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摆脱厌食症的“魔手”

    作者:杨子明

    厌食症像魔鬼,不但折磨患者的身体,也捆绑患者的灵魂.近些年,它游荡世界各地,影响了许多年轻人的命运,他们甚至因之丢掉生命.作为一种精神性疾病,厌食症主要发生在10多岁至30岁的年轻女性群体,但也约有1/10的患者为男孩和年轻男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让人瘦得像"皮包骨"似的病却越来越多了.挽救神经性厌食症病人已经成为精神科医生的重要工作之一.尽管厌食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各异,症状不同,但均表现有厌食、体重逐渐减轻、日益消瘦等症状,常伴有上腹部不适、乏力、失眠、贫血等现象.

  • 解读神经性厌食症

    作者:

    关键词: 解读 神经性 厌食症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厌食症临床研究

    作者:王红伟;冯斌

    目的:观察小儿香橘丸联合多酶片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浆八肽胆囊收缩素(Plasma cholecystokinin eight peptide,CCK-8)和β-内啡肽(β-E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厌食症脾胃不和证患儿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多酶片内服治疗,每次1片,饭前0.5h服用,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儿香橘丸内服,每次l丸,日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儿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析两组惠儿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儿血浆CCK-8和β-EP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患儿中医临床症状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儿BM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CCK-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β-E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香橘丸联合多酶片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不和证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BMI和临床疗效,降低患儿血浆CCK-8水平,升高β-EP水平.

  •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小儿厌食症36例

    作者:葛秀英;吴淑华

    近年来,笔者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患者3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 运用中医学思路探讨儿童厌食症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

    作者:宋书征;张加权;吴丽萍;刘金燕

    儿童厌食症与睡眠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多年来,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越来越受到诸多儿科医师及儿童保健工作者的重视,针对儿童睡眠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多.笔者在随师临证侍诊中观察到,中医学在儿童睡眠障碍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预防与治疗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为发挥中医学在治疗或预防儿童睡眠障碍及相关因素的优势,试以中医学的思路探讨儿童厌食症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

  • 厌食症患儿血铅水平及与铁锌钙的监测

    作者:刘爽;薛云红;孙俊秀

    血铅是儿童接触铅量的一个敏感指标.铅对儿童损害主要是神经系统,同时对其消化系统也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为了解厌食症患儿血铅水平,并探讨其与铁、锌、钙的关系.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

    作者:陈永辉

    厌食是儿童摄食行为异常的一种疾病,各年龄儿童均可发生,但以1~6岁小儿多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本病发病率有逐渐增加趋势,且以城市儿童发病率较高,因而被认为是富裕社会儿童主要摄食问题之一.本病迁延日久,对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态和智力发展均有不同程度影响.

  • 厌食口服液治疗厌食症120例

    作者:杨伟霞;白兰芝

    厌食症指长期食欲降低、食量成少为主要表现而言,该病的治疗主要采用中医疗法治疗[1],我们用小儿厌食口服液治疗该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戴晓荣;成宏伟;周汝娟;陈永康;周正斌;周瑞;李新红

    目的:观察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神经性厌食症(A N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5例A N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n=47)采用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对照组(n=48)单纯给予氟西汀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2月后,观察组的体质量、BMI、HAMD评分、HAMA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TESS无差异(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神经性厌食症(AN)的临床疗效确切,起效快、安全性好,能够改善抑郁情绪,纠正病态认知。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米宏图;雷颖

    目的:对中医综合疗法应用于小儿厌食症治疗中获得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中医综合疗法对小儿厌食症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小儿厌食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观察组患儿予以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即中药内服启脾口服液,外敷"厌食一贴灵";对对照组患儿提供葡萄糖酸锌钙口服溶液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4.87%(37/39),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74.36%(29/39).结论:经过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疗效分析,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能够获得较好疗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厌食运脾膏联合小剂量锌制剂治疗小儿缺锌性厌食症临床研究

    作者:吴俊生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厌食运脾膏和小剂量锌制剂治疗小儿缺锌性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20例缺锌性厌食症患儿,按照用药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服用锌硒宝片;试验组患儿除服用锌硒宝片外,同时贴敷厌食运脾膏.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血清锌浓度、食量和体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锌浓度、食量和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儿的血清锌浓度、食量和体质量均显著升高,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有效率为96.63%,对照组有效率为81.3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厌食运脾膏和小剂量锌制剂联合治疗小儿缺锌性厌食症疗效显著,可以纠正患儿锌的失衡与不足,增进患儿食欲,恢复患儿正常体质量.

  • 捏脊疗法联合点穴治疗脾胃虚弱证小儿厌食症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郭丹丹;孔林河;张璘;宋银俏

    目的:研究捏脊疗法联合点穴疗法在脾胃虚弱证小儿厌食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厌食症患儿60例,分为脾胃气虚组、阴虚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捏脊点穴治疗。统计对比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症状、症候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疾病治疗有效率均大于90%,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主症、兼症积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各项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捏脊疗法联合点穴治疗脾胃虚弱证患儿厌食症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儿症状和中医证候,且操作手法简单易学,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健康饮食痴迷症

    作者:夏瑾

    养成健康饮食习惯,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可是,你可能不知道,过度重视健康饮食,也会对健康造成危害.过度重视健康饮食是一种病症——健康饮食痴迷症.虽然没有厌食症或暴食症那样著名,但对这种病症也不能掉以轻心.

  • 一吃就吐 瘦骨嶙峋花季女孩想瘦致病

    作者:张颖

    一吃东西就会呕吐,一个体重不到40公斤的16岁女孩,为了当舞蹈演员而拼命减肥,终因神经性厌食症而入院.

  • "圈养"的孩子易患厌食症

    作者:

    家长对孩子采取"圈养式"的养育方式是厌食儿童越来越多的主因.有关儿科专家担忧地表示,"圈养"的孩子性格倔强、任性,心理承受力差,很容易出现偏食、挑食,甚至患上厌食症.

  • 小儿脾胃乐治疗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证)的临床研究

    作者:林连美;刘建忠;向希雄

    目的 探讨小儿脾胃乐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证)的疗效作用机制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临床西医诊断为厌食、中医证属脾失健运证患儿36例,年龄在1-7岁之间,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给予小儿脾胃乐颗粒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口服.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食欲不振、食量减少、体重等疗效评价指标及生命体征.结果 临床研究显示,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4例,愈显率66.66%;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2例,愈显率为11.76%,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主症积分和、证候积分和等级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全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肝肾功能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异常变化,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脾胃乐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疗效较好、安全可靠.

  • 开胃消食糖浆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苏文;徐辉甫;张晶樱;陈壮林;鲁芳;张玲丽

    目的:观察开胃消食糖浆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厌食患儿2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0例服用开胃消食糖浆,对照组60例常规服用化积口服液.观察治疗前后食欲、食量变化、尿D-木糖排泄率、血清微量元素等指标.结果:治疗组食欲、食量增加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其他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开胃消食糖浆能有效增强患儿食欲,改善症状,并能有效提高厌食患儿尿D-木糖排泄率及血清微量元素锌和铁的含量,促进患儿的消化吸收功能.

  • 枳实消痞丸治疗儿童厌食症190例

    作者:文灿新

    1临床资料190例均为我院2002年1月~12月门诊患者,其中男83例,女107例;年龄1岁以内者26例,2~6岁者164例;病程长者3年,短者1个月.

  • 补中助长颗粒治疗学龄前ISS伴厌食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孙凤平;崔伟锋;葛国岚;韩雪

    目的 观察补中助长颗粒治疗学龄前特发性矮身材(ISS)伴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学龄前ISS伴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给予补中助长颗粒口服,对照组给予赖氨酸维B12颗粒口服.分别比较组内、组间治疗6月、12月患儿身高(H)、身高增长速度(GV)、身高落后标准差(HtSDS)、体重指数(BMI)、年龄/骨龄(CA/BA)、预测成人身高(PAH);比较治疗前和治疗6月、12月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所得生长激素峰值(GHP)的变化.制定简易厌食症候表,比较治疗12月后两组患儿厌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期间两组患儿H、BMI、CA/BA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月后,观察组GV、PAH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tSDS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血清IGF-1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儿GH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中助长颗粒在促进ISS患儿生长、改善患儿厌食症状方面优于赖氨酸维B12颗粒,促进ISS患儿血清IGF-1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51例

    作者:王新秋;王礼马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扩大病史调查范围,寻找病因,在指导喂养和祛除病因的同时,将有所侧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用中医或西医治疗的结果进行对照.结果: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缩短了治疗时间,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重视从询问病史中寻找病因,纠正错误的喂养方法和祛除病因的同时,采用有所侧重的中西结合综合治疗确能明显改善疗效.

487 条记录 16/25 页 « 12...13141516171819...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