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互动式教学法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叶建峰

    健康评估课程是从护理的角度来研究跟诊断患者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思维、技能的学科[1].2007年以来,我们对健康评估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法,经调查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医学院校新生适应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作者:傅茂笋;代旭东;宋志强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新生适应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922名医学院校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校新生适应能力调查表、学校环境满意度调查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个人评价问卷(PEI)进行现场调查.结果:新生适应能力存在性别差异,新生的适应能力与自信心、学校环境满意度、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呈明显的相关关系.逐步回归表明,自信心强,学校环境满意度高,家庭生活中组织性强,母亲较少拒绝、否认,过度保护,父亲职业特征和月生活支出较低的新生适应能力较强.结论:医学院校学生适应能力受学校学习生活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个性特征对提高自身适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 慢性肝炎患者病耻感及其对交往焦虑、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作者:洪春霞;魏钦令;程敏锋;王相兰;韩自力

    目的 调查门诊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的病耻感状况并分析其对病人交往焦虑、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48名乙型(CHB)、41名丙型慢性肝炎(CHC)和29名健康志愿者纳入研究,病例组完成自编慢性肝炎病耻感问卷,3组均完成交往焦虑量表(IA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简明应对方式问卷( SCSQ)自评.结果 CHB和CHC两组阳性率高的病耻感题目为求职中被排斥(81.2%,75.6%)、病情保密(72.9%,75.6%)、被社会歧视(66.7%,56.1%)和择偶中被歧视(60.4%,61.0%),阳性率低为与同病者一起压力小(35.4%,31.7%)和同病才能理解(33.3%,26.8%),各题目阳性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HB(2.41±0.45) GSES评分和CHC(2.49±0.6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低于对照组(2.780.52) (F=4.648,P=0.011);病耻感非正常感进入CHB组IAS回归方程(B =4.861,校正R2 =0.106),同病才能理解进入CHC组IAS回归方程(B=6.745,校正R2 =0.113);消极应对分(B=-0.424)、被社会歧视(B=-0.359)和与同病者一起压力小(B=-0.274)进入CHB组GSES回归方程(校正R2=0.280).结论 慢性肝炎病人存在明显病耻感,并可能是造成病人一般自我效能感下降、交往焦虑程度增加的因素.

  •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

    作者:陈晓军;陶婷;王利刚;唐义诚;张静怡;樊春雷;高文斌

    目的 了解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现状并探寻其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和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对石家庄市1547名10~16岁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社会适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1±0.65)分,(3.70±0.69)分,P>0.05].②流动儿童群体中,女生社会适应得分高于男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80±0.59)分,(3.63±0.69)分,P<0.01];随着年级的升高,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总分呈下降趋势[(3.82±0.68)分,(3.72±0.64)分,(3.58±0.60)分,P<0.01].③流动儿童自我控制双系统中冲动系统对其社会适应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299,P<0.01);控制系统对其社会适应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243,P<0.01);流动儿童家庭亲子关系、学校同伴关系均对社会适应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179,β=0.092,P<0.01);流动儿童所处群体性质与社会适应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论 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社会适应无显著差异.流动儿童的自我控制、家庭亲子关系和学校同伴关系对其社会适应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 护理本科生社会适应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关系

    作者:李秀婷;杨梦莹;杨绪霞;陈晓东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生社会适应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山东2所医学类高校的758名护理专业本科生,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S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问卷调查,并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路径分析.结果 护理本科生社会适应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均呈显著正相关(r=0.113~0.607,P<0.01),消极应对只与校园适应呈显著负相关(r=-0.117,P<0.01).通过路径分析显示,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对社会适应有直接预测作用(β=0.57,P<0.05;β=0.26,P<0.05;β=0.1,P<0.05),心理弹性、积极应对在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β=0.31,P<0.05;β=0.05,P<0.05).结论 护理本科生的社会适应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 大学生自我分化、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对自杀意念的影响

    作者:罗兴伟;李欢欢;赵伟;朱叶;马晓倩;王湘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我分化、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对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大学生被试3097名,采用大学生自我分化量表、大学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及自杀意念量表进行调查,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以及独立样本t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自杀意念(发生率3.9%)与自我分化、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均呈显著负相关(r=-0.24,-0.17,-0.29,P<0.001).社会适应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预测力强(β=-0.19,P<0.001),自我分化次之(β=-0.13,P<0.001),社会支持小(β=-0.08,P<0.001).与无自杀意念组大学生相比,有自杀意念组大学生的人际适应、社会支持、自我分化的总体水平均显著降低.结论 在大学生群体中,自我分化、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程度可能是预测自杀意念水平的有效因素;校园的心理危机干预中,应考虑设置人际交往训练,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减轻自杀意念的程度,对预防自杀起到积极的作用.

  • 学龄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与父亲参与的关系

    作者:竺智伟;陈维军;朱丽;徐琳;詹建英

    目的 探讨父亲参与与学龄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以及自编调查问卷,对1246名16~72月龄的正常儿童进行调查,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社会适应能力与父亲参与的相关关系.结果 在控制母亲、儿童、家庭因素外,发现社会适应能力标准分与父亲参与时间正相关(β=0.05,P=0.03),父亲参与时间解释12%的社会适应能力变异;亲子活动中游戏与作业能力(β=0.09,P<0.01)、集体活动能力(β=0.06,P<0.05)相关,讲故事与交流能力(β=0.07,P<0.05)、自我管理能力(β=0.06,P<0.05)相关,其他活动与独立能力(β=0.07,P<0.05)、作业能力(β=0.06,P<0.05)相关.结论 父亲参与的时间和活动方式与学前儿童社会适应性行为相关,父亲的积极参与对儿童早期社会适应能力具有保护作用.

  •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作者:王文忠;徐莎莎;刘正奎;欧云;高文斌

    目的 探索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北京市3所打工子弟小学5年级学生32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流动儿童的亲子关系与其抑郁、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具有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9,-0.19,-0.21),父母的夫妻关系以及父亲的受教育程度与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流动儿童的抑郁、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与他们的生活满意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19,-0.29,-0.24)和同学关系具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状态焦虑与学业期望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抑郁、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是家庭因素影响其生活满意度和同伴关系的中介变量.结论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其家庭环境的影响,同时又影响了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

  • 父母教育心理控制源在亲子沟通与子女社会适应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作者:叶青青;任婷婷;许慧

    目的:研究亲子沟通与子女社会适应的关系以及父母教育心理控制源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 SAS-SSS)、青少年亲子沟通量表( PACS)和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 PLOC)对398名中学生及其父母进行调查。结果:男生的“心理优势”得分高于女生,初一学生的社会适应得分高于初三学生,核心家庭儿童的人际适应性和心理弹性得分高于主干家庭,亲子沟通存在问题的程度得分低于主干家庭(P<0.05)。社会适应的4个因子与亲子沟通的开放性程度正相关(r=0.253、0.330、0.193和0.287,P<0.05),且除人际适应性外,社会适应的其他3个因子与亲子沟通存在问题的程度负相关(r=-0.151、-0.151和-0.102,P<0.05)。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父亲的教育心理控制源越偏内控,亲子沟通对子女社会适应的效应就越大。结论:父亲的教育心理控制源在亲子沟通对子女社会适应的影响中起负向调节作用。

  •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能力相关性

    作者:熊峰;李霞;朱长才

    目的 调查分析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能力现状及其相关关系,为采取有针对性促进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和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收集研究对象的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资料,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130例研究对象的社会支持总分为34.48±9.36,客观支持得分为6.00±1.88,主观支持得分为15.17 ±4.22,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6.59±2.27;研究对象的社会适应能力中的很强、良好、一般、较差、很差的构成是2.32%、1.55%、19.23%、31.53%、55.37%;戒毒康复人员的客观支持与社会适应能力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存在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能力偏低现状;客观支持可能为戒毒康复人员社会适应能力的促进因素.

  • 中医院校本科生社会适应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

    作者:王燕;蔡春连;熊丽娜;崔楚云;张亚静;李玉峰;金昌德

    目的 调查中医院校本科生社会适应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某中医院校325名本科生.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适应性问卷(SAQ)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中医院校本科生社会适应性问卷总评分为3.17±0.35分,低于国内普通大学生水平;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外向(t=10.25,P<0.001)、自觉身体健康状况较好(t=6.05,P=0.003)、热爱所学专业(t=3.30,P=0.038)、大学生活较满意(t=6.61,P=0.002)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高于其他学生;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外向(β=17.12)、自觉身体状况较好(β=16.25)、心理健康水平较高(β=-1.07)的中医院校本科生社会适应能力较高.结论 中医院校本科生社会适应能力较低,其社会适应能力受性格、自觉身体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 上海市流动老年人社会适应定性研究

    作者:王泳仪;王伟;严非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流动老年人社会适应情况.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对30名流动老人进行个别访谈,了解流动老年人的基本社会经济特征、生活质量、社会适应与支持状况及存在问题.结果 流动老年人的总体经济状况一般,但大部分流动老年人表示与家乡相比,在上海的生活条件更好;由于方言等障碍,流动老年人日常交往对象主要是背景相似者,对于文化观念,部分流动老年人则以回避态度面对习俗观念的差异;流动老年人心理层面的融入较低,归属感较差.结论 大部分流动老年人在生活、文化适应方面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从不适应到适应转变,但心理融入较差.建议构建关爱流动老年人和谐社区,关注流动老年人精神需求,建立同伴互助组织,帮助流动老年人适应新环境.

  • 聋哑少年自我认同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研究

    作者:许美林;黄婷婷;李晓平;张丹丹

    目的:对聋哑少年自我认同感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行相关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自我认同感量表和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对福州、福清市聋哑学校初一到高三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聋哑少年自我认同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在性别、城乡、是否单亲与独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年级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但是自我认同感和社会适应能力两者之间相关不显著.结论:聋哑少年自我认同感和社会适应能力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

  • 平衡与健康

    作者:赵志强

    何谓健康?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

  • 做一个健康的人

    作者:景在安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健康,但能全面理解健康含义的人我想不会很多.我原先只知道"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学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后知道自己原先的认识还不全面,原来"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四个方面".

  • 蚌埠市中学生伤害发生现状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分析

    作者:顾璇;卞莉;李红影;汤建军;单杰

    目的 了解中学生伤害行为现状及其与社会适应的相关性,为中学生伤害的有效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蚌埠市2 530名在校中学生,使用问卷对研究对象伤害发生及社会适应状况进行调查. 结果 中学生伤害发生率为43.3%.男生伤害的发生率(46.8%)高于女生(40.1%),初中生(49.3%)高于高中生(29.8%),乡村地区中学生(47.1%)高于城市学生(4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发生伤害的中学生人际关系、学习适应、日常生活、行为规范、情绪控制、环境适应、心理预期、心理动力及心理支持得分均低于未发生伤害中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中生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有人际关系、心理预期、心理支持,高中生则只有心理支持进入回归方程(P均<0.05). 结论 不同性别、学段、地区中学生伤害发生状况存在差异,社会适应对中学生伤害的发生具有重要保护作用.

  • 大学生社会适应与五态人格的关系研究

    作者:万天华;杨振宁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特点及其与五态人格的关系.方法:选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问卷、五态人格问卷对206名大学生进行测评调查.结果:大学生社会适应总体水平较高,男、女生之间在择业适应和情绪适应上存在差异,但城镇与农村、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差异不明显;在社会适应方面,大学生不同年级间在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维度上存在明显差异;五态人格与社会适应各维度间存在相关.结论:五态人格与社会适应各维度之间存在相关,不同年级的社会适应存在差异.

  • 教师关怀行为对汉区少数民族预科生社会适应的影响

    作者:廖雅琼;叶宝娟;李爱梅

    目的: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在教师关怀行为与汉区少数民族预科生社会适应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教师关怀行为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问卷、心理韧性问卷和社会适应问卷对622名汉区少数民族预科生进行测量.结果:①教师关怀行为、领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可以显著正向预测汉区少数民族预科生社会适应.②领悟社会支持在教师关怀行为与汉区少数民族预科生社会适应间起中介作用.③心理韧性在教师关怀行为与汉区少数民族预科生社会适应间起中介作用.④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在教师关怀行为与汉区少数民族预科生社会适应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教师关怀行为既直接影响汉区少数民族预科生社会适应,又通过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对其产生间接影响.

  • 父亲婚姻满意度与幼儿社会适应:父亲反应方式的中介作用

    作者:杨青青;李晓巍

    目的:考察父亲婚姻满意度与幼儿社会适应的关系以及父亲对幼儿消极情绪的反应方式在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以304名3~6岁幼儿及其父母为被试,采用婚姻质量问卷的婚姻满意度分量表、父母反应方式量表和儿童社会能力与行为评价量表考察父亲婚姻满意度、父亲反应方式与幼儿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结果:①父亲婚姻满意度与幼儿的焦虑退缩和愤怒攻击显著负相关,与幼儿的敏感合作显著正相关;②父亲对幼儿消极情绪的支持反应在父亲婚姻满意度与幼儿焦虑退缩和敏感合作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没有发现非支持反应的中介作用.结论:父亲婚姻满意度既可以直接影响幼儿社会适应,也可以通过父亲的支持反应间接影响其社会适应.

  • 社会适应能力对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自我认同与心理和谐的链式中介作用

    作者:姜永志;白晓丽;刘勇;陈中永

    目的:考察青少年自我认同和心理和谐是否在社会适应与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方法:使用青少年社会适应量表、自我认同量表、心理和谐问卷和移动社交网络过度使用问卷对2056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①社会适应、自我认同和心理和谐与移动社交网络过度使用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社会适应与自我认同和心理和谐存在显著正相关;②社会适应、自我认同和心理和谐对移动社交网络过度使用行为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③自我认同、心理和谐分别中介了社会适应与移动社交网络过度使用的关系.结论:自我认同和心理和谐在社会适应与移动社交网络过度使用行为间起着链式中介作用.

193 条记录 7/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