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葫芦茶治疗婴儿脓疱疮50例观察

    作者:田小华

    婴儿脓疱疮好发在室温过高,包裹过紧,卫生条件较差的情况,好发皮肤皱褶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感染,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也可以为混合感染.2006年6月~2012年6月使用葫芦茶洗浴联合外涂2%莫匹罗星治疗婴儿脓疱疮患儿5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葫芦茶叶抗过敏性哮喘组分分析

    作者:丁辉;史丽颖;陈瑶;卢轩;冯宝民;王永奇;于大永

    目的:研究葫芦茶抗过敏性哮喘的活性组分及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中、高压液相色谱法对葫芦茶叶提取物进行多组分富集,采用无标记整合药理学方法筛选富集得到的组分对GPR35受体的激动活性,应用HPLC-TOF-MS技术对活性组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葫芦茶叶的95%乙醇提取物经正庚烷-70%甲醇萃取,70%甲醇萃取层经C18中压制备柱,分别以5%,70%和95%的甲醇洗脱,其中70%甲醇洗脱部分经XAmide高压制备色谱柱,以甲醇-水洗脱,按色谱峰收集流分,共得到10个组分.GPR35受体激动活性筛选结果显示组分Fr4,Fr5,Fr6,Fr7,Fr9,Fr10对GPR35受体有较强的激动活性,同时对GPR35受体激动剂敏喘宁显示了脱敏活性,由此推测上述组分为葫芦茶抗过敏性哮喘的活性组分.采用HPLC-TOF-MS技术对上述活性组分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从中鉴定出乌索酸,儿茶素,山柰酚-3-O-α-鼠李糖基(1→6)-β-葡萄糖苷,槲皮素-3-O-α-鼠李糖基(1→6)-β-葡萄糖苷/槲皮素-3-O-α-鼠李糖基(1→6)-β-半乳糖苷,间苯三酚-1-O-β-葡萄糖苷,槲皮素-3-O-β-葡萄糖苷,山柰酚-3-O-β-葡萄糖苷,山柰酚-3-O-β-半乳糖苷,triquetrumone E,triquetrumone F,山柰酚,胡萝卜苷,芹菜素,共12个化合物.结论:组分Fr4,Fr5,Fr6,Fr7,Fr9,Fr10为葫芦茶抗过敏性哮喘的有效组分,从活性组分中检测到的12个化合物可能为葫芦茶抗过敏性哮喘的有效成分.

  • 葫芦茶的薄层色谱鉴别

    作者:文东旭;陆敏仪;唐人九;郑学忠

    目的建立葫芦茶药材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3种展开系统分别对葫芦茶进行薄层色谱实验.结果各斑点分离效果较理想.考虑实际情况,可取熊果酸和芦丁作为对照品,进行葫芦茶的薄层色谱鉴别.结论可作为该药材质量标准的鉴别方法.

  • 葫芦茶的生药鉴定

    作者:朱华;廖月葵;辛宁;董晖

    目的对葫芦茶Tadehagi triquetrum进行鉴定.方法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紫外光谱法.结果葫芦茶的茎与叶的组织构造有一定特点且变异较大.结论作为该药材质量标准的参考依据.

  • 葫芦茶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作者:文东旭;陆敏仪;唐人九;郑学忠;井上谦一郎

    从葫芦茶Tadehagi triquetrum (L.) Ohashi中又分得9 个单体化合物.通过化学方法和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乌索酸(Ⅰ)、冬青素A(Ⅱ)、3,5-二羟基苯基-6-O-反式-对羟基-肉桂酰基-β-D-葡萄吡喃糖苷(Ⅲ)、山柰素-3-O-β-D-葡萄吡喃糖苷(Ⅳ)、山柰素-3-O-β-D-半乳吡喃糖苷(Ⅴ)、(+)-儿茶素(Ⅵ)、3,5-二羟基苯基-β-D-葡萄吡喃糖苷(Ⅶ)、槲皮素-3-O-β-D-葡萄(6→1)-α-L-鼠李吡喃糖苷(Ⅷ)、山柰素-3-O-β-D-半乳(6→1)-α-L-鼠李吡喃糖苷(Ⅸ).其中Ⅲ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葫芦茶苷.其余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 治感佳胶囊中羌活鉴别方法的改进

    作者:王焱;苑华

    治感佳胶囊是中西药结合的抗感冒药,由山芝麻、穿心莲、葫芦茶、三叉苦、羌活、板蓝根、薄荷脑、对乙酰氨酚、盐酸吗啉双胍、马来酸氯苯那敏加工制成,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2册).

  • 葫芦茶的质量研究

    作者:卢端萍;陈志桃;王立兴;林维钦

    目的建立葫芦茶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葫芦茶中的芦丁进行定性鉴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葫芦茶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紫外分光光度法精密度、重现性良好;芦丁在9.2μg·mL-1~55.2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98.86%,RSD=2.21%(n=9).结论本法可有效地控制葫芦茶的质量.

  • 葫芦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眭荣春;李诒光;张理波;李露爽;张娟娟

    葫芦茶为豆科植物葫芦茶的全草,是我国西南地区传统习用中草药,近年来发现其主要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杀虫等药理作用,经系统文献调研对近几年葫芦茶在药理活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葫芦茶种子发芽试验

    作者:彭朝忠;李学兰;彭建明;王云强

    葫芦茶 Tadehagi triquetrum ( Linn ) ohashi 为蝶形花科半灌木,药用根,茎,叶,味甘,性凉,有祛风解表、健脾利湿消炎止痛的功效.我国分布于云南、海南、广东、广西、福建、贵州等省区,2002年我所进行中药资源保存课题研究,野生变为家种,在云南分所南药园内种植,生长较好,每年结果很多.

  • 傣药葫芦茶的栽培技术

    作者:管燕红;马洁;张丽霞

    葫芦茶Tadehagi triquetrum (L.) Ohashi.又名田刀柄、咸鱼草、丹火马(傣语),为蝶形花科植物,亚灌木状草本或半灌木,高达1 m.花期7月,果期8~10月.以全株入药,味微苦、涩、性凉.有清热解毒、消积利湿、杀虫防腐的功效[1].主要用于预防中暑、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肾炎、黄疸型肝炎、肠炎、细菌性痢疾、小儿疳积、妊娠呕吐、菠萝中毒、小儿硬皮病.傣医还用于治疗水肿病,黄疸病,脱宫,产后气血两虚引起的体弱多病、面色苍白等症[2].民间用本品腌制咸鱼、肉类,可防蝇蛆.全草含无羁萜(friedelin)、表无羁萜醇(epifriedlano)和豆甾醇(stigmasterol),叶中含鞣质(tannin)7.1%~8.6%,二氧化硅0.5%~2.32%,氧化钾1.3%~3.0%[3].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省区.

  • 葫芦茶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农莉;陈勇;刘鼎;李怡萱

    葫芦茶是豆科葫芦茶属植物的全草,是常用中药材之一.通过文献检索对收载为药的葫芦茶的化学成分、质量控制、药理作用及毒理概况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葫芦茶药材提供参考.

  • 壮药葫芦茶研究进展

    作者:薛薇;零伟德;毛菊华

    壮药葫芦茶为豆科葫芦茶属植物葫芦茶、蔓茎葫芦茶Tadehagi triquetrum (L.)Ohashi[Desmodium triquetrum(L.)DC.;Desmodium pseudotriquetrum DC.]的枝叶,又名鳖颈草、田刀柄、钊板茶、鲮鲤舌、金腰带.本品味苦、涩,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积的功效[1].葫芦茶为壮族常用草药,曾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主治中暑烦渴、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肺病咳血、肾炎、黄疸、泄泻、痢疾、风湿关节痛、小儿疳积、钩虫病、疥疮等.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葫芦茶的药用价值就引起了研发人员的关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对葫芦茶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就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做一综述,为壮药葫芦茶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