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檗碱对糖耐量异常患者血管形态改变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巨伦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糖耐量异常患者双侧颈内动脉管腔直径及内膜厚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同期入选经OGTT实验明确符合糖耐量异常诊断的患者80例,按就诊单双号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小檗碱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同期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小檗碱干预,随诊用药半年,试验前后测量所有糖耐量异常患者双侧颈内动脉管腔直径及内膜厚度,并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颈内动脉血管形态变化进行对比。结果:与试验前对比,试验组患者双侧颈内动脉血管内膜厚度减小,管腔直径变宽,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血管形态改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耐量异常属中医“消渴”范畴,以阴虚燥热为基本病机,“消渴方”在中医中药辨证论治中应用黄连清热降火,取其小檗碱能稳定血糖,防止血管内膜增厚、扩张血管之效用,从而改善血管形态。

  • 黄连素对血脂异常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作者:王昭琴;徐玲;陈建平

    目的 观察黄连素对血脂异常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择360例血脂异常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80例,试验组服用黄连素,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均服用2年,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1年、2年后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颈动脉管腔直径(CCAD)、血脂及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尿酸等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黄连素和辛伐他汀两组治疗两年后各项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1年后与治疗前比较,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AD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2年后与治疗前比较,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进一步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AD进一步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幅度显著(P<0.05).结论 黄连素可使血脂异常病人颈动脉硬化斑块面积明显缩小或消失、CCAD增加,降低血清TC、TG、LDL-C水平,提高HDL-C水平,提示黄连素治疗血脂异常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明显的疗效.

  • 氯吡格雷稳定易损斑块预防卒中临床观察

    作者:连妙芬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稳定易损斑块预防卒中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服用氯吡格雷75mg,1次/d,与服用肠溶阿司匹林75mg,1次/d,作为对照组,服药前后记录斑块面积、颈动脉管腔直径(离颈内外动脉分叉1cm处的测量值、CCAD)、内中膜厚度(IMT)以及斑块性质.结果 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缩小或消失,CCAD增加、IMT变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与对照组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氯吡格雷稳定易损斑块预防卒中有明显疗效.

  • 脑栓通对脑梗死恢复期颅外段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作者:林松俊;虢周科;薛红;刘红敏

    目的 探讨脑栓通对脑梗死恢复期颅外段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将92例脑梗死恢复期伴颅外段颈动脉斑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服用脑栓通3粒口服,3次/d;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20 mg,1次/d.服药前后记录血清中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Crouse 积分)、斑块面积、颈动脉管腔直径(CCAD)、内中膜厚度(IMT).结果 辛伐他汀组与脑栓通组在治疗6个月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脑栓通组在6个月后高密度脂蛋白增高与治疗前及辛伐他汀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辛伐他汀组与脑栓通组均治疗6个月后IMT减少,斑块生长延缓,斑块面积减少,CCAD改善,两者差异无显著性,脑栓通组随着时间延长,疗效更加显著,12个月后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脑栓通可降低血脂,增加高密度脂蛋白,随着使用时间增加,疗效有明显递增效应.

  • 氯吡格雷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作者:沈宗泉;周亚峰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服用氯吡格雷75mg,qd,与服用肠溶阿司匹林75 mg,qd,作为对照组,服药前后记录斑块面积、颈动脉管腔直径(离颈内外动脉分叉1 cm处的测量值、CCAD)、内中膜厚度(IMT)以及斑块性质.结果 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缩小或消失,CCAD增加、IMT变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与对照组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氯吡格雷对颈动脉斑块有明显逆转作用.

  • 氯吡格雷对颈动脉斑块作用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晓凤;王晓周

    目前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和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已得到大量循证医学的肯定,而更具优势的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亦逐渐被认可.但氯吡格雷对颈动脉斑块作用的研究尚少,我们观察了氯吡格雷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