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氯吡格雷低反应的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换用替格瑞洛后的疗效及出血危险因素

    作者:贾红丹;毕希乐;国强华;宋婷婷;王庆胜;丛洪良;崔蕊;陈洁;刘丽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对氯吡格雷低反应的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评估治疗过程中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014-01至2017-01期间945例年龄≥65岁的ACS患者,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用血栓弹力图分别测定DAPT≥5 d后患者的血小板抑制率,根据血小板抑制率筛选出氯吡格雷低反应患者293例,这些患者全部换用替格瑞洛,调整DAPT方案≥5 d后再次检测血小板抑制率,对比患者替格瑞洛更换前后血小板抑制率的变化情况(替格瑞洛组);其余652例患者继续应用氯吡格雷(氯吡格雷组).采用TIMI出血评估标准,随访3个月,比较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的出血发生率,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CS患者应用替格瑞洛发生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氯吡格雷低反应的293例老年ACS患者换用替格瑞洛后5~7 d、8~14 d、15~90 d,血小板抑制率分别为(51.70±42.90)%、(48.99±41.85)%、(55.08±25.70)%,均显著高于其应用氯吡格雷时的血小板抑制率(14.50±24.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替格瑞洛组大出血发生率与氯吡格雷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女性(OR=4.329,P=0.000)、低体重(OR=0.817,P=0.039)、空腹血糖升高(OR=1.251,P=0.028)是老年ACS患者应用替格瑞洛发生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应用氯吡格雷相比,老年ACS患者应用替格瑞洛能更快、更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且不增加大出血的发生率,安全性高.女性、低体重、空腹血糖升高是择期PCI后老年ACS患者应用替格瑞洛发生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丹参胶囊对健康人体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

    作者:许萌;周春华

    目的 研究丹参胶囊在健康志愿者体内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方法 12名受试者单次口服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 mg,7d后,于第8天口服丹参胶囊每次1.12g,tid,连服6d.在第14天口服丹参胶囊1.12g,然后口服氯吡格雷300 mg,于氯吡格雷服药前和服药后的不同时间采集血样,用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试剂盒(光学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与单用氯吡格雷比较,合用丹参胶囊后,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明显降低,即血小板聚集率增加.结论 与单用氯吡格雷比较,合用丹参胶囊后,丹参胶囊使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减弱.

  • 血栓弹力图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前抗血小板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郭德江;李钊;赵美刚;张培军;李桂侠;李宝民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对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前患者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的监测,为手术时机把握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拟行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患者195例,根据病情及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的剂量,分成3组,其中未破裂动脉瘤为A组(75例),每天口服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 mg,血栓弹力图检测服药后第1、3、5天的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和二磷酸腺苷(adenosinediphosphate,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破裂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B组(60例)和C组(60例),B组每天口服阿司匹林200 mg+氯吡格雷150 mg,血栓弹力图检测服药后2h、12h、24 h、36 h的AA、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C组入院当天口服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225 mg,血栓弹力图检测服药后2h、8h、12h、24 h AA、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结果 A组用药第3天AA、ADP血小板抑制率较第1天明显增高(P<0.05).B组用药第24 h的AA、ADP血小板抑制率较第2h明显增高(P<0.05).C组用药第8h的AA、ADP血小板抑制率较第2h明显增高(P<0.05).结论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75 mg,3d后可有较好的血小板抑制效果;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服用阿司匹林200 mg+氯吡格雷150mg,24 h后可有较好的血小板抑制效果;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服用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225 mg,8h后可有较好的血小板抑制效果.血栓弹力图可为颅内动脉瘤患者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时机提供参考.

  • 血栓弹力图在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前抗血小板聚集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郭德江;梁永平;李宝民

    目的 应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TEG)检测拟行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患者,寻找术前佳抗血小板给药时间,为手术时机把握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55例2012年12月- 2014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拟行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患者,既往无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患者为A组(146例),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达1周以上为B组(109例),两组均于入院当天口服阿司匹林100 mg +氯吡格雷75 mg,血栓弹力图检测服药后第1、3、5、7天的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和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结果 A组,与第1天相比,第3天的AA、ADP血小板抑制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5天的AA、ADP血小板抑制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服药后第1天AA%为70.43%±15.32%,ADP%为36.52%±19.38%,已达到较好的抑制水平,与第3、5、7天相比,AA、ADP的血小板抑制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既往无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患者,术前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延长至5 d后有较好的血小板抑制效果;既往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1周以上的患者,术前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服药后第1天即有较好的血小板抑制效果.血栓弹力图可为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治疗时机提供参考.

  • 冠心病氯吡格雷抵抗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王嘉莉;柯元南

    目的 前瞻性探讨氯吡格雷抵抗(CR)与临床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关系.方法 对拟诊冠心病患者进行基线检测和随访,对比观察不同基线水平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DPAI)值MACCE的发生危险.结果 共调查并随访107例心内科住院患者,1年内MACCE发生率为23.8%;CR抵抗者的MACCE发生危险显著升高(OR =3.71,P=0.024),且随着CR水平的升高,MACCE发生危险逐级抬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0).MACCE组的DPAI值低于未发生MACCE组(14.7%±3.7%v8.27.9%±24.2%;P=0.074).结论 CR可能是MACCE的一个预测因子.

  • 复方丹参缓释胶囊在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李丹;宋洪涛;初阳;陈大为;何仲贵

    目的 考察复方丹参缓释胶囊在犬体内的药效动力学.方法 采用多元定时释药技术制备复方丹参缓释胶囊,以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评价指标,以市售复方丹参片为参比制剂,对自制复方丹参缓释胶囊进行犬体内药效动力学研究.结果 犬单剂量口服给药后,复方丹参缓释胶囊的效应峰值(Emax)为18.62%,效应达峰时间(t max)为8 h,效应半衰期(t1/2)为2.40 h,平均效应滞留时间(MRT)为8.11 h;而市售复方丹参片的Emax为44.34%,t max为3.5 h,t1/2 2为1.54 h,MRT为4.57 h.结论 与复方丹参片相比,复方丹参缓释胶囊的药效更加温和而持久,达到了预期的缓释效果.

  • 吸烟对冠心病 PCI 术后抗栓治疗远期疗效的影响

    作者:伍琼;胡家顺

    目的观察吸烟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抗栓治疗的远期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入选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冠心病PCI术男性患者124例,根据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59例)和非吸烟组(65例),2组术前给予负荷剂量阿司匹林300 mg嚼服及氯吡格雷300 mg顿服,术后继续每日口服阿司匹林片100 mg及氯吡格雷75 mg。5 d后测定2组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以及比较2组1年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1年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吸烟降低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抗栓治疗的远期疗效,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抗栓药物的血小板活化作用有关。

  • 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行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侯培培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给予负荷剂量后的起效时间及近期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在发病12小时内急诊行介入治疗的ACS患者,随机分成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各50例,两组患者入院诊断明确后分别立即给予替格瑞洛180 mg和氯吡格雷600 mg,术后两组分别给予替格瑞洛90 mg/d二次和氯吡格雷75 mg/d的维持治疗,观察给药前及给药后0.5、2、24 h及7天时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以及30天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发生率。结果①相同时间点的两组比较,替格瑞洛组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②两组30天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③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起效更快,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更强,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同时不增加出血风险。

  • 冠心病PCI术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因素

    作者:张春英;侯旭敏;仇兴标

    目的 分析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因素.方法 181例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术后3d晨起空腹接受血栓弹力图检查,根据对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的测定结果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和氯吡格雷敏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和影像学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81例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为33.1%(60/181).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吸烟史、糖尿病史、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影像学检查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女性(P=0.004,OR=3.411,95% CI=1.466~ 7.940)、吸烟史(P=0.033,OR =4.930,95% CI=1.137 ~21.371)、糖尿病史(P=0.007.OR=3.226,95% CI=1.378 ~7.551)、高空腹血糖(P =0.028,OR=2.113,95% CI=1.082 -4.125)、高糖化血红蛋白(P=0.000.OR =3.744,95% CI=1.868 ~7.505)、高三酰甘油(P=0.019,OR=2.639,95% CI=1.173 ~5.937)和高cTnI(P=0.000,OR=5.631,95% CI -2.942 ~ 10.777).结论 女性、糖尿病、吸烟、高血脂和心肌酶增高可能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

  • 不同维持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术后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作者:彭俊;洪浪

    目的 探讨不同维持剂量氯吡格雷在不同时间点对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支架术后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行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术的ACS高危患者,随机分为A、B2组(各30例).术前2组均服用阿司匹林100 mg和氯吡格雷600 mg,术后在服用阿司匹林基础上,A、B组分别给予氯吡格雷150、75 mg/d治疗30 d,30 d后所有患者接受75 mg/d氯吡格雷治疗直至术后1年.分别于服药前,术后第1、2、7、30天采2组患者静脉血,采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PA),同时监测血小板聚集抑制率(PAI);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sP-s)浓度.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2组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和术后第1天2组PA、PAI和sP-s浓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第2、7、30天上述指标2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组内不同时间点PA、PAI和sP-s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个月,A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13.33% vs 3.33%,P<0.05),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150 mg/d维持量氯吡格雷可降低ACS行DES植入术后血小板聚集功能,减少术后近期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且不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短期内应用强化他汀对患者出血风险的研究

    作者:石宇;刘学刚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短期内应用强化他汀治疗对患者出血风险的影响。方法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患者240例,将240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两组患者均规范化给予药物常规治疗,在围手术期均予以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试验组在术前给予40 mg/ d 阿托伐他汀,顿服,术后40 mg/ d,口服1个月;对照组在手术前后一直以10 mg 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服药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出血情况。结果术后试验组患者血小板大聚集率为(14.5±3.7)%,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79.5±4.3)%,术后出血发生率为27.5%。对照组分别为(38.1±7.4)%、(50.8±10.2)%和1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短期内应用强化他汀治疗可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 血小板聚集抑制率评估冠心病行PCI术患者的血小板高反应性

    作者:刘佳;沈连军;张晶;何胜虎

    目的 采用血小板聚集抑制率(inhibition of platelet aggregation,IPA)评估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双联抗血小板患者的血小板反应性.方法 冠心病患者第1天或PCI术前服用负荷剂量氯吡格雷300 mg,第2天起或PCI术后开始服用维持剂量氯吡格雷(75 mg/d)同时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至少1年.检测并计算患者服用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前后的IPA,根据IPA将患者分为血小板高反应组(HPR组)和低反应组(LPR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心血管事件的再发生率.结果 本研究纳入102例患者,男77例,女25例,平均(65.7±10.9)岁,其中HPR组69例,LPR组33例,HPR组的平均IPA值明显低于LPR组(P<0.01).HPR组和LPR组12个月末的心血管事件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5.9%和3.0%,HPR组明显高于LPR组(P<0.05).结论 IPA可用于评估患者血小板反应性,建议临床医师在双联抗血小板时常规检测IPA,并据此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