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钝挫伤后外伤性视网膜病变的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作者:卢玉芳;夏红和;陆雪辉;彭坤;郑康铿;陈浩宇

    目的 研究外伤性视网膜病变的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像特征和类型,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诊断以及探索其发病机制.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就诊的钝挫伤引起的外伤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对我院门诊数据库和频域OCT数据库进行检索,测量和分析患者的OCT检查结果.结果 本研究纳入外伤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有138例(138眼),在频域OCT显示的病变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种:1)外伤性黄斑裂孔25例(18.1%),表现为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全层缺损,伴或不伴有裂孔边缘囊样水肿;2)视网膜下出血30例(21.7%),表现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和视网膜色素上皮之间的中高反射信号,其后光带衰减;3)脉络膜破裂32例(23.2%),表现为脉络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光带断裂;4)视网膜萎缩70例(50.7%),表现为光感受器内外节层中断、外核层变薄甚至消失;5)内界膜皱褶19例(13.8%),表现为内界膜表面波浪状改变;6)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2例(1.4%),表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连续性中断,边缘翘起.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视网膜病变类型患者共有47例(34%).结论 眼钝挫伤可以引起视网膜震荡、外伤性黄斑裂孔、色素上皮撕裂等病变.频域OCT有高敏感性、高分辨率、定量测量等优点,在外伤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和病情判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 外伤性黄斑裂孔的研究进展

    作者:柯喜宣;陈浩宇

    外伤性黄斑裂孔是黄斑裂孔中一个常见的类型,多见于闭合性钝挫伤,可以受伤后立即或延迟发生,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外伤性黄斑裂孔诊断较易,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不仅可以明确黄斑裂孔诊断,还可以准确测量黄斑孔的大小及发现裂孔周围的视网膜病变.外伤性黄斑裂孔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观察治疗;外伤性黄斑裂孔有一定的自愈性,大约1/3的患者可以自愈,自行愈合时间大多数在6个月内,直径小、不伴孔周囊肿的裂孔较容易愈合.对于不愈合的裂孔,可以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手术,并且可以联合转化生长因子β2、浓缩血小板、血清、自体纤溶酶,黄斑前膜或内界膜剥除等方法促进黄斑裂孔愈合.

  • 外科和非外科疗法在外伤性黄斑裂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作者:李艳秋;姬馨彤;许超;胡金桥

    目的 探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对外伤性黄斑裂孔的治疗效果.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眼科治疗的外伤性黄斑裂孔患者61例61只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采用手术治疗将患者分为非手术治疗组(27例)和手术治疗组(34例);非手术治疗组患者给予药物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组患者采取标准的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内界膜剥除加14%C3F8气体内加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患者的视力、黄斑裂孔直径的变化及外伤治疗时间等.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裂孔闭合24例(占70.59%),非手术组为11例(4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视力提高13例(38.24%),不变或降低21例(61.76%),非手术组视力提高11例(40.74%),不变或降低16例(59.26%),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组裂孔未闭合患者术后的裂孔大小趋于稳定,有3例视力提高,而非手术组患者的裂孔大小仍不稳定,视力提高5例,两组视力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外伤性黄斑裂孔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部分患者裂孔可愈合,而手术治疗可提高外伤性黄斑裂孔的愈合率,但视力恢复有限.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观察外伤性黄斑裂孔自发愈合1例

    作者:赵娟;盛豫

    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观察外伤性黄斑裂孔自发愈合的过程,指导临床诊治.

  • 多焦视网膜电图对外伤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视功能的评价

    作者:裴文;周南

    目的 应用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研究外伤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视网膜功能,探讨外伤性黄斑裂孔视功能损害机制,为治疗及手术方法的选择与改进、预后的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VERIS scienceTM 4.2多焦电生理系统对23例(23只眼)外伤性黄斑裂孔眼手术前、后进行mfERG检测,以mfERG一阶反应N1波、P1波的振幅密度、潜时为分析指标,对不同视网膜区域包括六个离心度,中心凹、黄斑区、黄斑外区进行检测.对视力与mf ERG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外伤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的mfERG比较:黄斑裂孔术后N1、P1波振幅密度较术前提高,只有N1波在黄斑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中心凹处潜时延长,黄斑区潜时缩短,只有N1波在中心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裂孔术后视力与mfERG反应密度的相关分析,二者存在正向相关rs=0.735,P=0.015.结论 mfERG能对外伤性黄斑裂孔眼视网膜功能进行定位定量测量.

  • 外伤性黄斑裂孔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田芳;毕春潮;孙鹏锐;郑云娟

    目的:探讨外伤性黄斑裂孔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外伤性黄斑裂孔患者15例(15眼)行三面镜、OCT、FFA检查,给予药物治疗,并随诊观察.结果:10例患者治疗前视力为手动~0.1,3例为0.1~0.3,2例为0.3~0.6,药物治疗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其中7例视力提高到0.1~0.3,5例视力提高到0.3~0.6,2例视力提高到0.6~0.8,1例视力提高不显著,治疗前后经统计学检查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随诊观察OCT见黄斑裂孔均闭合,均未见玻璃体后脱离(PVD),均未见继发的视网膜脱离(RD).结论:外伤性黄斑裂孔有自愈性,药物治疗有助于视力及伴随症状明显改善.

  • OCT检查在外伤性黄斑裂孔中的应用

    作者:付文丽;刘利莉;郭冉阳;金芳

    目的:观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在外伤性黄斑裂孔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01/2017-01来我院就诊的外伤性黄斑裂孔患者23例25眼,其中9眼未行手术治疗,16眼行手术治疗.采用OCT检查仪分析手术前后其图像特征.结果:外伤性黄斑裂孔患者OCT表现为神经上皮层部分或全层消失.均未见玻璃体后脱离,黄斑裂孔均未见牵引作用.其中黄斑部分缺损者4眼,黄斑全层裂孔者21眼.OCT检查发现全层黄斑裂孔表现:单纯性黄斑裂孔4眼,黄斑区全层裂开伴周围神经上皮水肿10眼,黄斑区全层裂孔伴神经上皮层局限性脱离7眼.25眼外伤性黄斑裂孔患者中,9眼未行手术治疗,其中7眼自行愈合;16眼行手术治疗,术后复查OCT显示裂孔愈合,其中12眼黄斑结构大致正常,视力平均提高了3行,4眼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变薄,视力较术前没有明显改善.结论:OCT检查在外伤性黄斑裂孔的诊断和治疗中非常必要.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