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型呼肠病毒S1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作者:白冰珂;黄维芝;罗声栋;胡燕;高蓉;王志杰;黄琼;柳昊东;貌盼勇

    目的 构建新型呼肠病毒主要抗原蛋白σ1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研究其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方法 将S1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AGGS/MCS,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S并转染Vero细胞.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试验,对转染后24,48及72 h的细胞内蛋白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酶切分析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SDS-PAGE和Western-Blot的检测结果一致表明,转染后S1基因可在Vero细胞内表达且72 h的细胞内蛋白表达量高.结论 通过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可使S1基因在真核细胞内高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新型呼肠病毒与宿主受体的相互作用打下基础.

  • SARS患者咽拭标本中新分离呼肠病毒部分基因组序列分析

    作者:沈宏辉;孙颖;周育森;朱虹;胡燕;何君;徐东平;辛绍杰;端青;貌盼勇

    目的 研究SARS患者中多病原感染状况,测定并分析新分离呼肠病毒基因组序列,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其分类学位置.方法 SARS患者咽拭子标本经处理后接种Hep-2细胞,提取分离到的病毒RNA,以随机引物逆转录PCR扩增,PCR产物经克隆、测序,将其核苷酸序列及推断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基因进行比较分析并建立系统进化树.结果 从4份SARS患者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3株呼肠病毒,部分基因片段测序结果显示为同一病毒,其病毒基因与呼肠病毒1、2、3型有较高的同源性,尤其是与呼肠病毒1、3型,相应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82%~92%,推断相应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4%~99%,而与其他病毒不存在有意义的同源性;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新分离呼肠病毒属于呼肠病毒科呼肠病毒属,且可能为哺乳动物呼肠病毒中的新血清型.结论 SARS患者咽拭子标本中存在呼肠病毒,新分离呼肠病毒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呼肠病毒1、3型同源性高,由于尚未得到决定病毒血清型的S1片段基因序列,故该病毒的确切分型有待进一步确定,与SARS患者病情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 Kadipiro病毒Taqman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郝晓霞;何英;付士红;曹玉玺;高晓艳;王环宇

    目的 利用TaqMan Real-time PCR技术,建立Kadipiro病毒(KD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GenBank发表的KDV基因序列资料分析结果,在其第12片段基因区段设计KDV特异引物与探针,利用14株不同科属病毒核酸验证方法特异性,重复实验检验方法稳定性,利用体外转录的定量RNA标准品建立基因拷贝数定量分析模型.结果 引物与探针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同一样品重复检测Ct值的变异系数均<1.8%,定量分析模型的灵敏度为100拷贝/反应.结论 建立了一种特异、灵敏、高效的KDV一步法TaqMan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为今后该病毒的监测与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手段.

  • 呼肠孤病毒对乳腺癌细胞的治疗作用

    作者:朱敬之;吴志勇

    目的 探讨呼肠孤病毒对乳腺癌细胞的治疗作用.方法 比较呼肠孤病毒和表柔比星对MCF-7、BT474细胞的杀灭作用及其干细胞表型CD44+ CD24-/low 的表达变化(FCM法).结果 表柔比星和呼肠孤病毒均对乳腺癌细胞有杀灭作用.在表柔比星作用下MCF-7和BT474细胞中表达CD44- CD24-/low 比例明显升高,为2.5%±0.6%和0.5%±0.1%(P<0.01).病毒感染后MCF-7和BT474细胞中表达CD44+ CD24-/low 比例明显下降,均为O(P<0.05).结论 表柔比星对乳腺癌细胞有杀伤作用,但表柔比星可以富集乳腺癌干细胞.呼肠孤病毒对乳腺癌干细胞和癌症细胞同时具有治疗作用,有可能达到关闭癌细胞的目的.

  • 新型呼肠病毒M片段对核转录因子κB的活性抑制的研究

    作者:白冰珂;陶玲;沈宏辉;侯俊;胡燕;罗声栋;杨锐创;貌盼勇

    目的:探讨新型呼肠病毒M片段能否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light-chain-enhancer of activated B cells, NF-κB)的活性。方法构建3个不同中基因节段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并瞬时转染真核细胞,利用荧光素酶双报告系统检测其对NF-κB激活有抑制效应的基因。结果酶切鉴定3个基因重组质粒均构建成功。其中M3基因表达的蛋白对肿瘤坏死因子α介导的NF-κB激活有较明显的抑制,抑制率达55%。而M1和M2基因表达的蛋白较之于空载体均无明显的抑制效果。结论 M3基因能显著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介导的NF-κB激活,为研究病毒的致病及免疫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 呼肠病毒相关受体及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作者:孙颖;辛绍杰;貌盼勇

    呼肠病毒感染主要是通过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相互作用,从而活化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途径,终导致一些新基因的转录和DNA片段的凋亡而引起疾病.本文就呼肠病毒相关受体及其介导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作了综述.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易激综合征相关性的Meta分析

    作者:李曼蓉;张明娟;宋雯;朱海杭;张旭东;张妮娜;卜平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的有关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肠易激综合征(IBS)相关性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以“幽门螺杆菌”和“肠易激综合征”为检索词,检索PubMed、Elsevier、Springer-Link、CNKI、WanFang Data、CBM、Google学术搜索,并追溯参考文献和引文进行了全面的文献检索.根据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评价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4.3、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发表偏倚的评估及敏感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文献14篇,经meta分析,肠易激综合征组共1 473例,对照组共1 739例,OR=1.62,95% CI:1.22~2.14,P<0.001.漏斗图、失安全系数分析及Begg法计算结果均显示发表偏倚较小.敏感性分析表研究明结果稳定可靠.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肠易激综合症的危险因素.

  • 蓝舌病毒HbC株的增殖和血清学特点

    作者:陈晓;严银芳;董长垣;陈保平;涂攀;汪凡军

    研究蓝舌病毒中国湖北分离株(BTV-HbC株)在Vero和BH K-21两种细胞上的增殖特点以及与标准病毒株(BTV-10)的血清学关系.发现BTV-HbC和 BTV-10感染Vero和BHK-21单层细胞后,24~30 h病毒滴度可达到高值.用BTV-HbC免疫家兔,其抗血清在琼脂双扩试验中能与BTV-10抗原病毒呈强阳性反应而与轮状病毒、风疹病毒、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等呈阴性反应.

  • 蓝舌病毒HbC株体外增殖和基因组特征

    作者:董长垣;陈晓;严银钫;董新民;刘运海;曹正慧

    利用Vero细胞研究了蓝舌病毒HbC株在单层细胞上的增殖特点.证实了:按1 PFU的感染复数接种该病毒于Vero细胞,16 h后即可出现CPE;22 h CPE达95%以上,并在电镜下可见到胞浆中聚集着大量的不同发育阶段的病毒颗粒和典型的晶格状排列的成熟病毒粒子;24 h后细胞出现破碎和大片脱落.结合我室特点,用改良热酚法提取病毒全基因组作凝胶电泳分析,揭示了HbC株基因组图谱基本复合已报道的国际标准蓝舌病毒株基因组图谱特征.但是,HbC株有两个编码非主要结构多肽的基因M4和S10似与标准株有较明显的差异,故推测HbC株可能是一个新的基因型蓝舌病毒.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