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实践研究

    作者:谭群;宦小芳;朱琼;谭蛟

    目的:分析在骨科护理管理中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收治骨科患者122例,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联合人性化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管理中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

  • 骨科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袁凝秋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骨科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够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促进患者治疗,提升护理效果。

  • 疼痛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作者:张太梅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收治骨科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干预组术后疼痛水平低于常规组,术后睡眠质量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骨科围手术期给予疼痛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感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对患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 无痛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影响的观察

    作者:邹颖

    目的:观察无痛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的影响,探讨提高护理质量的措施。方法:同期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专科护理措施,观察组加行无痛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主观评分及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前1d 及术后1d、术后3d 的疼痛主观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1d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应对骨科手术患者积极施行无痛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 舒适护理对骨科围手术期的影响

    作者:成菊美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骨科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骨科患者10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骨科手术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舒服适度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舒适护理对骨科围手术期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舒服适度分级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骨科 舒适护理 影响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感染创面的护理体会

    作者:孟燕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感染创面的护理体会,总结护理措施.方法: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伤口感染患者55例,所有患者感染创面的治疗均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配合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治疗效果,总结有效的护理经验.结果:55例患者,每次实施负压封闭引流5~7 d,其中患者经过1次负压封闭引流治疗51例;急性骨髓炎患者2例经过2次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并骨外露患者2例进行了3次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终所有患者创面愈合良好,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引流技术,将其应用在骨科感染创面治疗当中效果显著,同时配合全面护理干预,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关于多重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切口感染病例分析及护理体会

    作者:雷爱玲;王红霞;孙永习;田爱红

    目的总结骨科术后病人多重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人的护理方法,促进病人的痊愈.方法对2003年以来我院27例骨科多重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人开展心理、疼痛、卧床等方面的护理,加强病区医院感染控制.结果27例感染病人全部顺利治愈出院.结论对多重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人加强必要的护理措施,以利于病人的康复.

  • 不同腰麻用药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比较

    作者:黄艳秋

    目的:探讨不同腰麻用药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骨科手术老年患者1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所有患者均侧卧位,穿刺点选择 L3~4椎间隙,对照组腰麻注药0.75%布比卡因1.5ml,注药时间20秒,然后水平仰卧。观察组腰麻注药复合芬太尼5μg,罗哌卡因1.5ml,注药时间20秒,然后水平仰卧。结果: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34.4±8.5)秒,痛觉阻滞起效时间(169.1±28.5)秒,运动阻滞起效时间(168.1±2.4)秒,运动恢复时间(148.5±25.8)秒。对照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33.9±6.6)秒,痛觉阻滞起效时间(172.2±23.6)秒,运动阻滞起效时间(171.2±2.5)秒,运动恢复时间(145.9±24.5)秒。两组麻醉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5.6%),其中恶心、呕吐2例,心动过缓2例,低血压1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34例(37.8%),其中恶心、呕吐10例,心动过缓10例,低血压1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具有麻醉效果好,并发症少,可作为高龄骨科手术麻醉的首选药物。

  • 骨科超高龄手术患者术后低蛋白血症发生的相关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余跃;高云

    目的:寻找骨科超高龄老年患者术后低蛋白血症发生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收治超高龄老年手术患者379例,对可能与术后低蛋白血症发生有关的潜在高危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出现低蛋白血症概率:髋、膝部位手术大于其他部位;发病至入院间隔时间3 d以上>3 d以下;术中出血200 mL以上>200 mL以下;90岁以上>90岁以下;术前血清白蛋白35 g/L以下>35 g/L以上。结论:髋膝部位手术、发病至入院间隔时间3 d以上、术中出血200 mL以上、90岁以上、术前血清白蛋白35 g/L以下是术后出现低蛋白血症的高危因素。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何学安;罗兵

    目的:研究在骨科临床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效果。方法:收治骨科疾病患者126例,对照组74例采用常规负压引流技术,观察组52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引流管更换次数、创面愈合时间、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引流管更换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感染发生率均比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疾病治疗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 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张菁华

    目的 对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骨科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选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指引,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经过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观察与对比发现,观察组共计出现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对照组共计出现6例并发症,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2%,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45,P=0.0398);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10.27±1.64)d,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17.96±2.73)d,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74,P=0.0312).观察组的总体满意度为96%,对照组的总体满意度为76%,观察组的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27,P=0.0415).结论 在骨科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采取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效果,使患者的满意度得以提高,并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并且还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出现,值得推广.

  • 骨科抗生素使用抽查与分析

    作者:熊明智

    目的:探讨骨科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在本院骨科200份病例中,调查逐个进行登记,分析获得资料.结果:使用抗生素的占98.50%,未使用占1.50%,预防使用的占88.64%;用于治疗占11.36%,全身用药占96.92%.结论:骨科抗生素的使用中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管理,制定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 健康教育在骨科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黄少蕾

    介绍健康教育在骨科整体护理中的应用,包括进行健康教育的护理工作、组织安排,具体实施办法和进行健康教育的5种操作方式,总结在骨科应用后产生的效果.

  • 翻转课堂结合PBL教学模式对培养骨科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作用

    作者:王雷

    目的 探究翻转课堂结合PBL教学模式对培养骨科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5级五年制骨科专业1班31名本科生以及2班26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班学生予以传统教学法授课,设为对照组,2班则实施翻转课堂结合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以及其对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 实施后,观察组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达到96.1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19% (P<0.05).结论 在骨科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结合PBL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同时还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 “影像学资料+情景模式+真实案例”整合模式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雷

    目的 探究“影像学资料+情景模式+真实案例”整合模式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骨科实习的72名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n=36)实施传统带教方式,研究组(n=36)则实施“影像学资料+情景模式+真实案例”整合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其对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结果 研究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89.69±5.60)分、临床技能成绩(93.58±4.31)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生对教学满意率、学习积极性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骨科教学中实施“影像学资料+情景模式+真实案例”整合模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于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 多元化教学方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作者:徐刚

    目的 探究多元化教学方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017年临床医学系的学生60人作为研究对象,以骨科临床教学为例,根据不同教学方式将60例学生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应用多元化教学,实习结束后,对比2组理论与实践技能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实施多元化教学方式后,理论成绩与实践技能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传统教学方式,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传统教学重视教而学生自学能力被忽视,由于骨科教学的课时较少,而且教学内容多,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应用,可以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高了理论成绩与实践技能,值得推广应用.

  • 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的影响及评价措施

    作者:张爱英

    目的 分析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四肢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 从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SAS评分、VAS评分、SD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SAS、V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7.65±3.21)、(1.06±0.21)、(28.66±2.12),而Barthel指数(90.32±2.96)显著高于对照组(81.06±2.49),经统计学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对照组为86%,经统计学对比,差异显著(x2=6.105,P<0.05).结论 对骨科四肢骨折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其疼痛,纠正其不良心理,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取得较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优质护理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周巍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本院骨科收治的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58例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是普通组、优质组.普通组患者术后应用常规护理.优质组患者术后应用全方面的优质护理.结果 经过治疗与一段时间的护理后,优质组在术后拆线时间、关节屈伸活动的角度、术后痛感缓解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普通组;优质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全方位的优质护理,不仅能提升护理质量,而且还能改善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张静;郑艳平

    目的 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骨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患者有100例,针对所有患者进行与之相对应的健康教育,对患者所呈现出的护理效果和护理程度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和评价.结果 从相关的研究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00名骨科住院患者,及时有效的对他们进行了健康教育,患者都获得了比较良好有效的指导,对于相关的疾病和康复知识都有了深入的掌握,有了比较明显的康复意识,全部患者都能伤后自行翻身,有部分生活能力者达到了96%,也有93%的患者获得了肢体康复佳功能.结论 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有针对性的对于骨科患者进行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这在患者相关疾病的治疗和功能恢复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程度上提供患者积极有效的正确健康教育指导,进一步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的作用.

  •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在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作者:张芳;李燕;杨彩雯

    目的 探讨分析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在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 2018年7月在本院骨科接受手术的62例骨科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参照组在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护理理念进行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功能恢复评分、住院时间、锻炼时间、初次下床时间均优于参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理念进行护理,能够有效加快患者的功能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初次下床时间以及初次锻炼时间,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因此,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可以在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上推广应用.

8524 条记录 11/427 页 « 12...891011121314...42642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