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青光眼滤过泡针刺分离术

    作者:张文强;林明楷;葛坚

    小梁切除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青光眼治疗,并获得良好效果的手术方法,但滤过泡并发症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增多,小梁切除术后早期或晚期发生的滤过泡瘢痕化必然导致手术降压失败.对于此种并发症可以首先采用针刺分离进行治疗,本文对针刺分离的适应证、时机、方法、并发症等作一综述.

  • 滤过泡针刺分离联合5-FU治疗青光眼术后早期滤过泡功能不良

    作者:叶婷;范玮

    目的 观察滤过泡针刺分离联合球结膜下5-FU注射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滤过泡功能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36例(41只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3个月滤过功能不良的临床资料.其中33只眼为Ⅳ型包裹性囊状泡,8只眼为Ⅲ型瘢痕泡,保守降眼压无数.以1ml注射针头针刺分离滤过泡周围的纤维瘢痕,联合滤过泡对侧球结膜下注射5-FU 0.2nnl(5 mg),1次/2 d,共注射5次.其中32只眼针刺1次,5只眼针刺2次有效.另4只眼针刺3次仍无效,遂行小梁切除术.针刺治疗后均联合干扰素α2b和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抗瘢痕治疗、指压按摩,观察治疗后眼压、滤过泡形态变化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3个月眼压由治疗前的(29.01±3.77) mmHg,降为(17.24±2.76) mmHg(1 mmHg=0.133 kPa)(t=10.817,P=0.001).治疗后Ⅰ型滤过泡9只眼,Ⅱ型滤过泡28只眼,Ⅲ型滤过泡4只眼.治疗中1只眼出现角膜上皮点状脱落,终止抗瘢痕治疗.结论 青光眼术后早期出现功能不良的滤过泡,采用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5-FU注射、干扰素α2b滴眼、指压按摩等方法可促进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

  • 绝经后宫颈管粘连用针刺法分离粘连颈管取出宫内节育器12例探讨

    作者:康惠英

    目的 探讨绝经后用针刺法分离粘连颈管,取出宫内节育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2008年4月至2010年8月因宫颈管粘连,实施分离粘连颈管取出IUD12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2例粘连颈管用针刺法分离顺利取出IUD.结论 用针刺法分离粘连颈管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治疗失败滤过泡的临床观察

    作者:韩真;常青

    目的:报告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治疗失败滤过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总结了32例(32只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功能不良的青光眼患者行滤过泡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的临床资料,随访6个月,主要观察眼压,滤过泡形态和眼部并发症.结果:手术前平均眼压为(32.80±4.52)mmHg,,针刺分离后次日1个月、3个月、6个月平均眼压和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分别是(9.04±1.38)mmHg和100%,(10.77±1.48)mmHg,和96.9%,(13.49±1.60)mmHg和87.5%,(15.83±2.26)mmHg和81.3%.术后眼压与术前眼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治疗失败滤过泡是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 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治疗滤过泡临床观察

    作者:韩真;常青

    目的:报告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治疗失败滤过泡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总结了32例(32只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功能不良的膏光眼患者行滤过泡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的临床资料,随访6个月,主要观察眼压,滤过泡形态和眼部并发症.结果:手术前平均眼压为33.2±5.67 mmHg,针刺分离术后次日、1m、3m、6m平均眼压和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分别是9.2±1.24 mmHg和100%,12.30±3.56 mmHg和96.9%,14.15±4.01 mmHg和87.5%,15.24±4.76 mmHg和81.3%.术后眼压与术前眼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治疗失败滤过泡是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 功能不良性滤过泡结膜下分离注射干扰素α-2b疗效观察

    作者:潘伟华;余新平;陈圆圆

    目的 评价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干扰素α-2b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功能不良性滤过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3例(27只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发生的功能不良性滤过泡行针刺分离联合干扰素α-2b结膜下注射,随访时间6个月以上,采用Van Buskirk裂隙灯显微镜分型法和Leung前节-OCT检查法相结合评估滤过泡治疗前后的形态和功能.结果 功能不良性滤过泡的发生时间为术后(51.04±23.09)d(19~89d).治疗前患眼眼压为(22.77±8.65)mmHg(10~45mmHg)),随访终点眼压为(16.68±3.37)mmHg(7.70~21mmHg),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治疗的完全成功率为66.67%(18只眼),条件成功率为25.93%为(7只眼),总有效率为92.6%.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为滤过泡区结膜下出血(37%)和结膜破裂(22.22%),治疗后无明显远期并发症.结论 针刺分离联合滤过区结膜下注射干扰素α-2b是治疗功能不良性滤过泡安全有效的方法,采用AS-OCT能客观、及时评估功能不良性滤过泡的形态和功能变化.

  • 针刺分离结膜下注射干扰素治疗青光眼术后早期包裹囊状泡

    作者:林朝斌;陈伟芳;吴晓民;庄国斌;蔡卫国

    目的 观察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早期包裹囊状泡进行针刺分离和泡内注射干扰素α-2b的疗效.方法 对21例(21只眼)早期(术后8~30d)的包裹囊状泡应用干扰素α-2b行滤过泡针刺分离和泡内注射1~5次不等,随访6个月,观察其治疗前、后眼压及滤过泡形态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眼压平均为(25.82±4.65)mmHg,治疗后为(15.20±5.43)mmHg,治疗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6;P<0.01).随访1、3、6个月后平均眼压分别为(14.66±4.36)、(13.97±2.69)、(14.98±4.61)mmHg,功能滤过泡形成率80.95%(17/21),条件成功率90.48%(19/21).随访6个月后平均眼压与治疗前的平均眼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9;P<0.01).结论 应用干扰素a-2b对早期包裹囊状泡行针刺分离和泡内注射治疗可挽救一些频临失败的滤过泡,提高率过性手术的成功率,有较好地疗效,并发症少.

  • 针刺分离及针拨断线并结膜下注射5-Fu治疗青光眼术后早期无滤泡的高眼压

    作者:张文强;周和政;周雄;陈云辉

    目的 探讨针刺分离及针拨断线并结膜下注射5-Fu,治疗青光眼术后早期无滤泡的高眼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8例18只眼青光眼术后早期无滤泡的高眼压患者采用针刺分离巩膜瓣下粘连及针拨断线并结膜下注射5-Fu进行治疗.结果 11例一次针刺分离并断线,4例两次针刺分离并断线,3例即刻失败.后进行了6~18月的随访,以不用降眼压药物眼压6-21mmHg为成功标准,6个月随访时(除外3例失败),10例不用药眼压<21mmHg,2例用1~2种降眼压药,1例3种降眼压药控制,2例再手术;12个月随访时8只眼不用药<21mmHg,3只眼1~2种,2只失访;治疗前平均眼压(29.4±9.4)mmHg,治疗后6个月平均眼压(14.5±5.7)mmHg,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青光术后无明显滤过泡的患者采用针刺分离及针拨断线并结膜下注射5-Fu治疗安全有效.

  • 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治疗早期功能不良滤过泡临床观察

    作者:张文强;周和政;周雄;郑贵荣

    目的 观察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的方法,对青光眼术后早期功能不良的滤泡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青光跟滤过术后3月内21例25只眼功能不良的滤泡,采用针刺分离滤泡周围纤维瘢痕,然后结膜下注射5-Fu,隔日1次共5次,其中15只眼1次针刺分离,4只眼2次针刺分离,2只眼3次针刺分离;观察治疗后眼压和滤过泡形态的变化及治疗后的眼部并发症.结果 25只眼中,不加用任何抗青光眼药物,有21只眼眼压控制在21 mmHg以下.其中18只眼在15mmHg以下.滤泡形态:有19只眼表现为功能性过泡.结论 青光眼术后早期功能不良的滤泡采用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是安全、简便、有效方法.

  • 丝裂霉素C联合针刺分离治疗无功能滤过泡的疗效

    作者:何晓健;张惠成;胡勇平;项燕;陈滨

    目的 对青光眼滤过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行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球结膜下注射联合针刺分离术,观察其疗效.方法 对25例(27眼)青光眼术后滤过功能不良患者行MMC球结膜下注射联合针刺分离术,观察眼压、滤过泡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23.0±9.7)个月.术后3个月眼压均有下降(P<0.01),其中16眼达到成功标准,成功率59.3%,7眼为部分成功,占25.9%,4眼失败,占14.8%.结论 球结膜下注射MMC联合针刺分离术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是一种安全、有效及相对简便的处理方法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9,9:150-152)

  • 两种分离方法结合干扰素结膜下注射重建滤过通道的临床观察

    作者:林淑英;黄新英;孙慧明;王兴岭;胡英善

    目的 通过对40例小梁切除术失败病例行针刺结膜下、巩膜瓣下分离,并结合结膜下注射干扰素(INF α-2b)治疗效果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抗青光眼滤过术滤过通道重建的意义和方法.方法 40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平均分为两组,一组行外路分离,另一组行内路分离,观察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内路分离组:治疗前平均眼压(28.01±4.54)mm Hg,治疗后眼压平均(14.75±4.39)mm Hg,统计学分析眼压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路分离组:治疗前眼压平均为(27.16±4.39)mm Hg,治疗后:小梁切除术后2个月内11例眼压平均(15.88±3.96)mm Hg,治疗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梁切除术后3~5个月内有7例治疗失败,改行二次手术,不做统计分析.两组间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小梁切除术后2个月内稍有差异,3~5个月内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梁切除术后2个月内,内、外路分离均取得较好效果,2个月以上外路分离效果差,内路分离效果好;结合结膜下注射干扰素有明显抑制瘢痕形成的作用.

  • 针刺分离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后无功能滤过泡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恒丽;唐广贤;李凡;闫晓伟;马丽华;耿玉磊

    目的 对比分析针刺分离治疗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后和小梁切除术后无功能滤过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6年12在石家庄市第一眼科医院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随访中连续出现的无功能滤过泡者69例(81只眼),其中,30例(34只眼)为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后(引流钉组);39例(47只眼)为复合小梁切除术后(小梁组).分别对青光眼术后无功能滤过泡者行滤过泡旁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或氟尿嘧啶联合针刺分离.观察针刺分离前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形态、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并发症情况,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针刺分离前引流钉组和小梁组的眼压分别为(33.96 ±4.10)mmHg和(32.50 ±3.63)mmHg,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针刺分离后1个月和6个月,引流钉组患者眼压分别降至(12.15 ±3.53)mmHg和(13.56 ± 3.15)mmHg,小梁组分别降至(12.64 ±3.08)mmHg和(14.60 ±4.27)mmHg,与针刺分离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0.001),针刺分离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针刺分离前后两组患者角膜内皮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 >0.05),针刺分离后功能滤过泡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针刺分离后早期并发症主要有结膜下出血、前房延缓形成、前房出血、脉络膜脱离和低眼压性黄斑病变,引流钉组明显低于小梁组,差异有显著性(χ2=6.26,P =0.01).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滤过泡渗漏、滤过区结膜糜烂等并发症.结论 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或氟尿嘧啶联合针刺剥离对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后无功能滤过泡的修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针刺分离联合丝裂霉素C局部应用治疗青光眼滤过泡早期瘢痕化

    作者:樊江波;樊烨;朱学农

    目的:探讨针刺分离联合丝裂霉素C(MMC)球结膜下注射对青光眼术后早期功能不良滤过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行小梁切除术后早期滤过不良并连续随访患者52例(60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采用针刺分离联合MMC滤过泡旁球结膜下注射,对照组单纯采用MMC滤过泡旁球结膜下注射。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后滤过泡形态的变化、眼压情况及眼部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前眼压为27.8±3.00mmHg,治疗1w后眼压为12.9±3.92mmHg,成功率80%。治疗1个月后眼压为13.83±3.98mmHg,治疗6个月后眼压为16.5±4.56mmHg,成功率73.33%;对照组治疗前眼压为27.9±3.02mmHg。治疗1w后眼压为19.3±4.24mmHg,成功率46.67%。治疗1个月后眼压为20.6±4.14mmHg,治疗6个月后眼压为22.3±4.38mm Hg,成功率为33.33%。治疗后每个时间点效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青光眼术后早期失败滤过泡采用针刺分离联合MMC球结膜下注射安全有效。少数患者可有角膜上皮损伤及结膜下出血或菲薄滤过泡的危险,应早期发现,早期处理。

  • 针刺分离联合氟尿嘧啶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无功能滤过泡疗效观察

    作者:李朝辉

    目的 探讨针刺分离联合氟尿嘧啶结膜下注射治疗青光眼术后无功能滤过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哈尔滨焦视眼科医院收治的青光眼术后眼部无功能滤过泡患者50例(50只眼),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刺分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刺分离联合氟尿嘧啶结膜下注射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3个月,2组患者眼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分别为45.83% (11/24)和73.08% (19/26),观察组患者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完全成功率分别为41.67% (10/24)和73.08% (19/26),观察组患者完全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83%(5/24)和34.62%(9/26),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分离联合氟尿嘧啶结膜下注射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无功能滤过泡安全有效,可显著降低眼压,促进功能性滤过泡形成.

  • 反复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治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功能不良

    作者:刘毅;蔡岩;王新慧

    目的:评估以反复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的方法处理青光眼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3/2013-02在我院以反复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的方法处理因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功能不良而眼压升高的连续病例34例34眼.分析治疗后眼压、滤过泡形态的变化及眼部并发症.结果:治疗后平均眼压从35.51mmHg降至14.43mmHg(P<0.05),成功率达91%.常见并发症包括角膜上皮损伤、结膜撕裂和脉络膜脱离等.结论:反复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的方法处理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功能不良安全有效.

  • 丝裂霉素C结膜下注射联合针刺分离瘢痕性滤过泡疗效观察

    作者:唐广贤;田爱军;王晓冰;卢文胜;吕建华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结膜下注射联合针刺分离对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瘢痕性滤过泡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行滤过性手术后滤过泡瘢痕化的32例(32眼)进行滤过泡旁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C并进行针刺分离,观察分离前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形态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观察3~18(平均8.9±4.5)mo,针刺后3mo平均眼压由(30.6±6.2)mmHg降至(16.7±5.2)mmHg,总成功率为84%;随访≥6mo,眼压由治疗前(31.2±7.2)mmHg降至(17.8±5.8)mmHg,总成功率为84%;治疗前后眼压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随访6mo以上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76%;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并发症有前房延缓形成3眼和前房少量积血3眼,3d后均自行恢复.结论:丝裂霉素C结膜下注射联合针刺分离对瘢痕性滤过泡的功能修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针刺分离联合5-氟尿嘧啶注射治疗功能不良滤过泡的临床观察

    作者:高燕华;梁涛;赵善瑶;向燕茹;冉东飞;王永红

    目的:观察针刺分离联合5-氟尿嘧啶(5-FU)结膜下注射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不同时期功能不良滤过泡的临床疗效、影响因素及安全性。
      方法:对76例83眼小梁切除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进行针刺分离联合5-FU 结膜下注射,针刺分离后随访12mo,对随访时患者的眼压( intraocular pressure,IOP)、用药次数、角膜内皮、滤过泡的形态及并发症进行观察记录。
      结果:针刺分离前患者的眼压为35.3依5.8mmHg(1kPa =7.5mmHg),随访结束时眼压为17.0依4.3mmHg,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 =24.846,P<0.01);术前平均用药种类为1.7依0.9种,随访结束时平均用药种类为0.4依0.7种,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 =11.145,P<0.01)。针刺分离12mo 后滤过泡成功率为89.2%,其中完全成功率为69.9%,Kaplan-Meier 生存分析示83眼平均生存时间为11.0mo(95% CI:10.3~11.6)。青光眼的类型、滤过手术是否使用丝裂霉素 C(mitomycin C,MMC)、患者年龄及滤过手术至针刺分离的间隔时间对针刺分离效果无影响,针刺分离前滤过泡形态对针刺分离效果有影响,包囊型滤过泡较扁平型滤过泡针刺分离效果好,滤过手术后3mo 内进行针刺分离的患者比>3mo 的患者平均针刺分离的次数明显减少。
      结论:针刺分离联合5-FU 结膜下注射是治疗小梁切除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的一种安全、有效的简单处理方法,小梁切除术后发现功能不良滤过泡应早期处理。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