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无偿献血人群血液初筛异常情况的分析

    作者:王芳;傅颖媛;熊丽红;庄养林

    目的 分析南昌市无偿献血人群初筛不合格情况并提出对策,探讨避免血液资源浪费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2015年5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学生与非学生人群、初次献血与重复献血人群以及全血与成分献血人群血液初筛总不合格率和丙氨酸转氨酶(ALT)、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血红蛋白(Hb)不合格率.结果 学生人群总不合格率较非学生人群明显升高(3.6%比2.6%),其中学生人群HBsAg不合格率明显高于非学生人群(2.5%比2.0%),ALT不合格率明显低于非学生人群(0.04%比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但是学生人群与非学生人群Hb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8%比0.10%,P>0.05).初次献血者总不合格率(2.6%比1.4%)和HBsAg不合格率(3.4%比0.04%)明显高于重复献血者,ALT不合格率明显低于重复献血者(0.91%比1.09%,P均<0.05).成分献血者总不合格率(1.19%比3.50%)和HBsAg不合格率(0.28%比2.54%)明显低于全血献血者(P均<0.01);而成分献血与全血献血者ALT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1%比0.86%,P>0.05).结论 对于不同献血人群,制定合适的筛查模式,可有效提高输血安全.重复献血者在进行团体献血时,可考虑取消HBsAg金标法,学生团体献血时,可考虑取消ALT的初筛检测.

  • 被淘汰献血者未得到屏蔽而重复献血的原因分析

    作者:陈刚

    为了使被淘汰的献血者成功得到屏蔽.对2001~2007年被淘汰的献血者重复献血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原因.结果 发现未得到屏蔽的原因有两大方面,并针对原因采取了有效措施.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廖小凤;蒋海燕;李惠玲;高炳谏;区勇勤

    目的 探讨ALT检测在血液安全筛查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筛选出ALT单项首次检测阳性的无偿献血者,追踪分析其重复献血的血液检测结果.结果 2010~2011年955例单项ALT阳性的献血者中,再次参加献血者476例,其中,HBsAg、Anti-HCV、Anti-HIV、梅毒抗体及ALT 5项均阴性者347例;不存在ALT合并其他4项传染病阳性的献血者中,ALT单项阳性者129例;重复献血1次者256例,其中ALT阳性者42例;重复2次及以上次献血者220例,其中ALT阳性者87例;油腻饮食、烟酒、疲劳、睡眠不足等非病理性因素是引起ALT升高主要原因.结论 尚未发现ALT为血液检测带来任何帮助;在献血者的招募工作中,建议对2次以上ALT均不及格的献血者,需要加强健康征询干预,或者采取献血前进行ALT初筛的策略.

  • 瑞安市初次与重复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分析与对策

    作者:林晖;林洁;潘二武

    目的:比较瑞安市初次献血者与重复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瑞安市血站无偿献血并出现献血反应的献血者,按献血次数分为初次献血组161例和重复献血组37例,对比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两组献血者男女比例、献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献血者睡眠时间、饮食及心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献血者年龄、献血时血糖水平及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较重复献血者高,可能与睡眠时间不足、心理紧张及饮食习惯改变有关。采血人员在献血工作中应加强对无偿献血的宣传,让献血者充分了解献血过程,并提高采血技术及水平,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

  • 无偿献血重复与初次献血血液检测结果及构成情况的比较

    作者:高丽枫

    目的 了解初次献血者以及重复献血者输血相关传染病指标情况,为建立一支低危害、安全以及固定的献血队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6年2月—2017年2月呼和浩特市首次无偿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的血液检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血液检测的合格率伴随着献血次数的增多而提高,首次献血者、 第2次献血者以及第3次献血者的合格率分别为88.26%,92.68%,95.54%.结论 重复无偿献血者血液的合格率要比首次献血者高,多次献血不会影响到无偿献血者的身体健康,应该加大重复献血者的队伍,同时保证献血安全.

  • 梧州市乡镇和城区居民无偿献血状况比较

    作者:岑宪铭

    目的 了解本市乡镇居民献血情况,为采取相应的献血招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2011年城乡献血者的性别、年龄、献血量、献血人数、献血率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乡镇男性献血者平均年龄(35.03±9.31)岁,女性(35.21士9.82)岁,均高于城区献血者;2008~2011年,乡镇居民献血量占总献血量的比例分别为53.57%、55.54%、50.23%、50.88%,献血人数占总献血人数的比例为58.10%、61.20%、56.45%、58.54%,400ml献血率分别为17.21%、24.38%、24.07%、26.18%,乡镇重复献血率为4.52%、5.32多、4.50%、2.39%,均高于城区居民.结论 乡镇无偿献血资源已经得到初步开发,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献血者动员、招募、保留和再次献血招募措施,进一步提高乡镇居民献血率.

  • 重复献血对血液安全的影响

    作者:岑宪铭;李聚林;刘明;梁立飞;罗世彬;唐艳华

    目的 分析献血者在初次和重复献血时检验结果不合格的情况,了解重复献血对血液安全的影响,为开展献血人群的市场细分、组建固定献血者队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04~2010年无偿献血者为对象,对献血者初次和重复献血时的ALT、HBsAg、Anti-HCV、梅毒(SYP)、Anti-HIV 5项指标的检验结果不合格情况和同期203 423人次献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项指标不合格率随献血次数增多呈逐步降低的趋势,第1次献血人群中不合格率高.第3次和第4次献血人群ALT不合格率比较:X2=16.82,P<0.05;第1次和第2次献血人群HBsAg不合格率比较X2=19.46,P<0.05,第3次和≥第4次献血人群比较X2=14.61,P<0.05;第1次和第2次献血人群SYP不合格率比较X2=62.55,P<0.05,第3次和≥第4次献血人群比较:X2=22.24,P<0.05.ALT、HBsAg、SYP不合格多见于≤3次献血人群.第1次和第2次献血人群Anti-HCV不合格率比较X2=51.30,P<0.05;第2次和第3次献血人群比较X2=13.35,P<0.05.≤2次献血人群中Anti-HCV不合格率高.结论 献血次数越多的重复献血者血液更安全,以献血≥4次的重复献血者组成固定献血者队伍,有利于保障血液安全.

  • 影响重复献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江雪娟

    目的 探讨影响献血者再次献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07年某市无偿献血者的人群资料,按照重复献血者和流失献血者分类统计,并用X2检验.结果 重复献血者年龄18~、30~、42~55岁所占30.45%、43.77%、25.63%.流失献血者年龄18~、30~、42~55岁所占55.48%、29.89%、13.08%,两组年龄段比较P<0.01.重复献血者男女所占58.78%和41.22%,流失献血者男女所占57.37%和42.63%,两组性别比较P<0.05,重复献血者本地外地户籍所占60.25%和39.75%,流失献血者本地外地户籍所占63.97%和36.03%,两组本地户籍比较P<0.01,重复献血者大专以上,中专/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所占22.34%,39.01%,35.99%,流失献血者大专以上,中专/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所占24.34%,34.56%,40.07%,两组学历比较P<0.01,重复献血者献血200 ml,400 ml所占18.10%和81.90%,流失献血者献血200 ml、400 ml所占46.16%和53.84%,两组献血量比较p<0.01.结论 众多因素影响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通过积极开展献血宣传,加强特定人群宣传招募和采供血机构管理等手段和策略来促进无偿献血持续发展.

    关键词: 重复献血 因素 分析
  • 2006-2008年上海地区无偿献血者重复献血血液筛查结果分析

    作者:刘李栋;李超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的情况,以采取措施提高血液质量、保障输血安全.方法:2006年2月-2008年1月期间,对上海地区参加无偿献血的合格献血者再次献血情况进行跟踪;将重复献血者的第2次献血筛查结果与整体献血人群进行分类比较.结果:上海地区565 360位献血者中有516 011位(91 27%)首次献血筛查结果为合格,合格者中57 791(11.20%)位献血者再次参加献血;再次献血人群中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不合格比例及总体不合格人数比例分别为2.68%、0.11%、0.07%、0.02%、0.09%和3.00%,显著低于整体献血人群(P<0.01).结论:重复献血的无偿献血者是低危献血人群,应加大重复献血者队伍的组建力度,保障血液安全.

  • 初次献血者与重复献血者4项血液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

    作者:张丽云

    目的: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初次献血者与重复献血者4项血液检测结果阳性率,为血站在献血者服务、招募和保留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漳州市无偿献血者的4项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次献血者4项传染病指标阳性率明显高于重复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初次献血者应严格筛查,建立一支健康、固定的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对保障血液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ALT 单项不合格献血者献血情况跟踪调查分析

    作者:左志平;王智红;孙国栋;赵恒丽;王洪

    目的:了解 ALT 单项检测不合格献血者的归队情况,及再次献血的 ALT 检测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 ALT 单项不合格的献血者3784例,并对其之前的献血情况进行调查。对该人群进行为期3年的归队再献血情况跟踪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3784例 ALT 不合格献血者中首次参加无偿献血的占58.14%(2201/3748)。3年的跟踪调查发现,重新归队献血者所占比例为33.62%(1272/3784);1年内重新归队的献血者比例高,占重新归队献血者的46.62%;ALT 合格的献血者占总归队人数的65.72%(836/1272),随着献血次数增加,ALT 合格率也相应增加。结论 ALT 单项检测不合格的献血者归队人数过半,其中有较大比例的归队献血者多次参加了无偿献血,且 ALT 合格率随着献血次数的增加而增高。为降低ALT 不合格率应注重加强献血知识的宣传和固定献血队伍的建设。

  • 被淘汰献血者重复献血未得到阻止的原因分析

    作者:钟一梅;赵春江;卢瑾;程耀永

    卫生部新颁布的<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中第 13.5 条指出:建立和实施对有易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危险行为的献血者的献血屏蔽和淘汰制度.这就要求需对初次献血 HB-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中任 1 项阳性的献血者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其再次献血.但实际上仍有一些被淘汰献血者重复献血.笔者对本市2001-2006年第一次检验不合格的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的相关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合本站的实际情况,探讨导致本应淘汰的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原因及纠正措施.

  • 重复献血者和初次献血者的人口学及献血行为特征分析——基于2006-2015年的浙江省献血人群数据

    作者:胡秋月;徐健;李显文;瞿先国;胡伟

    目的 通过比较初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的不同人口学及献血行为特征,分析影响重复献血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针对保留初次献血者的召回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构成比等描述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浙江省采供血系统血液管理信息系统(BIS2.0)的2006-2015年浙江省3 226 571例全血献血者数据.结果 浙江省2006-2015年重复献血者比例为30.8%,男性占57.8%;25岁以上比例高于初次献血者;71.7%的男性重复献血者60-79 kg,52.2%女性重复献血者50-59 kg;40%重复献血者首次献捐献400 mL;71.6%的重复献血者在0.5-2年内再次献血,其中40.8%为0.5-1年.结论 重复献血的人口学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职业、文化程度、首次献血量.精准召回人群特点:年龄26-45岁,职业稳定,首次献血400 mL,70-89 kg的男性,55kg以上的女性.间隔0.5-2年内召回干预为佳,其中0.5-1年佳.

  • 成都地区大学生献血群体献血状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席光湘;洪缨;王乃红;文勇

    目的 了解影响成都地区献血大学生的献血因素,探索适合大学生的无偿献血宣传教育模式和固定献血者招募策略,提高大学生重复献血率,保证临床用血需求.方法 自行设计电子调查问卷,让学生在电脑或手机上填写问卷表,内容包括受调查者的一般情况、满意度、社会支持度,血液知识等,单因素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对有关献血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结果 2016年5月8日-2016年6月8日,共收到759份参与过献血的大学生问卷,有效问卷742份,有效率97.8%.重复献血者的比例为24.8%,其中,男性(30.6%)高于女性(19.8%),农村(26.5%)高于城市(19.7%),重复献血者的年龄(21.08±1.23)高于初次献血者的(20.10±1.24)年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s分析结果显示,献血者心理状态、献血环境的舒适度、母亲的支持度和对献血反应是否由精神因素所致的认知是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影响因素.结论 电子问卷方式能有效节省人力和财力,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大量的信息.成都市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态度及行为情况较好,建立相应科学、有效的无偿献血知识宣传和心理护理模式,并采取相应措施在高校开展推进无偿献血工作,发展无偿献血者队伍,确保无偿献血事业可持续发展.

  • 保定市大学生献血群体重复献血影响因素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赵倩倩;刘孟敏;石梦雅;宋禹霏;张玉伟;方丹;王丽颖;李淑环

    目的 通过分析影响保定地区大学生献血者参加重复献血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工作建议,为更好的利用大学生群体中宝贵的血液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保定市3所高校的754名重复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按照1∶1配比的方法,选择与重复献血者同一班级、性别相同、居住地性质相同、月平均消费差别小于200元的单次献血者作为对照组,对相关因素先进行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再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献血相关知识得分较高、对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满意的大学生更会选择重复献血,而献血过程中或之后出现献血反应的大学生献血者选择重复献血的可能性降低.结论 大学生重复献血受到多重相关因素的影响,相关部门应通过利用网络媒体进行献血宣传、提升献血护理质量、关注献血反应者等一系列措施,促使更多的大学生献血者参与重复献血工作.

  • 2011-2013年上海奉贤地区重复献血者HBV窗口期残留风险评估

    作者:刘宇宁;阮玉琦;王迅;贾尧;王海英;蔡菊英;苏志华

    目的 了解2011-2013年上海市奉贤地区输血传播HBV的窗口期残留风险及变化趋势.方法 对上海市奉贤区血站2011-2013年采集的血液进行监测,选择重复献血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7例HBsAg-HBV DNA+标本及101份HBsAg筛查不合格标本,进行复检、确认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血清学二对半检测,获得窗口期转阳数,根据重复献血者献血间隔期转阳模型,计算发病率和残留风险.结果 奉贤地区2011-2013年重复献血者HBV的窗口期残留风险为1:27 548,较2002-2005年的1:5 950及2007-2010年的1:13 670低.结论 奉贤地区的重复献血者HBV的窗口期残留风险呈逐年下降趋势.

  • 武汉地区高校学生献血者服务质量感知与重复献血意愿比较研究

    作者:陈琦;张清;杜思颖;聂东航;王丽;袁明超;周延风;叶慧玲

    目的 进一步发挥高校学生在无偿献血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对提升高校献血者的重复献血率提出针对性策略建议.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武汉市无偿献血者进行了调研,收回544份有效问卷,将高校献血者与街头献血者及成分献血者进行比较,分别从献血者的服务质量感知、满意度、重复献血意愿及动机4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虽然3种类型的无偿献血者总体评分均较高,但是高校献血者与其他2种类型献血者相比,其服务质量感知评分低,满意度低,重复献血意愿低,其献血动机中出于利己或利于家庭的目的也更为明显.结论 高校献血者的服务质量感知、满意度低严重地影响了重复献血意愿,成为了高校学生群体中初次献血者规模庞大但重复献血者比例小的重要原因,提高高校学生献血者服务质量感知、满意度及重复献血率是发挥大学生在无偿献血中主力军作用的关键.

  • 自身因素及外部因素对无偿献血者再次捐献行为影响差异的研究

    作者:屠小明;陆雅文;赵轶伦;戴宇东;傅强;胡晓雯;林振平;蔡旭兵

    目的 探索自身因素与外部因素对无偿献血者重复捐献行为影响的差异,为针对性地制订干预策略,建立固定献血者队伍提供依据.方法 以心理学中保护动机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编制调查问卷,在江苏省4市开展问卷调查.采用U检验比较献血认知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重复捐献血行为与内外部因素之间的关联.结果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 080份,其中有512人(47.4%)献血1次,568人(52.6%)献血≥2次.献血者对终身免费用血的献血量及2次献全血之间时间间隔的知晓率分别39.9%和68.6%.来自献血者自身的采血感受,自我效能与捐献次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06和0.222,来自外部的周围人态度,用血奖励与捐献次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18和0.008.除用血奖励外,相关系数假设检验的P值均<0.05.结论 无偿献血者对献血行为所具有的信念,判断和主观感受是促成个体参与无偿献血的主要因素.献血者对用血奖励了解程度不高.现阶段在加强献血知识宣传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提高采血环节的服务质量.

  • 献血不愉快的献血者再次献血情况调查

    作者:夏全民

    目的 跟踪有不愉快献血经历的献血者后期无偿献血情况,为发现血站献血服务中的不足及改进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对2006~2007年随机电话回访反馈,录入Excel后统计分析.结果 电话回访7 314名无偿献血者,有214名无偿献血者在穿刺技术、献血服务方法、献血后轻度不适感及献血反应等方面有抱怨.而这214例有抱怨的无偿献血者178名后期没有再次参加无偿献血.另外,在218名抱怨的无偿献血者中,130名为初次无偿献血,后期仅1人再次参加无偿献血.结论 对献血者不愉快献血经历要认真对待分析,找出对策,加以解决,以此提高重复献血率.

  • 攀枝花市重复献血人群调查分析

    作者:蔡兰;文秀琼

    目的 对本地重复献血者的特征及献血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为固定献血人群的招募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9 390名(次)献血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献血量等信息.血液标本进行ALT、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的检测,分析各项指标的情况.结果 重复献血者平均年龄低于初次献血者,居住地为城市的比例高于初次献血者,文化程度较高者也高于初次献血者.在重复献血者中,献血400 ml者所占的比例高于初次献血者.HBsAg、抗-HCV、梅毒抗体检验的合格率重复献血者高于初次献血者.结论 建立1只稳定的固定献血队伍,对提高血液安全能够起到明确的作用.

2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