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内镜治疗时机的选择

    作者:张诚;杨玉龙;林美举;史力军;张洪威;李婧伊

    目的 探讨应用十二指肠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ABP )的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 年10 月至2012 年10 月应用十二指肠镜治疗的72 例ABP 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轻型梗阻型17 例,轻型非梗阻型47 例,重型梗阻型8 例.结果 24 h 内实施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治疗38 例( 轻型梗阻型17 例,轻型非梗阻型13 例,重型梗阻型8 例),其中2 例重型ABP因十二指肠黏膜重度水肿,导致ERCP 失败,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PTGBD),术后死亡1 例.34 例轻型非梗阻型ABP 经保守治疗24 h,病情加重18 例,急诊行ERCP 治疗.单纯性胆总管结石行ERCP 治疗,一次取净结石19 例;ERCP 治疗术后部分患者出现胰腺炎、感染加重以及迟发性出血等近期并发症,经积极保守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ABP 治疗需遵循"个体化"及"损伤控制"的原则,对轻型非梗阻型ABP 可采取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无效的轻型非梗阻型ABP 以及梗阻型、重型ABP 应早期选择ERCP 治疗.

  •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与胆管癌的关系

    作者:慈娟娟;陈建平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又称先天性胆道扩张症,是发生在肝内外胆管的一种先天性囊性扩张症,常发生在胆总管[1].胆总管囊肿由Vater和Ezler在1723年首次提出.有些学者[2]认为它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疾病,与多囊肾疾病和肝脏纤维化有关.1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1 发病率及流行病学特征西方国家发病率在1∶100 000至1∶150 000.

  • 十二指肠镜在复发性非结石性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作者:张诚;杨玉龙;林美举;史力军;张洪威;李婧伊

    目的 探讨诊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复发性非结石性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采取十二指肠镜技术诊治的26例复发性非结石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十二指肠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憩室11例,胆胰合流异常8例,壶腹部狭窄3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4例.其中21例行ERCP治疗,2例十二指肠乳头憩室、1例胆胰合流异常及2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行药物治疗.随访20例,时间1个月~4年,其中18例ERCP术后未再发生急性胰腺炎,1例十二指肠乳头憩室及1例胆胰合流异常患者多次复发急性胰腺炎,该例十二指肠乳头憩室患者在随访第27个月因胆总管结石行ERCP取石治疗.结论 复发性非结石性急性胰腺炎往往与十二指肠乳头憩室、胆胰合流异常、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相关,ERCP技术是一种诊断和治疗复发性非结石性急性胰腺炎的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诊治的几点思考

    作者:张诚;杨玉龙;林美举;史力军;张洪威;李婧伊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占我国急性胰腺炎发病总数的半数以上,其发病迅速,死亡率高,但是对其定义、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手术方案及治疗时机目前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结合笔者利用胆道镜和十二指肠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经验,对上述各观点分别进行阐述的同时,提出笔者的观点和意见,从而更能合理认识和治疗胆源性胰腺炎.

  • 射频消融联合金属支架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疗效评价

    作者:王胜;张国雷

    目的 回顾性分析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联合金属支架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射频消融术联合金属支架的20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资料.结果 患者RFA术前胆道狭窄处平均直径为(1.7±0.3)mm,术后胆道直径为(5.2±0.2) m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68,P<0.01);黄疸缓解率100%,术前总胆红素(264.65±30.6) mol/L,术后2周(45.2±14.6)μmoi/L(t=1.54,P<0.01);术前直接胆红素(162.4士45.5)μmol/L,术后2周直接胆红素(18.7±9.6)μmol/L(t=1.73,P< 0.05).术后仅有5例腹痛,2例轻度胆管炎,对症治疗后好转.术后随访6个月,均未观察到胆道再次狭窄.结论 本研究表明射频消融联合金属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管梗阻安全有效.

  • 顺行胆道造影胰管显影的临床意义及内镜治疗

    作者:王兰;张诚;杨玉龙;李婧伊;马跃峰;林美举;张洪威;史力军;祁春春

    目的 探讨顺行胆道造影胰管显影的临床意义与内镜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顺行胆道造影的384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顺行造影胰管显影68例,纳入51例,其中术前诊断为胆总管结石18例,胆囊结石14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19例,合并胰腺炎病史14例;造影发现胰管造影剂排泄延迟32例,造影剂排泄正常19例.经顺行胆道造影、胆道镜和(或)十二指肠镜等检查确定乳头旁憩室43例,胆胰合流异常35例,壶腹部隔膜缺失或功能缺陷7例,十二指肠乳头狭窄5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3例,原因不明2例.29例行内镜下胆胰分流术并置入一体式胰胆管引流管,未出现急性胰腺炎、胆道出血、胆漏等术后并发症,术后再次顺行胆道造影胰管未显影24例,胰管显影但造影剂排泄正常5例.随访1~3年,内镜治疗组复发胰腺炎1例、胆总管结石2例,非内镜治疗组复发胰腺炎6例、胆总管结石5例、胆囊结石4例,其中胰腺炎及胆囊结石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行胆道造影胰管显影提示存在胆胰汇合部疾病,此类患者采取内镜下胆胰分流术可以降低胰腺炎及胆结石的发生率.

  • 壶腹周围疾病对内镜保胆取石手术疗效的影响

    作者:张诚;杨玉龙;吴萍;张洪威;林美举;史力军;李婧伊

    目的 探讨壶腹周围疾病对内镜保胆取石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2年12月该科腹腔镜辅助内镜保胆取石术后再次入院治疗的24例伴有壶腹周围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患者中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OD)胆型8例,SOD胰型2例,SOD混合型1例,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十二指肠乳头憩室5例,胆胰合流异常4例,十二指肠乳头炎3例,十二指肠乳头癌1例,其中6例表现为胆囊造瘘管拔除后经瘘道持续性胆汁外漏,5例表现为胆囊内胆泥淤积/泥沙样结石,2例表现为上腹部疼痛.10例SOD患者经解痉抑酸治疗后缓解,1例胆型SOD因药物治疗无效而采取十二指肠镜治疗后缓解;5例胆囊内胆泥淤积/泥沙样结石患者口服胆石利通片及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1个月以上无效;6例胆汁外漏患者采取局部瘘道缝合无效;5例十二指肠乳头憩室、4例胆胰合流异常、3例十二指肠乳头炎及1例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采取十二指肠镜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 壶腹周围疾病是内镜保胆取石术胆囊造瘘管拔除后经瘘道持续性胆汁外漏,腹痛及胆囊结石复发的重要原因.

  • 保胆取石术后胆囊泥沙样结石发生原因的临床分析及应对策略

    作者:张诚;杨玉龙;李婧伊;马跃峰;史力军;张洪威;林美举

    目的 探讨保胆取石术后胆囊泥沙样结石的形成原因及应对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胆道微创外科诊治的内镜保胆取石术后反复出现胆囊泥沙样结石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患者中为无症状性胆囊泥沙样结石43例,为胆囊泥沙样结石伴急性胆囊炎19例.结石发生原因:近胆囊管开口处胆囊分隔4例,胆囊管迂曲过长6例,胆囊管结石3例,胆总管结石4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39例,胆胰合流异常18例,十二指肠乳头狭窄6例,十二指肠乳头炎29例,十二指肠乳头腺癌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例,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内镜下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术(EPBD)+LC 1例,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开腹胆囊切除术1例,行PTGD+EST/EPBD 14例,行PTGD+胆囊肝胆管成形术(HG)1例,行EST/EPBD 34例,行EST/EPBD+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EBMSD)3例,行HG 5例,行EST/EPBD+HG 1例.术后成功保留胆囊的55例患者的胆囊泥沙样结石均消失,脂餐后1h胆囊收缩率上升至(59±16)%.术后53例患者获访,随访时间为0.5~6.0年(中位随访时间为3.6年),随访率为85.5%.随访期间胆囊结石复发3例,发生胆总管结石2例,发生肝内外胆管结石2例.结论 胆囊胆汁流出不畅是引起保胆术后胆囊泥沙样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HG、EST及内镜下球囊扩张是保持胆囊胆汁流出通畅的有效方法.

  • 非肝移植胆管铸型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诚;杨玉龙;吴萍;林美举;张洪威;史力军;李婧伊;张虎

    目的 总结1例非肝移植胆管铸型患者的诊治过程.方法 对1例非肝移植胆管铸型患者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1例非肝移植胆管铸型患者经生化检查、胆胰管水成像(MRCP)、上腹部CT等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胆总管结石伴低位胆管梗阻.采取开腹胆道探查、胆道镜检查取石、胆囊切除、T管引流手术治疗.术中见胆囊缩小,与周围大网膜膜性粘连,肝十二指肠韧带水肿,胆总管扩张呈充盈状态.胆道镜下见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肝外胆管壁炎性水肿较重,大量纤维素附着;胆总管末端通畅,可见胰管开口,进而诊断为胆胰合流异常.以胆道镜从胆总管内取出1枚结石,约2.0 cm×1.5 cm×1.0 cm大,质硬,表面光滑;另取出1枚胆管铸型,约3.5 cm×0.3 cm×0.3 cm大,质脆易碎,表面粗糙.该患者的手术顺利,切除胆囊术后病理学检查示慢性胆囊炎改变.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胆汁漏、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复查上腹部CT提示无结石复发,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正常.结论 非肝移植胆管铸型较少见,胆胰合流异常是非肝移植胆管铸型和胆管结石形成的原因之一.胆道镜是清除胆管铸型和观察胆管内结构的重要工具.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