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Valsalva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后出现黄斑裂孔一例

    作者:张晓明;肖红苹;刘丽敏;孟晶

    患者男,20岁.因右眼视力突然下降伴眼前黑影遮挡于2015年11月30日来我院就诊.患者诉1周前右眼视力突然下降伴眼前黑影遮挡,视物呈红色;无眼红、眼痛、畏光、流泪.既往双眼视力正常;视力下降前有咳嗽史,视力下降当天曾用力排便.否认饮酒、外伤史以及高血压病、糖尿病、血液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血压:113/63 mmHg(1 mmHg=0.133 kPa);眼科检查:右眼视力数指/15 cm,不能矫正;左眼视力0.3,矫正视力1.2.右眼眼压12 mmHg,左眼眼压14 mmHg.左眼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未见异常.右眼眼前节检查未见异常.眼底视盘边界清楚,色泽淡红;黄斑区类网形隆起视网膜前出血,直径约6个视盘直径(DD),其余视网膜平复,未见出血及渗出(图1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黄斑区前半月形出血遮蔽荧光灶,其余视网膜未见明显异常荧光.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黄斑视网膜前强反射,遮挡其后组织结构回声(图1B).实验室血尿常规、生物化学及凝血机制等检查结果无异常.诊断:右眼Valsalva视网膜病变.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外垫压手术后出现黄斑裂孔二例

    作者:韩方菊;黄春梅;季强

    例1 患者男,43岁.因左眼无痛性视力下降、伴鼻侧视野遮挡4d入院.既往身体健康,无外伤史.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6,-1.5D矫正1.0;左眼数指/30 cm,矫正不能提高.眼压:右眼14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1 mmHg.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晶状体周边皮质轻度混浊.

  • 视盘小凹合并黄斑裂孔一例

    作者:黄建国;刘俊杰;宋宗明

    患者女,34岁.因左眼视物模糊10年余,视物变形1年余于2015年4月28日来我院就诊.眼科检查:裸眼视力:右眼0.4,左眼0.05.矫正视力:右眼-1.75/-0.50×170=1.0,左眼-1.00/-0.50×20=0.05.眼压:右眼18.2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20.4 mmHg.双眼眼前节检查无明显异常.眼球运动无受限.散瞳后眼底检查,左眼视盘颞下见一大小约1/3个视盘直径(DD)且边界清楚的近圆形灰白色凹陷,黄斑区视网膜见一大小约1/5 DD的圆形暗红色病灶,黄斑中央区颞下方视网膜呈暗棕色伴局部视网膜条索样改变(图1),其余象限视网膜未见明显异常;右眼眼底无异常.

  • 双眼Coats病合并黄斑裂孔一例

    作者:陈长征;文峰;赵铁英

    Coats病与黄斑裂孔是不同的眼底病,二者合并发生较少见.我们观察到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24岁.因左眼视力下降2年于2001年6月5日来我院就诊.1999年在当地医院就诊时发现"左眼黄斑裂孔",未作周边部视网膜检查,因患者顾虑,未作手术治疗.2000年5月准备行手术治疗,检查时发现左眼"视网膜大片渗出",故来我院就诊.发病以来,无眼部红肿疼痛症状和神经系统及全身病变史.无外伤史.既往健康,家族中无类似眼病.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2,矫正1.0,左眼0.05,矫正0.1.双眼外眼及眼前节未见异常,玻璃体透明未见炎性细胞,眼底检查:视盘边界清,C/D=0.3,动静脉比例约2∶3,左眼颞侧视网膜可见大片黄白色渗出及红色点状改变,黄斑区可见1/4 DD大小圆形凹陷灶,边缘锐利,底部可见黄白色小点物,其它象限视网膜未见异常(图1).右眼颞侧视网膜亦可见片状渗出,但比左眼轻,黄斑区结构清晰,中心凹反光可见,其它象限视网膜也未见异常.

  • 继发性黄斑裂孔发病原因和临床处理

    作者:刘武;莫宾;于亚杰

    继发性黄斑裂孔是指由外伤、眼科手术、视网膜血管疾病、眼内炎症、眼内肿瘤等眼部其他病变所造成或伴发的黄斑裂孔(MH).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与特发性MH不同,其临床表现和转归也不尽相同,可合并黄斑水肿、出血、视网膜脱离或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等异常.部分外伤性MH可以自愈,视力预后也常常受原发病变的影响.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继发性MH的重要手段,但手术指证不同于特发性MH.不仅要考虑裂孔本身,还要考虑到原发病因对预后的影响.由于缺少统一的病例选择和手术时机标准,在临床处理上,要综合考虑MH以及原发眼病和患者的具体情况,从而尽量改善继发性MH的预后.

  • 先天性视盘小凹合并黄斑病变的临床及光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

    作者:吴倩影;张美霞;张军军

    先天性视盘小凹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其小凹大多位于视盘颞侧,不伴有视网膜病变者无任何症状;但合并黄斑区浆液性病变时会出现视力下降。临床工作中常将后者误诊为单纯的黄斑病变,容易忽略视盘小凹的存在[1,2]。目前先天性视盘小凹合并黄斑病变临床特征的报道较少。为此,我们观察了一组先天性视盘小凹合并黄斑病变患眼的眼底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特征,着重分析了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的特征性改变,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病理性近视黄斑裂孔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前膜的组织学观察

    作者:吕骄;赵培泉;徐格致;黄欣;倪颖勤

    目的 观察病理性近视内界膜表面结构的组织学变化与黄斑裂孔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同顾分析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病理性近视黄斑裂孔患者34例34只眼的临床资料.患眼屈光度均超过-6.00 D,眼轴26.00~33.12 mm,平均眼轴长度27.74 mm.5只眼为黄斑裂孔无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组),29只眼为黄斑裂孔合并后极部视网膜浅脱离(视网膜脱离组).对入选患眼行睫状体平坦部三切口的玻璃体切割手术,手术中观察Weiss环以判断玻璃体后脱离程度,获取34只眼的视网膜前膜及19只眼的内界膜组织标本,行苏木精-伊红(HE)及醋酸铀-枸橼酸铅双染色,采用光学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玻璃体切割手术中,5只眼出现Weiss环,24只眼的视网膜表面有多层玻璃体组织残留.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内界膜表面的视网膜前膜主要由玻璃体胶原纤维.星形胶质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组成.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19只眼的内界膜标本中,5只眼可她内界膜一玻璃体胶原纤维-细胞的"三明治"样结构,1只眼可见内界膜损伤、表面组织牵引和星形胶质细胞移行.结论病理性近视玻璃体后界面劈裂、内界膜表面组织结构的变化是黄斑裂孔发生发展直至视网膜脱离的重要原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