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枕寰枢复合体创伤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罗伟;张亚林

    目的:探讨枕寰枢复合体(C0-C1-C2)创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枕寰枢复合体创伤的X线、三维CT及MRI表现.结果:X线平片发现枕寰枢复合体骨折共15例,寰枢关节脱位7例,枢椎滑脱2例.三维CT发现枕寰枢复合体骨折28例,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10例,寰枕关节半脱位5例,寰枢关节无骨折型脱位或半脱位8例.X线、CT检查阴性4例.MRI检查示28例枕寰枢骨折患者椎体有骨髓挫伤水肿表现,18例延髓或颈髓形态或信号异常,15例椎旁软组织及韧带损伤.结论:联合X线、三维CT及MRI诊断枕寰枢复合体创伤,可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基于CT数据的枕寰枢复合体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作者:陈金水;倪斌;郭群峰;陈博;徐皓;林松庆;王本海

    目的 建立验证有效的枕寰枢复合体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方法 将枕寰枢复合体CT数据导入有限元建模软件,加载韧带和材料属性,构建枕寰枢复合体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分析计算,将活动度(ROM)的数据与体外实验结果和已发表的有限元模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构建的枕寰枢复合体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几何相似性好,共包含206 747单元,72 500个节点,与Panjabi测量的体外实验结果和Brolin及Zhang等建立的有限模型结果基本相吻合.结论 建立的枕寰枢复合体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真实有效,可以用于生物力学研究.

  • 小儿寰枢关节不稳定之解剖学因素探讨

    作者:唐学阳;刘利君;彭明惺;彭庆恩;廖素华

    目的探讨小儿寰枢椎关节不稳定的解剖依据.方法对16例小儿和8例成人尸体的枕寰枢复合体进行解剖、观测,比较成人和小儿枕寰枢复合体的解剖学差异.结果小儿组横韧带和翼状韧带较成人组小,而枢椎上关节面的弧度大于成人组,两组枕寰枢关节中滑膜皱襞大小不同.结论小儿和成人的寰枢关节在解剖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两组间关节稳定性不同有关.

  • 寰枕关节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严望军;章允志;周许辉;张咏;李家顺;贾连顺;黄会龙

    目的:对枕寰枢复合体进行解剖学研究,为临床上枕寰枢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00例中国成年人枕骨髁和寰椎干燥标本进行解剖学测量;对12例新鲜尸体枕颈部标本进行枕寰枢后部结构解剖学观察.结果:枕骨髁与寰椎侧块上关节面咬合成寰枕关节,枕髁关节面呈内倾.其中枕髁关节面舌下神经管间距为9.66±1.13mm,枕髁关节面的前后径和横径、寰椎侧块上关节面前后径、侧块上关节面横径、侧块与后弓移行处侧块厚度均在5mm以上.新鲜尸体标本观察发现,椎动脉第三段恒定行走于椎动脉沟.第1颈神经背侧支和第2颈神经背侧支与寰椎侧块下关节突后方几乎无交叉,并有一定的活动度.结论:寰枕关节的解剖学形态与其生物力学性质密切相符;寰枕关节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在解剖学上是可行的.

  • 枕寰枢复合体后方静脉结构三维CT解剖

    作者:陈雍君;谢柏臻;陈丽君;隋桐;赵慧毅;段少银

    背景:颅、颈交界区解剖结构复杂,术前观察枕寰枢复合体后方静脉丛是非常必要的.利用三维CT血管成像技术显示这些结构具有明显的优势.目的:观察枕寰枢复合体后方静脉丛结构的解剖特点.方法:随机筛选60例患者头颈部CTA枕寰枢复合体无明确异常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三维CT成像,测量枕寰枢复合体后方静脉结构,描述枕寰枢复合体的空间关系.结果与结论: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除寰枢关节后硬膜外静脉丛至中线距离左、右侧有显著性差异(P < 0.05)外,枕下海绵窦体积、寰枢外侧关节后硬膜外静脉丛体积、枕下海绵窦与中线距离、颈深静脉C1段水平直径及至中线距离、C1后弓距离的测量值左、右侧,男、女性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枕寰枢复合体后方静脉、静脉丛血管丰富、其形态或结构变异复杂,存在不确定的变异.

  • 有限元法分析0-6岁儿童枕寰枢复合体发育及其生物力学的变化特征

    作者:冯会梅;王星;张少杰;许阳阳;苏宝科;李琨;王海燕;李筱贺;李志军

    背景:0-6岁儿童各类严重创伤、畸形、肿瘤、结核、炎症等均极易导致枕寰枢复合体区损伤.当出现损伤压迫延髓、上颈髓、诸多神经血管等危重情况时需手术矫治以恢复该区力学稳定,但鉴于该期儿童有不同于青少年和成人的发育特征,国内外学者对其前、后或侧路手术内固定器械方案设计、矫形固定和力学机制等至今仍无深入研究和统一认识.目的:通过分析0-6岁儿童枕寰枢复合体区形态特征基础数据综述其形态发育规律和力学机制,将填充国人儿童该区发育形态学、影像学和微结构力学数据库,并为发育性、外伤性该区疾病的预防、诊治及内固定术器械设计、研发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计算机检索2004年1月至2017年12月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的相关文章,英文检索词"0-6 years old,pediatric,occipital atlantoaxial complex,anatomy,biomechanical";中文检索词"0-6岁小儿,枕寰枢复合体,解剖,生物力学",共检索到82篇相关文献,5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结果与结论:①0-6岁儿童寰枢椎及颅底复杂解剖结构更加细小且变异大、毗邻关系复杂,无法以成人或青少年螺钉内技术相关数据简单地应用于"非成人等比例缩小"的发育中幼儿,加之手术风险极高,故提高置钉的准确性和降低失误率已成为曾经"生命禁区"内固定能否普遍基层开展的关键所在;②0-6岁小儿枕寰枢复合体区严重损伤应内固定治疗,后路内固定是常用术式,因常合并多种畸形,各患儿的骨质结构差异大,内固定置钉更为困难.

  • 寰枕关节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解剖学

    作者:严望军;黄会龙;周许辉;张咏;李家顺;贾连顺

    目的:为国人提供枕寰枢复合体的相关解剖学参数,寻求枕寰枢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解剖学依据和可行性.方法:测量枕骨髁和寰椎干燥标本;观察新鲜尸体标本的枕寰枢后部结构.结果:枕髁关节面舌下神经管间距约9.66mm,两侧枕髁前端间距约14.93mm,枕髁关节面内倾角,左侧约12.5°,右侧约11.6°.枕髁关节面的前后径和横径、寰椎侧块上关节面前后径、侧块上关节面横径、侧块与后弓移行处侧块厚度均在5mm以上.椎动脉第3段恒定行走于椎动脉沟.第1、2颈神经背侧支与寰椎侧块下关节突后方几无交叉,并有一定的活动度.结论:寰枕关节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在解剖可行,其理想入钉点在寰椎后弓与侧块下关节突移行处的中点,螺钉指向枕骨髁前上方.

  • 枕寰枢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严望军;周许辉;张咏;李家顺;贾连顺;袁文

    目的明确后路寰枕关节经关节螺钉固定的螺钉、进钉点植入角度、钉角度和螺钉长度.探讨枕颈部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技术的手术指征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在20例含有完整寰枕关节的干燥骨性标本上,直视下进行后路寰枕关节经关节克氏针植入,在头尾侧和侧位X线片上测量理想的钉道角度和钉道长度.30例正常成年人的寰枕关节进行三维CT重建,同时测量后路寰椎关节经关节螺钉钉道角度的可调范围.12例新鲜枕颈部标本进行后路枕颈部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后行正、侧位X线片和三维CT重建,以验证螺钉位置.结果干燥标本模拟X线片测量,寰枕关节螺钉的钉道在矢状面上呈上倾,在冠状面上呈内倾,钉道的理想角度为:在矢状面上倾角为53.3°±3.4°,在冠状面内倾角为20.0°±2.6°.螺钉钉道长度为(29.28±2.46)mm.依据三维CT重建后测量,钉道方向与矢状面上倾角存在一个可调范围,一般为49.6°±2.0°,与冠状面的内倾角也存在一个可调范围,一般为40.4°±3.4°.齿突与枕髁前方高点间距为9.80~17.7mm,平均(13.43±1.93)mm.寰枕关节关节螺钉内固定,影像学检查显示,螺钉钉道均经过寰枕关节,未进入神经管.结论寰枕关节后路经关节螺钉植入存在一定的方向性,钉道长度和钉道角度允许有一定的可调范围.结合后路C1~2经关节螺钉内固定可视为一种能满足当前临床需要的理想枕颈融合内固定术式.在具体临床应用时,强调掌握合适的手术适应证,并配以较高的手术技能.

  • 后路枕颈部4种螺钉技术的应变电测研究

    作者:刘海燕;严望军;周许辉;杨国标;曾伟明

    目的:比较枕颈部后路4种不同植入方式的螺钉在施加生理载荷时所承受的应力,评价各自在生理环境中的机械性能。方法对16例新鲜人体枕颈部标本(含Oc~C3),采用后路枕寰枢复合体经关节螺钉固定和SUMMIT系统枕颈固定。对固定后的经寰枕关节螺钉(Oc~C1组)、经寰枢关节螺钉(C1~C2组)、枢椎椎弓螺钉(C2 PS组)和枕骨螺钉(Oc Screw组)在生理载荷下三维六自由度运动时,运用应变电阻测定法测定4种螺钉的应力,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侧屈状态下,电测法测得的4种螺钉局部应变均接近于0。在前屈、后伸、左旋和右旋运动时,随着加载载荷增大,测得的应力均逐步增大。在前屈和旋转时螺钉不同程度承受拔出应力,在后伸时,螺钉所受的为压应力。枕骨螺钉(Oc Screw组)在屈伸和旋转运动状态下,在所有3种载荷下所承受的应力均大于其它3种植钉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理环境下,枕骨螺钉承受的拔出应力大,其可能更易出现内植物相关并发症,具体应用时应结合临床实际。

  • 枕寰枢复合体减压术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李翀;余新光;王鹏

    目的 通过有限元法分析枕寰枢复合体前路减压(经口齿突切除术)和后路减压术的生物力学改变. 方法 以正常枕寰枢复合体模型为基础,建立几种前路减压、后路减压模型以及前路、后路减压手术模型,在屈曲载荷下,和正常模型对比分析运动学,关节应力和韧带应变. 结果 与正常模型比较,前路减压模型的寰枕、寰枢间运动角度、关节应力、韧带应变和前后移位都增大,寰枢角度变化更明显;后路减压模型的寰枕、寰枢间运动角度、关节应力、韧带应变和前后移位亦都增大,寰枕角度变化更明显. 结论 前后路减压手术均破坏了枕寰枢复合体的稳定性,且前路的稳定性更差,当寰枢正中关节已经受损时行单纯的后路减压而不行固定术危险性较大.

  • 一个新枕寰枢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生物力学分析

    作者:尹一恒;王鹏;余新光;孟春玲

    目的 建立一个新型枕寰枢复合体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方法 采集CT断层资料,应用Mimics软件完成枕寰枢的三维重建并获取点云数据,辅助以逆向工程完成骨性结构的曲面重构;采用Ture Grid软件建立包括关节软骨在内的全六面体有限元网格模型,建立模拟韧带的弹簧单元;在0.3 Nm和1.5 Nm外载荷下进行了前屈、后伸、侧屈和轴向旋转四种生理运动的生物力学分析及有效性验证.结果 该枕寰枢模型能对正常情况下生物力学特性如运动学、韧带应变、关节应力等进行预测.结论 枕寰枢有限元模型对枕颈交界区生物力学的改变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可以进行有效的、可重复的仿真分析,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临床参考价值.

  • 寰枕关节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相关解剖学研究

    作者:胡英江;盛伟斌;郭海龙;金格勒

    目的:探讨寰枕关节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入钉点、瞄定点、钉道角度及螺钉长度.方珐:观察和测量枕骨髁和寰椎干燥标本的相关解剖数据.结果:寰枕关节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标准内倾角为(20.3±2.0).,标准上倾角为(49.4±2.4).,螺钉在枕骨髁内的适宜长度为(13.94±0.96)mm,在寰椎内的适宜长度为(12.84±0.62)mm.结论:寰枕关节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在解剖上可行,以寰椎后弓与侧块下关节突移行处中点作为入钉点,把握标准内倾角及上倾角,选择适宜长度的螺钉能有效完成寰枕关节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

  • 枕寰枢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有效性验证

    作者:牛雷;贺瑞;张文志;段丽群;李旭

    目的 构建出包含枕骨、寰椎和枢椎以及韧带、关节囊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方法利用1例青年男性枕颈部CT数据、Mimics软件建立完整枕寰枢三维几何模型,HyperMesh软件对模型完成实体网格划分,添加韧带及关节囊结构单元,生成完整的枕寰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再导入"ABAQUS"软件.进行边界条件约束及载荷设置,使模型产生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6个方向的运动,计算力矩-角位移变化,并和Panjabi参考值对比.结果 我们所建立的枕寰枢关节有限元模型形态贴近真实标本,共有513601个单元.本模型在1.53 N·m载荷下得到的枕寰枢复合体活动度在 Panjabi估计参考值的95%内,且各个方向的运动学特征和新鲜尸体标本研究中所观察到的结果相符.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有限元模型骨骼结构几何形状高度逼真,各种材料属性设计均有文献支持.采用了具有二维结构的膜单元建立韧带和关节囊模型,进一步优化了模型的真实度,同时可以准确分析各韧带在寰枢关节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应变及应力分布,这是以前的枕寰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所不能达到的.特定载荷下的运动学验证说明我们所建立模型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这些运动学特性,在生理范围应力下均与正常人体极为接近.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