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刺公孙、内关为主治疗呃逆58例

    作者:张玉红

    呃逆古称"哕",是患者自觉胸膈气逆、抽掣时喉间发出呃忒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忍,甚则妨碍说话、咀嚼、呼吸和睡眠.

    关键词: 呃逆 针刺 公孙 内关
  • 针刺“尺腹”、公孙穴配合隔药灸脐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26例

    作者:颜晓;马凤君;曾洪福;李姝静;代宗辉;孙萌;马玉侠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mesenteric lymphadenitis,ML)是发生于回肠、结肠区域的肠系膜淋巴结的炎性反应,好发于儿童及18岁以下青少年,尤多见于7岁以下儿童,经常出现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中或者发生于肠道感染之后,是引起儿童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1].笔者采用针刺“尺腹”、公孙穴配合隔药灸脐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26例,现报道如下.

  • 电针公孙、内关穴治疗消化系统急性腹痛疗效评价

    作者:侯志鹏;包永欣;郝长宏;王健

    目的 观察电针公孙、内关治疗消化系统急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公孙、内关后,采用低频率、大幅度捻转泻法,待患者有强烈得气感后,连通脉冲电疗仪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30分钟,分别在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60分钟后统计疗效.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取穴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 (14/15),对照组为86.67% (13/1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公孙、内关治疗消化系统急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显著.

  • 循经导气法针刺促进胸腹部手术后排气、排便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崔飞;阚德新;黄海波;绿俭

    循经导气法针刺足三里、公孙穴可使胸腹部手术后排气、排便时间缩短,腹胀程度减轻[1],但是尚有部分患者出现了腹胀,并在术后18 h后才排气、排便.笔者对56例胸腹部手术患者进行系统回顾,对可能产生影响的手术时间、患者年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 循经导气法针刺足三里、公孙促进胸腹部术后患者排气排便临床观察

    作者:崔飞;阚德新;黄海波;裴俊清;逯俭

    胸腹部术后腹胀多由胃肠道蠕动减弱,肠腔积气过多所致,出现恶心、腹胀、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致血液回流受阻,并可影响胃肠吻合口和腹壁切口的愈合.2007-01-2008-12,我们应用循经导气法针刺足三里、公孙促进胸腹部术后患者排气排便56例,并与外科常规处理56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 电针足三里与内关公孙不同配伍对胃黏膜损伤大鼠NO EGF的影响

    作者:王灵;彭楚湘;周国平;邓常青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与内关、公孙不同配伍对胃黏膜损伤大鼠表皮生长因子(EGF)、一氧化氮(NO)的影响以了解不同配伍其效应有何差异.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足三里组、足三里配内关组、足三里配公孙组、足三里配内关公孙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用无水乙醇按0.6mL/100g灌胃,造成胃黏膜损伤模型.各组检测胃黏膜EGF、血清和胃黏膜NO含量.结果:各电针组胃黏膜EGF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血清和胃黏膜NO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足三里组、足三里内关组、足三里公孙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足三里内关公孙组对比这三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电针足三里与内关、公孙不同配伍能提高胃黏膜EGF含量,促进NO的合成与释放,起到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内关、公孙与足三里单独配伍没有明显地增效作用,而两穴合用时可有明显增效作用.

  • 内关公孙穴应用及其机理研究探析

    作者:钟鸿;武哲丽

    内关和公孙配伍可治疗心、胸、胃、腹等疾患如原发性低血压,不稳定心绞痛、化疗期胃肠道副反应、食管癌梗阻、妊娠呕吐、呃逆等.从临床和科研两个角度较全面地论述了内关、公孙的配伍机理及两穴的配伍应用.

    关键词: 内关 公孙 对穴 机理
  • 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15例

    作者:黄慧玲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例患者均给予针刺治疗,观察其主要症状变化.结果:15例中,临床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6.7%.结论:针刺治疗痛经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从平衡针灸学看单穴疗法

    作者:谈珉佳

    平衡针灸学以中医的心神调控学说和西医的神经调控学说共同点为理论基础,形成针灸与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控模式.以突出人体自身平衡系统对针灸刺激的反应为特点,实施对能量物质的再分配、再调整,间接地依靠病人自身来治疗自己的疾病.单穴疗法就是外界刺激的关键步骤.

  • 针刺内关公孙为主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史永奋;王丹华

    目的:探讨内关穴与公孙穴相配对腹部术后胃瘫病人的疗效.方法:3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取穴内关与公孙相配,对照组取穴内关,两组均伍以足三里、上巨虚.结果:治疗组治愈率100%,平均治疗次数4.38±1.43,对照组治愈率90%,平均治疗次数8.9±2.85,两组平均治疗次数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差异.结论:内关穴与公孙穴相配对术后胃瘫的治疗起协同增效作用.

  • 电针公孙、内关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作者:洪枫

    目的:观察电针公孙、内关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双侧公孙、内关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电图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DDQL)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各项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餐后胃电图主波频率及慢波频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餐后胃电图主波频率及慢波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DDQL各项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DDQL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公孙、内关穴是一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方法,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整胃肠节律。

  • 针灸治疗神经性呕吐13例

    作者:谢科;吕颜宗

    神经性呕吐属于胃肠道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往往在进食后,突然发生呕吐,不费力,一吐即出,量不多,多为一二口,呕吐后仍可继续进食,不影响食欲.平时无其他异常表现,某种意识可起主要作用,引起呕吐.

  • 公孙、内关为主针刺防治化疗性呕吐疗效观察

    作者:周丽;胡慧;李泉旺

    目的:观察以公孙、内关为主针刺防治化疗性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法,将40例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组.A组第1周期用格拉司琼,第2周期用格拉司琼加针刺公孙、内关、足三里;B组第1周期用格拉司琼加针刺公孙、内关、足三里,第2周期单用格拉司琼.结果:针刺治疗止恶心呕吐的有效率与单用格拉司琼比较有显著差异,其中第1~2天无显著性差异,第3~5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能增强格拉司琼对抗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的防治,有效克服格拉司琼对迟发性呕吐治疗的局限性,明显改善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使化疗顺利进行.

  • 八脉交会穴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张艳;倪光夏

    八脉交会穴是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气血经气相通的8个穴位,分别为:列缺、照海、后溪、申脉、内关、公孙、外关、足临泣.多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腕踝关节附近,此八穴首见于宋子华的《流经八穴》,后收于元·窦汉卿所著的《针经指南》,窦氏称其为“流注八穴”、“交经八穴”,明·徐凤所著的《针灸大全》中首次提出八脉交会穴的名称,并提出“主应配穴法”及“灵龟八法”、“飞腾八法”两种按时配穴法.八脉交会穴为正经和奇经八脉相通穴,针一穴可治疗两经以上疾病,故治疗范围广,疗效显著.

  • 电针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心肌肌浆网Ca2+ -ATPase活性的影响

    作者:任路;马铁明;刘旭来;孙艳;于本性;王树春

    目的:研究电针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心肌肌浆网Ca2+-ATPase活性的影响,并以内关穴与公孙穴作对比研究.方法:采用冠脉结扎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定磷法检测心肌肌浆网Ca2+-ATPase活性.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肌Ca2+-ATPase活性降低,电针内关与公孙均可提高心肌Ca2+-ATPase活性,与模型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公孙组差于内关组(P<0.05).结论:电针可提高心肌Ca2+-ATPase活性,从而抑制钙超载的发生,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且不同腧穴间作用有差异.

  • 磁性针灸绊按压公孙、内关穴治疗术后恶心呕吐30例

    作者:颜惠玉;蔡丽月;曾梅玉

    目的:探讨磁性针灸绊按压公孙、内关穴治疗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收集30例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均实施磁性针灸绊按压公孙、内关穴10min,观察术后恶心呕吐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均显著改善,总有效率达96.67%。结论:磁性针灸绊按压公孙、内关穴治疗术后恶心呕吐疗效显著。

  • 内关公孙配伍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俞晓丽

    目的:内关、公孙两穴是人体的八脉交会穴,通过两穴配合在临床上的应用,比较得出两者配伍的优势,临床上对多种疾病有效.方法:分别从某院胸、心、胃等患者中抽取46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这46人分组进行对比,查看其治疗效果;同时还对其他疾病应用研究;结论:对23例原发性低血压进行内关公孙配伍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8%;对不稳定性心绞痛进行内关公孙配伍治疗,比常规使用西医优势强的多;而且这种治疗方式对多种疾病有效.

  • 隔物灸对原发性痛经肾俞次髎公孙穴位电阻的影响

    作者:王强玉;孙立明;孙立虹;梁玉磊;李新华

    目的:观察隔物灸神阙、关元穴治疗前后患者双侧肾俞、次髎、公孙穴电阻值及电阻失衡率的变化,以探讨胞宫相关经脉腧穴电阻失衡现象与原发性痛经的相关性,及隔物灸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相关经脉腧穴电阻的影响.方法:以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隔物灸组,采用隔盐灸神阙穴和隔姜灸关元穴的治疗方法;对照组56例,口服月月舒冲剂治疗,并设30例正常女性为正常组.观察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前后双侧肾俞、次髎、公孙穴电阻值及电阻失衡率变化,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正常组双侧肾俞、次髎、公孙穴电阻值及电阻失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双侧肾俞、次髎、公孙穴电阻值及电阻失衡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并恢复至正常组水平.结论:原发性痛经患者肾俞、次髎、公孙、穴位电阻值升高,且双侧肾俞、次髎、公孙穴电阻失衡现象较正常女性明显,而隔物灸法可明显降低电阻值,并同时改善其电阻失衡现象.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