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种降低肾功脉MR检查造影剂剂量方法的研究

    作者:康钰;杜湘珂

    目的 探索通过改变K空间填充方式来降低肾动脉MR扫描顺磁性造影剂剂量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取因怀疑肾动脉病变而行肾动脉CEMRA检查的病人20例.检查分两组进行,其中双倍剂量组采用中心填充方式,单倍剂量组采用椭圆中心填充方式.在冠状位图像上分别测量双肾动脉信噪比(SNR),肾动脉与周围脂肪的对比噪声比(CNR),然后进行三维MIP重建.由两位观察者单独评价两组的三维图像质量,肾动脉分支及肾静脉伪影情况.对测量结果和图像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肾动脉SNR分别为139.29±11.12和145.48±10.39;CNR分别为118.38.±10.16和124.08 ±10.29,两组间肾动脉SNR及CN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三维重建图像均100%达到诊断要求,肾动脉分支及肾静脉伪影方面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磁共振造影剂注射速度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改变K空间填充方式可有效降低磁共振造影剂剂量.

  • K空间与MR技术

    作者:胡斌

    本文通过对K空间与自旋回波技术、快速自旋回波技术、部分K空间、钥孔成像及呼吸和运动伪影补偿等基本技术关系的描述,探讨参数的选择应根据需要调整,才能真正保证MR图像的有效质量.

  • 加快MR扫描速度的常用方法

    作者:尹培尧;史进忠;程炜

    随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发展,磁共振场强的提高,MR成像速度明显加快,提高了MRI系统的工作效率.本文就加快MR扫描速度的技术与策略进行简单介绍,为MR技师的日常工作提供参考.

  • 磁共振并行采集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于曰俊;张国华;侯金文

    1 并行采集技术的原理磁共振(MR)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以来,成像速度一直是人们致力解决的问题.尽管目前一些序列的采集时间已达到数秒,但因受技术限制及生理因素的影响,图像质量仍不尽如人意.并行采集(parallel acquisition, PA)技术减少了相位编码的数目,又能保持较高的图像质量和空间分辨率,因此以上问题迎刃而解.理论上PA技术可达到亚秒级水平 [1],但因受伪影和信噪比(SNR)的影响通常只能提高1.5~3倍.在相同的采集时间内,应用PA技术可以提高空间分辨率;同时,在快速自旋回波和单次激发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中,它通过减少回波链的长度减少图像的模糊效应 [2].

  • MRI 1例异常图像故障分析

    作者:李强

    东软SUPER OPEN P035磁共振为0.35T永磁型,在扫描中出现如图1所示异常图像.初步检查设备,系统初始化和调频都能通过,说明系统硬件都能得电工作.为查找故障,从图像产生的基本原理和信号流程入手.

  • 颅脑组织的磁共振成像过程模拟

    作者:杨庆华;李薇;贺超;米红兰;祝元仲

    目的:研究实现对磁共振成像(MRI)多参数、特定成像序列下的模拟成像.方法:从颅脑组织基本特性出发,基于布洛赫方程求解弛豫过程,再按照实际磁共振设备成像方法,用计算机模拟磁共振信号生成.并将信号采集映射到k空间,后重建出图像.结果:重建图像和实际临床运用产生磁共振图比较接近.在此基础上对于部分k空间数据重建,快速成像序列的成像也可以仿真实现.结论:该方法直观、定量,便于实现磁共振成像过程模拟,可以用于医学影像物理学的辅助教学,也可以作为成像方法过程、重建算法、质量保证、图像后处理等研究的数据准备.

  • 磁共振系统的组成、常见故障和解决方法

    作者:姜忠泉;谭静江

    论述了磁共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磁体、梯度-射频系统、制冷系统、重建系统及操作系统组成.根据各组成部分的原理及功能,分析了磁共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故障的部位和原因,并阐述了各主要组成部分的故障解决方法.

  • 时间分辨的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发展现状

    作者:张雅萍;孟卓;许乙凯

    时间分辨的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是一种类似DSA成像效果的新型MRA技术,可以清晰显示血管从动脉早期到平衡期的完整的动态充盈过程,且无需预先监测及设置对比剂的延迟时间,对头颈、四肢血管疾病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MRI敏感度编码技术及临床应用

    作者:张中伟;孟悛非

    近年来发展的多线圈并行采集技术诸如敏感度编码技术、空间谐波同步采集技术以及阵列线圈敏感度编码和并行重建技术等不但缩短了测量时间,而且优化了图像质量.现综述敏感度编码技术的成像原理,并就敏感度编码技术临床应用的优缺点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介绍.

  • 基于全景成像矩阵技术的下肢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序列设计

    作者:黄忠道;涂颖华

    目的 探讨双下肢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的合理设计,达到缩短序列的扫描时间,有效减少下肢静脉对动脉血管的干扰.方法 在西门子1.5T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上对扫描序列相关参数进行优化调整,以及在全景成像矩阵(TIM)技术基础上进行三段扫描无缝拼接的设计,并对86例患者进行下肢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检查.结果 每一段的扫描时间较序列优化前减少了8~11 s.86例病例中有50例无静脉污染,36例有轻度静脉污染.达到比较理想的结果 .结论 对扫描序列的重新设计和合理的参数优化可提高下肢动脉血管成像的质量.

  • 基于MRI PROPELLER技术的K空间欠采样算法研究

    作者:骆乐;徐文龙

    该文通过对现有的PROPELLER方式下K空间中欠采样算法特点的研究,提出了更合理的数据采样算法.经仿真实验验证,新的采样方式可以有效缩短PROPELLER技术扫描时间,减少运动伪影,从而提高TPROPELLER技术的应用价值.

  • 磁共振成像中的敏感性编码技术

    作者:周敏;张敏鸣;刘琳

    介绍磁共振成像中的敏感性编码技术的原理、图像重建算法及图像的信噪比.

  • 快速自旋回波脉冲序列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黄敏;廖玚;郭晶磊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可减少磁共振成像的数据扫描时间,提高成像速度,是国内外MR扫描仪必备的快速序列之一.本研究对快速自旋回波序列的设计、编程和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快速自旋回波序列与自旋回波序列的成像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该方法为国内MR扫描仪的自主研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 自门控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作者:李硕;朱艳春;高嵩;谢耀钦

    主要介绍自门控技术在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中的发展与应用.传统CMRI一般需要通过心电信号结合屏气或呼吸监控技术进行采集.然而,受到强磁场和电磁信号的干扰,以及患者自身生理特征等影响,心电信号有时会失真.屏气采集不适用于老年和儿童患者,以及一些患有呼吸疾病的患者.呼吸监控采集方法又会干扰稳态序列.因此,非心电门控的自由呼吸CMRI具有潜在需求.自门控技术可以从原始采集数据中提取心脏和呼吸运动信号,因而被广泛研究.本文首先介绍当前CMRI技术,然后从理论基础、脉冲序列设计、自门控信号提取以及图像重建4个方面详细阐述自门控CMRI技术的发展,后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基于SENSE和GRAPPA的并行磁共振图像重建算法

    作者:陈蓝钰;常严;王雷;徐雅洁;张广才;杨晓冬

    并行磁共振成像技术降低了采样时间,提高了成像速度和图像分辨率,但重建图像信噪比有所下降.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SENSE (Sensitivity Encoding)和GRAPPA (GeneRelized Autocalibrating Patially Parallel Acquisitions)的并行成像算法,降低由于减少采样行而造成的信噪比损失.在采集较少K空间中心自标定(ACS)行基础上,先用GRAPPA算法拟合出更多中心数据估计得到较为精确的线圈灵敏度,采用共轭梯度法进行图像重建,得到质量较好的重建图像,进而结合估计的线圈灵敏度进行交替迭代优化,计算出误差较小、分辨率较高的终重建图像.采用了不同加速因子的人脑磁共振K空间欠采样数据以验证该算法的重建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重建出的MR图像从视觉效果上和定量对比结果上都优于已有算法.尤其是在加速因子较大、采样行数较少时可以重建出质量更高的磁共振图像,具有更低的归一化均方误差和更高的信噪比(能提高22%).新算法降低K空间采样行的同时,提高了并行磁共振重建图像信噪比并降低了噪声干扰.

  • Blade技术结合并行采集磁共振技术在上腹部的应用

    作者:田鑫;戚玉龙;刘阳;冯飞;刘汉桥;刘鹏程

    目的 评价Blade技术结合并行采集技术下对上腹部MRI扫描的运动校正效果和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50个患者接受上腹部MR检查,分别使用回波链/K空间填充率对应19/100%,30/100%和30/175%3种不同的参数,并在呼吸门控下获取脂肪抑制的T2加权图像,后由两位腹部诊断医师对运动伪影、条纹伪影及总体影像质量评价.结果 两位诊断医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P<0.05),3组参数条件之间运动伪影、条纹状伪影及总体影像质量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19/100%和30/100%两个条件下比较,30/175%条件下图像运动伪影少(P<0.05),总体影像质量好(P<0.05).结论 使用Blade技术结合并行采集能减少上腹部MR图像的运动伪影,改善影像质量.

  • 颈部3D CE-MRA的技术应用

    作者:余宁;陈峰

    颈血管病变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清楚地显示颈部血管对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极其重要.三维对比剂增强MR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contrast enhanced MR angiography,3D CE-MRA)是近年来开展的MR血管成像新技术,因其具有无创、快捷、安全、图像清晰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

  • 磁共振图像处理中部分傅里叶重建算法的比较

    作者:何汶静;陈晓文;朱高杰;罗海

    目的:比较磁共振(M RI)图像处理中部分傅里叶重建算法,对比各算法的优缺点,改进算法。方法基于部分傅里叶重建算法理论上的k空间数据的共轭、对称性,利用1.5 T 医用M RI设备,采集全k空间的数据,重建时仅利用其中55%~85%的数据模拟部分采集方式,用零填充、共轭对称、Homodyne、POCS几种算法分别重建图像。结果共轭填充方式振铃伪影明显,POCS算法去振铃伪影效果好。结论 POCS算法多次用低频相位加权迭代,在去掉伪影的同时造成高频图像细节丢失,且耗时较长;Homodyne算法能在保留图像细节和消除振铃中间取得较好的平衡,如果用Sinc函数作为权重函数进行相位解缠绕,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

  • 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中的透视触发技术研究

    作者:陶玲;王惠南;田芝亮

    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中,正确估计或测算扫描延时时间是检查成败的关键.目前临床应用中普遍使用的定时技术是试验性团注技术,但其存在着局限性,如缺乏完善性、空间分辨率有限及技术复杂等.本文提出一种技术,通过使用MR透视法实时检测靶血管内对比度的变化,当检测到对比度增强时,开启带有椭圆中心视图命令的三维MRA序列采集数据.结果表明这种技术可获得静脉抑制,消除运动伪影,极大提高空间分辨率,在团注检测中的可靠性高达95%以上.这种技术为众多血管区域提供了高质量的对比增强MR血管造影.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