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卓越医学之医药专业质素:中国传统医患关系之现代功能

    作者:李瑞全

    从中国传统之医疗专业和医患关系发掘出中国医药所具有的一种视医疗为仁术、视病犹亲的医患关系,合理回应中国传统社会特别重视的医师与病人和病人家属所结合成的亲密关系,重修医患与家属互相信任的方向,即建立一种家人之间的内在的信任关系,让病患与家属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真诚和专业的服务.后建议医院方面提高专业质素的具体表现,使病人有回家的感受,提升医疗的质量.

  • 医暖人心

    作者:唐超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帮助与抚慰是医学永恒的主题,当患者将生命与健康以信任的砝码托付于医生身上时,医者除了用精湛的技术竭尽全力为他们解除疾患外,更应给予他们那份包含关切与同情的医者情怀.然而,医院既是温暖的地方,也是冷漠的地方;既是令人心怀希望的地方,也是令人绝望的地方.由于医患之间长期存在误解,缺乏足够的信任,导致双方互相猜疑,医患矛盾越来越突出,暴力伤医事件不断上升.如何重建医患信任,才能打破此僵局呢?

  • 乡镇卫生院改革对其医患信任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作者:刘一;于鲁明;王晓燕;彭迎春;杨佳;刘洋

    目的 了解乡镇卫生院在不同时期卫生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对医患信任的影响并分析原因,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方法 对北京市北部某远郊区3所乡镇卫生院进行为期3天的实地观察,对4位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进行第二次个人深入访谈,了解并分析乡镇卫生院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医患信任产生的影响.结果 乡镇卫生院医患信任受卫生政策的影响,在改革的不同时期信任水平不同,第一阶段(1949-1983年)医患信任情况较好,主要是受卫生院的公益性质和合作医疗影响,第二阶段(1983-2003年)医患信任程度下降,主要是由于政府投入不足,乡镇卫生院逐步市场化,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医患信任逐渐提高,主要受收支两条线、基本药物制度和人才培养等政策影响,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结论 乡镇卫生院须在坚持公益性质和保障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和保障公共卫生服务,同时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从而提高医患信任.

  •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医患信任危机成因研究

    作者:潘远航;吴群红;郝艳华;樊华;单凌寒;梁立波;康正;王澜;郝洁靓

    目的 探讨导致医患信任危机的多维影响因素与解决策略.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专家咨询、现场调查及因子分析的方法,寻找对医患关系信任构成重要影响的潜在公因子,分析医患信任危机的成因.结果 医疗服务因子、医疗纠纷调解与行业监管因子、社会制度因素及文化价值因子、医患沟通因子是驱动医患信任危机形成的主因.结论 医患信任危机的形成受到医疗服务过程、外部社会制度及文化观念、行业监管及医患沟通和互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全社会共同努力,消解医患信任危机的坚冰,促进医患关系修复与和谐.

  • 医生视角下的城市三级医院医患信任建立机制研究

    作者:莫陶欣;王晓燕;郭蕊;刘兰秋;杨佳;于鲁明

    目的 从医生的视角,了解首都城市三级医院医患信任的现状、医患信任建立的途径,剖析医患信任建立机制,为提高医患信任程度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 选取3家三级甲等医院,每家医院分别选取12名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计36人;每家医院进行5天的实地观察和个人深入访谈,累计15天.结果 不同人际信任程度从高到低排序前三位分别是家人、亲戚、朋友,而低的是医患信目的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选取三家三级甲等医院(X、Z、B)作为实地观察的研究现场;医患信任建立类型的选择人次从高到低依次是声誉型、关系运作型、社会背景相似型、法制型;医患信任建立渠道的选择人次前三位分别是是经人介绍认识、和医生交谈建立关系、彼此熟悉(亲戚).结论 首都城市三级医院医患信任呈现普遍主义信任的特点,且医患间信任程度不高;城市三级医院医患信任建立方式以声誉型、关系运作型为主;需要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建立良好的制度型信任建立机制.

  • 医学伦理中的医患信任

    作者:刘彦平

    本文对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从医惠信任角度进行论述.通过医患信任对医患关系的独特作用及医患信任的实质阐述医患信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解决医患信任的途径.

  • 信息不对称下医患信任的缺损与重构

    作者:徐渊洪

    在医疗规范约束的前提下,引入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方法,通过评价医患关系运作对建立医患间信任的思考,以求证明医生不仅在医疗过程中处于有利的地位,而且在建立和增强医患相互信任关系时也拥有主动权,因此能够而且也应当认真主动释疑,强化医生对患者的理解并提高患者对医疗风险的认识.

  • 人际关系运作对建立医患互信作用的思考

    作者:徐渊洪

    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个人美誉度、社会相似性、法律规章制度以及人际关系运作的方法建立和产生信任.本文通过对医患信任现状的认识和对信任内涵的思考,主要探究人际关系运作方法在建立和增强医患相互信任关系中的内容和所发挥的作用,从一个侧面浅析这种信任关系对医护人员、医患关系和医疗过程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思考.

  • 基于患者家属视角的医患信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陈美林;汪文新;江舜杰;赵宇

    目的 医患双方彼此的信任度正在不断降低,文章基于一般人际信任量表调查患者家属对医患信任的评价,探究患者家属对医患信任评价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和一般人际信任量表对我国5个省份10家三级甲等医院的3010名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仅47.2%的患者家属赞同当前医患信任度很好,患者家属的人际信任得分为(70.52±7.07)分.家属年龄、月收入水平和生活满意度是医患信任评价的影响因素.结论 患者家属对医患信任的认同度较低,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患者家属的人际信任水平以及生活满意度,从而进一步提升医患信任度.

  • 基于医患信任的医务人员工作投入路径研究

    作者:李文姣

    通过对医务人员的问卷调查,探索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医患信任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工龄和职称的医务人员在医患关系和工作投入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医患信任对工作投入及其三个维度(活力、奉献、专注)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因此,建立医患信任,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投入.

  • 领悟社会支持在患者攻击性与医患信任间的中介作用

    作者:赵静波;许诗琪;尹绍雅

    目的 探讨患者攻击性、医患信任间的关系以及领悟社会支持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Buss-Perry攻击性量表中文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维克森林医师信任量表中文版,随机抽取广州市338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中介模型拟合.结果 ①患者的攻击性、医患信任和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54(18)、32(8)、62(15).②不同性别患者在攻击性总分(Z=-2.37,P=0.02)及身体攻击(Z=-4.07,P<0.01)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显著高于女性.③患者攻击性与医患信任(r=-0.13,P<0.05)及领悟社会支持(r=-0.14,P<0.01)均呈现显著负向关,领悟社会支持与医患信任呈现显著正相关(r=0.36,P<0.01).④领悟社会支持在患者攻击性与医患信任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GFI=0.989,NFI=0.989,IFI=0.998,CFI=0.998,RMSEA=0.026,x2/df=1.229).结论 领悟社会支持是患者攻击性的保护因素,增强患者的领悟社会支持可以帮助患者与医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 医患信任构建中的政府策略选择研究

    作者:张艳丽

    医患关系问题的核心是医患信任问题,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紧张,医患信任缺失,已经影响到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本研究运用博弈理论,构建了政府监管部门与医生信任策略选择的博弈模型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政府在医患信任构建中应选择的策略和对策.

  • 风险社会视角下的医患信任研究--基于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的实证研究

    作者:苗京楠;张建;王晓燕;刘兰秋;刘扬;郝晋

    目的:了解北京市三级医院的医患信任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改善医患信任的措施。方法对北京市6家三级医院的593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患信任的评分为2.81±0.93分,其中低风险认知组的医患信任程度显著高于高风险认知组。城市三级医院医患之间的信任类型以声誉型信任为主(532人),卫生政策对医疗服务和医患信任有较大影响,总体评分为4.02分。结论风险社会背景下,医患信任具有脆弱性,应从提高医疗机构诊疗水平、拓宽医患沟通渠道、完善医疗卫生政策等多种途径促进医患信任。

  • 基于北京市农村居民视角的城乡医患信任现状研究

    作者:周新歌;王晓燕;申昆玲;董屹;马晓;周慧姊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对城乡各级医疗机构信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增强医患信任的对策和建议.方法:在北京市怀柔郊区3个乡镇中选取12个行政村,进行为期18天的实地观察,并对24位村民进行定性访谈,分析村民对各级医疗机构的信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村民对城市大医院医生和村卫生室的总体信任评价平均分均优于乡镇卫生院,其主要原因为村卫生室“人际信任”牢固,城市大医院设备完善与医疗技术水平高等,而乡镇卫生院医药报销比例高,但诊疗水平、设备条件相对不足.村民与城市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医生信任建立类型为声誉型,通过一般的就诊过程建立;与村医的信任类型为社会背景相似型,因为彼此熟悉.结论:提高村民对各级医疗机构的信任,需要不断强化农村医患“关系信任”,提高村医技术水平;提高乡镇卫生院医保报销比例,完善药品目录;积极推进医联体建设,分流城市大医院就诊压力,促使患者有序就医.

  • 北京市H区农村医患信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作者:周新歌;申昆玲;王晓燕;于丽玲;马晓;周慧姊

    目的::了解农村医患信任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方法: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在北京市H区分层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选取4个村,进行实地观察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村民与村医间的信任关系总体良好,村民与村医的特殊人际关系和沟通方式以及他们对村医诊疗水平和服务内容的准确判断是农村良好医患信任形成的重要因素,但村民不断上升的健康诉求、村卫生室工作重心的转移、村医工作积极性下降等给农村医患信任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结论:应充分利用农村医患关系的特殊优势,提高政府及卫生部门支持力度,提高村医的技术水平及患者的配合度。只有医患双方都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才有利于增强对彼此的信任。

  • 患方视角下北京市某区乡镇卫生院医患信任状况研究

    作者:赵博;陈秉喆;孙德婧;杨佳;王晓燕

    目的:从患方视角了解北京市乡镇卫生院的医患信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构建农村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4年5月5-6日对北京市H区14个乡镇卫生院的70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方视角下,认为医生总体上信任患者的有61人(87.14%),认为患者总体上信任医生的有63人(90.00%)。认为医患信任建立的原因依次为医疗技术(88.57%)、道德品质(81.42%)、彼此熟悉(47.14%)。医生评价中,患者认可度低的依次为正确诊断(81.43%)、诊疗效果(81.43%)、不必要检查(82.86%)。医疗机构评价中,患者认可度低的依次为药品种类(60.00%)、诊疗设备(64.29%)、药品价格(71.43%)。卫生政策评价中,患者对“新农合”报销制度的知晓率高(91.43%),且多数患者认为相关卫生政策对医患信任有提高作用。结论:今后要重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以患者的需求与医务人员的利益为导向制定相关卫生政策。同时加强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的建设,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及工作积极性,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 北京市H区基层卫生服务内容变化对村落医患信任的影响

    作者:马晓;王晓燕;董屹;周慧姊;刘一

    目的:了解北京市H区农村医患信任现状及基层卫生服务内容变化对医患信任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H区3个乡镇的12位村干部、12位村医以及24位村民进行实地观察和访谈,对访谈结果进行定性分析。结果:乡土社会“差序格局”背景之下的村落医患信任,以人际信任为主体,呈现总体信任、个别不满的局面。结论: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由于村民健康需求提高、可选择性增强以及村卫生室服务重点转移、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基层卫生服务内容的变化,对村落医患信任产生一定的影响。

  • 北京市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医患信任影响因素调查

    作者:邓晓晓;王晓燕;杨佳

    目的:了解北京市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医患信任现状,探索有利于增加乡村两级医患信任的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H区抽取12个行政村,运用参与式与非参与式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地观察。结果: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比较,除村干部与村民外,其他各类调查对象均对乡镇卫生院医患信任评价较高(多数在3.8分以上);村干部及村民对村卫生室的医患信任评价较高,均达到4分及以上。在现有的诊疗条件中,有利于促进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医患信任的因素主要有医疗费用、诊疗技术、服务态度和医患熟识关系。结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可通过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与患者建立熟悉关系等方法来增进医患信任。

  • 基于乡镇卫生院患方研究的医患信任现状分析

    作者:刘一;于鲁明

    目的:在了解乡镇卫生院患方信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医患信任关系的对策和建议。方法:对北京市北部某远郊区3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为期9天的实地观察,并对24位患者进行定性访谈,分析患方对医方信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对城市大医院医生的总体信任评分高于乡镇卫生院,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乡镇卫生院医生技术水平较低、缺少适应患者需求的设备和药品、公共卫生不能满足患者需求等。乡镇卫生院的患方信任类型为声誉型信任,影响其信任的因素主要为诊疗技术、医患沟通和报销制度等方面。结论:乡镇卫生院可通过提升医生诊疗技术水平,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增加适应患者需求的设备和药品种类等方法,以提高患者对医方的信任度,从而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 单位制度变迁视阈下社会转型对医患信任的影响

    作者:任学丽

    社会转型是医患信任嬗变的历史背景,医患信任嬗变是反映社会转型的基本侧面,单位制度变迁是透视二者关系的良好视角.新时期我国社会转型的重要表现是从"熟人社会"转向"生人社会",直接引发了医患关系从互信到互不信的明显转变."熟人社会"中医患信任主要是基于熟悉的人际信任,"生人社会"则呼唤基于规范的制度信任.人际信任加速失效、制度信任尚未完全建立造成信任结构断裂是医患信任危机发生的根源."人际信任"与"制度信任"各有优势和不足,重建医患信任必须努力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108 条记录 3/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