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武警部队医疗后送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作者:胡建;沈昀;王心;南克勉

    医疗后送作为战时或平时遂行多样化任务卫勤保障的中心工作,其信息化建设是武警部队后勤“三大建设”任务的重要一环.本文就武警部队医疗后送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实施目标及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 决策支持技术在战时医疗后送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马建威;郝枭雄;黄朝晖

    战时医疗后送是军队卫勤保障的中心工作和核心任务.现行的医疗后送策略生成依然主要依托卫勤指挥员的个人能力和经验,未来将面临战时复杂情况特别是批量伤病员发生的挑战.引入决策支持理论和相关的技术方法,有利于在医疗后送方案设计、药材资源筹备、后送工作筹划、后送地点选择等多个方面,提高医疗后送决策制定的科学性、有效性、针对性和灵活性,促进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后送阶梯的灵活设置,对提高伤病员救治和后送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 陆军战时医疗后送模拟系统介绍

    作者:杜海舰;伍瑞昌;王运斗;郭立军;张晓峰;王兴永

    战时医疗后送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我们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结合卫生勤务、运筹学理论,建立了战时医疗后送计算机模拟系统.1 模拟系统的总体要求

    关键词: 战时 医疗后送 模拟
  • 联合国维和二级医院伤病员医疗后送的实践与启示

    作者:魏新建;王锦波;刘晓斌;马俊杰;朱祥悌

    本文对2011年3月-2012年1月中国二级医院在联苏团和联南苏团内承担卫勤保障任务期间,空运后送12例伤病员的实践标准、时机、程序、特点及特殊情况处理进行了总结,并就我军卫勤保障应得到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 维和任务区医疗后送及对我军的启示

    作者:刘成刚;邵垌仁;赵中华;徐尧;徐起;刘骥;王九生;陈超

    本文对联合国维和任务区医疗分队医疗后送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归纳,并提出加强我军基层部队医疗后送保障的建议.

  • 提高灾害应急医学救援医疗后送能力的探讨

    作者:葛毅;高嵩;蒲卫;吕雪峰;郭歌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繁多,主要有洪涝、干旱灾害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山体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如1976年的河北唐山地震、2003年的SARS、2004年的禽流感、20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2010年的青海玉树地震等,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危害.因此,建立高效的医疗后送体系,提高医疗后送能力是挽救人民群众生命、降低伤死率和伤残率的关键.现就有关问题探讨如下.

  • 战场后送救治模块化训练的做法

    作者:刘泽刚;王涛;冯雁康;姚建忠;张建平;刘军

    规范化的战场后送救治模块训练,有利于快速培训基层军队医护人员,形成医疗后送的能力.本文报告了某野战医疗所借鉴国内外军队基层卫生人员规范化培训流程及军演的经验,拟定战术后送救治训练方案,以模块化训练实施;队员先逐一强化训练各分模块,再将各模块综合起来以团队形式接受连贯模拟综合考核,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模拟复杂伤情救护训练,后,队员在急诊科及高速公路接受真实伤员交通创伤处理强化训练,使受训后的学员较快具备独立急救并处理、后送复杂伤情伤员的能力.

  • 团卫生队医疗后送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作者:赵祖宏

    为掌握我区边海防部队团卫生队执行本级收治范围和转送标准情况,加强工作指导的针对性,近,我们协助体系医院(解放军303医院)对各团1999年度的伤病员医疗后送及住院情况进行了统计.

  • 美陆军医疗后送能力建设的特点及启示

    作者:李佳;张静;汪陈应

    本文介绍了美陆军卫生部为适应军队远征型和模块化改革,提升卫勤保障能力,提出的医疗后送能力建设指导方案.该方案要求:减少保障层次,对卫勤指挥机构和保障力量进行模块化重组;强调连贯性救治;完善后送协调机制.上述思路值得借鉴.

  • 电子对抗部队医疗后送体制研究

    作者:陈国良;刘晓荣;范晨芳;贾万年;胡永祥;顾仁萍

    电子对抗部队医疗后送是指电子对抗部队伤病员经火线或现场抢救,通过各级救治机构的分级救治与后送,逐步完成治疗的卫勤保障活动.电子对抗部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对其医疗后送体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海上医疗后送信息的构成及特点(下)

    作者:陈伯华;王敏

    2海上医疗后送信息的特点海上医疗后送信息围绕海上伤员的救护、治疗和后送而产生及流动.这些信息除了具有信息的无限开发性、时间有效性、存贮共享性、加工传递性基本共性特征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目的性、知识性、复杂性、精确性、时效性和安全保密性等特点.

  • 作者:

    关键词:
  • 作者:

    关键词:
  • 航空医疗后送对颅脑战创伤的影响

    作者:贾博;高原;张剑宁

    目的 综述航空医疗后送环境对于颅脑战创伤的影响,以期对我军卫勤工作中的医疗实践提供借鉴. 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内外该领域的相关文献. 资料引用 引用文献资料38篇.资料综合 颅脑损伤是战争时常见损伤,为了提高颅脑战创伤员救治的成功率,快速安全的后送至关重要.航空医疗后送是使用飞机运送伤病员的医疗后送方式,颅脑战创伤患者经过航空医疗后送,可以尽快抵达后方医院,获得有效的医疗救治以及后期的康复治疗.但由于航空医疗后送的特殊环境,飞行中所经历的加速度、气压、温度、氧含量等变化会导致伤病员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进而加重颅脑损伤,导致伤病员病情加重. 结论 航空医疗后送颅脑损伤患者的过程中,必须预防各种不利因素的发生,减少航空医疗后送导致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 2015年某团卫生队门诊及后送病例统计分析

    作者:付维林;陈贤兵;唐小艳;饶宝中;屈南;唐文;阮林超

    目的 了解基层官兵的疾病谱,为维护官兵健康、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卫勤战备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研究,对某团卫生队2015年门诊及后送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就诊1216例次,系统疾病的构成主要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外伤性疾病、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排名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软组织损伤、皮炎.1216例病例中后送151例,占12.42%,其系统疾病构成中前3位分别为外伤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后送病例中收住入院的有76例,入院率50.33%.结论 明确了门诊疾病及后送病例中的主要疾病构成,可为基层部队做好疾病预防提供依据.

  • 未来高原寒区作战伤病员医疗后送问题之思考

    作者:吴峰;周世伟

    目的:通过对高原寒区复杂环境和高技术局部战争环境对伤病员医疗后送工作影响的分析,发现现行医疗后送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找出适应未来高原作战的新型医疗后送模式.方法:通过对以往自卫还击作战资料和现代局部战争医疗后送工作的分析,提出适应未来高原作战的更为科学的医疗后送体制.结果:目前伤病员医疗后送中存在的三个薄弱环节:一是伤员相对集中,易大量集中滞留于火线;二是师以前卫勤力量过于分散,难以形成合力;三是师救护所和野战医院位置重叠,卫生资源的效能未能充分发挥.针对存在的三个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取消营救护所,卫勤力量加强至火线;(2)师团混合编组,扩大团救护所救治范围;(3)战役后方只设一级医院;(4)根据未来高原寒区作战需要,建立立体化后送网络.结论:采取上述医疗后送卫勤保障措施,可使伤员获得专科治疗的时机提前1~2个救治层次,有利于伤员尽早接受专科治疗,减少轻伤员和部分中度伤员向战略后方救治机构的转运量,提高治愈归队率.

  • 美军2001-2011年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医疗后送情况分析

    作者:李丽娟;赵志芳;刁天喜

    通过综合整理美国武装部队健康监测中心(AFHSC)《医学监测月报》(MSMR)发布的统计数据,分析了美军2001-2011年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被医疗后送的伤病员的疾病特征、数量变化以及发展趋势,以期了解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伤病谱的特点,为我军开展战时伤痛救治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 重大自然灾害后危重伤病员紧急医疗后送的分析与体会

    作者:汤迎伟;闫兰;韩晓鹏;苏琳;朱万坤

    目的:总结分析重大自然灾害后危重伤病员的紧急医疗后送工作,提高灾后危重伤病员后送能力,有效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分析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在玉树地震及舟区泥石流灾害后危重伤病员紧急医疗后送中的相关资料,总结经验.结果:全部伤病员均安全送抵目的地,保证了伤病员的有效救治.结论:严密的组织、完善的后送装备的准备及严格的后送管理是确保危重伤病员紧急医疗后送工作成功的关键.

  • 高原型担架研制

    作者:刘显胜;刘杰;高钰琪

    目的:研制一种高原型担架,以适应高原特殊环境伤病员医疗后送的需求.方法:高原型担架整体上由承压板、防护罩、控制中心和外部附件4个部分组成.运用防护罩与承压板构成封闭空间,防护罩内设置调节该空间内气压及氧气体积分数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承压板上设有控温电热毯,综合运用控制中心对防护罩内的温度和氧气体积分数实施动态监测和控制.结果:该高原型担架可提高伤病员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转运过程中高原环境对伤病员伤势产生的不良影响.结论:该高原型担架适宜高原特殊环境使用,可满足高原医疗后送和高原健康需求的双重需要,降低转运风险.

  • 多功能战救电瓶车的研制

    作者:廖东初;陈永安;张德栋;龚建军

    目的:研制一种适用于特殊环境的野战救护电瓶车,该电瓶车也可用于平时开展医疗保障服务.方法:采用与整体设计尺寸相近的YK8112型易卡电瓶车,在保留原车底盘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装,整车分为驾驶舱和医疗舱2个部分.其中将医疗舱划分出伤病员安置区、医护人员乘坐区及救护操作区,并配有急救呼吸机、除颤监护仪等急救设备.结果:该款电瓶车大行驶速率为45 km/h,整体性能良好,便于在特殊环境展开.结论:该电瓶车是一种军民两用医疗后送工具,可满足特殊环境野战医疗救护需要.

95 条记录 2/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