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和癌旁组织中MUC1和MUC6基因表达的关系

    作者:汪荣泉;房殿春;刘为纹;罗元辉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正常胃粘膜10例取自胃癌手术切缘组织,经HE染色不存在癌组织及癌前病变,十二指肠组织2例取自胃癌切除标本的十二指肠部分;胃癌组织47例取自本院手术切除标本,其中39例含癌旁胃粘膜,29例含癌旁肠化粘膜;1例胃溃疡标本取自胃溃疡患者胃切除标本.

  • E钙粘蛋白、syndecan-1蛋白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与肝癌侵袭的关系

    作者:成峰;王学浩;钱建民;张峰;李相成

    目的探讨E钙粘蛋白与syndecan-1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浸润侵袭之间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研究了47例肝癌组织中E-钙粘蛋白与syndecan-1蛋白的表达,分析与肝癌浸润侵袭之间的关系. 结果肝癌中E-钙粘蛋白与syndecan-1蛋白表达,分别减低为55%、60%,直径大于3cm的肝癌E-钙粘蛋白与syndecan-1蛋白表达减低较小于3cm的肝癌更为显著(P<0.05).E-钙粘蛋白表达与肝癌的组织分级无相关性,而syndecan-1蛋白表达与肝癌的组织分级、癌栓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 结论由E-钙粘蛋白与syndecan-1蛋白介导的细胞间粘附作用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两者结合可以更准确判断肝癌的恶性程度及生物学行为.

  • 人类炎性乳腺癌移植肿瘤裸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作者:丁健

    目的为研究肿瘤的转移机制,建立炎性乳腺癌裸鼠动物模型,并检测其生物学特性. 方法应用Northern印迹、Western印迹、酶谱分析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炎性乳腺癌裸鼠动物模型的生物学特性. 结果成功地建立了炎性乳腺癌裸鼠动物模型,并证实该动物模型表现为人类炎性乳腺癌的生物学特征,同时也发现该肿瘤动物模型有肺部的远处转移.对其生物学特性的检测中发现该移植肿瘤表现为雌激素受体阴性、孕激素受体阴性、p53强阳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过度表达以及Her-2/neu过度表达等.移植肿瘤形成率为70%左右.同时进行了一系列初步的筛选实验,和其他非炎性乳腺癌移植肿瘤相比,炎性乳腺癌移植肿瘤表达非常高的钙粘着糖蛋白和粘蛋白,而其他因子则无异常表达. 结论炎性乳腺癌的裸鼠移植肿瘤动物模型为研究肿瘤转移机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模型.

  •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外周血和骨髓中肿瘤细胞的临床意义

    作者:牛中喜;周清华;徐鹏;孙芝琳;孙泽芳;王艳萍;朱文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周血和骨髓中肿瘤细胞分子诊断的临床意义,以及二者相关性.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31例肺癌病人、10例肺良性病变者和8名健康人外周血、骨髓中MUC1基因 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31例肺癌病人中10例检测到外周血中有MUC1 mRNA表达,检出率32.3%;7例骨髓中有表达,检出率22.6%;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且与肺癌组织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及P-TNM分期均存在密切关系(P<0.05).而肺良性病变者和健康人中均未检测到MUC1 mRNA表达.结论肺癌病人外周血和骨髓中存在常规方法检测不出的肿瘤细胞;应用巢式RT-PCR法检测肺癌病人外周血和骨髓中MUC1 mRNA表达,可为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慢病毒转染自杀基因后联合更音洛韦治疗卵巢上皮性癌的实验研究

    作者:宋莉;孔北华;刘春生;马道新;王瑾瑜;WEI Ming

    目的探讨以抗Ⅰ型粘蛋白单链抗体(anti-MUC1)为靶向的慢病毒高效转染自杀基因后联合更昔洛韦(GCV)对Ⅰ型粘蛋白阳性(MUC1+)卵巢上皮性癌细胞的靶向性基因治疗.方法包装以anti-MUC1为靶向的慢病毒,介导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转染卵巢上皮性癌细胞株SKOV3(MUC1+)及正常成纤维细胞GF(MUC1-),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果.聚合酶链反应(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鉴定HSV-tk基因在靶细胞(SKOV3及GF)中的整合转录结果.光学显微镜观察GCV作用后细胞形态变化;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GCV的体外杀伤效应.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以anti-MUC1为靶向的慢病毒可有效转染SKOV3细胞,PCR、RT-PCR均证明HSV-tk基因已在靶细胞SKOV3中整合且转录表达;而在GF细胞中未见HSV-tk基因的整合及转录表达.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HSV-tk基因转录后的细胞在GCV作用后出现明显形态变化;MTT法显示GCV对转染HSV-tk基因后的SKOV3细胞有显著杀伤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为0.10 mg/L.结论以anti-MUC1为靶向的慢病毒可将HSV-tk基因高效、靶向性转染MUC1+卵巢上皮性癌细胞,联合应用GCV可高效、靶向性杀伤MUC1+卵巢上皮性癌细胞.

  • 肺癌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MUC1 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牛中喜;郑静晨;朱金茹;李树军;彭碧波;周清华;车国卫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外周血和骨髓中粘蛋白1(mucin1,MUC1)mRNA的表达.方法:应用RT-PCR技术,对31例肺癌患者、1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和8名健康人外周血及骨髓中MUC1基因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31例肺癌患者中10例检测到外周血,7例检测到骨髓中有MUC1 mRNA表达,1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和8名健康人中未检测到MUC1 mRNA表达.肺癌患者外周血及骨髓中MUC1 mRNA表达分别为32.3%(10/31)和22.6%(7/31),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外周血和骨髓中MUC1 mRNA的表达与肺癌组织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及pTNM分期均密切相关,P<0.05.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存在常规方法检测不出的肿瘤细胞;应用巢式RT-PCR法可检测到肺癌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MUC1mRNA表达,可为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的组织块法培养

    作者:王奎吉;张罗;韩德民;王鸿;范尔钟;宋晓红;刘仲燕

    目的 建立组织块法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模型,观察细胞生长分化情况,为深入研究黏液纤毛传输系统提供方法学基础.方法 应用组织块法在鼠尾胶原上培养兔气管纤毛上皮细胞,对培养7天的标本行苏木素-伊红染色、黏蛋白5AC(mucin-5AC,MUC5AC)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纤毛摆动频率测量.结果 ①细胞培养7天后可以见到大量的纤毛细胞和杯状细胞,纤毛形态正常,摆动活跃;②苏木素-伊红染色和黏蛋白MUC5AC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分化良好的纤毛细胞和杯状细胞;③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见纤毛细胞分化良好,纤毛形态正常;④(30±1) ℃下测得纤毛摆动频率为(13.2±0.9) 次/s.结论 应用组织块法进行兔气管纤毛上皮细胞培养,可以得到分化良好的纤毛细胞和杯状细胞,纤毛摆动活跃,可应用此模型对黏液纤毛传输系统进行深入研究.

  • 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对分泌性中耳炎大鼠水通道蛋白和黏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海亮;周才杰;赵九洲;曾宪海;李娟娟

    目的 观察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对分泌性中耳炎模型大鼠中耳黏膜中水通道蛋白和黏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内毒素制备分泌性中耳炎大鼠模型,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和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 increasing protein,BPI)组(60只),另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给药后各组大鼠中耳积液中水通道蛋白AQP1、AQP4及黏蛋白MUC5B、MUC5AC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中耳黏膜中AQP1、AQP4及MUC5B、MUC5AC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AQP1蛋白及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AQP4、MUC5B、MUC5AC蛋白及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BPI治疗后,AQP1的表达升高,而AQP4、MUC5B、MUC5AC的表达降低(P<0.05或0.01).结论 AQP1、AQP4及MUC5B、MUC5AC在分泌性中耳炎病变的形成中起一定作用;BPI通过提高AQP1,抑制AQP4及MUC5B、MUC5AC的表达和分泌,从而减轻分泌性中耳炎的积液分泌;BPI是一个潜在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药物,可能有效预防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

  • 上皮钙黏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

    作者:张文;张勤;杜智

    笔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探讨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E-ca)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HCC的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 以MUC1为靶点的肿瘤疫苗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淑芳;台桂香

    Mucinl粘蛋白(以下简称MUC1)是一种I型跨膜蛋白,正常情况下主要表达于腺上皮细胞分泌极,呈极性分布,顶端表达.在肿瘤组织中,MUC1异常表达,暴露出正常情况下隐蔽的表位,成为一种理想的抗肿瘤靶分子.目前,已有多家实验室研制出不同种以MUC1为靶点的肿瘤疫苗.

    关键词: 粘蛋白类 癌症疫苗
  • 粘蛋白1介导的抗胃癌细胞MKN-45侵袭作用的研究

    作者:陶春华;陈腾飞;Praveen K.Yadav;邬瑞金;邱骅婧;吴维;刘占举

    目的 构建粘蛋白1 (MUC1)基因的反义肽核酸(PNA),观察对胃癌细胞MKN-45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根据MUC1基因的序列设计反义PNA序列,经脂质体介导转染胃癌细胞MKN45,并设空载体组(随机对照)和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运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UC1的表达,并观察E-粘附素的表达变化;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对胃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结果 构建的3个MUC1基因的反义PNA均能有效抑制该基因表达,其表达水平分别为0.62±0.18,0.49±0.12和0.60±0.21,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1.18±0.03,P<0.01).阴性对照组与随机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04,P=0.657).取抑制效率高的PNA进行后续研究转染MUC1 PNA后的胃癌细胞侵袭能力显著下降(t=2.09,P=0.005),并伴有E-粘附素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上调.结论 胃癌细胞MKN-45中MUC1基因与E-粘附素的表达存在负相关,抑制MUC1基因的表达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

  • 胰腺超声内镜细针穿刺活检组织中粘蛋白表达检测辅助诊断胰腺癌的价值评价

    作者:王义;高军;李兆申;金震东;湛先保;龚燕芳;倪竟全;满晓华;屠振兴

    目的 检测粘蛋白(MUC1、MUC2、MUC5AC)在胰腺超声内镜细针穿刺(EUS-FNA)组织标本中的表达,评价其对胰腺癌辅助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54例胰腺占位病变的EUS-FNA组织标本,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粘蛋白(MUC1、MUC2、MUC5AC)的表达,根据临床综合判断的诊断,与细胞学检查结果比较,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 54例患者后确诊为胰腺癌38例,胰腺良性肿瘤6例,慢性胰腺炎10例.细胞学和组织学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31.6%和47.4%.MUC1、MUC2、MUC5AC在胰腺癌EUS-FNA标本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1.6%(31/38)、10.5%(4/38)、84.2%(32/38),在胰腺良性疾病组织标本中分别25%(4/16)、31.3%(5/16)、43.8%(7/16),其中MUC1和MUC5AC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UC1的表达与胰腺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将细胞组织学检查结合MUC1和MUC5AC表达检测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可提高至89.5%.结论 胰腺EUS-FNA组织标本中MUC1、MUC5AC的检测对胰腺癌有临床辅助诊断价值,且MUC1还能预测胰腺癌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

  • 1例胰腺癌患者血清CA242的动态观察

    作者:张静

    CA242是一种唾液酸化的糖类抗原,能被CA242单克隆抗体识别,它是一种粘蛋白类型的糖蛋白.在健康人和良性疾病血清中含量很低,在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中可升高,特别是对于胰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阳性率.

  • 99Tcm标记抗粘蛋白McAb乳腺癌放射免疫显像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浩荣;吴锦昌;Richard P.Baum

    目的 评价99Tcm标记抗乳腺癌粘蛋白单克隆抗体(McAb)放射免疫显像(RII)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17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RII。结果 9例原发性乳腺癌中8例RII阳性,灵敏度88.89%;5例原发性乳腺癌伴腋淋巴结转移及1例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根治术5 a后出现右腋淋巴结转移,RII发现其中5例出现淋巴结转移;而6例乳腺良性病变和1例右乳腺单纯癌根治术7 a后随访,RII阴性。结论 99Tcm标记抗粘蛋白McAb RII可作为乳腺癌特异性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并对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等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胸腔积液中粘蛋白1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龙;李瑶;熊国亮;雷建平

    目的:评价MUC1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非肿瘤患者胸腔积液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30例肺癌患者、20例非肿瘤患者的胸腔积液中的MUC1mRNA表达进行检洲.结果:非肿瘤患者的胸腔积凌中未检测到MUC1mRNA的表达.肺癌患者胸腔积液中MUC1mRNA的敏感性为30%(9/30),特异性为100%.胸腔积液中MUC1mRNA的表达与肺癌组织类型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与否,肿瘤生长部位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应用RT-PCR法检测肺癌患者胸腔积液中MUC1mRNA的表达,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Ⅰ型粘蛋白单链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活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马道新;孔北华;魏薇;刘春生;李鹏;王文霞;曲迅

    目的:制备Ⅰ型粘蛋白(MUC1)基因工程单链抗体(scFv),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提取纯化MUC1单链抗体原核表达质粒C31,使用酶切和PCR鉴定;采用HBP标记的抗E Tag单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 blot,筛选表达量高的菌落,大量扩增后,制备培养上清及胞周质中抗MUC1 scFv;将MUC1高表达的SKOV3细胞铺于96孔板,戊二醛固定后作为包被抗原,将制备的抗MUC1 scFv抗体倍比稀释后利用ELISA方法检测其生物学活性.结果:质粒C31经Sfil酶切后为5308bp,经Sfil、Not Ⅰ双酶切后为4522bp和786bp,PCR扩增片段为1075bp.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可溶性抗体为30kD.选择表达量高的菌落,进行大量扩增、诱导表达、提取培养液上清及胞周质可溶性抗体,胞周质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培养液上清;利用SKOV3作为包被抗原进行ELISA,当培养液上清1:32、胞周质1:2时所测OD值高.结论:抗MUC1单链抗体表达于细菌的胞周质液和培养液上清,以胞周质液表达量高;且制备的抗MUC1单链抗体有生物学活性.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可大量制备人MUC1噬菌体基因工程单链抗体,可用于靶向治疗.

  • 肿瘤相关粘蛋白MUC1及其mRNA与卵巢上皮性肿瘤关系的研究

    作者:刘颖;魏丽惠;乔玉环;李春海

    目的:初步探讨肿瘤相关粘蛋白MUC1基因及其蛋白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化ABC法,检测65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和8例正常卵巢组织MUC1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MUC1mRNA和MUC1阳性表达皆位于胞浆和胞膜,多呈灶状分布.MUC1mRNA和MUC1在卵巢癌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5.6%,80.0%,显著高于良性上皮性肿瘤的40%,45%和正常卵巢组织的25.0%,37.5%(P<0.005).二者高表达与卵巢癌的期别晚、组织分化差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MUC1作为新型肿瘤标志物,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上皮性钙粘附素和细胞粘附分子CD44变异体V6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史本康;徐祗顺;李庆元;于胜强;国虹

    目的:探讨上皮性钙粘附素(E-CD)和细胞粘附分子CD44的变异体V6(CD44V6)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7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进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采用单克隆抗体染色法测定E-CD和CD44V6的表达水平,对比各组间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E-CD和CD44V6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率与肿瘤的分级、分期及复发密切相关,与肿瘤的大小数量无关;E-CD与CD44V6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E-CD和CD44V6的表达程度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其表达率降低表明肿瘤恶性程度增强.

  • 钙激活的氯通道与哮喘气道粘液过度分泌

    作者:刘剑波;张珍祥;徐永健

    Ca2+-activated chloride channels (CaCC, CLCA) are a new family of chloride channels discovered recently, which are related to Ca2+-sensitive chloride ions transport, and there were several members identified currently in different biologic bodies. New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ts member gob-5 in murine (its human counterpart is CaCC1)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airway goblet cell metaplasia, mucus overproduction, MUC5AC gene expression as well as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 (AHR) in asthma, and is a key molecule in the induction of murine asthma and an asthma-related gene. Inhibition of their function and/or their signaling pathway may therefore provide a new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asthma.

  • 气道粘液、粘蛋白及其分泌调节

    作者:黄建民;何韶衡;赵卫华

    气道粘液粘附吸入的尘粒和微生物等,进而通过纤毛转运系统清除,是呼吸系统的重要防御机制之一.生理条件下气道表面分泌的粘液数量较少,维持着正常粘液的粘弹性和粘液纤毛清除功能.气道粘液的过量(高)分泌,是气道疾病的常见病理表现,与气道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密切关系.近几年随着粘蛋白基因的克隆和鉴定,人们对粘液的性质、分泌特点、调控因素及潜在的控制粘液高分泌的治疗靶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关键词: 气道 粘液 粘蛋白类
2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