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Smad蛋白家族在放射诱导颌骨纤维萎缩机制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作者:付水霆;何悦

    Smad蛋白家族在信号通路的信号转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生长转化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受体唯一被证明的作用底物,在信号通路中从细胞表面受体传导至细胞核的过程起到关键性作用,且不同的Smad介导不同的TGF-β家族成员的信号转导。TGF-β超家族是多效性因子,在胚胎发育和组织调控中起重要作用[1]。TGF-β超家族信号分子经过膜受体的介导将信号传入细胞内,其下游的调控蛋白Smads在细胞内通过不同的方式调节各种基因的表达[2]。然而过度表达的TGF-β1/Smad与一些疾病相联系如纤维化疾病和恶性肿瘤等。近来研究表明,TGF-β1/Smad信号通路参与了颌骨的放射性纤维化的过程。放疗后TGF-β1表达增高,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纤维细胞,进而增殖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ECM沉淀和堆积重塑导致了颌骨的纤维萎缩过程。然而Smad蛋白可能在此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信号转导作用。本文将在Smad蛋白家族及其在放射线诱导的颌骨纤维萎缩机制机制中参与的作用作一综述。

  • 脂肪来源干细胞移植干预兔骨骼肌放射性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孙威;倪新初;孙苏平;蔡雷铭;于静萍;王坚;聂斌;孙志强;倪昕晔

    目的 观察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 stem cells,ASCs)植入放射损伤骨骼肌后的纤维化程度改变,探讨ASCs对兔骨骼肌放射性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64只新西兰兔单侧臀部予9 MeV电子线单次照射80 Gy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SCs组和PBS组,每组32只,照射24 h后照射侧分别肌肉注射1 ml含5×107 ASCs的PBS悬液和1 ml PBS缓冲液,未照射一侧作为各组的正常对照.分别于照射后1、4、8和26周,收集各组8只实验动物肌肉标本,计算Masson染色切片胶原纤维面积占总面积的比值,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法检测骨骼肌中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 ASCs植入骨骼肌后能在放射损伤部位迁移.ASCs组及PBS组纤维化程度随照射后时间延长而加重,ASCs组胶原纤维面积占总面积的比值较PBS组在照射后4、8和26周显著降低(t=4.62、5.99和10.48,P<0.05).ASCs组骨骼肌组织TGF-β1的IOD值较PBS组在照射后4、8和26周显著降低(=3.79、16.45和15.17,P<0.05).Western blot检测ASCs组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较PBS组低.结论 ASCs移植能抑制放射损伤骨骼肌组织TGF-β1的表达减轻放射性纤维化.

  • TGF-β1在放射性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作者:李荣清;金冶宁

    放射性纤维化在放射治疗中很常见,对其形成机制,尚未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这些正常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是如何被慢性激活.一些学者认为这种慢性激活源于一些持续产生的激活因子,由此认为放射性纤维化是一个持续发出修复信号的损伤过程.而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可能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被认为是放射性纤维化形成的关键.本文综述TGF-βl在放射性纤维化发生、发展及持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新依据,概述了各种不同类型组织和细胞在受照射后出现的与TGF-βl相关的一些变化.这些研究提示,TGF-β途径可能成为抗纤维化药物作用的特异位点.

  • 放射性纤维化的临床干预现状及靶向治疗前景

    作者:王琪;胡伟国;宋启斌;魏嘉

    放射性纤维化是放射性损伤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临床中仍缺乏有效方法预防治疗放射性纤维化.现有的干预放射性纤维化的方法包括抗炎治疗、高压氧疗、抗氧化治疗,已有临床资料证实其有效性,但仍需大型随机对照试验的进一步证实.随着人们对放射性纤维化病理过程的认识,许多潜在的治疗靶点被发现,包括TGFβ1、CTGF、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全文对放射性纤维化的临床现状及可选择的治疗靶点进行系统综述.

  • 盆腔肿瘤放疗对兔直肠组织放射性纤维化形成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陈海燕;杨旭;王沛靓

    目的:探讨盆腔肿瘤放疗后放射性纤维化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照射4周组、照射12周组、照射16周组和空白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新西兰大白兔均给予放射线照射。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直肠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提取直肠组织蛋白,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TGF-β和NF-κB的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直肠组织细胞排列整齐,无炎性细胞浸润;照射4周组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和充血水肿;照射12周组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充血水肿明显,细胞肿胀坏死,脱落,黏膜组织结构紊乱,结缔组织呈纤维化改变;照射16周组可见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典型的外结缔组织纤维化改变。 Azan染色空白对照组直肠组织中未见纤维化表达,照射4周组直肠组织中少见蓝色纤维化表达,照射12、16周组直肠组织中可见大量纤维化表达。直肠组织中TGF-β、NF-κB蛋白表达均随照射时间延长而增加。结论放射性照射可增加直肠组织纤维化程度和TGF-β蛋白表达,其纤维化进程可能与促进NF-κB蛋白的核转录有关。

  • 放射性肺损伤的高分辨率CT表现

    作者:崔念基;李贻卓;陈林;徐志斌

    目的:探讨放射性肺损伤的高分辨率CT(HRCT)特征.材料与方法:56例经HRCT检查的放射性肺损伤患者,男52例,女4例.采用双盲法阅片,总结放射性肺损伤的HRCT征象,并与临床表现对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与照射剂量成正相关,损伤的部位与照射野一致;(2)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表现与CT征象不平行,一般较CT征象为轻.结论:放射性肺损伤的CT表现及其动态变化,为其鉴别诊断提供了有效依据.

  • 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的研究现状

    作者:刘绪(综述);陆合明(审校)

    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 RIBRI)是指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臂丛神经受高剂量或是单次大剂量照射后引起的臂丛神经功能障碍。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放射性纤维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致病因素主要为放射因素、联合治疗、个体差异等,导致患者发病情况不一。 RIBRI潜伏期为数月或数年,初期主要表现为上肢主观感觉异常或神经性疼痛,随着病变进展,逐渐发展为整个上肢感觉减退、麻痹无力、甚至瘫痪,神经性疼痛发生较少。该病可以通过患者的放射治疗史、无症状间歇期、临床特点、查体、MRI、肌电图等检查明确诊断,需注意与肿瘤转移或放射诱导性肿瘤相鉴别。 RIBRI是一种不可逆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重在预防,药物、手术等治疗起到一定缓解作用。

  • TGF-β介导盆腔淋巴管放射性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

    作者:杨旭;陈海燕;王沛靓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介导盆腔淋巴管放射性纤维化作用的机制.方法:20只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Sham组)、照射后4周组、照射后12周组和照射后16周组.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大白兔均给予放射线单次、大剂量照射.实验第4周、第12周和第16周末用水合氯醛麻醉各组大白兔,解剖,取盆腔淋巴管,染色光镜下分别观察盆腔淋巴管组织病理变化.提取盆腔淋巴管组织,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TGF-β、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结果:Sham组大白兔盆腔淋巴管组织中细胞排列整齐,无炎性细胞浸润;照射后4周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和水肿;照射后12周可见红细胞和巨噬细胞聚集,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水肿显著;照射后16周可见管壁增厚、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胶原增生明显.Azan染色Sham组盆腔淋巴管组织中未见纤维化表达,照射后4周大白兔盆腔淋巴管组织中少见蓝色纤维化表达,照射后12周和16周直肠组织中可见大量纤维化表达.盆腔淋巴管组织中TGF-β蛋白表达随照射后时间的延长表达增加,核内HIF-1α蛋白以及细胞浆内VEGF蛋白表达也随照射后时间的延长表达增加.结论:照射增加TGF-β蛋白表达可能与HIF-1α和VEGF蛋白相关,TGF-β可能通过影响HIF-1 α从而调控盆腔淋巴管放射性纤维化.

  • 抗放射性纤维化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刘孜;张丽

    放射性纤维化是肿瘤放射治疗中比较严重的损伤,也是近年来放射治疗医师所需应对的问题之一,因此,抗放射性纤维化药物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对于放射肿瘤临床具有重要意义.化学药物的应用对放射性损伤有很大的推动;细胞因子制剂的出现为放射性纤维化的研究开辟了行的途径;中医中药的发掘具有巨大的潜力,值得研究探讨.

  • RNA干扰与放射性纤维化

    作者:刘孜;杨蕴一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作为一种新兴的遗传学工具,具有高效,特异抑制基因表达的功能,为基因研究和基因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本文在综述近年来RNA干扰技术抗纤维化研究的基础上,为放射性纤维化治疗前景做一简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