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痛觉诱发电位的研究进展

    作者:亓颖伟;罗非

    痛觉诱发电位的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内取得了重要进展,出现了许多用于被试的诱发明确疼痛感的刺激技术,并与诱发电位方法学联合应用,已经成为脑映像学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刺激技术、痛觉诱发电位成分分析和偶极子源分析等方面出发,讨论了痛觉诱发电位的研究进展.

  • 家兔佐剂性关节炎疼痛前后痛觉P300的变化

    作者:卢惠苹;张雷

    目的 探讨家兔佐剂性关节炎疼痛前后痛觉诱发电位P300 成分的变化.方法 分别记录10 只日本大耳白兔弗氏佐剂注射前及注射后第7 天、第21 天用吗啡止痛前后的痛觉P300 和痛阈.结果 家兔注射佐剂后第7 天和第21 天痛阈明显下降(P<0.01),痛觉P300 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止痛后痛阈明显上升(P<0.01),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注射佐剂后第7 天,P300 波幅较注射前增大(P<0.05),止痛后波幅明显减小(P<0.01);注射佐剂后第21 天波幅较第7 天明显减小(P<0.01).痛阈与痛觉P300 潜伏期明显正相关(r=0.516,P<0.01),与波幅无相关关系.结论 佐剂性关节炎兔的痛觉P300 与疼痛程度密切相关.

  • 新异刺激模型中的痛觉诱发电位

    作者:陶春丽;韩济生;罗非

    目的:观察消除了某些心理因素影响后的痛觉诱发电位,以便进一步研究人类疼痛的中枢机制.方法:采用新异刺激(oddball)实验设计来产生痛觉诱发电位.14名被试右手中指给予两种不同强度的电刺激(中等程度的非痛刺激和疼痛刺激),在两次实验中,分别将两种刺激之一作为新异靶刺激,而将另一种作为标准刺激,记录诱发电位,并比较作为新异靶刺激的疼痛刺激(25Pa)与作为标准刺激的疼痛刺激(75Pa)诱发电位的差异.结果:在数据合格的11名被试中,Cz电极位置25Pa的诱发电位成份与75Pa的诱发电位成份一致,均包括N1、P1、N2三个主要成份,其中25Pa诱发电位N1和P1成份的波幅显著高于75Pa相应成份,而N2成份的波幅在两种疼痛刺激中并无显著差异,两种刺激之间各成份的潜伏期也无统计学差异.偶极子起源分析表明,N1、P1、N2这三个成份可能分别来源于前扣带回、旁中央小叶及扣带回后部.结论:新异刺激设计所得的痛觉诱发电位(75Pa)排除了由疼痛评分及注意等因素所引发的非痛觉特异性认知相关成份,故可更为客观地评价疼痛.

  • 激光诱发电位研究进展

    作者:乔志梅;罗非;韩济生

    激光诱发电位是痛觉诱发电位的一种,它是指采用激光这种痛刺激形式来诱发神经系统的反应.痛觉诱发电位可以在整体水平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对痛觉的处理过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痛觉研究的有力工具.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正电子发射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脑功能成像技术相比,诱发电位技术大的优势是它具有毫秒级的时间分辨率,非常适宜于研究大脑对事件加工处理的动态过程.激光是一种特殊的辐射热,由于其可以选择性地激活皮肤中的Aδ和C感受器,且操作方便,因此非常适合用于痛觉的研究.本文拟就近年来激光诱发电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白新刚;郭鸿;郑重;金荣疆;杨从敏

    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ontact heat evoked potentials,CHEPs)是痛觉诱发电位的一种,是指利用接触皮肤的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或减低)温度的探头来刺激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从而诱发神经系统反应的神经电生理技术.运用CHEPs以及与神经影像技术相结合可以记录痛觉的客观反应,评估痛温觉传导通路的情况;对探索痛觉本质、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病因及其病理生理机制研究提供一定方向;同时还可以对亚临床病变检测、指导临床用药和药物疗效评定有较大价值.本文就CHEPs技术的应用及其进展进行综述.

  • 痛觉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作者:相蕾;谢炳玓

    痛觉诱发电位是通过激光产生放射性热选择性兴奋Aδ和C伤害性感受器,经脊髓丘脑束上行传导,于大脑皮层记录,能提供传统体感诱发电位所得不到的重要信息,在周围神经病、脊髓和脑干疾病有重要诊断价值.随着痛温觉和触觉在皮层的分区研究越来越明确,痛觉诱发电位在检测丘脑-皮层水平损伤的应用也将随之发展起来.近年来,在慢性疼痛和偏头痛方面的临床应用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小纤维损害

    作者:徐迎胜;郑菊阳;张朔;张俊;康德碹;樊东升

    目的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进行痛觉传导通路研究,评估其小神经纤维功能.方法 对56例有疼痛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感觉传导速度测定和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检测;同时进行健康对照组测试.结果 糖尿病组感觉传导速度和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δ纤维和C纤维传导速度:糖尿病组分别为(8.6±1.7)m/s和(0.9±0.1)m/s,对照组分别(13.1±2.4)m/s和(1.7±0.3)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3,21.62,P均<0.05).糖尿病组中,感觉传导速度异常率与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存在小神经纤维的传导异常,提示小神经纤维功能受累.

  • 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的临床研究

    作者:郑菊阳;徐迎胜;张朔;张俊;康德碹;樊东升

    目的 进一步完善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HEP)的检测方法 和检测痛觉传导通路上段脊髓丘脑束和周围段神经传导时间及周围段神经传导速度. 方法 受检者取卧位,应用CHEP刺激器,于54.5℃应用可调节脉冲,刺激部位为手背、前臂的掌侧面和C7水平皮肤.以Keypoint.net仪器记录,记录点为Cz和Pz,测定CHEP主要波形及外周神经传导速度. 结果 于记录点记录到2个主要成分;Cz/N550、Cz/P750;刺激手背、前臂掌侧面和C7水平皮肤所得CHEP起始波潜伏期男性女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导此诱发电位的外周神经传导速度为(12.9±7.5)m/s,与A8纤维传导速度相对应. 结论 主观疼痛能够进行客观测定,C7点刺激进行CHEP测定有助于判断脊髓丘脑束中枢段和周围段的损害.

  • 痛觉诱发电位的研究和应用

    作者:卢惠苹;吴宗耀

    1痛觉诱发电位的传导路径痛觉系统生理性的诱发电位和传导径路上的表现形式为:伤害性感受器电位→周围神经动作电位→突触后电位→传导束电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