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系统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影响

    作者:蔡清华

    目的:研究系统性护理干预于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之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9月我院接诊的240例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进行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对患者施行不同护理方式,分别为观察组施行系统护理干预法共计120例患者,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法共计120例。在两组患者进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后进行不同护理并记录患者术前焦虑度、术后并发症、术后焦虑度以及患者整体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合并症发生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的合并症发生率(14.17%)(χ2=9.0725,P=0.0026);两组患者术前焦虑度无明显差别(t=0.5953,P=0.5522),具有可比性,术后焦虑度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度明显小于对照组(t=6.3541,P=0.0000);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整体满意度(t=21.2267,P=0.0000)。结论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2009鼻内镜外科技术进阶课程第一期(FESS STEP BY STEP)第一轮通知

    作者:

    由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美敦力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院、<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杂志社联合举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协办的鼻内镜外科技术进阶课程第一期(FESS STEP BY STEP)将于2009年9月11~13日在北京同仁医院南区(亦庄)开课.

  • 普米克令舒在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术中的应用及术后观察

    作者:阮改祥;温湘玲;李永福;朱琳玲;杨洪良;张鑫;王成钢;聂磊

    目的 探讨在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术中使用普米克令舒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术后状况.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60例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术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和干预组(n=30),对所有常规组患者术中使用常规纳吸棉覆盖术腔,对所有干预组患者术中采取含普米克令舒的纳吸棉覆盖术腔,术后其他处理方式均相同,对两组患者均实施1年随访,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状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3周Kennedy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内复发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术中使用普米克令舒的治疗效果优良,且可改善患者预后.

  • 干酪性鼻-鼻窦炎5例临床分析

    作者:魏倩莹;余宏

    目的 探讨干酪性鼻炎及鼻窦炎的临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干酪性鼻炎及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均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结果 患者CT检查多见受累鼻腔及窦腔云雾状密度增高合并有气泡影及钙化影,伴周围骨质破坏;鼻内镜检查可发现鼻腔、鼻窦干酪状恶臭团块.结论 CT和鼻内镜检查对干酪性鼻炎及鼻窦炎的诊断有一定价值.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干酪性鼻炎及鼻窦炎疗效满意.

  • 经鼻内镜手术切除局部复发性鼻咽癌

    作者:文卫平;陈明远

    鼻咽癌在广东省每年新发病例约5000例.初治鼻咽癌首选放射治疗,5年总生存率可达64.4%[1].然而,治疗失败仍在所难免,其中单纯鼻咽部残留、复发的比率大约为10%左右[1,2].有研究表明[3],这些单纯鼻咽部复发的鼻咽癌病例中,绝大部分(84%)在随访期间不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挽救性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局部治疗是其有效治疗手段,而且能提高rT1和rT2(复发再分期)患者的生存率.

  • 进步与挑战——鼻科学进展

    作者:张罗

    近20年来,鼻科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而这主要得益于鼻内镜外科技术的日臻完善和普及,世界范围内对变应性疾病危害的重视,以及鼻科学基础研究的成果.在学科发展势头良好的今天,我们仍面临着挑战.

  • 鼻内镜颅底外科

    作者:王琪;韩德民

    鼻内镜外科技术为颅底病变的外科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这是因为与其他同类手术相比,其具有显著的优点:①可迅速到达手术区域;②视野好,有助于显露深部解剖结构,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 内镜下美敦力耳鼻喉科综合动力系统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估

    作者:吴春妍;王向阳;刘小波;莫志峰;李军

    目的研究经鼻内镜下美敦力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门诊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306例,采用鼻内镜下美敦力耳鼻喉科综合动力系统,观察手术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并与2009年前鼻内镜非美敦力系统手术的患者213例进行比较,采用SPSS18.0软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手术相关指标的数据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8.69% vs 89.20%,P<0.05)出血量(ml)、黏膜恢复时间(d)、鼻腔通气时间(d)、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2.3±2.8)ml vs(26.2±3.2)ml]、[(5.1±1.9) d vs(7.8±3.4)d]、[(2.6±0.6)d vs(6.8±1.0)d]、[(1.84±0.33)分vs(3.83±0.52)分](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鼻内镜下美敦力耳鼻喉科综合动力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 优质护理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

    作者:毕婉玲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鹤山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2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围手术期给予优质护理,选择同期收治的2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将优质护理应用于鼻内镜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中,在临床疗效、并发症控制方面局具有良好的效果.

  • 鼻内镜下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的护理对策总结

    作者:颜蓓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1-2015.12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45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护理效果,并总结经验.结果:45例患者中,护理后疗效对比,显效为30例(66.67%),有效为11例(24.44%),无效4例(8.89%),临床总有效率为91.11%.在护理满意度情况中,满意31例,较满意13例,不满意1例,临床总满意度为97.78%.结论:针对鼻内镜下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患者采取有效医护措施非常关键,本次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疗效,且护理满意度评价较高,值得推广实施.

  • 系统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效果分析

    作者:江丽娜

    目的:研究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以比较两组患者之间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明显对于对照组患者发症发生率18.3%;另外,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5%.结论:将系统护理干预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系统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效果分析

    作者:张燕蕾

    目的:探究系统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选取1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各80例,常规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组在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常规组的SDS评分为(47.5±3.5),干预组的评分为(41.2±3.8),干预组的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常规组的总满意率为76.25%,干预组的总满意率为96.2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结论:对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焦虑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护理体会

    作者:闵霞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护理.方法:对1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精心的围手术期多层次及多样化护理,并院外电话随访.结果:8例治愈,2例好转,偶有流泪,有效率为100%,术后随访满意度高.结论:加强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 鼻内镜术后鼻腔冲洗的方法

    作者:杨艳溪;史学珍

    采用鼻内镜行鼻腔手术是鼻窦炎、鼻息肉等鼻部疾病重要治疗手段,而手术后鼻腔上皮再生恢复是一个较长的创面愈合过程,单纯依靠手术而不注重术后的护理是不能获得可靠疗效的,临床上越来越强调手术后鼻腔的维护和综合治疗.术后术腔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创面愈合过程的转归.术后鼻腔护理是防止黏膜粘连,保持鼻窦引流畅通,促进鼻腔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而鼻腔冲洗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可有效减轻鼻腔粘膜水肿,促进鼻黏膜恢复和纤毛系统功能,缩短上皮化时间,降低术后鼻腔粘连发生率.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与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

    作者:王正刚;李明英;万小娇;李琴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与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与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9月我院眼科收治的7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35例43眼)和B组(鼻腔泪囊吻合术,35例45眼),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和B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93.02%91.11%,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6.98% vs20.0%).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与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均能获得理想效果,但前者安全性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加符合微创外科理念,值得推广.

  • 关于颅内肿瘤(垂体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严从险

    近年来肿瘤疾病的诊治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尤其垂体瘤作为颅内肿瘤,属于危害患者健康、生长发育的疾病,应及时发现和治疗.而为确保提高治疗效果,并缓解因为疾病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和不良心理状态,还需重视对其的护理干预.而通过开展何种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以确保获得佳的疗效成为临床研究重点.为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垂体瘤的诊断与治疗,并针对垂体瘤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进行了探讨,以其为改善垂体瘤患者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 鼻内镜下鼻窦炎及鼻息肉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

    作者:郑翠琴

    目的 对鼻内镜下鼻窦炎及鼻息肉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从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中,选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之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前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护理,后组患者采用系统化手术护理干预,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其治疗过程中,给予系统化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其恢复,值得推广运用.

  • 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观察

    作者:武俊林

    目的:讨论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鼻外路径手术方法,实验组则给予鼻内镜鼻窦手术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中,可在鼻内镜下进行治疗,其手术效果更加明显,有利于患者的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胡绍柱;陈珍

    目的: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共37例急性泪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显效15例,有效2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30%.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急性泪囊炎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炎症发展,患者接受能力较强,值得推广应用.

  • 自制r形硅胶管植入治疗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复发病例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军;张波;马殿伟;张昱

    慢性泪囊炎是由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使泪液滞留于泪囊内,伴发细菌感染引起.近年来,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已成为治疗慢性泪囊炎有效的手段之一,手术的目的是重建泪液的引流通路,但手术后仍可能出现引流通路的再次阻塞,导致慢性泪囊炎复发,手术后复发的泪囊炎因为正常解剖已经改变,甚至部分泪囊壁已被手术切除,再次手术后能否成功是目前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我科通过使用自制带孔的r形医用硅胶管(见图1-r形硅胶管)(硅胶管为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管)植入泪囊吻合口内,完成了25例复发性泪囊炎病例的再次手术,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4年4月~ 2016年4月收治的复发性泪囊炎患者25例作为实验组,其中外院手术后复发的21例,我科手术后复发的4例,男性5例,女性20例,年龄23 ~ 66岁,平均年龄(47±8)岁.所有患者均曾行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而且仍然拒绝经面部径路行传统的开放式鼻腔泪囊吻合术或再次泪道单纯植管等治疗方式;术前均详细告知并签定植入硅胶管手术同意书;术前均行泪道冲洗和泪囊探通检查,确定泪囊已阻塞并且探针可以进入泪囊内.选取我科2010年1月~ 2014年3月收治的复发性泪囊炎病人而且能够完成全部回访和复查的21例作为对照组,男性1例,女性20例,年龄32 ~ 67岁,平均年龄(49±7)岁.对照组手术方式与实验组相同,区别在于未植入硅胶管.

3790 条记录 179/190 页 « 12...176177178179180181182...18919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