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百尾参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甘秀海;周欣;梁志远;赵超

    目的:研究百尾参Disporum cantoniense(Lour.) Merr.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色谱及重结晶进行化学成分分离与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根结构.结果:从百尾参根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大黄素甲醚(physcion,1)、大黄素(emodin,2)、豆甾醇(stigmasterol,3)、槲皮素(quercetin,4)、β-谷甾醇(β-sitosterol,5)、β-胡萝卜苷(daucosterol,6).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百尾参止咳活性成分研究

    作者:甘秀海;赵超;梁志远;龚小见;陈华国;周欣

    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研究百尾参Disporum cantoniense的止咳作用,利用各种现代色谱技术手段对止咳活性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与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表明百尾参水提取物及乙醇提取物均有止咳活性,而乙醇提取物高剂量组的止咳作用高于阳性对照;从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豆甾-4-烯-3-酮(1),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2),obtucarbamate A(3),obtucarbamate B (4),neotigogenin(5),偶氮-2,2’-双[Z-(2,3-二羟基-4-甲基-5-甲氧基)苯基乙烯](6),dimethyl{[carbonylbis(azanediyl)] bis(2-methyl-5,1-phenylene)}dicabamate(7),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8),活性跟踪显示化合物3,4,6具有止咳作用,其中化合物6的止咳作用与阳性对照相当.

  • 百尾参抗炎有效组分的筛选及机制研究

    作者:董永喜;王霞;刘佳;刘丽娜;李勇军;董莉

    目的: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建立体外细胞炎症模型,考察百尾参乙醇提取物中水、70%乙醇、90%乙醇组分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噻唑蓝[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Griess试剂法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酶联免疫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s,TNF-α)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组分均显著提升细胞存活率、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NO和TNF-α的生成(P分别小于0.01、0.005),其中70%乙醇组分的抑制率分别为34.17%和33.38%。结论70%乙醇组分为百尾参抗炎的有效组分,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减少NO和TNF-α的过量生成有关。

  • 百尾参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作者:赵慧玲;吴蓓;王琦;李艳;李志峰;冯育林;钟国跃;杨世林

    目的 研究百尾参Disporum cantoniense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运用现代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百尾参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马来酸酰亚胺-5-肟(1)、4-methylene-5-oxopyrrolidine-2-carboxylic acid (2)、胸腺嘧啶(3)、腺嘌呤核苷(4)、5’-deoxy-5’-methylamino-adenosine (5)、乙基-α-L-鼠李糖(6)、岩白菜素(7)、4-羟基-2-甲氧基苯基-6-脱氧-α-L-吡喃木糖苷(8)、(-)-表儿茶素(9)、(6R,9R)-roseoside (10)、3-(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丙烷-1,2-二醇(11)、3-羟基-5-(p-羟基苯基)-戊酸(12)、1-核糖醇基-2,3-二酮-1,2,3,4-四氢-6,7-二甲基-喹喔啉(13)、(6S,9R)-vomifoliol (14)、3,4-二羟基苯酰甲醇(15)和1,2-二羟基-1-(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乙烷(16).结论 化合物1、2、5~9、12~1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5~10、12~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百尾参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Ⅱ)

    作者:陈林;王琦;吴蓓;李志峰;冯育林;钟国跃;杨世林

    目的 研究百尾参Disporum cantoniense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大孔树脂、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SephadexLH20、MCI-gel CHP20树脂反复柱色谱及制备HPLC方法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分析鉴定百尾参的化学成分.结果 从百尾参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邻羟基苯甲醇(1)、对羟基苯甲醛(2)、对羟基苯乙酮(3)、丁香醛(4)、覆盆子酮(5)、新甘草苷(6)、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7)、反式-1-(4'-羟基苯基)-丁-1-烯-3-酮(8)、异槲皮苷(9)、3-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丙酮(10)、icariol A2(11)、蜕皮激素(12)、glansreginic acid (13)、橙皮苷(14)、芒柄花苷(15)、槲皮素(16)、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17)、(E)-4-(4-hydroxy-3-methoxyphenyl) but-3-en-2-one (18)、(-)-secoisolariciresinol (19)、木犀草素(20).结论 化合物1、3~8、10~15、17~1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咳速停胶囊中5味药材成分的薄层色谱鉴别

    作者:罗奕;黄红梅;姚文丽;吴琳琳;杨娟艳;茅向军

    目的:为完善咳速停胶囊现有质量标准项下的薄层鉴别,对咳速停胶囊中枇杷叶、麻黄、罂粟壳、百尾参、虎耳草5味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TLC)研究。方法采用 TLC 法分别对5味药材进行鉴别。结果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较强,各色谱斑点清晰且分离度良好,阴性均无干扰。结论TLC 可适用于咳速停胶囊中5味药材的薄层鉴别。

  • 百尾参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

    作者:甘秀海;梁志远;周欣;赵超;卫钢

    目的 建立百尾参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gilent Zorbax SB-C18 (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以甲醇-0.05%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256 nm,柱温为30 ℃. 结果 建立了15批不同产地的百尾参药材指纹图谱,共标定13个分离度较好的共有峰,利用对照品指认4个共有峰;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百尾参药材质量控制的手段.

  • 黔产苗药百尾参UHPLC-DAD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刘佳;杨雅欣;刘俊宏;董莉;刘丽娜;李勇军

    目的:利用UHPLC-DAD建立黔产苗药百尾参的指纹图谱,为评价其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Agilent Eclipse ZORBAX Plus C18(100mm×2.1 mm,1.8 μm)为色谱柱,0.1%甲酸乙腈(A)-0.1%甲酸水(B)为流动相系统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检测波长290 nm,柱温40℃,进样量3μL.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度评价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建立了黔产苗药百尾参的UHPLC-DAD指纹图谱,标定了12个共有峰,确认了其中3个成分.30批药材相似度结果为0.766~0.994,主成分分析提示1号峰和12号峰在指纹图谱中具有代表意义.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百尾参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 野生和人工栽培百尾参挥发油GC-MS分析

    作者:吴文利;张雁萍;王道平;郝小燕

    目的:应用GC-MS分析野生与人工栽培百尾参挥发油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百尾参挥发油,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在野生和人工栽培百尾参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了48个和32个挥发油成分,其中有17个成分相同.结论:两种百尾参挥发性油的主要成分基本相同,但含量差异较大.

  • 咳速停糖浆中6味药材的薄层鉴别

    作者:黄红梅;王芳;苏菊;茅向军

    目的:采用TLC法对咳速停糖浆中的罂粟壳、麻黄、枇杷叶、百尾参、虎耳草、黄精6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以完善咳速停糖浆现有标准项下的薄层鉴别.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的6味药材进行薄层鉴别.结果:建立的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各色谱斑点清晰且分离度较好、阴性对照均无干扰.结论:该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可提高该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水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