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药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徐兵;李显波;王鹏波;宫卫星;张京文

    目的 观察中药至目明合剂联合胰激肽原酶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视力、眼底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62例112只患眼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58只眼、对照组30例54只眼,2组基础治疗方法 相同,对照组给予胰激肽原酶治疗,治疗组用药同对照组,并加用中药至目明合剂,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视力、眼底及其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视力、眼底及其血脂、血液流变学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除血脂外亦有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1).结论 中药至目明合剂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NPDR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 罗格列酮钠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

    作者:李红兵;杨金奎;李毅斌;石敬;冯建萍;潘素芳;王光璐

    目的 探讨针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药物和敏感的监测方法.方法 选择40~70岁的2型糖尿病合并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共82例,分为罗格列酮钠组和二甲双胍组,各41例.均强化控制血糖治疗,随访1年.研究前及6个月、12个月检测体质量指数、血压、临床生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及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每月访视1次,监测血压、血糖;3个月检测1次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P1波振幅12个月时2组各环均明显改善,与基线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罗格列酮钠组优于二甲双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观察前后及组间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格列酮钠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独特的治疗作用,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测更敏感.

  • 普罗布考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评价

    作者:蒋苏平

    目的 评价普罗布考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8月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门诊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降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普罗布考(0.375 g,2次/d)治疗,平均随访(11.58±0.17)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评价两组治疗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率及缓解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缓解率及进展率分别为4.4%及27.9%,观察组治疗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缓解率及进展率分别为26.5%及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罗布考能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

  • 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心视网膜厚度与 PVEP 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薛尚才;李惠荣;王秀兰;范勇;孙建玲

    目的:观察中心视网膜厚度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PDR)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PVEP)的影响。方法总结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间我院眼科及内分泌科住院的NPDR患者,排除中心视网膜有明显的出血、渗出及有明显的其它眼底病变者,有完整的中心视网膜相干光断层扫描( OCT)资料、视网膜电图资料及眼底血管造影资料的患者120例(240只眼),依据OCT测量(中心点1 mm、1~3 mm、3~6 mm直经范围)的中心视网膜厚度,按Zeiss cirrus400 OCT随机正常值范围将该组患者分为中心视网膜厚度正常组、中心视网膜厚度变薄组及中心视网膜厚度增厚组,观察患者的OCT中心视网膜厚度及PVEP指标,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中心视网膜厚度正常组中心视网膜平均厚度为276.4~304.9μm;3组患者眼PVEP的P100波潜伏期均有延迟,中心视网膜厚度变薄组较其它两组延迟更明显( F =13.68、3.79, P =0.00、0.04),中心视网膜厚度变薄组PVEP的P100波潜伏期延迟明显( F =15.56, P =0.00);中心视网膜厚度正常组PVEP的P100波振幅值变化不明显,中心视网膜厚度变薄组及中心视网膜厚度增厚组较中心视网膜厚度正常组PVEP的P100波振幅值显著降低( F =9.65、19.36, P =0.00、0.00),中心视网膜厚度增厚组较中心视网膜厚度变薄组PVEP的P100波振幅值降幅更显著( F =4.62, P =0.02)。结论 NPDR患眼中心视网膜厚度与PVEP指标有着明显的相关性。

  •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 NPDR 患者视网膜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刘国安;叶瑞珍;赖江琼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 STS)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PDR)患者视网膜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予40例NPDR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STS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视网膜中央动脉( CRA)、中央静脉( CRV)血流动力学特征,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NPDR患者CRA的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平均血流速度(MV)值较正常人降低而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值增高;CRV的PSV、EDV、MV值较正常人增高而PI和RI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或P <0.05)。 STS治疗可以改善NPDR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治疗后CRA的PSV、EDV、MV值及CRV的RI、PI值较治疗前提高,CRA的RI、PI值及CRV的PSV、EDV、MV值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或P <0.05)。结论 STS能够改善NPDR患者的视网膜血流动力学状态及视网膜微循环。

  • 中医辩证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

    作者:段丽君;孟振兴;江霞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0例NPDR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辩证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视力及眼底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有效提高视力,降低症状积分,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区硬性渗出对视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莉莉;张世幸;杨木兰

    目的:观察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区硬性渗出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3月-2011年5月确诊为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共37例71眼,根据黄斑区6mm硬性渗出累及象限范围分为5组、按渗出的程度分为4级,并分析其与视力、视野的关系。结果黄斑区硬性渗出范围:A组(0象限)、B组(1个象限)、C组(2象限)、D组(3个象限)、E组(4个象限)视力分别是0.83±0.22、0.31±0.24、0.20±0.24、0.17±0.12、0.12±0.13,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62,P=0.00);视野平均缺损分别为-1.73±1.71、-7.39±4.21、-8.82±6.10、-10.03±3.47、-10.99±2.52,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9,P=0.00)。黄斑区硬性渗出程度1级、2级、3级、4级组视力分别为0.80±0.23、0.33±0.25、0.15±0.14、0.06±0.03,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19,P=0.00);视野平均缺损分别为-2.14±2.01、-7.82±3.68、-9.90±2.57、-10.49±8.08,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7,P=0.00)。结论黄斑区硬性渗出的程度和范围明显影响视力和视野。

  • 中药汤剂口服联合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患者血清及玻璃体液IL-6、VEGF表达的影响

    作者:曾志成;彭俊;李文杰;李建超;罗莎;周亚莎;彭清华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汤剂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患者血清和玻璃体液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质量浓度和临床疗效的影响,从而探索其治疗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60例(71眼)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36眼)和对照组(30例,35眼).两组均予以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每月注射1次,共注射3次,治疗组同时予以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口服,服用2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血清和玻璃体液中IL-6、VEGF质量浓度差异,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5个月视力、视网膜厚度、黄斑区渗漏及治疗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1、2个月后血清、玻璃体液中IL-6、VEGF质量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患眼在治疗后第1、2、5个月视力、视网膜厚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在治疗后第2、5个月治疗组黄斑荧光素渗漏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组眼压升高眼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口服联合玻璃体内注射TA通过降低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ME患者血清及玻璃体中IL-6、VEGF质量浓度,抑制视网膜毛细血管炎症反应,减少血管活性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黄斑区水肿和渗漏,提高患者的视功能,而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糖尿病黄斑水肿对抗VEGF药物治疗的不同反应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作者:黄玥;沈碧波;赵东升

    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患者对于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治疗的不同反应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不同程度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阐释糖尿病黄伴水肿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方法:选择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伴发DME的患者27例33眼,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伴发DME的患者32例34眼.均给予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雷珠单抗,观察两组患者对该药的不同反应,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分别把患者治疗3、6mo时的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和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和治疗前的BCVA、CMT作比较,NPDR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PDR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NPDR组和PDR组比较,3、6mo时的BCVR和CMT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不同程度影响着糖尿病黄斑水肿对抗VEGF治疗的反应.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

    作者:陆秉文;吴星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0例90眼,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30例30眼)、中药治疗组(30例30眼)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30眼).三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西药治疗组采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中药治疗组采用辨证分型论治,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即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结合辨证分型论治.治疗6个疗程后,记录并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明显高于西药组的57%和中药组的60%(均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视力改善明显优于西药组与中药组(均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黄斑区视网膜水肿吸收情况及视功能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均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下降较西药组与中药组均更加明显(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

  • 非外伤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原因分析

    作者:陈霞琳;汪迎;李辉

    目的:探讨非外伤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的原因。
      方法:对2009-07/2013-06在我科住院的46例46眼玻璃体积血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病因分析。
      结果:本组中视网膜静脉阻塞( RVO )所致玻璃体积血多,为16眼(34.8%),其次为视网膜裂孔及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RH/RD)8眼(17.4%),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EAMD)8眼(17.4%),再次为玻璃体后脱离(PVD)4眼(8.7%),其它少见原因为视网膜大动脉瘤3眼(6.5%)、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各2眼(4.3%),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脉络膜上腔出血、葡萄膜炎各1眼(2.2%)。
      结论: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裂孔及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非外伤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的主要原因。

  • 无黄斑水肿的 NPDR 患者中心凹区 mfERG 与视网膜厚度的研究

    作者:原喆;柳力敏;刘磊;华瑞;陈蕾

    目的:分析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NPDR)无黄斑水肿的患者黄斑中心凹区视网膜功能及厚度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NPDR患者20例35眼患眼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 , DR )组,行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nic retinography , mfERG)及Spectralis 相干断层扫描( Spectralis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 Spectralis OCT )检查。以15例20眼正常眼为OCT对照组,以19例20眼正常眼为mfERG对照组,OCT对照组做Spectralis OCT检查,mfERG对照组做mfERG检查。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DR组黄斑中心凹mfERG1环的P1波反应密度减小, P1波及N1波隐含期改变无统计学意义;DR组无水肿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神经上皮层厚度仍有显著增加。
      结论:应用mfERG可以在视网膜无可见明显结构改变之前发现视网膜功能上的异常变化;Spectralis OCT 可以测量视网膜各层厚度,反映视网膜精细结构变化,验证视网膜功能上的异常改变,二者联合应用为极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功能改变提供有效的证据,并为及时治疗提供资料。

  • 普罗布考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抗氧化应激作用

    作者:蒋苏平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应用于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抗氧化应激作用。方法:于2012-01/2013-08选取门诊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常规药物降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普罗布考(0.375g,每日2次),平均随访11.58±0.17 mo。同时征集基线情况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6例为正常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的进展率及缓解率以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总抗氧化能力( TAOC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缓解率及进展率分别为3%及19%,而观察组患者经普罗布考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缓解率及进展率分别为18%及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AOC, SOD,MDA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治疗后TAOC,SOD明显增高,MDA显著降低(P<0.05),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能改善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抗氧化应激状态,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97例

    作者:尚祥岭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8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97例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44例、43例,给予对照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5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提升患者视力,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 养阴通络汤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

    作者:郭海叶

    目的:观察养阴通络汤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养阴通络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视力水平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指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通络汤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较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