)评分及盆腔痛和尿频/尿急患者症状(PUF)评分. 结果 膀胱扩张术2周后,A、B组的平均每次尿量分别为(107.7±39.6)、(95.0±35.5) ml,与D组(42.0±13.5) 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63.3±16.3) 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OABSS评分和PUF评分[(6.0±2.6)分和(14.8±4.2)分]低于C组[(9.5±2.4)分和(22.5±2.2)分]、D组[(12.2±1.9)分和(26.4±3.5)分],B组[(9.0±2.4)分和(19.57±2.7)分]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A、B、C、D组的平均每次尿量、OABSS评分和PUF评分分别为[(106.4±37.5) ml、(5.6±2.5)分、(13.5±4.0)分]、[(52.1±21.6) ml,(1 1.1±1.3)分、(26.4±2.8)分]、[(113.3±27.3) ml、(6.3±2.2)分、(14.5±2.7)]分、[(40.0±13.7) ml、(12.0±1.6)分、(26.6±3.6)分],A、C组与B、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B组和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透明质酸钠溶液膀胱扩张术可以缓解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的下尿路症状.

  • 膀胱水压扩张联合药物灌注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长期随访研究

    作者:程志刚;魏辉;黄英;杨慧智;李国;邬绍文;梅骅

    目的 探讨膀胱水压扩张联合碱化利多卡因、肝素、地塞米松膀胱灌注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长期随访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22例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9例,女3例.年龄19 ~38岁,平均(26±5)岁.在蛛网膜下腔麻醉+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镜检+膀胱水压扩张术.扩张后留置硅胶三腔导尿管,用2%碳酸利多卡因20 ml +5%碳酸氢钠10 ml,同时加入地塞米松10 mg+肝素钠2.5万U行膀胱灌注,灌注后夹闭尿管直到患者不能忍受,放开尿管并记录每次尿量.每天灌注3次,共灌注5d.随访记录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5年的临床资料,随访内容包括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veractive bladdersymptom score,OABSS)、尿量、大尿流率(Qmax)、日间及夜间排尿次数.将术后第5年数据分别与治疗前、治疗后1周以及1、3、6个月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2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术后无发热、膀胱破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5年,术后第5年的膀胱容量为(238.3 ±37.3)ml,日间排尿次数(9.2±2.3)次,夜间排尿次数(2.1±1.3)次,Qmax(18.2±8.3)ml/s,OABSS(4.4 ±2.4)分.分别与治疗前[膀胱容量(30.1 ±25.3) ml,日间排尿次数(24.7±8.3)次,夜间排尿次数(9.5±6.4)次,Qmax (3.5 ±8.3)ml/s,OABSS(13.5 ±2.3)分]、治疗后1周[(膀胱容量(100.4 ±15.1)ml,日间排尿次数(15.3±3.3)次,夜间排尿次数(5.2±3.3)次,Qmax(14.6 ±6.3)ml/s,OABSS (9.4±3.6)分]、1个月[(膀胱容量(121.9 ±15.1)ml,日间排尿次数(13.6±4.5)次,夜间排尿次数(4.1±2.9)次,Qmax(15.4±8.8)ml/s,OABSS (7.1±3.7)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治疗后3个月的膀胱容量(158.3±18.3)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后6个月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状态下行水压扩张后再联合碱化利多卡因、肝素、地塞米松膀胱灌注是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长期效果良好、稳定,且无明显并发症.

  • 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男性患者勃起功能障碍临床分析

    作者:聂欢;高强利;陈磊

    目的:对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男性患者的勃起功能障碍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择60例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男性患者,记录其氯胺酮接触时间、血睾酮水平等情况,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估勃起功能,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抑郁和焦虑状态,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估患者下尿路症状.结果:60例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中ED 42例(70.00%),ED患者SDS评分(50.49±10.74),SAS评分(49.21 ±8.23),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血睾酮水平、抑郁、焦虑程度、IPSS评分与ED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胺酮接触时间与ED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男性患者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且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中焦虑、抑郁、血睾酮水平、IPSS评分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并膀胱挛缩一例报道

    作者:刘雄;杨昭军;刘建伟

    目的:通过对一例氯胺酮导致的膀胱炎并膀胱挛缩的诊疗,探讨氯胺酮(K粉)引发泌尿系损害的可能发生的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分析1例有滥用氯胺酮史患者的泌尿系统症状、体征、泌尿系统相关检查,根据其情况予以相关治疗方案(膀胱水扩张及膀胱药物灌注).结果:经过水扩张等综合治疗后,患者LUTS症状较前明显减轻,膀胱容量较前明显增加,逼尿肌不稳定收缩频率明显减少;结论:长期吸食氯胺酮可导致氯胺酮相关性泌尿系统损害,其中以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为常见.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均较困难,治疗方法也多停留在经验性治疗和症状的改善上;疾病早期为可逆性,治疗效果良好,后期继发的膀胱挛缩和肾功能损害是不可逆的,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 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袁阳光;黄晶晶;李欣明;覃淑萍;梁文

    目的 总结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KIC)的CT、膀胱造影及IVP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长期吸食氯胺酮且出现严重膀胱刺激征患者的CT、膀胱造影及IVP资料,探讨KIC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25例行CT检查,均见膀胱挛缩,呈“葫芦征”、“鸟嘴征”改变,壁不规则增厚,双侧壁及(或)前壁增厚16例(64.0%),膀胱全壁增厚5例(20.0%),膀胱壁结节状增厚2例(8.0%),右侧壁及后壁各1例(4.0%),平均增厚约10.4 mm(10.4±4.8,4~25 mm),平扫密度平均为39.4 HU(39.4±3.4,35 ~ 46 HU),增强扫描密度平均为54.4 HU(54.4 ±4.9,50~66 HU),并见明显强化不规则增厚的膀胱黏膜线.发现不同程度上尿路扩张11例(44.0%),其中的10例输尿管下段管壁增厚,另外1例双侧输尿管全程增厚及双肾实质损伤.3例(12.0%)合并膀胱结石.32例行膀胱造影,29例(90.6%)膀胱边缘不光滑,严重者囊袋状向外突出,多数容量明显减小,小于100 ml 26例(81.3%),6例大于100 ml,发现输尿管反流10例(31.3%).15例行IVP检查,膀胱壁边缘不光滑,7例(46.7%)输尿管扩张,2例(13.3%)输尿管出口狭窄.结论 KIC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CT、膀胱造影、IVP三者结合有助于提高对KIC的全面观察,提高诊断准确率.

  • 地塞米松联合碱化利多卡因膀胱灌注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亚县;张凯忠;唐志忠;吴爱明;池月英;黎志钦;周立;曾嘉庆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联合碱化利多卡因膀胱灌注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 8例确诊为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经戒断吸食氯胺酮、抗生素治疗等常规治疗无效,而拒绝行膀胱水灌注及注射肉毒素的男性患者,用地塞米松及碱化利多卡因行规律膀胱灌注,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周及3周后患者的排尿情况、OABSS评分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8例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排尿日记显示治疗1周后患者日间排尿次数由(20.5±7.8)次减至(5.6±2.3)次(P<0.05),夜间排尿次数由(15.5±3.2)次减少至(3±1.2)次(P<0.05),尿量由(30.4±12.4)mL/次增加至(50±10.1)mL/次(P<0.05).OABSS评分由治疗前的(10.7±1.5)分减至治疗后的(5.2±1.3)分(P<0.05).8例患者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碱化利多卡因膀胱灌注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安全、药物普及且费用低,在短期内是有效的,对拒绝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可考虑使用.

  • 护理干预对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雷金娣;苏金英;杜子媚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滥用氯胺酮所致膀胱炎并且尿动力学检查提示有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患者6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30例接受常规性护理,干预组30例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并与常规组进行比较,采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SF-36)及O'Leary Saint间质性膀胱炎指数-问题指数分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无改善.结果 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后,SF-36及O'Leary Saint间质性膀胱炎指数评估,干预组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护理干预对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生活质量有影响,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缓解下尿路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经尿道直出绿激光膀胱壁网状内切开联合水扩张术治疗氯胺酮相关性挛缩膀胱的2年随访研究

    作者:邱晓拂;杨国胜;张化儒;刘百川;钟瑞伦;王炳卫;李高远;陈波特;林康健;罗友华

    目的 总结经尿道直出绿激光膀胱壁网状内切开联合水扩张术治疗氯胺酮相关性挛缩膀胱(KBC)2年临床随访结果,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KBC患者12例,均创新性行经尿道直出绿激光膀胱壁网状内切开联合水扩张术.主要监测指标有O'Leary-Sant评分、尿动力学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将术后第2年数据分别与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的临床资料数据进行比较,评估该术式的疗效.结果 全部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膀胱穿孔、周围脏器副损伤、闭孔神经反射、局部大出血等,术后1周内无明显手术相关感染症状,无发热.均顺利出院.术后随访至少2年,术后2年监测指标的平均值:O' Leary-Sant问题指数评分(ICPI)为(4.33±1.67)分,O'Leary-Sant症状指数评分(ICSI)为(6.50±2.32)分,大膀胱容量(MBC)为(193.42±64.37)mL,大排尿压(MVP)为(38.83±4.67)cmH2O,残余尿量(PVR)为(6.83±1.85)mL,大尿流率(Qmax)为(17.25±2.80)mL/s,平均尿流率(Qave)为(11.50±1.88)mL/s,有效膀胱容量(EBC)为(186.58±64.13)mL.术后2年的结果分别与术前比较,ICPI、ICSI、MBC、MVP、Qmax、Qave和E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V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后2周、术后3个月结果比较,ICPI、ICSI、MBC、Qmax、Qave和EB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VP和PV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与术后6个月比较,ICSI和Qmax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CPI、MBC、MVP、PVR、Qave和EB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后1年的结果比较,ICPI和ICS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MBC、MVP、PVR、Qmax、Qave和EB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患者较术前明显好转.2例术后复吸而致症状复发.结论 经尿道直出绿激光膀胱壁网状内切开联合水扩张术治疗KBC,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能有效增加膀胱顺应性和膀胱容量,术后半年左右疗效相对稳定.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