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DMBA诱导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动物模型研究概况

    作者:李静蔚;宋爱莉;刘晓菲

    目的:总结国内外对建立乳腺癌癌前病变动物模型研究的现状.方法:应用Medline及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乳腺癌癌前病变、乳腺癌、DM-BA和动物模型"为关键词,检索1961-05-2007-12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652条,中文文献103条.纳入标准:1)DMBA的致癌机制;2)DMBA诱导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动物选择;3)DMBA诱导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应用方法;4)DMBA诱导乳腺癌癌前痛变的病理形态学特点.根据纳入标准,精选58篇文献,后纳入分析35篇文献.结果:乳腺癌癌前病变是癌变过程一个必经阶段,目前一般采用化学致癌剂DMBA诱发大鼠乳腺癌发生,在癌变之前及时中止,获取癌前病变动物模型.该造模方法易于复制,结果稳定,与人体癌变过程相似.结论:DMBA诱导大鼠建立乳腺癌癌前病变动物模型是乳腺癌病因学和预防学研究理想的实验方法.

  • 塞莱昔布对化学诱导大鼠乳腺肿瘤病理分级影响的研究

    作者:钱跃清;姚雨石;于忠和;杨光之;战淑君

    目的:评价预防性应用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莱昔布对化学诱导大鼠乳腺肿瘤及正常乳腺组织病理分级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予二甲基苯并蒽(DMBA)1次性灌胃诱发乳腺肿瘤过程中,给予不同剂量塞莱昔布,观察肿瘤发生率、数量和体积,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塞莱昔布100和150 mg/kg两剂量组大鼠乳腺肿瘤发生率和肿瘤数量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但各组间肿瘤平均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塞莱昔布显著降低大鼠乳腺肿瘤的组织病理分级(100mg/kg,P=0.021;150 mg/kg,P=0.036),显著降低DMBA导致的乳腺小叶和腺泡的病变程度(100mg/kg,P=0.004).结论:预防性应用塞莱昔布具有降低乳腺肿瘤的病理分级,保护正常乳腺组织的作用,其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探索.

  • 作者:

    关键词:
  • Effect of the water extract of Macrosolen cochinchinensis (Lour.) Tiegh.leaves on7,12-dimethylbenz [a] antracene induced female mice liver carcinogens

    作者:Adam Hermawan;Retno urwanti;Nina Artant;Edy Meiyanto

    Liver cancer is the third most common cause of death from cancer worldwide.Recently,natural products were used widely as an alternative therapy for liver cancer.Previous study reported Macrosolen cochnichinensis (Lour.) Tiegh.that grows in the host star fruit inhibited breast cancer cells growth in vitro.This study aims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water extract of M.cochinchinensis leaves (MCE) on Balb/c mice hepatocyte after initiation of 7,12-dimethylbenz [a] anthracene (DMBA) as a liver cancer model inducer.The experiment consisted of four mice groups,corn oil solvent control group,the DMBA dose 20 mg/kgBW p.o.ten times twice a week,DMBA+MCE dose 250 mg/kgBW,and DMBA+MCE 750 mg/kgBW.Extract which was dissolved into 0.5% CMC-Na was administered daily by the oral route 1 week before,during and terminated 1 week after the DMBA induction.At the end of the study,rat livers were collected and stained with Haematoxyllene and Eosin (H&E) method.Administration of MCE could not inhibit hepatic carcinogenesis in DMBA-induced female mice.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liver tissue histopathology profile between the extract treatment group and DMBA control group.

  • DMBA诱导的不同生理阶段的SD大鼠乳腺癌病理特点

    作者:陈治;崔娜;张媛媛;王永和;陈宁;董楣

    目的 通过给予不同生理阶段(幼年、产后)的SD大鼠二甲基苯恩(DMBA),明确不同生理阶段这一因素是否对SD大鼠乳腺癌的发生以及肿瘤的病理特点是否存在影响.方法 给予所有30只大鼠DMBA灌胃,将15只幼年大鼠分为对照组,15只成年产后SD大鼠分为实验组.对比两组之间乳腺癌的发病率、肿瘤直经、免疫组化结果.结果 对于幼年SD大鼠,DMBA诱导的不同生理阶段大鼠乳腺癌发病率、肿瘤直径及免疫组化结果均有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这一结果可以解释移居美国第二代乳腺癌发病率达到当地水平,而第一代却不受影响的主要原因:在于幼年时期较早的接触当地致癌因素.

    关键词: DMBA 乳腺癌 SD大鼠
  • 维生素E对DMBA诱导的大鼠乳腺肿瘤的抑制作用

    作者:吴冰;徐贵发;赵秀兰;陈兆堂

    目的研究维生素E对乳腺癌的抑制作用.方法把出生50天的雌性SD大鼠(体重约176g)随机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余每只大鼠经灌胃给致癌剂(DMBA),每只15mg溶于1.5的植物油中,给予致癌剂的同时给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含维生素E的饲料,对照组大鼠喂基础饲料,持续喂养24周.结果表明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乳腺肿瘤的发生率分别为75.0%、52.4%、34.8%,有显著性差异,同时病理组织学观察也有一定差别.结论维生素E可能对乳腺癌具有化学预防作用.

  • DMBA诱导树鼩乳腺肿瘤(中缅树鼩)

    作者:徐小珊;侯小明;王伟;郝佩琪;朱克伦;剡海阔;黄群山;杨世华

    目的:建立一个合适的乳腺癌动物模型将在研究人类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等方面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7,12-二甲基苯并蒽(7,12-dimethylbenz anthracene,DMBA)在实验中能诱导大鼠产生乳腺肿瘤.树鼩的基因的结构与人类的相似程度比啮齿类动物要高,而且树鼩的自发性乳腺癌已经有被报道,因而树鼩很有可能是研究乳腺肿瘤更合适的动物模型.因此我们想用致癌剂DMBA诱导树鼩产生乳腺肿瘤而建立树鼩的乳腺肿瘤模型.方法:在这个研究中,我们采用了十只在分娩之后失去幼崽的雌树鼩,其中一半的树鼩在腰部双侧乳房的脂肪垫注射100 mg/kg的DMBA,其余的树鼩作为对照组没有作DMBA处理.对生成的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切片HE染色的形态特点分析以及免疫组化化学法测定Ki-67、雌激素受体、孕酮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钙粘蛋白、P120连环蛋白的表达.结果:通过诊断在DMBA处理的树鼩中,5分之1发展浸润性导管癌,其余发展成原位导管癌.结果还证明了诱导出来的乳腺肿瘤的形态学和病理学特征与人类的浸润性导管癌相似.结论:结果显示我们采用DMBA注射失去幼崽的雌树鼩的乳腺来诱导乳腺肿瘤是有效的,诱导出来的肿瘤组织学特征与人的乳腺癌相似,诱导的肿瘤组织表达目前人常用的乳腺癌相关分子生物学标记,并且表达情况与人的乳腺癌相似.这表明了DMBA诱导树鼩乳腺癌可以提供一个适合于研究人类乳腺癌发生、发展、转移和治疗的动物模型.

    关键词: 树鼩 DMBA 诱导乳腺癌
  • 二甲基苯丙蒽诱发大鼠颌下腺腺癌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玲;武和明;万飞

    目的:建立大鼠颌下腺腺癌动物模型,研究涎腺腺癌组织发生及发病机制.方法:40只SD成年鼠(雌雄各20只),颌下腺导管结扎后,1%二甲基苯丙蒽丙酮液腺体内二次直接注射腺体内诱发大鼠颌下腺腺癌.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确立大鼠颌下腺腺癌动物模型.结果:结扎后颌下腺细胞增殖活跃,正常腺体与导管结扎后颌下腺PCNA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5).二次追加注射后,仅雌成年鼠形成颌下腺腺癌,生成率为60%.腺癌组织结构为腺管状、乳头状、筛状以及实性状,并有腺癌转移.导管上皮细胞CK19阳性,肌上皮细胞calpolin、CK14阳性.结论:颌下腺恶性肿瘤发生只少需要细胞二次以上基因突变,而且DMBA诱发颌下腺腺癌只发生雌SD成年鼠,涎腺腺癌发生可能与雌激素有关.

  • 实验性口腔癌朗格罕氏细胞的动态研究

    作者:郭新程;沈子华;刘蜀凡;彭隆祥;徐锡萍;翦新春

    目的研究Langerhans Cells(简称LCs)与口腔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ATP酶细胞化学法显示LCs,动态地观察实验地鼠癌变过程中颊粘膜各病理改变中的LCs数量与形态变化. 结果炎症状态下,LCs数量呈进行性减少(P<0.05);不典型增生时,LCs数量增加但少于对照组粘膜(P<0.05);癌变时,LCs数量几乎为零(P<0.05).实验各组LCs的形态也发生了明显改变. 结论LCs的形态与数量改变与病理变化密切相关,可能是影响癌变的重要局部免疫因素.

  • 麦胚黄酮类提取物对DMBA诱导的大鼠乳腺肿瘤的抑制作用

    作者:吴冰;徐贵发;任翔;赵秀兰;于红霞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麦胚黄酮类提取物对7,12-二甲基苯蒽(DMBA)诱发的大鼠乳腺肿瘤的影响作用.方法:出生50天的健康雌性SD大鼠82只,置于室温21度左右,相对湿度30%~70%,自然光照,基础饲料喂养一周后,按体重随机分为四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余每只大鼠经两次灌胃给致癌剂DM-BA,每只15mg溶于1.5ml的植物油中,给予致癌剂的同时给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含麦胚黄酮类提取物的饲料,对照组大鼠喂基础饲料,持续喂养24周.结果: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乳腺肿瘤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麦胚黄酮类提取物对DMBA诱导的大鼠乳腺肿瘤可能具有抑制作用.

  • 大豆异黄酮和塞来昔布预防大鼠乳腺癌的发生

    作者:杨定勇;赵之婧;覃春阳;杨立民

    目的 观察大豆异黄酮和塞来昔布对7,12-二甲基苯蒽(7,12-dimethylhenz anthrancene,DMBA)诱发的大鼠乳腺癌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抗肿瘤机制.方法 90只SD雌大鼠随机分成DMBA组(A组)、DMBA+SOY(B组)组和DMBA+塞来昔布(C组)3组,每组30只.分别给予DMBA油剂灌胃复制大鼠乳腺癌模型,同时B组和C组分别给予含SOY及塞来昔布的饲料喂养至实验结束,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癌的发生率、潜伏期及肿瘤数目.结果 B组(48.28%)和C组(48.15%)乳腺癌发生率低于A组(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14.71±1.90)周和C组(14.46±1.85)周乳腺癌发生的潜伏期长于A组(12.96±2.1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1.79±0.80)个和C组(1.62±0.77)个乳腺癌发生数目少于A组(2.43±0.9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豆异黄酮和塞来昔布对SD大鼠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