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误诊1例分析

    作者:林红

    现将我院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42岁,以右眼胀痛、发红、视力下降3 d为主诉就诊;查体:全身检查无异常,化验检查正常.右眼视力:0.15,结膜睫状充血,角膜上皮清,角膜后细小羊脂状沉着,前房深度正常,Tyndall片阳性,瞳孔大小正常,对光反射存在,晶状体透明,玻璃体轻度混浊,眼压:15 mm Hg,诊断为:"右眼葡萄膜炎".

  • 结核性色素膜炎误诊1例

    作者:靳梅;翟东胜

    1 病例报告女,50岁.于2002-11因双眼色素膜炎收住我院.患者10 a来无明显诱因双眼视物不清、视物变形,眼部疼痛反复发作,以右眼为甚,曾经在多家医院就诊均诊断为双眼色素膜炎.局部及全身用激素、扩瞳等治疗,眼部疼痛时有缓解,但双眼视力逐渐下降.右眼3 a前失明.眼科检查:视力:右眼:无光感,左眼:3.3.

  • 类风湿关节炎并发前葡萄膜炎1例

    作者:王绍敏

    1 病历摘要女,62岁.因晨僵2 a,眼痛、畏光、流泪3 d来诊.患者于2a前始出现晨僵、伴腕、掌指关节对称性肿胀,未出现关节畸形.

  • 急性特发性角膜内皮炎误诊研究

    作者:蓝育青;刘嫣芬;王梅;穆剑

    目的避免急性特发性角膜内皮炎误诊误治.方法对4例特发性角膜内皮炎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误诊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例中3例因未及时诊断治疗而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结论引起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对本病缺乏认识.建议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及时诊断治疗.

  • HLA-B27阳性急性前葡萄膜炎的临床特征

    作者:郑曰忠;时冀川

    目的:探讨HLA-B27阳性急性前葡萄膜炎的诊断及临床特征.方法:应用磁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74例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和36例健康对照者血液中HLA-B27抗原进行测定,并对HLA-B27抗原阳性和阴性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74例中,HLA-B27抗原阳性35例,阳性率为47.30%;健康对照者36例,阳性3例,阳性率为8.3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x2=16.26,P<0.01).HLA-B27阳性急性前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有起病急、前房内有大量纤维渗出和细胞、角膜后沉着物呈细小、灰白色.一般为单眼发病,症状重于常见的特发性前葡萄膜炎,复发率较高.常伴有玻璃体混浊、黄斑囊样水肿和全身关节病变.结论:HLA-B27抗原与急性前葡萄膜炎明显相关,HLA-B27相关性前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重于HLA-B27阴性前葡萄膜炎,并常伴有全身脊柱关节病变.

  • 我国葡萄膜炎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作者:杨培增

    我国葡萄膜炎研究近年来取得很大进展.我国眼科工作者的研究表明,Th1细胞和Th17细胞均参与了葡萄膜炎发生,Fas/FasL表达不平衡所致的淋巴细胞对凋亡抵抗性增加,CD4+CD25highT细胞功能和数量降低,瘦素水平增高及一些因子的基因多态也参与了葡萄膜炎发生及复发.临床研究发现我国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和Fuchs综合征患者有独特的临床特征,激光前房闪辉一细胞计数仪和多焦ERG检测已大大推进了人们对葡萄膜炎病理生理改变的认识.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我国从事葡萄膜炎研究的医生还很少,诊断治疗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眼科,2008,17:217-219)

  •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

    作者:贾万程;候俭;刘敬;崔凡明

    目的探讨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特征. 方法对26例(52只眼)患者的眼部表现及FFA等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全部患者均有双眼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的多发性渗漏,46只眼形成多囊样荧光素积存的特征性外观,8只眼视盘表面辐射状毛细血管扩张渗漏,6只眼视盘及周围有条状出血遮蔽荧光,视网膜中央血管系统未见受累. 结论 VKH的FFA特征为RPE的多发性渗漏,多有囊样荧光素积存的特征性外观.

  • 脉络膜恶性淋巴瘤一例

    作者:张京红;程建贞;李平山

    患者男,51岁.因左眼视物模糊,逐渐加重半年,于1 999年4月就诊.检查:视力右眼0.8,左眼数指/60 cm,均不能矫正.右眼前节正常.左眼角膜透明,前房正常,虹膜纹理清晰,瞳孔正常,晶状体透明,玻璃体轻度混浊.眼底:右眼视盘边界清晰,色泽正常,视网膜血管正常,后极部视网膜色素紊乱,黄斑区中心凹反光可见.左眼视盘边界模糊,色淡红,颞上支视网膜动脉白线状,颞上、下支视网膜静脉节段状扩张,后极部视网膜黄白色水肿,表面散在出血和渗出,黄斑区中心凹反光不清(图1).

  • 65例诊断不明的葡萄膜炎患者玻璃体切割标本检查诊断结果分析

    作者:林海燕;戴荣平;林燕楠;董方田;张美芬;陈有信;闵寒毅;叶俊杰;于伟泓;张潇

    目的 观察分析诊断不明的葡萄膜炎患者玻璃体切割标本的诊断阳性率.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诊断不明的葡萄膜炎患者65例67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1例32只眼,女性34例35只眼.年龄6~84岁,平均年龄(55.00±18.56)岁.所有患眼均行常规三通道睫状体平坦部入路玻璃体切割手术,在无灌注的情况下切除并收集核心玻璃体标本及时送检,予微生物涂片及培养、抗原抗体、细胞因子、细胞学、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基因重排等方式进行检测.分析患眼玻璃体切割标本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 67只眼中,通过玻璃体标本查出病因者40只眼,诊断阳性率为59.7%.其中,细菌涂片或培养阳性者20只眼,占总诊断阳性率的50.0%;细胞学、细胞因子、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基因重排检测高度提示或确诊为淋巴瘤11只眼,占总诊断阳性率的27.5%;病毒IgM、IgG显著增高、Goldmann-Witmer系数C值>3者3只眼,占总诊断阳性率的7.5%;真菌涂片或培养阳性者3只眼,占总诊断阳性率的7.5%;弓蛔虫IgG显著增高2只眼,占总诊断阳性率的5.0%;弓形虫IgG显著增高1只眼,占总诊断阳性率的2.5%.结论 诊断不明葡萄膜炎患者玻璃体切割标本的诊断阳性率为59.7%.

  • 葡萄膜炎患者黄斑区光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分析

    作者:王桂敏;崔彦;王兴荣;李洋;刘婷婷;王影;毕宏生

    目的 观察葡萄膜炎患者黄斑区病变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方法 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临床明确诊断的葡萄膜炎患者51例7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8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6.75±13.22)岁;病程1~24个月.前葡萄膜炎16例21只眼;小柳-原田综合症12例23只眼;Beh(c)et病6例10只眼;交感性眼炎5例5只眼;其他后葡萄膜炎12例19只跟.患眼均行常规眼科检查及频域OCT检查,典型图像存盘分析.根据检查结果将黄斑区病变分为黄斑水肿、黄斑前膜形成、浆液性神经上皮脱离、黄斑区萎缩、黄斑板层裂孔、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结果 78只眼中,黄斑区水肿48只眼,占患眼的61.5%.其中,黄斑囊样水肿33只眼;黄斑弥漫性水肿15只眼.黄斑前膜22只眼,占患眼的28.2%.脉络膜新生血管4只眼,占患眼的5.1%.黄斑裂孔4只眼,占患眼的5.1%.黄斑萎缩10只眼,占患眼的12.8%.浆液性神经上皮脱离22只眼,占患眼的28.2%.结论 葡萄膜炎患者黄斑区OCT表现具有多种形态特征.

  • 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的临床和眼底血管造影特征

    作者:时冀川;郑曰忠;王兰惠;韩梅;李岩;韩颖;宋秋颖

    目的 观察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MEWDS)的临床表现和眼底血管造影特征.方法 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确诊的40例MEWDS患者40只眼的临床资料纳入研究.分析其临床特征、FFA和ICGA改变.结果 40例患者均为单眼发病,其中,男性12例,女性28例;年龄16~64岁,平均年龄29.4岁.初诊时佳矫正视力0.1~1.0,平均佳矫正视力0.82.眼底检查均可见多个灰白色圆形斑点状病灶,直径约100~500 μm,边界欠清晰;位于视网膜深层或视网膜色素上皮层.部分患者伴有轻度玻璃体混浊.FFA检查早期发现所有患者在白点状病灶对应部位可见有圆形或环形强荧光斑,晚期着染;18例患者出现视盘强荧光,并伴有视盘周围静脉渗漏;7例患者出现黄斑区强荧光斑.ICGA造影早期可见到视网膜后极部及周边部弱荧光斑,晚期持续存在,无明显渗漏;与FFA 检查比较,其弱荧光斑数目多且明显.所有患者的主诉症状均在6~8周内消失.结论 MEWDS患者眼底表现为多发性灰白色点状病灶;FFA早期表现为圆形强荧光和视网膜血管异常;ICGA检查可清晰显示视网膜后极部及中周部弱荧光斑,病灶数目明显多于FFA检查和检眼镜检查所见.

  • 眼底自身荧光在非感染性葡萄膜炎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进展

    作者:王珂欣;朱瑞琳;杨柳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是指除外感染因素及伪装综合征的一类累及葡萄膜的炎症性疾病.其中累及视网膜、脉络膜的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诊断及随访依赖眼底影像检查.眼底自身荧光是一项非侵入性的眼底成像技术.相较于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等检查,眼底自身荧光能更好地提示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光感受器细胞的功能状态.其在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Beh?et病、多灶性脉络膜炎、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鸟枪弹样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急性后部多灶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匍匐性脉络膜炎等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研究、早期诊断、病情监测、预后评估中有一定作用.

  • 获得性梅毒葡萄膜炎临床研究现状与进展

    作者:杜倩;路迎龙;李筱荣;张晓敏

    获得性梅毒葡萄膜炎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可表现为多种类型的葡萄膜炎;常见的类型是后葡萄膜炎和全葡萄膜炎,包括脉络膜视网膜炎、视网膜血管炎、视神经视网膜炎等.获得性梅毒葡萄膜炎的确诊和治疗反应评估主要依赖于血清学检测,包括非梅毒螺旋体和梅毒螺旋体试验.获得性梅毒葡萄膜炎可模仿多种类型葡萄膜炎,应注意与免疫性葡萄膜炎及其他感染性葡萄膜炎相鉴别.具有活动性临床表现的眼部梅毒,应按照神经梅毒治疗方案进行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G治疗,过敏者选用多西环素.临床往往因为误诊和漏诊而延误治疗,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害和严重的全身及眼部并发症;如治疗及时,其预后较好.

  • 葡萄膜炎所致眼底病变的超广角眼底成像检查应用研究现状

    作者:寇博煦;董玲;王建民

    超广角眼底成像技术可在正常瞳孔L状态下单次扫描获得200°范围内的眼底彩色、血管造影和自身荧光图像,有助于发现既往其他眼底影像检查手段不能发现的周边部眼底病变,获得更加丰富的葡萄膜炎及其所致眼底病变信息.在此基础上对这些新的发现和信息进行合理分析解释,必将改变葡萄膜炎及其所致跟底病变的认知和干预水平现状,推动葡萄膜炎及其所致眼底病变临床、科研水平的提高.

  • 鸟枪弹样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郑曰忠;时冀川

    鸟枪弹样视网膜脉络膜病变(BSR)是一种双眼弥漫性后葡萄膜炎,病因与发病机制不清.眼底特征性病变为散在多发性黄白色斑点状渗出性病灶,后期为脱色素性脉络膜视网膜瘢痕灶,犹如鸟枪弹一样;伴有轻度前葡萄膜炎、玻璃体炎、视网膜血管炎、黄斑囊样水肿和视盘水肿;并伴有视野改变和电生理改变.常因黄斑囊样水肿、黄斑瘢痕或脉络膜新生血管使视力严重受损.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是常用治疗方法.

  • 眼带状疱疹伴发葡萄膜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戚朝秀;李奇根;王涛;董丽洁;杨捷铮

    眼带状疱疹是潜伏于三叉神经节上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活化,感染三叉神经眼支引起眼睑及眼球病变,其伴发的葡萄膜炎可导致视力严重损害及疱疹后的眼痛、神经痛和虹膜萎缩等[1].眼带状疱疹伴发葡萄膜炎的报道较少[2].我们对一组伴有葡萄膜炎的眼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我国葡萄膜炎研究现状、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作者:杨培增

    我国葡萄膜炎研究的现状是眼科医生对葡萄膜炎的认识水平普遍有所提高;糖皮质激素使用逐渐趋于合理化;其他免疫抑制剂的应用逐渐得到重视;抗生素使用逐渐减少;葡萄膜炎研究的国际影响力扩大.但存在研究工作的地区差异较大,并发症治疗中误区较多,糖皮质激素玻璃体内注射的合理评价有待重视等问题.Behcet病和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是我国常见的葡萄膜炎类型和重要的致盲类型,梅毒性葡萄膜炎、艾滋病、真菌性眼内炎、伪装综合征等原来少见的一些葡萄膜炎类型近年逐渐增多.开展多中心合作研究,探讨Behget病和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优化出佳的治疗方案;重视近年来逐渐增多的葡萄膜炎类型的临床特征;探讨免疫耐受的诱导对葡萄膜炎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等是今后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

  • 葡萄膜炎研究若干进展及其评价

    作者:杨培增

    近年来<中华眼底病杂志>刊出了不少有关葡萄膜炎的文章,对推动我国葡萄膜炎基础研究的深入开展和临床诊断治疗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期杂志刊出的一组葡萄膜炎研究论文,其内容涉及了葡萄膜炎临床和基础研究,虽然这些文章尚不能总体反映出我国葡萄膜炎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现状,但也从一些方面折射出此领域目前的研究认识水平、诊断治疗中存在的误区以及值得注意和商榷的一些问题.

  • 以辨证的观点认识和治疗葡萄膜炎

    作者:杨培增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列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联系、发展和全面的观点观察一切事物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辨证的思维去认识和治疗葡萄膜炎之类的疾病可以从总体上把握此类疾病的本质,也可以正确指导葡萄膜炎的治疗.

  • 不完全型Beh(c)et病临床分析

    作者:周强;卢弘

    目的探讨不完全型Beh(c)et病的临床诊断要点与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52例临床确诊的不完全型Beh(c)et病患者83只眼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眼底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着重观察分析前房或房角积脓、视盘及视网膜血管情况.所有患者均采用睫状肌麻痹剂以及全身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随访至少1年以上. 结果就诊时前房或房角积脓54只眼,视盘充血41只眼.FFA检查显示所有病例均存在眼底异常改变,早期视盘血管渗漏、晚期视盘着染83只眼,占100%;弥漫性视网膜毛细血管微渗漏83只眼,占100%;受累分支血管渗漏、晚期受累血管管壁着染71只眼,占85.54%.治疗后炎症完全控制20例26只眼;控制20例33只眼;好转12例24只眼.所有患者均无前房或房角积脓,无视盘充血;至后随访日期止未出现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关节炎病等全身表现. 结论不完全型Beh(c)et病多以反复发作的前房积脓、视盘炎及视网膜血管炎为主要眼部临床体征,FFA检查有助于病情诊断;早期及时应用睫状肌麻痹剂以及全身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可有效控制病变发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