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食品中食源性寄生虫的流行及检疫现状

    作者:鱼艳荣;贾卓;齐永芬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饮食的丰富多样化,食源性寄生虫病已成为影响我国食品安全、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种类增多且流行区域扩大.本文综述了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趋势,食品中食源性寄生虫的种类及其流行概况,并概述了目前我国食源性寄生虫的检验检疫现状.

  • 福建棘隙吸虫病发现及病原生物学与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程由注;林金祥;许国防;张耀娟;李友松;林陈鑫;陈宝健;方彦炎;郭忠福

    棘隙吸虫隶属棘口科棘隙属,由食鱼引起的寄生虫病,重度感染者可导致人畜死亡.1987~1988年,我们在龙海县动物体内发现一种棘隙吸虫,认为是尚未被描述过的新种,为进一步确证,通过生活史人工感染实验,结果发现该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为铜锈环棱螺.1989年在龙海县开展调查,查出人群感染病例,同时收集感染者虫卵,重复进行了生活史实验研究,结果又相互印证.所获研究资料与近似种作鉴别比较和讨论分析,为确立新虫种的独立性提供科学依据.本新种经我国著名棘口吸虫学家汪溥钦教授鉴定,命名为福建棘隙吸虫,这一发现系国内外首次纪录,也是作者继发现日本棘隙吸虫病后,又发现可引起人类腹泻等疾病的棘隙吸虫一新种.鉴于棘隙吸虫寄主人体的危害,且鱼类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与水产商品广为流通,为食源性寄生虫提供了更多感染机会,因此本新种的发现及其系列研究,有重要科学意义与实用价值.这一发现,亦为以后开展的病原生物学、生态学、生活史、超微形态学、流行病学和病原诊断与药物治疗等研究以及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特别近年来分子生物技术迅速发展,推动了寄生虫遗传变异分子分类学研究.在整体生物学研究基础上应用DNA(RAPD)分析技术,对我国尚存在争议病原虫种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深圳市市售食品食源性寄生虫监测结果

    作者:罗贤如;黄薇;张锦周;黄达娜;王舟;潘柳波;张亮

    目的 了解2006-2013年深圳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寄生虫污染状况,为有效防治食源性寄生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深圳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随机采集淡水和海水类水产品、果蔬和沙拉等5类食品,分别采用消化法、浓缩集卵法等检测寄生虫囊蚴、幼虫和虫卵.结果 共检测1 891份食品样品,检出寄生虫65份,检出率为3.44%.淡水类水产品检测623份,检出率为6.42%.其中淡水鱼检测567份,检出寄生虫39份,检出率为6.88%;鲩鱼的检出率高达17.39%.检测淡水软体动物33份,在1份淡水螺中检出粪类圆线虫.检测海水类水产品309份,异尖线虫检出率为3.56%;其中带鱼的检出率高达13.51%.检测生食果蔬95份,检出率为8.42%.检测泡菜194份,检出率为1.03%.检测凉拌菜207份,检出率为1.93%.从肉类(426份)中未检出寄生虫或虫卵.结论 深圳市部分市售食品受到寄生虫污染,应加强食品卫生宣教,改变人们不良的饮食习惯,避免感染.

  • 食源性寄生虫肝病

    作者:胡建鹏;宋正己

    食源性寄生虫肝病是因进食生鲜或未经彻底高温处理的含有寄生虫病原体的食物,导致肝脏寄生虫感染的一类疾病的总称。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独特的饮食习惯和人们对新奇食物的追求,使食源性寄生虫肝病逐渐成为新的公共卫生问题[1]。华支睾吸虫、细粒棘球绦虫、肝片形吸虫、并殖吸虫等是临床常见的感染肝脏的食源性寄生虫,现就这几类食源性寄生虫肝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综述如下。

  • 浙江省宁海县食源性寄生虫中间宿主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王斌;胡丹标;顾敏霞;王志刚;俞谊江;徐志强

    为了解浙江省宁海县食源性寄生虫中间宿主感染情况,于2015年5~9月在宁海县4个乡(镇)采集溪蟹检测并殖吸虫感染情况,在8个乡(镇)捕获蛙类检测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感染情况.本调查共采集溪蟹339只,感染率为9.1% (31/339),平均每只含囊蚴6.7个;捕获蛙类348只,感染率为11.5% (40/348),平均每只含裂头蚴2.2条.提示宁海县食源性寄生虫中间宿主感染率较高,需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 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趋势、研究与发展方向

    作者:黄艳;余新炳

    随着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变、人口和物资流动日趋频繁,饮食来源和方式多样化,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呈现新的特点,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成为我国及全球亟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我国及全球较为重要的一些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总结了目前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趋势,以及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技术研究、致病机制研究的现状与缺陷.此外,也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诊断与检测、基础机制、传播阻断技术及防治策略研究的发展方向和需求提出了一些看法.

  • 上海市市售食品食源性寄生虫污染状况调查

    作者:张小萍;蒋守富;洪国宝;傅英华;何艳燕;马晓疆;王真瑜;张耀光;朱倩;马杏宝

    目的 了解上海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寄生虫污染状况,为制定寄生虫病监测策略、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2005-2010年对上海市18个区(县)部分农贸市场和超市的淡水类水产品、海水类水产品、蔬果类、肉类、螺类和蛙类等样品,分别采用消化法、压片法、剖检法和漂浮法检测寄生虫囊蚴、幼虫和虫卵.结果 2005-2010年共检测淡水类水产品23种5 185尾,寄生虫囊蚴感染率为1.93%.检测淡水鱼、虾20种4033尾,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率为1.76%;其中麦穗鱼感染率高,为7.83%(48/613),显著高于其他鱼种(P<0.01).检测淡水甲壳类1 152只,未检出并殖吸虫囊蚴.检测海水产品23种433尾,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率为12.70%;其中鲐鱼和带鱼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率分别为50.00% (13/26)和23.46%(42/179),显著高于其他海产品(P<0.01).检测蔬菜37种428份,寄生虫虫卵检出率为0.47%(1/428);检测10种水果103份,未检出寄生虫虫卵.检测螺类样品330份,未检出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检测青蛙102只,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感染率为31.37%.检测猪、牛肉样品116份,未检出寄生虫污染.同期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0.42%( 131/31 239).结论 上海市部分市售食品受到寄生虫污染.应加强食品卫生宣教工作,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确保提供安全的食品.

  • 一次特殊的"采访"

    作者:董飞侠

    卫生部5月16日发布调查报告指出,据2001年6月~2004年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开展了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钩虫、蛔虫、鞭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明显降低,感染人数显著减少;食源性寄生虫的感染率在部分省(区、市)明显上升;包虫病和黑热病在西部地区流行仍较严重.

  • 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的危害性

    作者:金国梁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由摄入含有寄生虫幼虫或虫卵的生的或未经彻底加热的食品引起的一类疾病,严重危害人群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作者:姜鹏;王中全;崔晶;张紫芳;薛长贵

    国家卫生部于2001年6月~2004年底在全国(除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外)进行了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调查发现,我国的寄生虫病流行趋势出现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钩虫、蛔虫、鞭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明显下降,感染人数显著减少;食源性寄生虫的感染率在部分省(区、市)明显上升;棘球蚴病在西部地区流行仍较严重;许多寄生虫病仍在农村和牧区广为流行,农、牧民的寄生虫感染率、患病率较高,并导致一定的病死率.

  • 南平市6县(市)区发现的人体少见寄生虫感染

    作者:陈宝建;张芝平;黄家梅;卓鸣莺;蔡长煌

    [目的]了解南平市辖区6县(市)人体感染少见寄生虫的因素及流行特点.[方法]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各种肠道蠕虫卵,对典型感染者进行驱虫导泻治疗,并收集虫体进行固定染色制成标本.[结果]邵武市、浦城县、顺昌县、建阳市和延平区分别发现华支睾吸虫.福建棘隙吸虫等5种人体少见寄生虫感染20人.[结论]南平市辖区的福建棘隙吸虫及华支睾吸虫等人体少见的食源性寄生虫感染呈上升趋势.

  • 华支睾吸虫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作者:刘越;郭永晨;潘峰;冯金朝

    华支睾吸虫是危害人类和许多动物健康的一种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寄生在宿主的胆管内,可引起多种消化道疾病,严重者可导致肿瘤的发生[1].

  • 江门地区人群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作者:关博宇;粱柏年;郑南才;冯炯埠;李来德;潘东华

    目的 探讨江门地区人群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现状与防治对策.方法 检测5种常见鱼中华支睾吸虫囊蚴采用消肖化法;对普通人群感染华支睾吸虫采用改良加藤氏法检测其粪便虫卵;采用问卷调查了解江门市普通人群对华支睾吸虫感染相关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了解情况;分析影响华支睾吸虫感染的相关流行因素采用病例对照方法.结果 市售淡水鱼样本1 120份,检出67份,检出率为5.98%,鲩鱼的检出率高达7.85%(P<0.05);普通人群粪便4 635例,其中检测粪便有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9.53%,男性感染率均高于女性(P<0.05),男女感染率均逐年降低;4 345名市民华支睾吸虫感染知晓率,对华支睾吸虫基本知识的知晓率26.42%,对感染途径及预防措施的知晓率0.49 %(P<0.05).结论 江门地区鱼塘鱼和海鱼受到华支睾吸虫等寄生虫虫卵污染,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较高,人群对支睾吸虫感染知识比较缺乏,应加强食品卫生宣教工作,改变人们不良的饮食习惯,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确保食品安全和市民健康.

  • 深圳市居民重点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钟严伟;梁享生;王开亮;高世同;陆秀芬;陈思俊

    目的 了解深圳市居民重点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全市各区的抽样点的居民进行华支睾吸虫、广州管圆线虫血清学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华支睾吸虫血清学阳性者加做病原学检查.结果 共检测血清1 671份,总感染率为14.18%;男性感染率为17.00%,女性为10.94 %;31~40岁人群感染率高为19.71%,20岁以下年龄组低为7.89%;个体私营人群感染率高为20.25%,学生及儿童感染率低为8.28%;初中文化程度人群感染率高为18.1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低为10.08%;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不同职业和文化程度人群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男性、文化程度较低、吃鱼生是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的危险因素,而生熟砧板分开、饭前便后洗手及知晓寄生虫病健康危害为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深圳市居民食源性寄生虫感染有上升趋势,文化程度和饮食习惯是重要原因,要发挥现代传媒手段,大力倡导健康饮食行为.

  • 深圳市寄生虫病门诊食源性寄生虫病血清学分析

    作者:张倩;黄达娜;张仁利;邓平建;杨冬燕;杨小柯;杨永存;张艳炜;耿艺介

    目的 了解深圳市常见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门诊感染情况和分布特点,为相关防制策略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2006~2009年深圳市寄生虫门诊就诊者的华支睾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和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状况,以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人群的感染特征.结果 3381名就诊者三种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总阳性率为19.08%,其中华支睾吸虫病比例占80.2%;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省内居民感染率高于外省人员;20~59岁年龄组成员的阳性率均显著性高于未成年人组和老年组.结论 深圳市的淡水生物性食源性寄生虫病仍以华支睾吸虫为主,存在着混合感染的情况,具有较明显的性别、年龄、籍贯分布特征.

  • 丹巴县食源性寄生虫病调查

    作者:欧阳清;益西贡布;唐维荣;俞宏斌

    目的 了解丹巴县食源性寄生虫病患病状况,为该县控制食源性寄生虫病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调查1990-2008年的历史资料,2007-2008年采用问卷调查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人群血清中旋毛虫和囊尾蚴的抗体.结果 丹巴县少数民族地区有生食香猪腿的生活习惯,从1990-2008年暴发了3起旋毛虫病疫情,发病人数17人,无死亡;患囊尾蚴病12例.旋毛虫调查506人,旋毛虫抗体阳性111人,阳性率为21.94%,阳性中有98.20%的人群有明确的生食或半生食动物肉史,阳性者中有93.60%为农牧人群.囊尾蚴病调查905例,癫痫发病率占3.08%,排节史占4.86%.粪检665人,绦虫感染率2.56%.结论 丹巴县旋毛虫病和囊尾蚴病发病均有上升趋势,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提倡食用熟食,控制食源性疾病的流行.

  • 云南某高校非医药学生食源性寄生虫认知程度调查

    作者:李普娟;张莉;陈旭;刘灿;杨小娟;孙济泽

    目的了解某高校非医药学专业学生对食源性寄生虫和防治知识相关态度的知晓情况。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于2013年5月对某高校非医药学专业三个不同年级共2000名学生进行食源性寄生虫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某高校非医药类专业学生对食源性寄生虫总知晓率为56.74%,对寄生虫与生活方式、行为卫生关系、相关寄生虫预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结论加强对学生的食源性寄生虫相关知识宣传力度。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