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鼻咽癌不规则挡块等中心照射方法

    作者:许红;张晶;鲁国华;陈亮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由于鼻咽部的特殊位置,与垂体、脑干、小脑、眼睛、口腔等重要脏器紧密相邻,故靶区范围复杂,定位照射技术较复杂,一般采用常规挡块放射治疗和不规则挡块放射治疗,而不规则挡块放射治疗的口腔粘膜反应,放射性中耳炎,视力下降,垂体功能下降,牙齿酸痛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但能有效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并应用方便,安全,重复性好,值得推广使用.

  • 预防鼻咽癌放疗后并发放射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研究

    作者:胡碧云;谢惠清;赵翠

    目的研究放射性中耳炎的发生发展和相应护理措施.方法 将186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6例,对照组90例.观察组患者放疗前、中、后给予相应的护理治疗措施,而对照组只给予放疗护理常规指导.结果 2年后观察组患者放射性中耳炎发生率为18.2%,对照组发生率为47.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放射性中耳炎是鼻咽癌放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积极的护理治疗指导能有效减少放射性中耳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放射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作者:许小蓉;罗小凤;吴秀英

    目的 探讨放射性中耳炎的发生发展和护理措施.方法 将101例放射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对照组48例.观察组给予患者各种相应的护理治疗措施,而对照组只给予放疗常规指导.结果 观察组患者放射性中耳炎治疗愈率75.5%,对照组治愈率50%,2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放射性中耳炎是鼻咽癌放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积极的护理和治疗能有效减轻放射性中耳炎症状,缩短病程,提高其治愈率,从而减少鼻咽癌的放疗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早期放射性中耳炎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胜资;刘建平;王纾宜;程庆芳;陆神斌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放射性中耳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60Co γ射线3Gy/次,5次/周,以15、30、45Gy不同总剂量照射豚鼠右耳,造成放射性中耳炎的动物模型,以SP免疫组织化学法行中耳黏膜中细胞黏附分子检测,同时观察放射剂量和白细胞浸润的关系.结果正常豚鼠中耳黏膜ICAM-1未见表达, 射线照射后ICAM-1可表达在中耳黏膜上皮和血管内皮细胞,并且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强;ICAM-1的表达与白细胞的浸润呈正相关.结论细胞间黏附分子参与放射线导致的中耳黏膜炎症反应,这可能对解释放射性中耳炎的机制有一定作用.

  • 鼻咽癌并发放射性中耳炎患者耳部清洁护理的效果评价

    作者:孙会文;张琴琴;牟雪萍

    目的:探讨鼻咽癌并发放射性中耳炎患者的耳部清洁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入住我院的80例鼻咽癌合并放射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指导、鼻咽部清洁、出院指导等内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耳部清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护理后不适症状发生情况等。结果①对照组护理痊愈、显效、好转例数分别为10、12、6例,总有效率为70.00%(28/40);观察组分别为12、18、7例,总有效率为92.50%(37/4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②对照组不适症状发生例数8例,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不适症状发生例数为3例,发生率为7.5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咽癌并发放射性中耳炎患者的耳部清洁护理效果显著,且不适症状发生例数显著减少,值得加以推广并应用。

  • 鼻咽癌并发放射性中耳炎患者耳部清洁护理的效果观察

    作者:胡益清

    目的:观察鼻咽癌并发放射性中耳炎患者耳部清洁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放疗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以耳部护理清洁,比较两组中耳炎患者的治愈情况及不适症的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愈率达到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耳部清洁护理能显著提高鼻咽癌并发放射性中耳炎患者的治愈率。

  • 放射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作者:庞永坚;胡碧云;赵翠

    [目的]研究放射性中耳炎的发生、发展和相应护理措施.[方法]将101例放射性中耳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对照组48例.观察组给予病人各种相应的护理治疗措施,而对照组只给予放射治疗常规指导.[结果]观察组病人放射性中耳炎治愈率75.5%,对照组治愈率50.0%,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性中耳炎是鼻咽癌放射治疗病人常见的并发症,积极的治疗护理能有效减轻放射性中耳炎症状,缩短病程,提高其治愈率,从而减少鼻咽癌的放射治疗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 鼻咽癌并发放射性中耳炎患者耳部清洁护理的效果评价

    作者:袁翠云;钟慧琼

    目的:探讨鼻咽癌并发放射性中耳炎患者耳部清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102例鼻咽癌合并放射性中耳炎患者进行探讨,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46例)和清洁护理组(56例),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服务,清洁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耳部清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适症状发生率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清洁护理组患者中耳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常规护理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洁护理组患者不适症状发生率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鼻咽癌并发放射性中耳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清洁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适症状发生以及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 鼻咽癌放疗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

    作者:钱爱娟;杨毓梅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科收治的82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除给予正确治疗外,配合相关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一般基础护理、饮食指导、生理盐水鼻腔吸洗法、患耳局部治疗等.结果 采取配合相关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82例患者中治愈48例(63耳)、好转24例(45耳)、无效10例(15耳),有效率为87.8%(108/123).结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积极地治疗配合相关护理能有效减轻分泌性中耳炎症状,缩短病程,提高其治愈率,从而减少鼻咽癌的放射治疗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鼻咽癌3-D计划放射治疗后放射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胜资;阎小军;郭明;蒋家琪

    背景与目的:中耳咽鼓管损害高峰发生在放疗后半年,并且在很多病例可持续终身,至今为止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寻求放射治疗中中耳鼓室及咽鼓管更好的保护仍是放射治疗医师面临的责任,在精确放疗技术应用逐渐普遍的今天,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的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到目前为止,有关中耳放射损伤的研究报道极少.我们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通过比较鼓室腔及骨性段咽鼓管剂量分布与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评价在鼻咽癌3-D计划放射治疗中中耳功能保护的可能性,同时了解放疗后时间、化疗、T分期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方法:40例80耳有完整听力学检查材料的鼻咽癌3-D计划放射治疗的患者进入此项研究.所有病例放疗前后均经耳部检查,电测听及声阻抗测听,放疗后随访时间为6~24个月.电测听以500,1 000,2 000,4 000 Hz听阈平均值计算气骨导差,声阻抗根据鼓室图分为A、B、C 3型,A型为正常鼓室图,B型为中耳鼓室积液,C型为咽鼓管功能不良.结果:79耳符合声阻抗分析条件.放疗后62%耳与放疗前保持不变,13%耳得到改善,25%耳恶化.鼓室腔及骨性段咽鼓管剂量分布在恶化耳与其他各组耳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80耳电测听分析结果,放疗后无变化耳58%,改善耳12%,恶化耳30%.分析剂量因素对声阻抗结果的影响,恶化组的鼓室腔及骨性段咽鼓管平均受照剂量为(5379.81±706.01)cGy,不变组的平均受照剂量为(4735.72±812.30)cGy,改善组的平均剂量为(4652.86±809.78)cGy;分析剂量因素对电测听结果的影响,恶化组的中耳及骨性咽鼓管平均受量为(5229.38±778.11)cGy,不变组的平均受量为(4719.64±744.82)cGy,改善组的平均剂量为(4702.38±922.21)cGy.统计分析发现3组的剂量差异有显著性.T分期变化及1年内或1年后时间分组对听力测试结果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而化疗对听力测试结果的影响不明显.结论:在鼻咽癌3-D放射治疗中,如将鼓室腔及骨性段咽鼓管剂量控制在4700 cGy以下,则可明显减少延迟性放射性中耳炎的发生率.对中耳鼓室腔及骨性段的保护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大可能性减少.放射性中耳功能损伤发病高峰在1年内,在放疗前具有正常听觉功能者,放疗1年后有更多的机会从放射损伤中恢复.

  • 腭帆张肌横截面积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性中耳炎的影响

    作者:张钦华;邹雨荷;程霞;丁小凡

    目的 :探究腭帆张肌横截面积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性中耳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到2016年2月期间接受放射性治疗的鼻咽癌患者37例,采用三维适形调放射治疗,对所有患者的鼻咽部进行扫描,并测量腭帆张肌与翼内肌通过咽鼓管中下部层面的横断面面积.结果 :放疗后共有25例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放疗后患者的左、右腭帆张肌横截面面积均明显小于放疗前,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腭帆张肌发生萎缩耳放射性中耳炎的发生率较未出现萎缩耳明显升高(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在接受放疗后,腭帆张肌会出现明显的萎缩现象.

  • 氨磷汀对豚鼠早期中耳放射损伤的保护与ICAM-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胜资;陈仲春;王纾宜;程庆芳;陆神斌

    目的通过检测氨磷汀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放射性中耳炎中表达的相关性,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38只豚鼠分成5组,A组2只,不加任何干预,B、C、D、E每组9只,60Coγ射线3GY/次,5次/周,总量45GY照射右耳,B组和D组为生理盐水组,C组和E组为氨磷汀组,C组照射完成后在第2天处死动物,D、E组在照射后第30天处死动物.以免疫组化法检测中耳粘膜ICAM-1,同时用扫描电镜观察中耳粘膜.结果辐射对豚鼠中耳粘膜上皮有损伤作用,同时伴随ICAM-1的表达,照射前30分钟腹腔注射氨磷汀能使纤毛上皮受到保护.结论 ICAM-1的表达与中耳粘膜早期辐射损伤密切相关,氨磷汀对中耳粘膜早期辐射损伤有保护作用.辐射产生的自由基与中耳粘膜ICAM-1表达上调相关.咽鼓管狭窄可能是粘膜ICAM-1持续表达的原因之一.

  • 鼻咽癌放疗前后腭帆张肌横截面积的改变与放射性中耳炎的相关性

    作者:杨建明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前后腭帆张肌横截面积的改变与放射性中耳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就诊的36例接受放射性治疗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放疗前后分别测量所有患者上腭帆张肌及翼内肌的横截面积,比较放疗前后的差异,并分析患者于放疗后发生放射性中耳炎与腭帆张肌受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放疗后共24例(44耳)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放疗后STVP、SLTVP、SRTVP、SLTVPM、SRTVPM、SLTVPF、SRTVPF、SMP、SLMP及SRMP与放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腭帆张肌萎缩耳中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腭帆张肌无萎缩耳者(72.92% vs 37.50%,x2=8.445,P=0.004).结论 放疗后鼻咽癌患者的腭帆张肌与翼内肌会发生萎缩,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与腭帆张肌的萎缩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 3D计划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中耳炎临床分析

    作者:何景扬;林瑞蔼;陈国健

    目的 分析3D计划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中耳炎的发生率及与放疗剂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32例鼻咽癌患者行3D计划放疗后,随访3~24个月,定期进行听力学检查,包括声阻抗测听、电测听及耳部检查,分析鼓室腔及骨性段咽鼓管剂量分布与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12个月后进行听力学检查,32例患者64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的39耳,占60.94%;改善7耳,占10.94%;恶化18耳,占28.12%.根据听力学检查结果按耳分成3组,维持组、改善组与恶化组.恶化组平均放疗剂量明显高于维持组与改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组与改善组平均放疗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性中耳炎的发生与放疗剂量有关,因此,在对鼻咽癌患者实施放疗时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遮挡与保护措施,尽量减少鼓室腔及骨性段咽鼓管的吸收剂量.

  • 鼻咽癌并发放射性中耳炎患者的耳部清洁护理效果分析

    作者:吴艳清;黄春桃;叶青苗

    目的:观察分析鼻咽癌放疗并发放射性中耳炎患者的耳部清洁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鼻咽癌并发放射性中耳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耳部清洁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43.3%,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治愈率为23.3%,总有效率为7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鼻咽癌并发放射性中耳炎患者时,加强耳部清洁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及中耳炎的治愈率.

  • 洛美沙星滴耳液用于鼻咽癌放疗后合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陈新嫦;罗晖

    目的 探究氧氟沙星滴耳液用于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本院门诊部于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间收治的鼻咽癌放疗后合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随机选出14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人到对照组(氯霉素滴耳液治疗)和观察组(洛美沙星滴耳液治疗)中,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见效时间、听力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65%,对照组88.7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05%略低于对照组7.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见效时间比对照组短,且听力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洛美沙星滴耳液用于鼻咽癌放疗后合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中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经咽鼓管注射桉柠蒎治疗放射性中耳炎

    作者:杨文飞;郑银燕;郑芸;彭韶平;廖志莹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中耳炎新的治疗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6年1月因鼻咽癌放疗后被确诊为放射性中耳炎,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治疗的116例(132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取鼓膜穿刺治疗54例(65耳),经电子鼻咽喉镜下咽鼓管置管治疗62例(67耳).穿刺组为自确诊放射性中耳炎后经鼓膜穿刺抽液并注入地塞米松+桉柠蒎溶解液者,置管组为自确诊放射性中耳炎后在电子鼻咽喉镜下经咽鼓管抽液并注入地塞米松+桉柠蒎溶解液者.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3个月、6个月并记录患者的耳闷感、语频气骨导听阈值、中耳压力峰压值改变情况.结果 穿刺组患者经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的耳闷感改善有效率分别为81.54%和82.00%,均低于咽鼓管置管组的94.03%和88.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组患者语频气骨导听阈均值经治疗3个月、6个月后分别为(30.76±4.82)dBHL和(33.72±3.97)dBHL,均高于咽鼓管置管组的(27.79±5.58)dBHL和(29.32±5.76)dBH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组患者经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的鼓室导抗图峰压值均值分别为(-160±15.0)daPa和(-175±20.0)daPa,均低于置管组的(-150±15.0)daPa、(-140±15.0)da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鼻咽喉镜下经咽鼓管置管注射桉柠蒎溶液对治疗放射性中耳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中医治疗鼻咽癌放射性黏膜损伤的进展

    作者:李韡琦;李小凤

    放射冶疗是目前鼻咽癌主要冶疗手段之一,根治性放疗往往会引起放射性的损伤[1],如放射性口咽黏膜反应、放射性皮炎、放射性中耳炎、放射性骨髓抑制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时只能减小放疗剂量甚者终止放疗,从而影响疗效.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