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的理化配伍禁忌文献分析

    作者:吴霞;宋玉琼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钠的配伍禁忌.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10年5月期间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类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结果 泮托拉唑钠与果糖二磷酸钠、恩丹西酮、溴己新、碳酸氢钠、10%葡萄糖、肌苷、门冬氨酸洛美沙星、甲氧氯普胺、酚磺乙胺、痰热清、盐酸川芎嗪、维生素B6等药物有配伍禁忌.结论 pH是影响泮托拉唑钠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可因溶解行为的改变而析出沉淀,或因化学结构的改变而变色,不宜与酸性药物配伍使用,其溶剂宜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为佳.

  • 199例依诺沙星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作者:安秀梅

    目的 总结依诺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与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1999年至2010年国内医药学期刊中有关依诺沙星致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依诺沙星所致不良反应199例,其中180例(90.45%)患者是通过静脉途径给药;不良反应以心血管系统损害多,有66例(33.17%),其次为皮肤及附件损害54例(27.14%),过敏性休克8例(4.02%);11例属于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应重视依诺沙星引起的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并加强临床用药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奥硝唑致89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作者:陈佳;任强;郑咏池

    目的 探讨奥硝唑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1993年至2010年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奥硝唑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奥硝唑药品不良反应较少,以消化系统药品不良反应为主,其次是神经系统药品不良反应.女性用药应注意监测肝功能,并注意不能喝酒.结论 应加强对奥硝唑长期用药后的监测,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复方氨酚烷胺致60例药品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作者:王芳;白在贤

    目的 探讨复方氨酚烷胺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1990年至2010年国内医药学期刊相关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复方氨酚烷胺所致不良反应多与超剂量用药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肝损害以及过敏反应等.结论 应重视复方氨酚烷胺的不良反应,加强合理用药.

  • 艾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作者:郭晓华

    目的 了解艾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2000年至2010年报道的艾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个案,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艾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为过敏反应,严重不良反应可致休克甚至死亡.结论 临床应注意观察艾迪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并及时应对.

  • 减肥药物不良反应文献综合分析

    作者:袁建;肖廷超;朱照静

    目的 系统分析1978年至2010年国内减肥药物不良反应文献,为临床用药和相关政策制订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检索出的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减肥药物不良反应文献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 不良反应文献共111篇,涉及10种减肥药物,其中报道较多的依次为西布曲明、芬氟拉明和奥利斯他.结论 减肥药物的不良反应涉及因素较多,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 408例药源性肾损害文献分析

    作者:苏娜;贾萍;徐埏;徐埏;徐埏;徐埏;吴斌;唐尧

    目的 分析药源性肾损害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CNKI数据库检索1999-2009年报道的药源性肾损害个案,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及分析.结果 导致药源性肾损害的药品涉及23大类121种,分布较广,居前3位的是抗微生物药物(43.63%)、中药(14.71%)和泌尿系统用药(9.56%).结论 临床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以减少药源性肾损害的发生.

  • 72例环孢素A所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作者:程凯;贾萍;徐珽;唐尧;胡海波

    目的 分析环孢素A(CsA)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临床特征、相关因素和防治对策,供临床参考.方法 检索1980年至2008年国内医学期刊报道的CsA所致ADR病例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检索到CsA所致ADR 72例,男性多于女性;多发生于泌尿、消化、神经系统及牙龈,一般较严重,但及时处理预后较好.结论 器官移植术后,使用CsA应定期监测血药浓度,注意可能出现的ADR.

  • 克林霉素不良反应中文文献分析

    作者:邓芳

    目的 了解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国内报道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的文献,并进行归纳和统计.结果 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类型有7种,其中以变态反应多.结论 应重视克林霉素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 氯苯那敏致不良反应45例文献分析

    作者:程凯;徐珽;唐尧;胡海波

    目的 探讨氯苯那敏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教据库(CBMDisc)中1980年至2008年氯苯那敏所致ADR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5例ADR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泌尿系统等,其特点为起病急,但经及时处理预后良好.结论 临床应重视氯苯那敏所致ADR,做到安全、合理用药.

  • 头孢哌酮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作者:李丽;任少琳

    目的 探讨头孢哌酮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对有关头孢哌酮不良反应的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头孢哌酮不良反应的发生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分布以大于60岁人群多,多在用药后短期内发生;类型以过敏反应为主,其次是双硫仑样反应;均采用静脉给药途径;其中10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临床医生应重视头孢哌酮的不良反应监测,做到合理用药.

  • 头孢拉定致儿童不良反应56例文献分析

    作者:李彩霞;王飞;王丽媛

    目的 探讨头孢拉定所致儿童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 检索2000-2007年国内医药学期刊相关不良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儿童应用头孢拉定所致ADR多为血尿,且多发生在用药l h以上.血尿的发生可能与药物的剂量、浓度有关.结论 临床对儿童应用头孢拉定时,应严格掌握剂量、浓度及滴注速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加替沙星致糖代谢紊乱文献分析

    作者:惠春;林大专;曾宪东

    目的 了解加替沙星致糖代谢紊乱的情况,预防血糖紊乱的发生.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内外公开报道的17例加替沙星致糖代谢紊乱病例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 加替沙星引起血糖异常升高5例,高值达38.50 mmol/L,血糖异常下降12例,低值为1.22 mmol/L;17例患者中,糖尿病4例,超过60岁12例,16例在停药及相应治疗后均恢复正常,1例死亡.结论 加替沙星对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均可导致糖代谢紊乱,表现为血糖异常升高或降低,老年患者应慎用加替沙星;临床医生应密切监测患者血糖变化,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

  • 布洛芬致不良反应80例文献分析

    作者:刘绍德;莫惠平;潘秋荣;李智坚

    目的 探讨布洛芬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95-2005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80例布洛芬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布洛芬不良反应与用药剂量、疗程及合并用药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以变态反应为主(占36.25%),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结论 应重视布洛芬的不良反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合理用药.

  • 双氯芬酸钠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作者:苏娜;徐珽;唐尧

    目的 探讨双氯芬酸钠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2008年双氯芬酸钠所致ADR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涉及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皮肤及附件、神经系统及其他,在高年龄段发生率较高.结论 临床上应重视双氯芬酸钠所致ADR,坚持合理用药.

  • 清开灵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58例文献分析

    作者:叶圣春;陆彩虹

    目的 探讨清开灵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原因与规律.方法 检索1994年1月至2007年6月国内医学期刊报道的清开灵注射液所致过敏性休克病例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收集到58例清开灵注射液所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资料,其中男26例(44.83%),女32例(55.17%),18~44岁的患者数量多(53.45%);原发疾病以上呼吸道感染比例高(79.31%);用药剂量多在20~40 mL范围内;有输入时间记载的过敏性休克均发生在给药后30 min内,其中 72.92% 发生在10 min以内;58例中有3例死亡,其余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均好转、痊愈.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可引起较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过敏性休克反应,其发生机制可能与患者体质、药物本身成分和辨证不准等因素有关,临床应用中应遵循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减少不必要的配伍联用,并加强用药监护,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 山莨菪碱致过敏性休克19例文献分析

    作者:郭锡华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1995年1月至2006年10月中有关报道19篇,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19篇文献涉及患者共19例,其中男10例(52.6%),女9例(47.4%);静脉滴注4例(21.0%),肌肉注射15例(78.9%);所有病例抢救后均治愈;用药后休克症状出现时间短为3 min左右,长为40 min左右;有药物过敏史者1例,无药物过敏史者10例,药物过敏史不详者8例.结论 临床应高度重视山莨菪碱所致过敏性休克,确保安全用药.

  • 红花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作者:郑高峰;张玉红;林艺娟

    目的 探讨红花注射液致不良反应(ADR)的临床特点.方法 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全文数据库中2000-2006年国内医药学期刊有关红花注射液致ADR的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关红花注射液致ADR的报道共涉及患者39例,其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50岁以上发生率较高;ADR主要为过敏反应,且过敏性休克发生率较高;ADR在30 min内发生者22例(56.41%),首次用药发生者有30例(76.92%),提示红花注射液致ADR以首用即发型和速发型为主.结论 临床应重视红花注射液的ADR,合理用药.

  • 莲必治注射液致过敏反应87例文献分析

    作者:郑火珺;叶建云

    目的 弄清莲必治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的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3年1月~2006年10月中国期刊网收录的87例莲必治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莲必治注射液致过敏反应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但与给药途径有关,静脉滴注易发生不良反应(P<0.05).其过敏反应以速发型为主,起病急,进展快,91.95%的过敏反应发生在30 min以内(P<0.05),且多为多系统损害.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悸、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口唇发绀、意识模糊、血压急剧下降.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较高,为29.89%(26/87),其中5例为重度过敏性休克.结论 莲必治注射液引起的速发型过敏反应是临床关注的重点.

  • 罗红霉素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作者:杨立英;杨益峰

    目的 探讨罗红霉素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与特点.方法 对国内应用罗红霉素出现的不良反应报道进行分析.结果 罗红霉素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变态反应及消化道反应为常见.结论 应重视罗红霉素发生的不良反应.

1734 条记录 75/87 页 « 12...72737475767778...868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