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植入和内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选择

    作者:刘亚民;王崇宝;秦皓;屈根学;马强;冯骏;刘唤玲;孙寒生;贺朝;郑刚

    目的 探讨在不同条件下如何合理选择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颈动脉血管内支架植入术(CAS)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的133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患者行CAS,87例行CEA.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分、前向血流,治疗前和治疗后1-24个月狭窄处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及狭窄程度,以及治疗后死亡、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等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住院天数和治疗后NIHSS评分>20层次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前向血流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普勒频谱测定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狭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30 d内,终点事件的累计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 d~2年终点事件的累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再狭窄发生率CAS组高于CEA组.结论 CAS和CEA对颈动脉狭窄的效果无显著差异,狭窄的部位、原因及对侧病变是选择CAS和CEA的重要因素.

  • 动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支架植入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李超平;李递通;陈锦俭

    目的:探讨动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支架植入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支架组和药物组,每组31例。支架组患者在尿激酶动脉溶栓后联合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药物组在尿激酶动脉溶栓后以常规药物治疗。于术后1、7、14、21d进行NIHSS评分,并综合评定预后及血管再通情况。结果支架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药物组,显效率、有效率和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0.7%、100.0%和100.0%,明显高于药物组的38.7%、61.3%和61.3%(P<0.05)。结论动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支架植入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9例

    作者:毛颖;张力;朴哲;南光贤

    颈动脉狭窄可导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或因小栓子脱落引起脑缺血症状.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中60%为颈动脉狭窄,及早发现和治疗颈动脉狭窄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颈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发展到目前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技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等导致的颈动脉狭窄.我科室近年来已开始对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

  • 综合疗法治疗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19例临床观察

    作者:葛方红;谢国栋;顾红芳;杨百霞;李拥军

    目的 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19例肺癌合并SVCS患者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植入,化疗以及行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综合疗法.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并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为治疗后2~7d,肿瘤总有效率(CR+ PR) 17例(89.47%).6个月、12个月、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4.74%(18/19)、68.42%(13/19)、47.37%(9/19).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和胃肠道反应,以Ⅰ~Ⅱ级为主,无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综合疗法(3-DCRT联合支架植入、化疗)治疗肺癌合并SVCS可迅速有效缓解梗阻症状,疗效确切,且患者耐受性良好.

  • 应用内支架植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57例

    作者:晏桢

    目的 观察血管内支架植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选取武警四川总队医院神经外科2013-08—2016-10颅内动脉瘤患者114例,依照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观察组采取血管内支架植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对照组采取开颅夹闭术.对比2组术前、术后1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与血清sICAM-1、S100β蛋白水平及术前、术后1 a生活质量评分(QOL),并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后1 a复发率、预后情况.结果 术前2组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2组NIHS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2组血清sICAM-1、S100β蛋白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53%(6/57)低于对照组24.56%(1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a 2组QOL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a复发率1.75%(1/57)低于对照组14.04%(8/57),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血管内支架植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效果肯定,可有效降低其术后血清sICAM-1、S100β蛋白水平及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改善其生活质量及预后情况.

  •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治疗策略的选择

    作者:何庚戌;刘俊堂;李海英;周峰;濮仁富;蔡宝松

    目的:探讨Stand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的治疗策略的选择.方法:总结我院2年期间通过内科药物和腔内修复手术治疗的Stand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16例,根据患者治疗结果进行评价主动脉壁间血肿治疗策略的选择.结果:16例患者中,药物治疗的患者6例,腔内修复治疗的患者10例(其中4例是由于药物治疗后症状持续加重转为腔内修复手术治疗的).腔内治疗患者均存活,药物治疗组中死亡2例,均为出现急性主动脉夹层引起死亡.结论:腔内修复治疗对于Standford B主动脉壁间血肿是安全可行治疗选择.

  •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蒋燕;王建林

    VBD是一种罕见的脑血管变异性疾病。文章回顾了VBD发病率、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及治疗。VBD总人群发病率估计为0.06%~5.8%。VBD是先天和后天因素共同结果。VBD临床表现复杂,常见的是缺血性卒中。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目前没有确切的治疗方法,随着线圈辅助支架血管重建术的发展,它可能成为VBD有效的治疗方法。

  • 动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支架植入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探讨

    作者:林江;宋小洁

    目的 探讨动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支架植入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在尿激酶动脉溶栓后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尿激酶动脉溶栓后联合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小于对照组,说明在尿激酶动脉溶栓后联合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动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支架植入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取得了较为为显著的效果,且患者治疗后并发症较少,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