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探讨跟骨骨折手术"L"形切口的改进

    作者:席学义;孙建伟;李新平;张利献;靳文广;周晓菊;吴晓音;张文献

    目的 在行跟骨骨折内固定时改进"L"形切口,探讨其疗效及理论依据.方法 收治64例跟骨骨折,手术时切口起始于外踝尖上2~3cm,在跟腱前方平行于跟腱方向向下,至跟骨下方足底平面转90°向前,在足背外侧正常皮肤与增厚的跖底样皮肤交界处的下方1.5~2.0 cm处.即恰在足背与足底平面交界处向前,末端至第5跖骨底,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直至深筋膜,向足背锐性剥离皮瓣逐渐显露跟骨外侧面(改进组).与改进前手术的126例(对照组)的切口边缘坏死、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 改进组无切口周围皮肤坏死、感染.对照组坏死感染率为25%.结论 改进后的"L"形切口不易出现切口边缘坏死、感染现象.

  • 2种手术入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景福;孙永建;朱顺;王虎;陈隆福;吴任涛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有效手术入路,为临床医生在跟骨骨折手术治疗上提供一个新的入路选择.方法:分析2015年3月~2016年8 月收治的符合该项研究纳入标准的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病人54例(61足),按入院时住院号尾数单双号把病人随机分为跟部外侧弧形切口入路组(A组)32足和跟部外侧"L"形切口入路组(B组)29足.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皮肤并发症、术后16周Bohlers角、Gissanes角、AO-FAS评分(美国足踝骨科协会后足评分系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至少6个月以上随访,2组患者在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切口皮肤坏死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部外侧弧形切口入路手术治疗跟骨骨折显露充分,切口皮肤坏死的并发症少,手术切口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经皮撬拨空心钉固定与"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杨海勇

    目的 对比经皮撬拨空心钉固定与"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分别行经皮撬拨空心钉固定与"L"形切口治疗,对比2组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Bohlers角(34.59±1.85)°, Gissane角(129.03±1.13)°,宽度(32.58±1.13)mm,高度(45.12±1.89)mm,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撬拨空心钉固定与"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均具有显著疗效,但经皮撬拨空心钉固定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值得推广.

  • 小切口简单内固定与"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屠永刚;任绍东;陈泽群;马邦兴;张史飞;袁浩彬

    目的 比较外踝下小切口简单内固定与传统的"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跟骨关节内压缩性骨折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观察组采用外踝下小切口克氏针简单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L"形切口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术后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一般指标,通过X光片比较Bohler角和Gissane角,术后三维CT比较关节面解剖复位率,通过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比较踝关节功能.结果 (1)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为(4.09±0.53)cm,手术时间(42.25±5.98)min,手术出血(62.81±17.90)mL,住院时间(7.31±1.40)d,住院费用(6964.69±1091.56)元,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对照组:切口长度(13.28±1.34)cm,手术时间(75.88±12.38)min,手术出血(235.63±61.75)mL,住院时间(18.63±4.73)d,住院费用(21005.00±3395.26)元,术后2例出现伤口感染、愈合不良,其中1例出现钢板外露.两组一般指标的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跟骨Gissane角、Bohler角测量值分别为(33.75±4.03)°、(130.06±5.57)°,对照组分别为(31.81±5.00)°、(130.38±5.2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关节面解剖复位率分别为87.5%(14/16)和93.8%(15/1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根据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87.5%(14/16),对照组为81.3%(13/1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踝下小切口、简单内固定与传统的"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与影像学结果,但外踝下小切口简单内固定,具有手术损伤小、操作简便、经济实用、伤口并发症少等优点.

  • 外侧"L"形切口锁定接骨板治疗跟骨骨折

    作者:陈兵乾;盛晓文;薛峰;钱宇峰;彭育沁

    目的 探讨外侧"L"形切口锁定接骨板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法、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对26 例28足跟骨骨折采用外侧广泛"L"形切口,行骨折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固定术.其中男20 例,女6 例;年龄19~56 岁,平均37.3 岁.按照Sander分型,Ⅱ型9足,Ⅲ型12足,Ⅳ型7足.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30个月,平均随访16个月.1足伤口皮肤边缘轻度坏死,经换药4周后愈合拆线.余切口均一期愈合,满2周拆线.所有跟骨外形正常,术后3个月在侧位X线片测量Bhler角较术前平均增加了17.8°,Gissane's角较术前平均增加了23.4°.采用Maryland Foot Score评分标准评估术后功能,结果显示优11 例,良11 例,中3 例(均为Sander Ⅳ病例),差1 例(为Sander Ⅳ病例),优良率84.6%.未出现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锁定接骨板治疗固定跟骨骨折稳定性强,特别适合于粉碎性骨折;在行"L"形切口时,术中需骨膜下剥离,防止皮瓣分层,小心保护皮瓣血供.如注意上述技巧,皮瓣坏死率很低.采用外侧"L"形入路锁定接骨板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 跟骨后"L"形切口结合双带线铆钉治疗跟骨结节撕脱骨折

    作者:李文亮;丁文鸽

    目的 探讨跟骨后"L"形切口结合双带线铆钉编织缝合远侧部分跟腱固定跟骨结节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5位闭合性跟骨结节撕脱骨折患者,均采取跟骨后"L"形切口,并利用2个双带线缝合铆钉"三角形"编织缝合远侧部分跟腱来固定骨折片,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术后给予石膏固定5~6周,1例患者出现皮肤边缘坏死并发症.随访时间为12~20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在10~12周,平均10.4周.术后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85~98分,平均92分.结论 跟骨后"L"形切口结合双带线铆钉治疗跟骨结节撕脱骨折,有利于骨折的快速愈合和患者功能的早期恢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