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颈椎管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痛并发症原因分析

    作者:巩腾;苏学涛;夏群;王景贵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颈椎管单开门扩大成形联合Centerpiece微型板钉固定系统术后发生轴性痛(PAP)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单开门扩大成形辅助Centerpiece微型板钉固定治疗的79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5例,女34例;年龄48~75(58.7±4.4)岁;病程2.1~3.9(3.0±0.4)年;减压节段C3-C6者31例,C3-C7者9例,C4-C7者39例;其中42例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记录术后发生PAP并发症情况,比较PAP和非PAP两组患者术前颈椎曲度、颈椎前凸指数、合并颈椎不稳比例和屈伸活动度间差异,多元逻辑回归分析上述指标与PAP发生的关联性,通过术前、PAP首发时和术后6个月JOA评分,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和Odom标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79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6~44(36±9)个月.术后12例发生PAP,均接受保守治疗.PAP组术前合并颈椎不稳比例高于非PAP组(P<0.05).术前颈椎不稳系预测PAP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两组间术前颈椎曲度、颈椎前凸指数和屈伸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神经功能提高和疗效改善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合并颈椎不稳,更易因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各椎间活动度紊乱和应力再分配不均衡而继发PAP,正确处理术前颈椎不稳系预防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后PAP发生关键因素,PAP预后不会显著影响远期神经功能恢复.

  • 椎管成形辅助不同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 术后轴性痛对比分析

    作者:巩腾;苏学涛;夏群;王景贵

    目的 探讨术前颈椎不稳和术中不同内固定对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减压术后并发轴性痛(PAP)特征和门轴侧骨槽融合率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4月武警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和天津医院脊柱外科106例OPL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2例,女24例;年龄51~68岁,平均58.7岁;均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减压术.按照患者术前合并颈椎不稳与否,分为颈椎不稳组(36例)和颈椎稳定组(70例);再按照辅助内固定装置类型,将颈椎不稳组36例分为连续节段Centerpiece微型钛板固定组(14例)和椎弓根钉棒固定组(22例),颈椎稳定组70例分为椎弓根钉棒固定组(17例)和微型钛板固定(53例).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3年以上,比较两组患者PAP发生率,以及组内实施不同内固定术式的两亚组间术后3个月门轴侧骨槽融合率、PAP发生率、首发时间、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结果术后颈椎不稳组PAP发生率高于颈椎稳定组,两组分别为27.78%(10/36)和11.43%(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6,P<0.05).颈椎稳定组患者,椎弓根钉棒固定术后3个月门轴侧骨槽融合率高于Centerpiece微型钛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5,P<0.05);椎弓根置钉术后PAP持续时间短于Centerpiece微型钛板固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50,P<0.05);两亚组PAP发生率、首发时间和严重程度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前颈椎不稳组患者,椎弓根固定组术后PAP发生率低于微型钛板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1,P<0.05);两亚组PAP首发时间、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术后3个月门轴侧骨槽融合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术前颈椎不稳患者更易继发PAP,其辅助椎弓根较微型钛板固定者可在一定程度减少PAP发生率.术前颈椎稳定患者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减压术治疗时,联合应用椎弓根钉棒较Centrepiece微型钛板固定,更有利于提高早期门轴侧骨槽融合率和缩短PAP持续时间.

  • 作者:

    关键词:
  • 作者:

    关键词:
  • 不同内固定物联合植骨对颈椎管成形后轴性痛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巩腾;苏学涛;夏群;王景贵;阚世廉

    背景:临床为预防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后轴性痛的发生,多选择门轴侧开槽处诱导植骨联合不同内固定装置,以恢复术后持续颈椎序列动态稳定.目的:探讨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辅助两种不同内固定治疗中,门轴侧骨槽植骨对术后轴性痛发作的影响.方法:选择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治疗的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106例,其中52例进行椎弓根钉棒内固定,54例进行微型板钉内固定,两种内固定中均有行门轴侧骨槽植骨患者,治疗后通过影像学判定门轴侧骨槽融合率及轴性痛发生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①10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5.9年,未发生内固定断裂或松动、门轴侧骨槽处内层骨皮质折断等并发症;②52例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患者中,植骨24例,未植骨28例;54例微型板钉内固定患者中,植骨37例,未植骨17例;③106例患者中19例出现轴性痛,包括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组9例(植骨4例、未植骨5例)、微型板钉内固定组10例(植骨3例、未植骨7例);④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后,植骨组与未植骨组治疗后3个月门轴侧骨槽融合率和末次随访JOA评分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在微型板钉内固定治疗后,植骨组治疗后3个月门轴侧骨槽融合率高于未植骨组(P < 0.05),两组末次随访JOA评分改善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⑤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后,植骨组与未植骨组轴性痛发生率、首发时间、首发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及疼痛改善程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⑥在微型板钉内固定治疗后,植骨组轴性痛持续时间、疼痛改善程度优于未植骨组(P < 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⑦结果表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门轴侧骨槽植骨,不影响轴性痛发作特点;微型板钉内固定联合门轴侧骨槽植骨,有助于缩短轴性痛病程,提高其预后效果,促进植骨融合,尽快重建序列平衡和生物力学稳定性.

  •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单开门成形术后轴性痛发作风险因素分析

    作者:巩腾;夏群;王景贵;阚世廉

    目的 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行颈椎管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痛(PAS)发生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行单开门扩大成形减压联合连续开门侧Centerpiece微型钛板固定治疗79例OPLL患者,12例术后发生PAS.比较PAS和非PAS患者术中指标:减压节段数量,椎板开门角,C2和C7棘突处理方式;手术前后参数:合并颈椎不稳比例,C2~7节段Cobb角,颈椎前凸指数,矢状垂直轴线,K线类型,C4~6部分节段占C2~7整体屈伸活动度比例.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术前OPLL狭窄处骨化物形态、病理分型、术前颈椎不稳及术中C2或C7棘突处理方式对PAS发作的影响.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术后颈椎屈伸度变化幅度与PAS严重度和发生率间存在关联性.结果 PAS患者术前合并颈椎不稳比例、术前C4~6椎间占C2~7活动度比例、术后C2~7屈伸度矫正值均高于非PAS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颈椎不稳系预测PAS发作的独立易感因素,术后C2~7屈伸度显著下降与PAS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颈椎不稳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继发PAS独立风险因素.术后发生PAS患者颈椎屈伸度下降更显著.

  •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单开门减压术后轴性痛因素分析

    作者:巩腾;苏学涛;夏群;王景贵;阚世廉

    目的 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DM)患者行单开门扩大成形联合开门侧Centrepiece微型板钉固定术后轴性痛(PAP)临床特点、病理机制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79例MCDM患者行单开门扩大成形联合开门侧Centrepiece微型板钉固定,手术节段均≥4 个.根据是否发生PAP分为两组,PAP组(12 例)和非PAP组(67例)患者,比较手术前后颈椎曲度、颈椎前凸指数、颈椎屈伸、侧弯和侧旋活动度差异,评估术前C2~7节段颈椎曲度类型、大小及术前合并颈椎不稳与PAP发作的关系.结果 PAP组均接受非手术治疗,末次随访时基本改善. PAP组术前合并颈椎不稳比例高于非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AP组术后颈椎屈伸活动度下降幅度大于非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合并颈椎不稳的MCDM患者行单开门扩大成形联合开门侧Centrepiece微型板钉固定,术后更易继发颈椎屈伸活动度的下降和颈肩PAP.

  • 颈椎管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痛病程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巩腾;夏群;王景贵

    目的 探讨影响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颈肩轴性痛病程长短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因椎间关节硬化型颈椎病或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分别在我院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非融合减压,辅助开门单侧Centerpiece微型板钉系统固定术后发生颈肩轴性痛(PAP)患者32例的治疗和随访资料,根据术后PAP病程长短,将患者分为两组,即:≤3个月改善者17例和>3个月改善者15例,比较两组术后影像学资料矫正值,包括:术后3个月门轴侧骨槽融合率、颈椎弧弦距、颈椎曲率指数、颈椎曲度角、椎板开门角和门轴侧骨槽位置,多元逻辑回归分析上述指标对PAP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 共收集到32例术后早期发生PAP患者的资料,经保守治疗后均有基本缓解,均获得随访时间19~40个月,中位数27个月,PAP≤3个月改善患者术后3个月门轴侧融合率高于PAP术后病程>3个月后改善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8,P=0.040).术后3个月门轴侧融合率是影响单开门成形术后PAP持续时间长短的独立易感高危因素(OR=4.962,P=0.047).结论 有效提高术后早期椎板门轴侧骨槽融合率,是缩短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PAP持续时间的关键.

  •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单开门成形术后轴性痛相关诱发因素研究

    作者:巩腾;苏学涛;夏群;王景贵

    目的 探讨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mutiple 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tiudinal ligament,MOPLL)患者行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后轴性痛发生特征、病理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单开门椎板成形和连续节段Centerpiece开门侧钉板系统固定,治疗颈椎管MOPLL患者共计79例,其中术后轴性痛发生者12例,减压范围均不低于4个节段,比较术后轴性痛和非轴性痛患者C2~7节段整体、C3~4和C5~6椎间屈伸术前活动度和术后矫正值,评估术后轴性痛和非轴性痛者间C2~7椎体中心间距和侧块关节大间距术后矫正值差异.结果 颈肩轴性痛发作者,术后C2~7屈伸运动范围下降幅度大于非轴性痛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轴性痛者C5~6术前屈伸度大于非轴性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轴性痛者术后C3~4椎间活动度矫正值大于非轴性痛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椎体中心和侧块关节大间距术后矫正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如合并颈椎失稳,易致减压范围内各椎间屈伸度变化程度失衡和周围软组织应力动态失衡,继发术后轴性痛发生.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