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头孢克洛联合参苓白术颗粒、木香顺气丸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研究

    作者:周艳

    目的:分析头孢克洛联合参苓白术颗粒、木香顺气丸对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胃炎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头孢克洛、参苓白术颗粒和木香顺气丸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11.90%;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9.52%,低于对照组的2.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孢克洛联合参苓白术颗粒和木香顺气丸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崔艳萍

    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我院诊治的98例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临床病例,随机的分成两组,每组49例,一组每天服用6 ~ 7mg/kg的头孢克肟干糖浆,分两次口服,称为观察组;另一组每天服用25mg/kg的头孢克洛干糖浆,分三次口服,称为对照组.其中两组患儿的治疗疗程为7d.分析两组患儿的大便次数、性状、全身症状以及大便常规等症状,并根据相关标准,得出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服用头孢克肟干糖浆的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的高于服用头孢克洛干糖浆的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采用头孢克肟来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安全有效,而且没有不良反应,可以进行广泛的应用.

  • 莫西沙星和头孢克洛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对比观察

    作者:苏盛海;成磊

    目的 探讨莫西沙星和头孢克洛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本院内科病房收住的CAP患者96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予以口服头孢克洛方案,实验组予以口服莫西沙星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状况.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1.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共分类出病原菌58株,其中,对莫西沙星敏感者占82.6%,对头孢克洛敏感者占82.6%.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为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莫西沙星组的发生率为7.31%,头孢克洛组的发生率为9.09%.结论 莫西沙星应用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该类疾病效果优于头孢克洛,值得临床借鉴.

  • HPLC法测定欣可诺干混悬剂中头孢克洛的含量

    作者:王松长

    目的:建立欣可诺干混悬剂中头孢克洛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PLC法测定欣可诺干混悬剂中头孢克洛的含量.采用C18柱,以甲醇-0.01mol/L磷酸二氢钠(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4nm.结果:本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5%(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回收率高,可用于欣可诺干混悬剂的质量控制.

  • 云南白药联合湿润烧伤膏及头孢克洛外敷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作者:唐蕴芬;吴天洪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联合湿润烧伤膏及头孢克洛外敷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1月本院老年康复科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共68处压疮,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9例患者,35处压疮,予云南白药联合湿润烧伤膏及头孢克洛局部外敷治疗,对照组19例患者,33处压疮,予传统的压疮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体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69.7%)(χ2=3.70,P <0.05),Ⅱ-Ⅲ期压疮有效率(86.55%)高于对照组(78.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7 P <0.05)。结论云南白药联合湿润烧伤膏及头孢克洛治疗压疮疗效较好,方法简单,值得临床应用。

  • 光纤药物溶出仪在线考察头孢克洛片和胶囊溶出度

    作者:方继辉;陈英

    目的 利用光纤药物溶出仪对溶出、取样和测定全程测试的实时、原位特点,测定头孢克洛片和胶囊的实时溶出度,评价药品制剂工艺和内在品质的差异.方法 实时在线过程分析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头孢克洛片和胶囊在多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并与中国药典方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溶出度检测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不同批次和剂型之间的溶出曲线基本一致,但在不同溶出介质之间略有差异.结论 与中国药典方法比较,光纤药物溶出仪法对样品溶出的实时过程分析更能真实反映不同批次药品之间的工艺和内在质量的可能差异.

  • 头孢克洛与溴己新在中国健康人体内药动学环节的相互作用

    作者:龚倩;胡哲益;黄志壮;王黎青;刘文芳;郭歆;曹伟;王霆;程泽能

    目的:研究头孢克洛和溴己新在中国健康成人体内药动学环节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12名健康受试者在不同周期内分别多剂量口服头孢克洛片、盐酸溴己新片或头孢克洛片加盐酸溴己新片,周期间洗脱时间(Wash-out)为14 d.血及尿样中头孢克洛浓度采用HPLC-UV法测定,溴己新浓度采用HPLC-MS法测定.结果:将合并给予头孢克洛及溴己新组与单独给予头孢克洛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进行比较.头孢克洛的Cmax,AUC0-6(梯形面积)经对数转化后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均无统计学差异,双单侧t检验表明,两参数均落在各自相应的90%可信区间内,合用与单独使用相比,头孢克洛生物等效.tmax经Mann-Whitney检验,结果表明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其他药动学参数(如:Vd/F,t1/2,Clr及MRT等)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Vd/F有统计学差异,其他参数无统计学差异.将合并给予头孢克洛和溴己新组与单独给予溴己新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进行比较.溴己新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AUC0-24(梯形面积)经对数转化后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二者无统计学差异,双单侧t检验表明,两参数均落在各自相应的90%可信区间内,合用与单独使用相比,溴己新生物等效.tmax经Mann-Whitney检验,结果表明无统计学差异.其他药动学参数(如:Vd/F,t1/2,Clr及MRT)进行方差分析,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联合服用盐酸溴己新片与头孢克洛,药物的吸收、代谢及排泄不受影响;头孢克洛的表观分布容积高于单用头孢克洛,这可能是两药药效学协同作用的药动学基础.

  • 头孢克洛分散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作者:吴少聪

    目的:研究头孢克洛分散片的制备工艺.方法:确定制备工艺,并对其制剂按药典规定进行测定.结果:制备工艺稳定,分散均匀性符合规定,溶出度平均99.4%,有关物质平均0.87,片重差异符合规定,含量平均99.9%.结论:制备工艺适用于大生产.

  • 头孢克洛有机溶剂残留量测定法

    作者:陈荣宏;朱美容

    目的建立头孢克洛原料中有机溶剂残留物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聚乙二醇的极性wax毛细管柱(0.25 μm,30 m×0.25 mm);柱温40 ℃;检测器FID,温度150 ℃;用内标法测定头孢克洛原料中有机溶剂残留物的量.结果建立的色谱方法在所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各溶剂回收率符合要求.结论本法灵敏、准确,适用于头孢克洛原料中有机残留物的检测.

  • 头孢克洛与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效果比较

    作者:宋柳安

    目的:对比分析头孢克洛与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8例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使用头孢克洛干糖浆治疗,观察组使用头孢克肟干糖浆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为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4%,对照组为3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是一种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式,能减少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复方头孢克洛片分剂量的稳定性试验

    作者:蔡育红;钟慧敏

    目的 考察复方头孢克洛片分剂量后的质量稳定性情况.方法 复方头孢克洛片各分剂量于室温状态下放置及磨粉后分别于高温、高湿、强光下放置10 d,定期取样,用HPLC法同时测定各分剂量中头孢克洛和盐酸溴己新2组分的含量变化.结果 复方头孢克洛片分剂量后于室温条件下贮存,2组分含量几无变化;磨粉后在影响因素试验条件下,2组分含量仍在标准范围内,但有下降趋势;在高湿状态下有吸潮现象.结论 复方头孢克洛片分剂量后具有良好稳定性,适合临床分剂量使用,但药粉要注意防潮贮存.

  • 可福乐(头孢克洛)颗粒剂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张廷熹;苏苑华;张灵恩;周莲宝;陈培丽;陈秀玉

    目的:评价可福乐(头孢克洛)颗粒剂在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支气管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45例轻、中度感染患者,给予可福乐颗粒剂40mg(kg·day)每日2次或每日3次,治疗7 d.结果:临床痊愈率为60.0%,总有效率为91.1%,细菌清除率为94.7%,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可福乐颗粒剂在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支气管炎是一种高效、安全的广谱抗菌药物.

  • 布地奈德鼻内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急性鼻-鼻窦炎

    作者:叶进;李源;刘慧;杨钦泰;王涛;魏燕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以鼻内雾化吸入的方式辅助治疗急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急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给口服头孢克洛(750 mg/次,每天2次)、10 g/L麻黄素滴鼻(每天3次,每次2~3滴)及鼻内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每天1次,每次1 mg即2mL)治疗;第2组给口服头孢克洛(750 mg/次,每天2次)及10 g/L麻黄素滴鼻(每天3次,每次2~3滴),疗程共10 d;治疗前后对头痛、脓涕、鼻塞、后鼻滴漏和嗅觉障碍等症状和体征进行分级评估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第1组总有效率为90.5%,第2组总有效率为8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表现分级评分均明显下降,使用布地奈德鼻内雾化吸入组头痛、鼻塞、后鼻滴漏症状及鼻黏膜肿胀改善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没有观察到不良反应.[结论]使用布地奈德鼻内雾化吸入对于治疗急性鼻-鼻窦炎有良好的辅助作用,且副作用不明显.

  • 红皮病误诊误治1例

    作者:何斌;林中方

    患者女,57岁,因"躯干、四肢皮肤潮红、脱屑半月余"由门诊拟诊"急性药物疹"入我院外科住院治疗.入院前3 d,曾口服"头孢克洛"致躯干、四肢红斑、潮红、脱屑伴瘙痒疼痛,于外院治疗,诊断为"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头孢克洛可疑过敏)",予以"甲强龙、氯雷他定、左氧"等治疗,未见缓解,遂转诊至我院.人院当日,精神状态差、疲倦乏力,神志清楚,躯干、四肢弥漫潮红斑,上密集针尖大小的脓疱及片状脱屑,相互融合成片,局部见表皮剥脱、缺失,四肢红肿、皮肤紧绷发亮,双眼睑红肿、充血,张口两指,口腔黏膜无出血及溃疡.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

  • 头孢克洛颗粒治疗小儿泌尿道感染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雍江

    目的:观察与分析头孢克洛颗粒治疗小儿尿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泌尿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服用头孢克洛颗粒治疗,对照组服用阿莫西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两组治疗后尿急、尿频、尿痛发生率以及尿道分泌物和白细胞异常发生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头孢克洛能够有效杀死致病菌,抗菌效果良好且容易吸收,安全较高,是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皮肤疾病较为理想的抗生素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 嗜血杆菌耐药性研究

    作者:杨小娟;吴国荣;张根兴;李宁;邓历

    目的了解嗜血杆菌的耐药情况,以便及时、准确地指导临床感染用药.方法用 API系统对所分离菌株进行鉴定. Nitrocefin纸片法检测β-内酰胺酶产生情况.结果嗜血杆菌检出率 14.9%,其中副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为 10.4%,流感嗜血杆菌为 4.5%. 20株菌对氨苄西林( AM)、头孢克洛( CF)、头孢呋辛( XM)、头孢噻肟( CT)、亚胺培南( IP)和氯霉素( CL)的耐药率分别为 15%、 5%、 5%、 0%、 35%和 5%.有 1株嗜血杆菌因产β-内酰胺酶而对氨苄西林产生耐药,另有 2株为非β-内酰胺酶介导的机制导致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结论 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克洛、头孢呋辛),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及氯霉素对嗜血杆菌有极好的活性.头孢噻肟、氯霉素对亚胺培南耐药菌株 100%敏感.

  • 头孢克洛胶囊健康人体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作者:周燕文;刘倩;兰聪贤

    目的:研究头孢克洛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人体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口服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剂量均为500 mg/人.采用HPLC法测定血中头孢克洛的浓度.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3.31±3.57) mg/L、(12.81±3.02) mg/L; tmax 分别为(1.01±0.37) h、(0.96±0.31) h;t1/2分别为(0.47±0.25) h、(0.42±0.18) h;AUC0→tn分别为(19.63±3.21) mg·h/L-1、(20.06±2.89) mg·h/L-1.2种制剂的药动学参数相近,以AUC0→tn 计算的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98.68±14.34)% .结论: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 头孢克洛治疗上呼吸道感染54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润萍

    目的:探讨头孢克洛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头孢克洛)及对照组(头孢氨苄),7~14d为1个疗程,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有效率为8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头孢克洛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等特点,尤其对扁桃体病变的作用更为明显.

  • 复方头孢克洛分散片处方及制剂工艺

    作者:李国琼;林绍童

    目的 制备以头孢克洛和盐酸溴己新为主药的分散片.方法 选用内、外加崩解剂湿法制粒,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制剂两主要成份.结果 该工艺简便,分散溶出快,25min累积溶出达95%以上,质量稳定.结论 该处方工艺制成的分散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

  • 头孢克洛胶囊人体药代动力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作者:丁青山;陈铁锋;周志凌;麦丽萍;陈秀云;杨敏;余细勇

    目的 研究头孢克洛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该试验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对20 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采用随机交叉双周期给药方式,分别口服单剂量参比制剂和头孢克洛试验制剂500 mg,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两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该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 按lnAUC0-t计算,与参比制剂相比,单剂量口服受试药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5±10.0)%.试验制剂头孢克洛胶囊和参比制剂头孢克洛胶囊之间lnAUC0-T、lnAUC0-∞经双向单侧t 检验,AUC0-T、AUC0-∞的[1-2α]置信区间在参比制剂相应参数的80%~125%范围内,表明两种制剂在吸收程度具有生物等效性;lnCmax经方差分析和双向单侧t 检验,Cmax的[1-2α]置信区间在参比制剂相应参数的75%~133%范围内,表明两种制剂在吸收的峰值浓度上具有生物等效性;Tmax经非参检验,两制剂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制剂在达峰时间上具有生物等效性.结论 头孢克洛的两种胶囊制剂具有相似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特点,生物利用度也相同.

257 条记录 10/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