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短缩缝合止点重建与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杨宗宇;刘非;崔亮;齐少霞;李森田;李莹丽;张国瑜;孙佩宇

    目的:比较短缩缝合止点重建与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CA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本科就诊住院的CAI患者35例,男性20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为26.1岁(16~47岁).其中17例行短缩缝合止点重建术治疗,18例行同种异体半腱肌重建受损踝关节外侧副韧带.两组术中均使用踝关节镜探查处理距骨骨软骨损伤.分别于术前、术后6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及Tegner运动水平评分,踝关节内翻应力位X线片测量距骨倾斜角并记录.记录患足术后疼痛、肿胀、再次扭伤情况,内翻应力试验及前抽屉试验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无脱落病例.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液化感染等并发症.术后踝关节前抽屉试验均转为阴性.两组患者术后AO-FAS评分及Tegner评分、距骨倾斜角变化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缩缝合止点重建与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均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动静态平衡仪评定踝关节稳定性的信效度研究

    作者:高敏;梁英;王萍芝;武俊英;许志强

    目的:探讨应用动静态平衡仪评定踝关节稳定程度的信度与效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慢性踝关节不稳(CAI)患者32例(CAI组)和正常人群30例(正常组),对CAI患者的患侧踝关节和正常人群单侧踝关节进行3次Pro-kin动静态平衡仪的本体感觉预评估、多轴本体感觉评估和Cumberland踝关节不稳定评价问卷评定,并将32例3次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本体感觉预评估指标和多轴本体感觉评估指标的均值分别与Cumber-land不稳定评价问卷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检验动静态平衡仪的效度.收集62例受试者的3次评估指标采用等级相关系数(ICC)检验Pro-kin动静态平衡仪的信度.对正常组与CAI组多轴本体感觉评估结果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来检验Pro-kin动静态平衡仪的灵敏度.结果:Pro-kin动静态平衡仪多轴本体感觉评估指标:平均轨迹差,平均负重力量差与Cumberland踝关节不稳定评价问卷评分呈中度负相关(r=-0.421,-0.419,P<0.05);本体感觉预评估指标:前后稳定指数、左右稳定指数、A2-A6稳定指数、A4 A8稳定指数、圆周稳定指数与Cumber-land踝关节不稳定评价问卷评分相关性弱(r=-0.057,-0.003,-0.013,-0.129,-0.164,P<0.05).Pro-kin动静态平衡仪的重复测量信度ICC为0.831~0.959,95%可信区间集中;测量者间信度为0.798~0.961,95%可信区间集中.正常组与CAI组多轴本体感觉评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ro-kin动静态平衡仪多轴本体感觉评估检测指标平均轨迹差和平均负重力量差可用来评估踝关节稳定性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并且Pro-kin动静态平衡仪测量踝关节稳定性具有较高的信度.

  • 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肌腱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

    作者:李姣;孔长旺;李谓林;魏世隽;徐峰;蔡贤华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肌腱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方法及初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6例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病人纳入研究,其中男14例,女2例,年龄为(28.1±6.4)岁;术前应力位X线片提示距骨倾斜25.5°±5.5°(18°~35°),距骨前移(10.1±1.8) mm(7~14 mm).采用2.7 mm 30°短踝关节镜经前外侧入路观察,经前外侧辅助人路于腓骨远端和距骨外侧面距腓前韧带足印区制作骨隧道,跟骨外侧壁跟腓韧带止点处经皮透视制作骨隧道,取自体半腱肌肌腱对折编织成“Y”型,将移植物引入骨隧道,腓骨端使用袢钢板悬吊固定,距骨及跟骨端使用5.0 mm界面螺钉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末次随访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功能;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情况;采用Sefton外侧副韧带重建疗效评价系统评估踝关节稳定性.结果 本组16例病人术后随访(16.8±4.3)个月(12~24个月),均于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体育活动,末次随访未观察到踝关节不稳定复发.AOFAS评分为(89.2±4.8)分,VAS评分为(0.7±0.6)分.依据Sefton评价标准:优9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87.5%.结论 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肌腱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近期疗效理想,并发症较少.

  • 改良斜轴位磁共振成像扫描在距腓前韧带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庄志雄;许新明;曹欣荔;欧忠耿;马光俊

    目的 评估改良斜轴位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距腓前韧带损伤诊断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1月从该院预行踝关节镜检查的住院患者中招募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行踝关节常规轴位及改良斜轴位MRI检查,利用MRI图像评估距腓前韧带损伤,对比上述检查对韧带全长的显示效果,利用ICC指数评估观察者间一致性,以踝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上述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准确性.结果 招募91例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9例,女性42例,平均(34.6±13.2)岁.常规轴位MRI显示,效果与改良斜轴位MR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者A:=-4.987,=0.000;观察者B:=-4.084,=0.000),斜轴位MRI检查观察者间ICC指数为0.943,95%CI:0.902,0.987.共有60例患者经关节镜检查确诊为距腓前韧带损伤.改良斜轴位MRI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及准确度:观察者A分别为92%、97%、86%、98%和95%;观察者B分别为95%、94%、91%、97%和95%.结论 对于诊断距腓前韧带损伤,改良斜轴位MRI检查具有很好的观察者间一致性以及突出的诊断价值,可以较好地显示韧带全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踝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联合跟腓韧带解剖重建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

    作者:周云烽;陈娜;张正政;罗焕;陈仲;江川;李卫平;宋斌

    目的 探讨踝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ATFL)联合跟腓韧带(CFL)解剖重建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8月27例(28踝)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资料,采用自体半腱肌腱或同种异体肌腱踝关节镜下解剖重建ATFL和CFL,比较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距骨前移距离、距骨倾斜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平均为75.8 min(72~104 min).27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4.8个月(12~25个月)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患者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无明显踝关节僵硬及活动时疼痛等不良表现.距骨前移距离由术前平均(10.82 ± 3.32)mm减小至末次随访时平均(4.03 ± 1.70)mm,距骨倾斜角由术前平均15.60°± 3.86°减小为末次随访时平均6.01°± 2.64°,VAS评分由术前平均(5.79 ± 1.79)分降至至末次随访时平均(1.54 ± 1.35)分,AOFAS的踝-后足评分由术前平均(63.64 ± 11.20)分提高为末次随访时平均(90.21 ± 4.4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踝关节镜下ATFL联合CFL解剖重建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可有效改善踝关节功能,提高踝关节稳定性.

  • 踝关节镜联合改良Brostrom术治疗踝关节扭伤致慢性踝关节不稳临床观察

    作者:陈政;李俞德;庞俏强;徐可

    目的 观察踝关节镜联合改良Brostrom术治疗踝关节扭伤致慢性踝关节不稳(CAI)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32例踝关节扭伤致CAI患者,对其采用踝关节镜联合改良Brostrom法治疗.术前、 术后12个月行X线检查距骨倾斜角、 距骨前移距离,采用AOFAS后足评分法评估踝关节功能,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愈率为100%.术中、 术后均未发生腓肠神经损伤、 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患者的AOFAS后足功能、 疼痛、 力线评分和总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患者的平均距骨倾斜角明显小于术前,平均距骨前移距离明显长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踝关节镜联合改良Brostrom术治疗踝关节扭伤致CAI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 本体感觉结合肌内效贴对慢性踝关节不稳的康复作用

    作者:闫亚新;杨建全;陈亮;卢红元

    目的 研究本体感觉结合肌内效贴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陕西康复医院康复科83例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肌内效贴治疗,5贴为一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本体感觉训练,时间为3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平衡、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61±0.39)分vs(3.08±0.46)分],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85.42±17.29)分vs(63.18±14.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踝关节左右平衡指数、前后平衡指数和总平衡指数分别为(0.25±0.07)、(0.31±0.08)、(0.56±0.15),均低于对照组的(0.44±0.09)、(0.54±0.13)、(0.98±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体感觉结合肌内效贴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康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 改良Brostrom手术在训练伤致慢性踝关节不稳距腓前韧带损伤中的应用

    作者:刘欣伟;刘松波;张敬东;刘铭;郭超;李如珍;王宇

    目的 探讨踝关节镜结合改良Brostrom手术在慢性踝关节不稳距腓前韧带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我科收治了42例慢性踝关节不稳距腓前韧带损伤的患者,均行改良Brostrom手术,术后采用AOFAS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获9~17个月随访,平均(12.7±3.5)个月.全部病例末次随访时均能正常参与日常跑步等训练任务.2例合并距骨软骨损伤者运动水平较伤前下降,余40例能参加对抗性训练.全部病例术后AOFAS评分(88.4±4.9)分较术前的(43.3±7.8)分提高,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踝关节镜结合改良Brostrom手术在训练伤致慢性踝关节不稳距腓前韧带损伤中的应用疗效满意,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 踝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修补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临床观察

    作者:陈雪松;周伟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ATFL)修补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西安市红会医院运动医学中心膝踝病区住院行手术的31例(31踝)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男性18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33.73+5.32)岁(23~45岁),于手术后第1、3、6、12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评定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72.47+4.75) min (65~81 min),31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4.03+2.47)个月(10~21个月)随访,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患者均未出现相关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无明显踝关节僵硬及活动时疼痛等不良表现.VAS评分由术前平均(5.23±0.80)分降至末次随访时平均(0.70±0.46)分,AOFAS的踝-后足评分由术前平均(59.53±5.74)分提高为末次随访时平均(90.53±4.0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踝关节镜下ATFL修补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可有效改善踝关节功能,提高踝关节稳定性.

  • 红花化瘀汤联合改良Bromstrom术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

    作者:杨宗宇;刘非;崔亮;齐少霞;李森田;李莹丽;张国瑜;孙佩宇

    目的 探讨红花化瘀汤联合改良Bromstr(o)m术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5例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采用红花化瘀汤联合改良Bromstrom术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AOFAS评分、Tegne评分、距骨倾斜角.结果 纳入患者手术前后距骨倾斜角、AOFAS评分及Tegne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红花化瘀汤联合改良Bromstr(o)m术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可靠.

  •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外侧副韧带解剖重建时移植物选择的系统综述

    作者:张健;华英汇;陈世益

    了解已发表文献对于使用不同来源移植物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临床疗效评估,明确哪种移植物的临床疗效更佳.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搜索从1980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的关于踝关节外侧副韧带解剖重建的英文和中文论著(证据等级:Ⅰ级至Ⅲ级),比较不同来源移植物的临床疗效.搜索关键词为“ankle sprain”or“ankle instability”or“ankle lateral instability”AND“reconstruction”and“ligament”.由两名评审者独立完成入选文献的研究质量评估,提取文献相关数据,并根据相关观察指标作系统综述.文献检索到英文文献4 348篇,中文文献811篇.经过排除和筛选,共有包括262例患者的5篇论著(证据等级:Ⅲ级)符合入选标准.其中132例患者接受了自体半腱肌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手术,130例患者接受了采用异体肌腱的解剖重建手术.关于人工材料移植物,没有检索到符合本综述入选标准的研究报道.入选文献多报告了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AOFAS评分、距骨倾斜角和距骨前移距离,有一篇研究报告了Karlsson评分及磁共振评估重建韧带的分析结果.上述5项研究均表明,无论自体肌腱或异体肌腱,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AOFAS评分(两组移植物间的AOF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部分研究报道:自体肌腱重建手术时间相对延长,未报道自体肌腱供区并发症;异体肌腱术后发热、伤口愈合延迟发生率较自体肌腱高.本综述发现自体肌腱和异体肌腱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后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缺乏长时间、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的支持.关于人工材料移植物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临床疗效尚缺乏严谨的比较研究报道.

  • 慢性踝关节不稳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遆皓;韩树峰

    慢性踝关节不稳是与伴功能性和机械性不稳定的急性踝关节损伤相互促进的一类疾病,其主要特点是复发性打软腿伴踝关节疼痛、肿胀等相关症状.慢性踝关节不稳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然而,治疗的手术方式有多种,但手术方式的选择目前尚无明确的定论.

  • 36例踝关节不稳关节镜术后患者规范化康复治疗疗效

    作者:刘莎莎;姜鑫;叶济灵;蔡斌

    目的 回顾分析规范化康复治疗方案对踝关节不稳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门诊规范化康复治疗的36例踝关节不稳关节镜术后患者,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VAS评分、关节活动度、berg平衡量表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进行评估,并对患者的恢复运动状况进行长期电话随访.结果 32例患者获得随访,13例患者获得治疗前后完整功能评估数据.康复就诊时间<术后12周的患者14例,>术后12周的患者32例.22例在术后6~ 18个月时恢复运动,10例恢复至术前运动水平.13例获得康复治疗前后完整评估的患者治疗后静息VAS(0.38±0.74)分、活动VAS评分(2.38±1.82)分较治疗前的(1.77±2.36)分、(4.46±2.73)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VAS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踝关节跖屈、背屈、内翻主被动活动度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外翻的主被动活动度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小腿围度差值(1.53±1.22)分较治疗前(2.15±0.99)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踝关节跖屈、背屈、内翻、外翻肌力均获显著改善(P<0.05).康复治疗后Berg平衡量表评分(52.08±6.09)分,与治疗前评分(43.54±13.7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评分(81.38±10.03)分,高于治疗前(60.12±17.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康复治疗方案是门诊综合治疗踝关节不稳术后患者的有效方法.

33 条记录 2/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