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介入治疗与冠状动脉旋磨术的应用效果

    作者:秦韶曦;李刚;杨绍波;李外琼;樊杰;张敏

    目的:探索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介入治疗与冠状动脉旋磨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介入治疗,观察组采用介入联合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结果:两组的治疗结果对比,肌酐(Cr)、尿素氮(BUN)、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成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介入联合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效果显著.

  • 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计划与非计划旋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比较

    作者:曹成富;王伟民;刘健;赵红;卢明瑜;马玉良;李琪

    目的 比较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计划旋磨与非计划旋磨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旋磨治疗的92例患者.根据启动旋磨治疗的时机,分别纳入计划旋磨组(72例)和非计划旋磨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病变特点、手术特点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匹配,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心功能、既往病史(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诊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均以多支病变为主,计划旋磨组(70.8%)与非计划旋磨组(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4).计划旋磨组使用结合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比例(26.4%比10.0%,P=0.030)显著高于非计划旋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旋磨靶血管、旋磨头使用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支架置入个数及总支架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计划旋磨组预扩张球囊用量明显少于非计划旋磨组[1(1,2)个比2(1,3)个,P=0.004],而且手术时间[(81.4±22.7) min比(94.8±33.0) min,P=0.035]、X线照射量[600 (492,939)mGy比840 (624,1294)mGy,P=0.010]及对比剂用量[(227±46)ml比(260±87) ml,P=0.031]均显著低于非计划旋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计划旋磨组手术即刻成功率显著高于非计划旋磨组(100.0%比85.7%,P=0.001).术中相关并发症以慢血流、慢心率为主,虽然计划旋磨组并发症发生率(5.4%)低于非计划旋磨组(9.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3).结论 对于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应积极应用IVUS和OCT等腔内影像学进行评估,并采取计划旋磨治疗,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时间、X线照射量及对比剂用量.

  • 高频旋磨在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中的应用:单中心经验

    作者:葛雷;秦晴;陆浩;吴轶喆;钱菊英;樊冰;王齐兵;颜彦;姚康

    目的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内高频旋磨术患者临床资料,评估冠状动脉内高频旋磨术的安全性及短期、长期预后.方法 连续入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自2001年2月至2013年9月行冠状动脉内旋磨术的患者共77例,分析术前及术后冠状动脉造影资料,收集临床信息,并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访评估其预后.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93.5%,住院期间不良临床事件发生率为3.9%,其中心肌梗死1例(1.3%),再次介入治疗及外科旁路移植治疗3例(3.9%);1年随访发现,严重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MACCE)为13.0%,其中急性心肌梗死(MI)发生率为1.3%,靶病变血运重建(TLR)率为9.1%,心源性死亡率为3.9%;在中位时间为1 042 d的长期随访中发现,MACCE发生率为18.2%,其中MI为3.9%,TLR为10.4%,心源性死亡率为5.2%,根据Kaplan-Meier估测长期无MACCE生存率为(53.5±14.4)%.将置入裸金属支架(BMS)患者除外后,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患者1年MACCE为4.8%,其中TLR为1.6%,长期随访MACCE为12.9%,TLR为4.8%.结论 冠状动脉内高频旋磨术后置入支架的手术成功率高,其中置入DES患者的短期及长期预后均较好.

  • 影像学方法评价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价值

    作者:刘健;师丹娜;王伟民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重要表现.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严重的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会导致冠状动脉支架的膨胀不全和贴壁不良,将显著增加血管夹层或破裂的风险,增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早期、准确地检出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对于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指导PCI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阐述临床上常用的评价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影像学方法,并比较其优缺点,以期帮助读者了解其临床应用价值.

  •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治疗的新进展:环形轨道旋磨系统临床应用的结果评价

    作者:尹达;周旭晨

    严重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约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6%~20%[1-2].冠状动脉钙化不仅是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MACE)发生的高危因素,也常导致支架置入后发生膨胀不良、贴壁不良等其他并发症.冠状动脉钙化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显著增加[3],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在PCI治疗中的比例将不断增加,故而开发新的高效安全的治疗手段是现实而又迫切的课题.

  • 优化严重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介入治疗策略

    作者:沈卫峰;张瑞岩

    过去的 30 多年中,我国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 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迅猛发展.2016 年,全国 PCI 病例数超过66 万,经桡动脉入径广泛使用,各种介入操作和相关影像学技术蓬勃开展[1].然而,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高危和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例如左主干、分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等)越来越多见.严重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介入治疗仍具挑战性[2-4].且 PCI 患者常存在较多的内科合并症,故而血运重建的决策需多学科的通力协作,以提高整体临床疗效[5-6].

  •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作者:王伟民;霍勇;葛均波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更多涉及到更为复杂的病变,而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经常贯穿于各种复杂病变,增加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难度,是心血管介入医师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尤其是严重钙化病变,或伴有扭曲、成角、弥漫的严重钙化病变,手术即刻的并发症以及早期和晚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正确地识别、评估钙化病变,选择恰当的介入治疗技术,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近、远期预后都非常重要.

  • 后扩张治疗对老年冠状动脉钙化病变PCI术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作者:王红雷;董平栓;邢适颖;陈瑞晓;杨旭明;韩延辉

    目的 观察常规后扩张治疗对老年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血管造影成功的老年钙化病变冠心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后扩张组(治疗组,62例)和常规置入组(对照组,62例).观察两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期间及1年后支架内血栓、再狭窄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MACE)发生率.结果 后扩张组和常规置入组患者PCI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比4.8%,P>0.05).1年后的随访结果显示,后扩张组的MACE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4.8%比12.9%,P<0.05);支架内血栓和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较常规置入组均明显减少(1.6%比4.8%,4.4%比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冠状动脉钙化病变PCI中常规后扩张治疗安全、有效,能减少术后不良心脏事件从而改善预后.

  • 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的效果与安全性

    作者:吴铮;郑泽;柳景华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rotational atherectomy,RA)联合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植入治疗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RA联合DES治疗的62例患者(68处病变)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特点、术后疗效、并发症、住院及随访期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62例共使用75个旋磨头,平均(1.18 ±0.27)个/例,旋磨头直径/靶血管直径为(0.54±0.07),RA手术成功率98.4%(61/62);61例患者共植入支架103枚,平均(1.67±0.55)枚/例,植入支架平均(44.5±11.8)mm,DES术即刻成功率100%.RA术后,靶血管管腔直径(2.33±0.52)mm、靶血管狭窄程度(29.6±4.8)%、心肌梗死溶栓试验Ⅲ级血流比例(66.2%)均较术前显著改善[(0.75±0.21)mm、(82.5±7.2)%、10.3%](P均<0.05),DES术后靶血管管腔直径[(3.26±0.43)mm、靶血管狭窄程度(8.7±2.1)%、心肌梗死溶栓试验Ⅲ级血流比例98.5%较RA术后进一步显著改善(P均<0.05);联合术后3 d左心室射血分数(60.5±5.5)%显著高于术前水平(56.8±4.7)%(P<0.05).介入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9.7%,其中1例旋磨头嵌顿患者改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8%.术后随访9.0~22.0个月,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8.2%.结论 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旋磨后联合DES植入能进一步改善冠状动脉狭窄与血流,中期疗效安全、可靠;规范RA操作是确保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

  • 冠脉旋磨术介入治疗老年钙化病变的效果及血浆miRNA32的表达

    作者:邱炳华;苏方成;周福华;齐欣

    目的 探讨冠脉旋磨术介入治疗老年钙化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miRNA32调控动脉钙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冠状动脉钙化病变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老年患者49例,根据是否行冠脉旋磨术分为旋磨组21例,非旋磨组28例,比较两组冠脉病变情况、手术治疗情况、术后1年内随访情况.术中抽取冠脉硬化患者动脉血5 ml为钙化组;选取同期行手术治疗且冠脉无钙化的老年患者,术中抽取动脉血5 ml为对照组.分离血浆,qRT-PCR检测miRNA32表达水平,比色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核心结合蛋白因子(RUNX)2表达水平.结果 旋磨组术后血管直径明显高于非旋磨组,血管狭窄率明显低于非旋磨组(均P<0.05);两组围术期均未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穿孔、心源性死亡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复查心脏彩超显示,旋磨组、非旋磨组左室舒末径与术前相比略有提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术前,且旋磨组明显高于非旋磨组(P<0.05);两组术后1年内均无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钙化组miRNA32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钙化组ALP、RUNX2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iRNA32表达水平与ALP活性和miRNA32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冠脉旋磨术联合PCI治疗老年冠脉钙化病变安全、有效;miRNA32可能通过影响ALP、RUNX2活性来参与动脉钙化的调控.

  • 冠状动脉旋磨支架术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进展

    作者:马晓毅;王悦喜

    冠状动脉旋磨术(PTCRA)利用差异切割和垂直移动摩擦的原理,打磨修饰钙化病变管腔使其扩大,并改变其顺应性,减少血管弹性阻力,产生一个光滑的血管内腔,预扩张球囊及支架顺利通过及扩张,达到理想的球囊和支架展开效果,降低支架内血栓的发生及再狭窄的几率,极大提高了冠状动脉内钙化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手术成功率。自20世纪80年代应用临床至今 PTCRA 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应用中该项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本文就 PTCRA 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综述。

  • 后扩张对老年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瑞晓;董平栓;王红雷;杜来景;来利红;李志娟;杨旭明

    目的:观察后扩张应用于老年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e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临床疗效.方法:血管造影成功的老年钙化病变冠心病患者107例随机分组,对照组52例行常规支架球囊释放支架术,后扩张组55例于支架常规释放后以非顺应性球囊行高压后扩张,观察两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支架内血栓、再狭窄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后扩张组和对照组PCI术中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扩张组管腔内径获得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6个月时后扩张组管腔内径丢失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靶病变小内径后扩张组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后扩张组支架内血栓、再狭窄率、心血管不良事件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冠脉钙化病变患者PCI术中常规球囊后扩张治疗安全可行.能够降低支架内血栓、再狭窄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

  • 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优化冠脉长病变钙化病变预后的研究

    作者:赵峥祯;邓晓蕴

    目的:比较联合冠脉血管内超声(IVUS)是否比单纯应用冠脉造影(CAG)更能优化冠状动脉长病变钙化病变支架术后的预后。方法:通过对100例冠脉长病变钙化病变患者进行检查,将单纯经CAG行冠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划为对照组,同意联合IVUS检查的为观察组,测量患者的粥样硬化斑块处的小血管径(MLD)、直径狭窄率(DS%)、面积狭窄率(AS%)、病变长度(LL)及病变形状,应用IVUS及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分析软件观察斑块类型、性质及组成,并在IVUS指导下行支架植入术,术后用IVUS观察支架的放入情况(包括支架定位、支架大小的选择、有无支架贴壁不良、支架扩张不充分、边缘夹层等),术后两组病人均随访记录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后两组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基线特征、病变类型、长度、钙化情况、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30天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IVUS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CAG组(15.38% vs 22.92%,P<0.05)。结论:联合IVUS组能够更好的指导冠脉支架的植入过程,并且及时的发现支架术后的支架贴壁不良及支架边缘夹层等并发症,可以减少1年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