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从“初病湿热在经,久则瘀热入络”探讨肝纤维化的病因病机

    作者:鲁玉辉;徐文洋;王心蕊;郑春素;高展翔

    文章从叶天士“其初在气在经,其久“入络入血”以及“初病湿热在经,久则瘀热入络”等观点探讨肝纤维化过程中“湿热”和“瘀热”等因素在各个阶段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对“湿热”“湿热化瘀”“瘀热入络”等病因病机以及“久病入络”和“肝络”的内涵做相应阐述,探讨其由“气分”到“血分”终形成“络病”的演变规律.提出肝纤维化的发展中“湿热”为始动因素,久则“化瘀入络”的观点,在肝纤维的防治中应重视“湿热”及“瘀热入络”在发病中的关键作用,及时逆转、阻断或延缓肝纤维化进程.

  • 身形之脉与经脉内涵探讨——从具象到抽象

    作者:刘兵;朱璐

    依据《内经》文本,从身形之脉、由脉到经、以脉代经3个方面,论述身形之脉与经脉内涵演变的关系.研究认为:经脉源于又高于身形之脉,二者不可混淆论之;经脉从“脉”到“经”,是中医认识人体由具象到抽象、由实体到概念的过程,“经”表达的是生命体不同于西医视角特殊的纵向恒久规律,这个规律基于朴素观察,又有理性总结与思考,经得起实践检验;以脉代经的表述,名为言脉,实为说经.

    关键词: 经脉 理论研究
  • 小议女子以血为本

    作者:李素平;王波;吴效科

    "女子以血为本",妇人经、胎、产、乳都以血为用,结合文献将其论点整理如下.

    关键词:
  • 从肝脾之"脏-腑-经-筋-穴"系统论治膝骨关节炎

    作者:朱晓川;黄彬洋;刘晓瑞

    膝骨关节炎属"骨痹"范畴,常责之于肾.从肝脾之"脏-腑-经-筋-穴"整体观论治膝骨关节炎有理论依据,即"肝主筋""脾主四肢主肌肉",膝骨关节炎恰恰是下肢筋肉之病变,归其所属;肝脾之生理特性以及肝胆脾胃之生理功能,对气血津液之生成、传输作用,可濡养筋骨;在理论与临床常规操作的基础上,肝胆脾胃四经之经穴均过"膝府",对膝关节有治疗作用;"膝为筋之府",从经筋理论来看肝脾二经筋亦与膝骨关节炎密切相关.因此,从肝脾之"脏-腑-经-筋-穴"论治膝骨关节炎,体现标本结合的治疗观以及由内而外的整体观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CT引导经皮肾造瘘术在治疗急性肾后性肾衰竭中的应用

    作者:王增林;叶烈夫;何延瑜;郭颖发;陈桂芳;刘小波

    皮肾造瘘术各种原因导致急性完全性尿路梗阻、急性肾衰竭、氮质血症、尿毒症、电解质紊乱,临床并不少见,其起病急、病情重,常常危及生命,治疗关键是引流梗阻尿,恢复肾功能.经皮穿刺肾造瘘术(percutaneous nephrostomy,PNT)是一种微创解除上尿路梗阻、拯救肾功能的有效方法[1~4].文献报道较多的穿刺引导方式包括X线定位和B超定位,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肾造瘘术治疗肾后性肾衰竭国内文献较少报道.我们于2004-02~2006-08间采用CT引导下行PNT,救治肾后性肾衰竭3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疏肝活血汤治疗青春期痛经76例

    作者:陈佩明;梁学书

    2002年2月~2004年2月笔者用"疏肝活血汤"治疗青春期痛经76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76例均为门诊病例,年龄12~18岁,平均15.4岁,病程2个月~2年,平均4.3个月.痛经程度按刘敏如、谭万信主编的<中医妇产科学>标准分为三度,其中重度13例,中度39例,轻度24例.

  • 调经逐瘀汤治疗痛经寒湿凝滞证62例

    作者:曹坤

    笔者于1999年4月~2000年10月采用调经逐瘀汤治疗痛经寒湿凝滞证62例,疗效满意.

  • 《内经》"邪伏防发,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初探

    作者:王嗣;沈敏鹤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云:"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生半死也."外邪侵袭人体,是由表入里,由轻到重,步步深入的,其传变的一般顺序依次是皮毛、肌肤、筋脉、六腑、五藏.传至五藏,终至难治.所以感受外邪,必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关键词: 治未病 学术探讨
  • 从经络脏腑关系论治丛集性头痛

    作者:植华;赖学威

    丛集性头痛是一种局限于单侧的以眶、颞、额等区域为主的严重发作性疼痛,并伴有同侧的球结膜充血、流泪、鼻塞等自主神经症状.有典型的丛集期和缓解期,在丛集期内头痛密集发作,因而得名[1].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形式,多将其归属于中医"偏头痛"、"头痛"、"头风"等范畴.本文从中医脏腑经络理论出发对其病因病机做一探析.

    关键词: 丛集性头痛
  • 经络学说结合生物全息论对针刺有效点的定位

    作者:蔡明华

    针刺这一疗法已被公认为自然疗法中作用较好的治疗方法.随着科学进步,理论的不断创新,已有不少医家通过临床实践逐渐发现了一些针刺点对某种疾病具有特殊的疗效,并形成了经验穴.以下是笔者经临床实践,结合生物全息理论并取得实效的一种寻找针刺有效点方法.

    关键词: 生物全息 针刺点
  • 腧穴功效主治经纬析

    作者:张计臣

    十二经脉和督任二脉为有穴通路,统称十四经脉.十四经脉阴阳表里对称配合,其上的腧穴 为针灸临床上实施刺激的部位.在双手举起姿势下,四肢部的十二经脉与四肢纵轴基本平行 ,督任二脉与躯干纵轴基本平行,称之为"经",十四经的腧穴功效主治规律表现为手电筒 光柱效应;在手脚着地爬行姿势下,四肢部的十二经与地面垂直,平行于地面的平面有若干 面,督任二脉与地面基本平行,垂直于二脉的平面亦有若干面,这些若干面称之为"纬", 每一个面的腧穴功效主治类似,即表现为同面类效效应.从这两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全身腧穴功效主治的全貌.

  • 对《十四经发挥》的看法

    作者:柴瑞震;陈业兴

    元代滑寿《十四经发挥》论述十四经脉的循行及病候,按经脉循行列出穴位,编写各经脉穴位歌,倡立十四经脉,把任、督二脉提高到十二经脉的同等地位,并对十四经脉进行发挥,确为创新之作.然而该书存在概念运用不规范;“经脉”拆开解释导致后人认识混乱;断句错误没有发现而给予纠正等问题,应被后世医家所注意.

  • 不可再用“经”取代“经脉”

    作者:柴瑞震;陈业兴

    在经脉理论的表述中,经脉是固有的全称概念,其表述形式有多种,除了经脉外,还用通称的“脉”,简称的“经”,代称的“三阴三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阳).以简称的“经”取代的全称的经脉概念来表述经脉理论,往往造成误解,没有内涵清晰的概念,理论的表述就不会严密.

  • 浅谈"传"经、"经尽"、"再经"、"过经"揭示的辨证意义

    作者:张国骏;马晓峰

    从<伤寒论>中反映外感病发展的病机、病势且具有辨证意义的原文入手,探讨"传"经、"经尽"、"再经"、"过经"的内涵及辨证意义.结论:(1)"传"经,提示邪气波及或递转他经.前者指部分邪气内传他经;后者指邪气离表而尽转他经.(2)"经尽",寓示病势转归的两种形式.一是指邪离本经而转入下一经的趋势,即"再经";二是指邪气尽离本经而转愈的趋势,即"经不传".(3)"过经"有两种情形:一为由表入里而病进;二为由阴转阳而病退.前者泛指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时的病性转变;后者指病由太阴转入阳明而转愈.

    关键词: 伤寒论 辨证
  • 中医经典词语"经"诠释

    作者:苗彦霞;张喜德

    通过对<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中所见"经"字的涵义分析,首次全面系统梳理了"经"字在上述四大经典中的全部义项,并以注家释义作为语证.

    关键词: 中医经典 诠释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