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椎间植骨融合等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比较

    作者:刘强;程景民

    目的:对椎间植骨融合与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120例来我院就诊的腰椎滑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甲乙两组,对甲组患者采取的是椎间植骨融合技术,对乙组患者采取横突间植骨融合技术。经过治疗之后,在6-60个月的时间段内进行随访,对两组患者的植骨融合率进行对比。结果:甲组6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中,植骨总融合率为95%(57例),乙组60例患者中,植骨融合率为86.7%(52例),两组患者植骨总融合率相差不大,P>0.05。但是在甲组60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属于真性滑脱及Ⅰ度以上退变性滑脱,植骨均融合,植骨融合率达100%,而乙组有13例患者属于真性滑脱及Ⅰ度以上退变性滑脱患者,只有10例患者植骨融合,植骨融合率为76.9%,其差异显著,P<0.05。结论:椎间植骨融合与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Ⅰ度退变性滑脱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相差无几,但是采取椎间植骨融合治疗真性滑脱及Ⅰ度以上退变性滑脱患者的疗效更佳。

  •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对腰椎滑脱症患者围术期指标JOA评分VAS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韦玮;卢显威;黄林海;兰敏东;黄绍东

    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后外侧植骨融合(posterolateral lumbar fusion,PLF)术治疗对腰椎滑脱症患者围术期指标、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A组采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PLF术,B组采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术,比较两组各时间点滑脱率、复位率、复位丢失率以及椎间隙高度丢失率,并观察两组术前与随访结束时JOA评分、VAS评分、治疗效果、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术后植骨融合率、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均达有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植骨融合率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术前与随访结束时JOA评分、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A组随访时滑脱率、椎间隙高度丢失率、复位丢失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P LF或者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均能产生良好疗效,相较于PL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术可以维持滑脱校正,具有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优势.

  •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43例疗效分析

    作者:赵振东

    目的:探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单纯椎管减压术治疗,观察组43例患者采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减轻优良率及治疗后平均Cobb角变化情况.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平均Cobb角改善明显,术后症状减轻优良率为88.37%,对照组优良率仅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无骨折颈椎脱位伴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作者:兰金余;何飞熊

    颈椎外伤后脱位并发椎间盘突出临床常见,Eismont[1]报道发生率达到50%,早期诊断颈椎脱位并发椎间盘突出,对于选择治疗方法,避免脊髓二次损伤有明显临床意义.本文报告1990~2000年收治11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男9例,女2例,年龄26~65岁,平均36.7岁.损伤原因:车祸8例,坠落3例.损伤部位:C3~41例,C4~53例,C5~66例,C6~71例,伤后根据Frankel[2]分级神经功能评定标准分级:A级2例,B级4例,C级1例,D级3例,E级1例.1.2 治疗11例初治疗均先试行闭合牵引复位治疗,9例成功,2例脱位仍在3mm以上,经MRI检查,结果发现均有椎间突出,即行颈前路减压,切除突出椎管内骨性突出物及损伤节段的椎间盘,取自体髂骨行椎间植骨融合,术后颈围固定3个月,至骨性融合.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手术治疗

    作者:

    目的: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术后患者平均随访24.6个月.采用日本JOA评分,随访患者术前评分平均4.3分,术后JOA评分25.1分,平均改善率75.8%.影像随访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植骨融合良好.结论:症状明显,尤其伴有椎管狭窄或节段性不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疗效满意.

  •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加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分析

    作者:王新溢;刘春志;陈林林

    脊髓型颈椎病(CSM)是颈椎退行性疾病中的一种,以椎间盘退变为病理基础,引起相邻椎体节段的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并对脊髓及其附属结构、血管产生压迫,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碍.脊髓型颈椎病早期手术干预是其治疗原则,因前路手术减压彻底、直接,是为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常用术式.我院白2000年1月至2006年10月行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及椎间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60例,临床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 仿生药物人工虎骨及钙剂在退行性腰椎滑脱椎间植骨融合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胡炜;阚顺利;曹泽岗;江泽华;张学利;朱如森

    背景:人工虎骨是一种虎骨的仿生药物,具有与天然虎骨一致的成分及药理药效,能够祛风止痛和强筋骨,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所导致的腰酸背痛现象.目的:探究人工虎骨对退行性腰椎滑脱术后疼痛、功能障碍及植骨融合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6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接受椎间植骨融合治疗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人工虎骨粉及钙尔奇D,对照组只给予钙尔奇D.治疗前及治疗后7 d及1,6,12个月分别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治疗后12个月观察椎间植骨融合率.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接受不同药物干预;②治疗前两组目测类比、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6,12个月,治疗组目测类比评分和ODI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12个月治疗组植骨融合率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人工虎骨用于接受椎间融合的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能够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障碍,但不能明显增加椎间植骨融合率.

  • 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马学坪

    目的:对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间骨融合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患者自身意愿以及病历号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37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双侧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2%;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4%,两组比较 P <0.05,X2=5.21。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间骨融合术手术时间段、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 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对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李常威

    目的 探讨分析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对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72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和L1,3位置行跨节段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椎间隙前后缘高度、Cobb角、椎管面积改善值、手术时间及术后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椎间隙前后缘高度及Cobb角优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较对照患者显著缩短,并且观察组患者椎管面积改善面积改善值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显著降低疼痛,脊椎序列恢复的同时获得较好的植骨融合效果,促进患者椎间隙前后缘高度、Cobb角的恢复,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椎间盘镜下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变疾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谭启明;刘艺

    目的 探讨椎间盘镜下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07年9月~2011年9月在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采用椎间盘镜下行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变疾病的24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随访8~30个月.手术时间平均210min,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1d,术中出血量平均208 ml.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VAS评分术前为(6.7±1.1)分,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3.3±0.7)分、(2.2±0.6)和(1.4±0.7)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ODI评分术前为(39.5±2.4)分,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7.5±3.2)分、(13.1±2.3)分和(10.1±1.9)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植骨融合率100%.结论 椎间盘镜下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具有组织损伤小、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等优点,远期疗效观察有待进一步研究.

  • 多节段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的后路融合方式选择

    作者:付忠泉;关宏刚;曹正霖;梁亮科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峡部裂的后路融合方式选择及操作要点。方法:2007年7月-2010年7月期间,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多节段椎弓峡部裂19例,9例为L4、L5双侧的峡部裂,7例为L3、L4双侧峡部裂,3例为L3~5双侧峡部裂,共41节;无椎体滑脱5节,Ⅰ度滑脱11个节段,Ⅱ度滑脱20个节段,Ⅲ度5个节段。根据滑脱程度、椎间盘退变及突出情况选择融合方式,9节行后外侧植骨融合,32节行椎间植骨融合。从临床疗效、植骨融合情况进行跟踪随访。结果:全部患者术后获得随访1~5年,根据Lenke标准评价脊柱植骨融合情况:A级15例, B级4例;根据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优15例,良3例,可1例。36节峡部裂引起的滑脱均获得不同程度的复位,椎体高度较术前均恢复到临近节段高度。结论:出现症状的多节段腰椎峡部裂或并滑脱均需手术治疗,融合方式选择以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复位的基础上,无椎体滑脱或Ⅰ度以内的滑脱(排除椎间盘退变、突出、终板炎等),可以考虑后外侧植骨融合;如Ⅱ度以上的滑脱,或伴随腰间盘退变、突出、终板炎及椎管狭窄等,行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

  • 后路复位椎弓根钉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作者:

    目的:评价后路复位椎弓根钉固定加附件骨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对3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经后路复位椎弓根钉固定加附件骨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其中男13例.女19例;Ⅰ度滑脱18例,Ⅱ度滑脱12例,Ⅲ度滑脱2例;L4滑脱21例,L5滑脱11例.术后采用侯树勋等提出的疗效标准进行评价.结果:经6~18个月随访,疗效优22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93.8%,植骨均获良好融合.结论:经后路复位椎弓根钉固定加附件骨椎间植骨融合术具有可靠性高、创伤小、耗费低等优点,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理想手段.

  • 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宇;张德盛;刘跃洪;覃伟;刘树平

    目的 探讨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01-2015-01我院收治的胸椎结核合并脊髓损伤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行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及术后骨融合时间.比较术前、术后3周及术后24个月患者的Cobb角变化、脊柱疼痛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使用CT或X线检查评价Cobb角变化,使用VAS疼痛视觉评分法评价疼痛情况,使用ASIA神经功能分级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05~356 min,平均220.5 min;术中出血量112~1895 ml,平均821.8 ml;术后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结核均未复发;术后3周及术后24个月患者的Cobb角和VA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24个月随访患者神经功能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 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及内固定胸椎结核合并脊髓损伤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恢复患者神经功能,并重建脊柱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MIS-TLIF下椎间Cage融合术和单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对比

    作者:国晓明;朱冬承;朱振;吴鹏

    目的 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MIS-TLIF)下椎间Cage融合术与单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2-02-2015-01于我院接受MIS-TLIF术治疗的82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下椎间Cage融合42例,作为A组,采用单纯椎间植骨融合40例,作为B组,统计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术后腰椎功能恢复情况、腰腿痛改善效果及椎间融合状况.结果 ①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住院时间短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B组,其手术优良率略高于B组,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术前VAS、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两组上述评分均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A组椎间隙高度高于B组(P<0.05);术后24个月,A组融合率明显高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S-TLIF椎间Cage融合与单纯椎间骨植骨融合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突出症疗效相同,但椎间Cage融合可减少椎间隙高度丢失,提高植骨融合率.

  • 后路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作者:周雪峰;马华松;邹德威;白克丈;彭军;鲍磊;宋志;姬勇;赵昌松

    目的 探讨后路腰椎神经根管减压滑脱复位椎问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36例退变性腰椎滑脱应用PLIF技术进行神经根管减压、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椎间植骨的手术治疗.其中单节段滑脱28例,双节段滑脱8例,36例均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神经根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 36例中病例均获随访.原有的神经压迫症状均得到缓解,其中28例间歇性跛行、24例下肢放射痛消失.8例遗留慢性腰痛,疼痛较术前减轻,优良率为78%.无早期并发症发生,术后X片复查显示椎间高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一例术后12个月出现融合器下沉,一例出现植骨块的吸收,植骨融合率为94.4%.结论 后路腰椎神经根管减压、滑脱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效果满意,正确安全彻底的神经根管减压是获得满意临床效果的关键.

  • 不同术式治疗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作者:郑杰;周伟中;杨永宏;叶虹

    单纯腰间盘突出症[1]是指腰椎间盘退变,引起髓核组织由内向后外或后中央突出,压迫相应的神经根而引起腰腿痛,但临床上却有相当一部分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中央椎管狭窄、(或)侧椎管狭窄[2](包括侧隐窝狭窄和神经根管狭窄),有些学者[3]把这种腰椎间盘突出称为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complex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CLIDH).对于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目前可采用开窗减压、半椎板切除减压或全椎板切除,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等,为了探讨更佳的术式,我们对各种术式的疗效进行了分析比较,现总结报告如下.

  • 椎弓根螺钉跨节段固定单节段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徐兆万;庄青山;王炳武;隋国峡;冀旭斌;厉峰

    目的 探讨有限减压、椎弓根螺钉跨节段固定单侧椎间隙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应用该技术治疗的4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观察植骨融合及复位情况、椎管减压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矫正丢失、顽固性腰痛及腰椎活动受限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平均随访12.5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坚强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均得到满意的复位,复位率达95.7%,(P<0.01),33例获得2年以上随访,矫正高度平均丢失1.7%(P>0.05);cobb's角平均矫正22.7°(P<0.01),平均丢失3.2°(P>0.05);术后神经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未出现顽固性腰痛、腰椎活动受限等并发症,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两节段固定融合.结论 只要手术适应症选择正确,该术式不但能达到有效减压复位、坚强融合内固定的目的 ,而且能有效避免顽固性腰痛、腰椎活动受限及远期矫正角度丢失后凸畸形复发等并发症的发生.

  • 前路颈椎内固定术后负压引流与无负压引流的效果比较

    作者:刘伟;薛茵;高德华

    目的:比较前路颈椎内固定手术后两种不同引流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术后给予负压引流)和实验组(术后给予无负压引流)。两组患者术式均为前路颈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部位放置一条引流管,术后当天使用一次止血药物,观察两组患者伤口引流效果、拆线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拆线时间、住院时间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个患者术后每日护理工作总耗时方面,实验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两种引流方法对术后伤口引流、拆线及患者康复方面效果相同。采取无负压引流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 不同自体骨源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

    作者:项力源;刘兰泽

    目的:比较棘突椎板和髂骨两种自体骨源行椎间植骨融合( PLIF)治疗退变性Ⅰ度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单节段Ⅰ度腰椎滑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棘突椎板植骨( A组)28例,自体髂骨植骨( B组)2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融合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16个月。 A 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伤口愈合时间、滑脱率、椎间高度和节段角度等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23例、B组19例达骨性愈合,融合率分别为82.14%(23/28)和86.36%(19/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JOA评分均较术前增加(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A组为3.57%(1/28),B组为63.63%(1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取棘突椎板与髂骨对单节段PLIF临床效果相当,前者操作简便、创伤小、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骨源。

  • 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作者:樊勤学;徐江波;瓦利斯江;王浩;袁宏

    目的:探讨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钉棒内固定治疗58例脊柱结核患者,其中单节段胸椎结核22例,多节段胸椎结核6例,单节段腰椎结核24例,多节段腰椎结核6例。分析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JOA评分,随访评估结核活动度、植骨融合和畸形矫正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90±15.24)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80±19.88) ml。术中无主要血管、神经损伤,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JOA评分:优39例,良11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为86.2%。后凸Cobb角矫正满意。1例术后结核脓肿复发,经再次清创、持续负压引流后治愈。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48(25.14±6.40)个月。无结核病变复发、内固定松动、断裂及明显矫正度丢失等严重并发症发生,58例植骨全部确定融合。结论对脊柱结核的患者采取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可同时完成病灶清除、重建脊柱稳定,是治愈结核病灶有效可行的方法。

118 条记录 3/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