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以肾绞痛为偶发症状的下腔静脉栓塞1例

    作者:王延福;王冬宁

    1基本资料
      患者男,40岁,自述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腰部疼痛不适,疼痛呈持续性绞痛,无放射,伴恶心,无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当地卫生院给予抗炎、对症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2013-07-28来我院就诊,以右肾绞痛收住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75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0/60mmHg,精神好,神志清,视、触、听、叩诊无异常,腹部平软无腹壁静脉显示,四肢无明显水肿,无下肢静脉曲张,四肢动脉搏动正常。临床诊断右肾内动脉栓塞、肾绞痛。腹部超声:未见异常;静脉肾盂造影:双肾输尿管及膀胱未见明显异常;腹部CT 平扫:腹内所见未见定性改变; CT三期增强扫描:双肾如常,排除肾动脉栓塞;腔静脉于肾静脉汇入段腔内圆形充盈缺损,缺损边缘略强化,提示腔静脉栓塞,栓子性质待查(如图1所示)。因我院条件有限,暂时无法确诊,建议病人到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期间经抗炎,扩血管等对症治疗,患者症状缓解,于2013-08-09要求出院。随访5个月至今,患者再无出现任何不适,也未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该病例仍在随访之中。

  • 腔内射频闭合术结合膝下曲张静脉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作者:张晓征

    目的:探讨腔内射频闭合术结合膝下曲张静脉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71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共计100条下肢)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50条)和对照组(50条),研究组患者给予腔内射频闭合术结合膝下曲张静脉剥脱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的并发症:皮下瘀斑、术肢麻木、肿胀及皮下脂肪液化感染.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分别为53.78±18.04、29.54±7.82、4.21±2.34,对照组对应数据为:78.27±22.56、57.23±8.27、7.48±1.96,2组比较,差异显著,t=5.995,17.203,7.575,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例(8.0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χ2=4.762,P=0.029.结论:腔内射频闭合术结合膝下曲张静脉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损伤较轻、康复迅速等优势,且安全性较高,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闭合术和泡沫硬化剂 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对比分析

    作者:张洪

    目的:分析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中应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闭合术和泡沫硬化剂注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本院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和观察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闭合术和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组间各项手术指标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组间术后疼痛评分比较,数据对比(8.3±1.7vs6.1±1.2),其中观察组疼痛评分更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闭合术和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效果显著,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推广应用.

  • 人工肌泵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后的临床观察

    作者:陆平;李晓刚;杨国凯;保燕;丁臻博;杨镛

    目的:探讨人工肌泵治疗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的作用.方法:总结分析自2009~2011年间我院共随访200例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分两组分别采用人工肌泵加药物(A组)及单纯药物(B组)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中的作用,住院期间观察其自觉症状如疼痛、麻木,肢体肿胀缓解情况;皮下淤血消失情况;3个月~1年后复查血管B超,患肢大隐静脉的闭合情况.结果:A组患者即药物治疗联合人工肌泵治疗组住院期间患者自觉症状及肢体肿胀、皮下淤血情况的程度及恢复时间均较单一使用药物者好且快.出院3个月~1年后复查血管B超,患肢大隐静脉闭合率A组为85%,B组为71%.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坚持人工肌泵治疗可以缩短静脉曲张术后肢体症状的恢复时间,对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 50例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疗效观察

    作者:许海林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下肢静脉曲张外科手术的患者100例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疗法,观察组采用微创治疗方法.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下肢肿胀和肢体乏力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症状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两组患者皮肤色素沉着和溃疡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未出现皮肤烧灼问题,但其他并发症较多.除皮肤烧灼外,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恢复较快,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下肢静脉曲张护理的影响

    作者:张洪鹏

    目的 :分析下肢静脉曲张护理中个性化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94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根据开展无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进行分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经护理后健康知识知晓率提升至85.11%(40/4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26%(2/47),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87%(46/47)显著高于对照组87.23%(41/47)(P<0.05).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可针对于不同病情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增强护理依从性,降低并发症风险,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

  • 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在下肢静脉曲张检查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雷云宏;王沆;林隆辉;韩涛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在下肢静脉曲张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0例以下肢静脉曲张为门诊首诊的病例,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检查,筛查分诊出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本组240例中,经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检查出单纯大隐静脉曲张93例,大隐静脉合并小隐静脉曲张26例,单纯小隐静脉曲张12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109例,与病理检查比较,诊断符合率为98.33%.结论 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可有效提高下肢静脉曲张诊断符合率,临床意义显著.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弹力袜使用率中的应用

    作者:孙美珍;凌碧娟;杨美恋;张雪慧;蔡淑云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提高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弹力袜使用率的效果。方法成立QCC质量控制小组,以提高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弹力袜使用率为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患者弹力袜使用率低的原因,针对原因设定目标,解析问题,找出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形成制度,使品管措施持续实行。结果对策实施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弹力袜使用率由36.6%提升至73.33%。结论 QCC不仅提高了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弹力袜使用率,还提高了全科护士解决问题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体现了圈员们的成就感。

  • 个性化护理对 DSA 引导下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影响

    作者:马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DSA引导下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行 DSA 引导下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比较分析的项目指标包括手术时间、X 线曝光时间、术后48h 疼痛的评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根据病例数据的对比分析,两组间各项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X 线曝光时间、术后48h 疼痛的评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护理对 DSA 引导下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有显著影响意义,减轻患者痛苦和负担,改善预后和治疗效率,收到患者好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临床护理路径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李惠敏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CNP)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行高位结扎加抽剥术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CNP.用两样本t检验或X2检验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NP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 改良刺络放血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锐;董倩

    目的:分析、探讨采用改良刺络放血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90例,给予所存患者改良刺络放血法治疗.结果:90例患者中显效46例(51.11%),有效40例(44.44%),无效4例(4.44%),总有效率为95.56%.结论:采用改良刺络放血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泡沫硬化剂聚桂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疗效探析

    作者:李长风;李江;张雷;关毅

    目的:探讨泡沫硬化剂聚桂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0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高位结扎并抽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泡沫硬化剂聚桂醇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全程用时、出血量、切口大小、住院天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泡沫硬化剂聚桂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疗效显著.

  • 注射硬化剂结合外科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许治坤

    目的:探讨注射硬化剂结合外科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确诊为单侧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行泡沫硬化剂联合高位结扎剥脱术疗法,对照组行高位结扎剥脱术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术中术后观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治疗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下肢静脉曲张症状均有改善.结论:注射硬化剂结合外科手术疗法具有简单有效、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 腔内激光闭合联合局部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效果观察

    作者:滕厚军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闭合联合局部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效果.方法:收治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腔内激光闭合联合局部抽剥术治疗,比较手术情况、VCSS评分.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及治疗后VC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腔内激光闭合联合局部抽剥术可有效改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病情,效果显著.

  • TRiVEX静脉曲张动力系统治疗下肢静脉曲张92例疗效分析

    作者:徐雄;钱腾飞;邱学红;黄瑛

    目的 :探讨TRiVEX静脉曲张动力系统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收治下肢静脉曲张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采用TRiVEX静脉曲张动力系统治疗.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RiVEX静脉曲张动力系统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手术时间较短、创口小、出血量少.

  • 静脉血管腔内激光治疗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效果

    作者:王玉娟

    目的:探究静脉血管腔内激光治疗老年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老年静脉曲张患者76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静脉血管腔内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观察两组疗效、术后疼痛、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两组有效率均较高,差别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耐受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管腔内激光治疗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具备良好的临床效果.

  • 微波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37例的护理体会

    作者:李会芬;鲁艳梅

    本文介绍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7例采用新型的微波血管腔内治疗术,配合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 小切口大隐静脉剥脱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在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邹翰林

    目的:探讨小切口大隐静脉剥脱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7年8月-2013年9月收治下肢静脉曲张患者60例,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小切口大隐静脉剥脱术,观察组在该基础上注射泡沫硬化剂,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好转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切口大隐静脉剥脱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治愈率,加快康复进度,值得推广使用。

  • 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林顺朝

    目的:分析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8例患者给予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大隐静脉主干治疗的位置硬化闭塞效果显著,血流信号未见到。结论:超声引导下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显著效果,其创伤小,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随访效果明显。

  • 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切口入路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李喜春;林树森;董广龙;孟庆宇;赵明宇;杨钰杰;李霄凌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切口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月之间,在该院收治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分别给予踝关节切口和膝关节切口,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41.03±4.2)min、康复时间(2.8±0.8)d以及住院时间(5.47±1.78)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86.7±6.3)min,(9.5±1.3)d,(10.53±2.14)d,两组比较(t=10.547、12.305、9.958),P=0.000);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00%、2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静脉曲张的患者选择踝关节切口作为手术切口,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及疏忽康复时间,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生的发生率。

1406 条记录 2/71 页 « 12345678...707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