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三维CT测量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孙玉华;唐友盛;徐兵;史俊;彭玲玲;卢秋宁;乔建功;赵颖;李刚;丁志江

    目的:建立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移位的CT测量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收集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并需要手术治疗者15例,术前摄头颅定位CT,利用相关CT软件(e-film)对颧骨复合体在3个方向上的移位情况进行测量分析.CT数据由PACS系统刻出光盘后,利用efilm软件在个人电脑上完成测量.测量以对侧健康颧骨和其他正常骨骼为参照,计算两侧颧骨与其他骨骼标志点之间的距离差值为骨折位移数据,根据数据指导手术.术后复查CT并测量,与术前数据进行对比,评价疗效及测量效果.结果:15例单侧颧骨复合体患者的CT测量结果显示,术前位移以向后移为主(平均5.48 mm),多伴有内移(平均1.40 mm),向内或向外转位,个别病例可有向外移位或下移.术后位移基本消失或减少至<2mm.对向后和向内位移进行手术前后配对t检验,差异显著P<0.01.15例患者术后均达到三维对称和基本对称,骨折一期愈合,功能活动好,手术效果满意.结论:CT测量可以实现对颧骨复合体空间移位的定量测量,准确性高,对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手术复位有指导意义,本研究建立的测量方法操作方便,简单易行.

  • 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中头颅模型的应用

    作者:孙玉华;唐友盛;徐兵;史俊;彭玲玲;卢秋宁;乔建功;李刚;赵颖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在颧骨复合体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从2002-2004年,收集9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进行三维螺旋CT检查,将数据文件通过MIMICS软件转换成快速成型设备读取文件的通用格式,在快速成型机上制做头颅模型.在模型上补充诊断,模拟截骨复位固定,并预制钛板及制作中间模板等,以此对颧骨复合体骨折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模型指导和预测.根据模型外科,在全麻下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同定术,利用中间模板协助复位固定.术后复查CT,并利用相关软件测量与术前对比分析,评定疗效.结果:所有9例行头颅模型外科患者术前和术中诊断完全符合,手术复位效果良好,手术后面型恢复满意.术后检查并行测量发现颧骨复位完全,两侧达到三维对称,张口度恢复至正常范围.结论:应用CAD/CAM技术得到的实体模型在术前明确了诊断.并可在模型上进行手术预测,为手术人路和复位方向及距离提供精确数据.但此方法术前周期长,费用高,限制了临床应用.

  • 国人环池的CT观测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作者:黄伟年;邓章基;张海江;徐碧文;郎洪刚;吴欣洪;罗富华;闫淑丽

    目的 获取正常人群的环池CT测量值,为临床研究工作提供基础形态学资料.方法 选择正常人群颅脑CT图像500例,分为10~2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五个年龄组进行环池翼宽度测量.结果 各组环池两翼宽度差异无显著性;各组间环池左翼宽度差异无显著性;右翼宽度差异无显著性;10~60岁环池两翼宽度值:左翼(3.01±0.35)mm,右翼(3.00±0.34)mm,两翼(3.00±0.35)mm.结论 环池左右两翼宽度的CT测量值无明显差异,环池宽度CT测量值在各年龄组间无明显差异,研究环池翼宽度动态变化对脑受压的基础参考标准应以3mm为宜.

  • 经坐骨结节至髋臼后柱置钉安全区域的CT测量研究

    作者:刘涛;项大业;何少波;胡金文;连永生;瞿纪青;吴啸涌;池永龙

    目的 探讨利用CT测量经坐骨结节至髋臼后柱置钉的安全范围.方法 收集60例正常成人骨盆的螺旋CT扫描数据,在扫描结果中包含股骨头大界面的扫描平面,进行二维及三维重建,然后进行有效切割,获得内平面、外平面及后平面,分别测量经坐骨结节至三个平面的大角度(α、β、γ),测量获得髋臼后柱三角形内切圆面积及直径.结果 坐骨结节至内平面的大角度α约8.1°,坐骨结节至外平面的大角度β约 23.5°,坐骨结节至后平面的大角度γ约32.2°,髋臼1/2高度处后柱骨质狭小(内切圆直径小),是判断置钉安全性的关键位置.结论 经坐骨结节至髋臼后柱置钉的安全范围较小,有必要在置钉时精确量化与精确操作,严格按照个体化进行置钉.

  • 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和临床研究

    作者:谢垒;池永龙

    目的 通过CT测量、MRI上影像学改变,结合临床症状、体征,来鉴别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RLDH)与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区别.方法 取98例患者资料,经手术证实为RLDH 57例、LDH 41例,选取CT中椎间盘突出的大层面作为测量层.测量包括:突出物的大矢状径(h)、相应层面的椎管矢状径(H)、参照Bernkardt的研究计算髓核脱出率(NPR)、突出物的后突角(α)、椎间盘突出的层距(D).同时对MRI矢状位上形态学分型,在临床起病方式、疼痛程度和性质、脊柱侧弯、直腿抬高角、肌力感觉改变、反射改变以及大小便改变等方面进行对比,后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CT上RLDH组h值为8.47±0.92 mm,平均8.5 mm,NPR值为58.62%±5.95%(大于50%),α值为70.47±12.70(小于90°),D值至少3层;LDH组h值为5.61±0.85 mm,平均5.6 mm,NPR值为40.09%±5.26%(小于50%),α值为105.44±6.12(大于90°),D值不超过3层,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MRI矢状位上的形态学分型,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疼痛程度和性质,脊柱侧弯,直腿抬高角以及肌力改变,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LDH术前根据病史、疼痛程度和性质、脊柱侧弯、直腿抬高角改变、肌力下降,并结合影像学中CT测量h>8.5mm,NPR>50%,α<90°,且D在3层以上,可以诊断;MRI示髓核巨大脱出入椎管或向上、下游离者,可以诊断.

  • 上呼吸道狭窄平面的CT定量评估

    作者:高伟;蔡谦;刘翔;元建鹏;洪伟雄;邹华

    目的 探讨OSAHS患者上呼吸道狭窄平面的CT定量评估方法.方法 经PSG确诊的46例OSAHS患者,清醒平静呼吸状态下行上呼吸道螺旋CT扫描,分别测量软腭后区、悬雍垂后区、舌后区和会厌后区的气道横截面积,并与以往建立的南方正常人群上呼吸道CT测量正常值比较以确定狭窄平面,比较分析单平面狭窄量与AHI的相关关系.结果 46例患者中,无明显上呼吸道狭窄5例;仅有1个平面狭窄者23例,其中软腭后区狭窄5例,悬雍垂后区狭窄17例,舌后区狭窄1例;11例表现两个平面狭窄,其中软腭后区+悬雍垂后区狭窄6例,悬雍垂后区+舌后区狭窄2例,悬雍垂后区+会厌后区狭窄3例;6例为3个平面狭窄,其中悬雍垂后区+舌后区+会厌后区狭窄3例,软腭后区+悬雍垂后区+舌后区狭窄2例,软腭后区+舌后区+会厌后区狭窄1例;所有4个平面均狭窄1例.单纯悬雍垂后区狭窄者中,其狭窄量在轻中度组与重度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与AHI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 上呼吸道CT测量能较好定位OSAHS解剖性狭窄部位,量化评估其狭窄程度.

  • 后路寰椎椎弓根进钉定位与临床应用

    作者:杨利斌;路坦;董玉珍;杨素敏

    目的:考察术中使用圆规在后路寰椎椎弓根进钉定位中的应用。方法设定3个进钉通道标准,对102例寰椎64排CT片经图像储存传输系统分析,测量寰椎椎弓根进钉点、进钉角度。术中使用圆规测量寰椎结节至进钉点的距离,依据术前所测得的进钉点及进钉角度对102例患者实施经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结果测量结果显示左右两侧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侧数值合并后计算平均值。进钉点与后弓结节连线的长度( SD1、SD2、SD3)平均分别为19.43、20.88、25.76 mm。钉道3的平均内倾角为21.27°,头倾夹角(a1、a2、a3)平均分别为17.88°、18.27°、15.24°;a1与a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1、a2与a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102例平均随访16个月。患者X线片及CT片显示寰枢椎完全复位,骨折端对位良好,均获得完全性骨融合,螺钉牢固无松动、断裂。结论术中使用圆规测量距离对提高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成功率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 术前胸、腰椎椎弓根的CT测量指导术中椎弓根螺钉的植入

    作者:曾水平;王黎平;周显泽

    目的通过CT测量植入椎弓根螺钉之椎体的椎弓根有关数据,确定其临床应用价值,以保证螺钉的准确植入.方法本组20例病人术前均进行CT扫描,并测量植入螺钉之椎弓根有关数据:椎弓根横径、椎弓根深度,椎弓根在横切面上的外展角,椎弓根的矢状倾斜角.椎弓根螺钉的植入均根据CT扫描所得数据确定植入的方向、深度,并依此确定螺钉的直径与长度.结果2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共植入椎弓根螺钉80枚,高为T10,低为S1.术后病人均拍摄植入椎弓根螺钉之区域的脊柱正侧位X光片,结果78枚(97.5%)植入无误,2枚穿破椎弓根上壁,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术前CT扫描测量植入椎弓根螺钉之椎体的椎弓根有关数据,可以为准确植入椎弓根螺钉、选择适当长度和直径的螺钉提供有利的参考,从而保证螺钉安全植入,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 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置钉安全性的CT测量研究

    作者:郑宇;蔡贤华;黄卫兵;戴晓勤;李明

    [目的]探讨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螺钉置入的相对安全范围,为国人行此手术提供CT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 (MSCT)对20套中国成人常规福尔马林浸泡的寰枢椎标本及30例健康中国成年自愿者的寰枢椎行2.0 mm层厚扫描,1.0 mm层厚重建,在容积重建(VR)及多平面重建(MPR)图像上全方位观察并利用GE RA600 PACS工作站AW三维测量软件进行相关解剖学数据测量,后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置钉安全性.[结果]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以枢椎前弓下缘与枢椎椎体侧缘交界点上方4 mm处为进针点,在相对于矢状面上螺钉置入的外偏角的参考值范围为17.69°~21.13°,相对于冠状面上螺钉置入的后倾角的参考值范围为11.75°~19.50°,内侧钉道长度的参考值范围为11.19~27.51mm,外侧钉道长度的参考值范围为15.61~ 31.84mm.[结论]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是安全可行的,螺钉置入时的理想钉道角度为外偏18°~21°,后倾12°~20°,螺钉长度为16~ 28 mm.

  • 寰椎改良椎弓根螺钉钉道进钉点及进钉角度的影像学测量

    作者:李国闯;宋瑞鹏;蔡一鸣;马胜彪;侯宁;王利民;王卫东

    目的 在寰椎CT重建图像上测量以前、后弓和侧块交接点连线方向(改良椎弓根螺钉钉道方向)为进钉角度及以寰椎后弓内缘与侧块交接点为参照标志的椎弓根螺钉佳的钉道位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颈椎64层CT平扫的健康成年人97名,包括男48名,女49名,在寰椎横断面上测量以前、后弓和侧块交接点连线方向为内倾角的螺钉钉道可利用间隙宽度,分别与以0°、5°、10°、15°为内倾角时的可利用间隙宽度比较,测量钉道过宽可利用间隙宽度中内1/3点(改良的椎弓根螺钉钉道位置)时进钉点距寰椎后弓内缘与侧块交接点的水平间距、进钉角度及钉道长度.结果 内倾角为0°、5°、10°、15°及与前、后弓和侧块交接点连线方向平行(改良椎弓根螺钉钉道方向)时,随螺钉内倾角的增大,螺钉可利用间隙宽度呈增大趋势,并且两相邻内倾角的螺钉可利用间隙宽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男性内倾角为0°、5°、10°、15°、改良椎弓根螺钉内倾角度时所对应的螺钉可利用间隙宽度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男性和女性改良椎弓根螺钉进钉点距寰椎后弓内缘与侧块交接处的水平距离分别为(7. 20 ± 0. 72)、(6. 48 ± 0. 52)mm;以改良椎弓根螺钉进钉点为标志时,男性和女性的螺钉内倾角度分别为(18. 73 ± 2. 58)°、(18. 78 ± 1. 87)°,男性和女性的钉道长度分别为(30. 85 ± 1. 45)、(29. 45 ± 1. 14)mm.男性改良椎弓根螺钉进钉点距寰椎后弓内缘与侧块交接点的水平距离、钉道长度较女性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男、女螺钉佳内倾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以寰椎后弓内缘与侧块交接点为参照标志,水平向外[男性(7. 20 ± 0. 72)mm、女性(6. 48 ± 0. 52)mm]做纵垂线与寰椎后弓下缘交点正上方2 mm处作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是安全可行的,内倾角选择改良椎弓根螺钉钉道方向,即与前、后弓和侧块交接点连线平行时是优的.

  • 股骨头颈CT测量值在DHS导针定点定向中的应用

    作者:张琳;叶劲;向鹏;吕鹏

    目的:利用正常髋部CT测量值了解股骨头、颈、粗隆彼此相关的形态特征,为临床应用DHS确定导针进针点和方向提供依据。方法:对80例正常髋部CT进行测量,算出比值并进行统计学检验,再选择80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新法组40例(按新法设计导针方向和角度进针)和对照组40例(传统导针方向和角度进针)。并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影像次数、功能评分(按髋关节创伤后的功能评分(Sanders)标准评定)进行比较。结果:经研究发现,CT测量后的比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依照这个比值将导针置入新法组,2组均通过术后随访1.5年,结果新法组优良率97.5%,对照组优良率85%,两组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法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放射线次数少于对照组、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股骨头颈CT测量值指导术中DHS导针置入定点定位的手术技巧,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放射线次数明显减少、患者恢复伤前工作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在简化手术步骤和提高手术效率中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枢椎以横突后支下缘与下关节突交界处为解剖标志行椎弓根植钉的CT测量

    作者:唐晓军;罗玲丽;曹奇;李严兵

    为枢椎以横突后支下缘与下关节突交界处为解剖标志行椎弓根植钉提供CT测量数据及影像学依据.对20具成人枢椎尸体标本进行CT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植钉相关参数,观察植钉位置,分析植钉角度.结果显示,枢椎椎弓根的高度、中部宽度、长度分别为8.77±1.30mm、5.79±0.94mm和26.13±1.65mm.植钉过程顺利,螺钉偏置率为7.5% (3/40).枢椎以横突后支下缘与下关节突交界处为解剖标志,取内倾角30°~35°、头倾角20°~23°进行植钉,从CT影像学方面证实是安全可行的.

  • 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可行性的CT测量研究

    作者:吴增晖;马向阳;尹庆水;夏虹;刘景发;尹吉林

    目的:探讨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CT扫描50例干燥枢椎标本,测量枢椎椎弓根上缘、下缘和中部的宽度以及椎弓根的内、外缘高度.结果:椎椎弓根的上缘宽度为(7.67±1.33)mm,所有标本均大于5.0 mm;中部宽度平均(5.75±1.59)mm,19%小于5.0 mm;下缘宽度平均(3.87±1.09)mm,84%小于5.0 mm.枢椎椎弓根的缘高度平均(5.66±1.43)mm,40%小于5.0 mm;内缘高度平均(8.80±0.74)mm,所有标本均大于5.0 mm.结论:国人中约81%的患者适合进行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前CT扫描可明确个体的置钉可行性.

  • 寰椎椎弓根解剖和CT测量在椎弓根螺钉固定中的意义

    作者:陈世忠;吴增晖;马向阳

    目的:确定寰椎后路椎弓根钉的进钉点和验证螺钉在寰椎侧块中的位置.方法:用40副干燥寰枢椎标本测量进钉点的佳位置和相关数据,临床应用该置钉技术,CT测量6例术后病人钉在寰椎侧块中的位置和螺钉长度.结果:寰椎椎弓根平均宽度为7.78 mm,进钉点在寰椎椎弓根中线外缘2.2 mm,即枢椎下关节突中点的矢状线,CT测量螺钉均位于寰椎侧块内,螺钉长度为28~30 mm.结论:寰椎椎弓根钉进钉点可用枢椎下关节突中点的矢状延长线来确定,螺钉长度28~30 mm.

  • 联合ICGR15与CT测量残肝体积在原发性肝癌病人的临床应用

    作者:罗晓峰;王振龙;何涛;余勇;李康德;陈博艺;李称材

    目的 探讨联合ICGR15与CT测量残肝体积在原发性肝癌病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4年9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肝胆外科住院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并且进行手术治疗的48例病人.术前完成病人的生化、凝血功能检查、腹水B超,测定体表面积和肝体积,进行ICGR15检测,术后根据病人有否出现肝功能衰竭分为肝功能衰竭组(A组)9例,以及无肝功能衰竭组(B组)39例.对两组临床资料以及对三种评估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48例病人肝癌术后出现肝功能衰竭9例,无肝功能衰竭39例,发生率为18.75%,两组病人的年龄、ALT、AST、TBIL、ALB、PT、术前Child-Pugh评分、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ICGR15、SRLV、肝门阻断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CGR15和残肝体积占比分别与Child-Pugh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GR 15和残肝体积占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GR15与CT测量残肝体积可以作为评估原发性肝癌病人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准确指标,且联合应用两者可以互补优势.

  • TARP-Ⅲ手术枢椎螺钉置钉参数CT测量及与解剖测量的对比研究

    作者:李学仕;吴增晖;夏虹;马向阳;艾福志;王建华;麦小红;尹庆水

    目的:比较Ⅲ代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TARP-Ⅲ)手术中C2经口前路关节突螺钉(C2TOAMS)/C2经口前路经椎弓根螺钉(C2TOTPS)CT置钉参数与解剖测量数据之间的差异,分析实际置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收集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医院2008年3月至2012年8月行TARP-Ⅲ手术的75例成年患者的术后薄层CT数据,获得C2TOAMS/C2TOTPS临床实际置钉参数。由2位测量者分别在不同平面上进行测量,计算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组内相关系数(ICC);并将上述参数与前期解剖学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同时比较左右两侧测量结果的差异。结果临床实际置入的C2TOAMS/C2TOTPS进钉点距枢椎侧块关节面的平均距离(双侧)为4.6 mm,左右两侧进钉点距正中矢状面的平均距离分别为7.6 mm和9.3 mm,左右两侧实际骨性钉道平均长度分别为16.3 mm和17.3 mm;左右两侧平均进钉外展角分别为16.9°和15.8°,平均进钉下倾角分别为—1.2°和0.2°。CT测量可靠性评价:观察者内ICC为0.94、0.95,观察者间ICC为0.94。结论C2TOAMS/C2TOTPS实际进钉点和进钉方向变异较大,下倾角不够,个性化术前计划和术中X线引导并不能满足C2TOAMS/C2TOTPS精确置钉的需要,应辅以其他引导方式,以进一步提高经口枢椎螺钉置钉的准确度和安全性。

  • 髋关节旋转中心相关骨性参数的测量

    作者:郝跃峰;孙俊英;杨佩彦;马良波

    目的 了解国人正常髋关节周围的骨性参数,探讨其对高位髋中心技术的影响. 方法 挑选CT表现完全正常且病例资料完整的男女各30例的影像资料,采用专用图像软件测量.测量参数:髋臼上方骨质的厚度、颈干角、偏心距、股骨头直径、骨盆高度及骨盆宽度.将年龄、体质量、性别和测量的各项参数值收集整理后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髋臼上方骨质形态在通过股骨头中心的冠状面上呈倒漏斗形,由远及近逐渐变薄,断面呈扇形,角度逐渐增大,半径逐渐变短.两性均在髋臼上方3 cm明显变薄,平均厚度男性为3.00 cm,女性为2.85 cm.男女两性之间的骨盆高度、骨盆宽度、颈干角、股骨头直径以及髋臼上方2 cm平面的骨质厚度等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颈干角,男性平均为121.42°,女性平均为135.42°,相差达14°,男女两性小值与大值相差达24.1°. 结论 髋臼上方骨质允许在全髋关节翻修术时垂直上方或上内方3 cm内放置高位髋中心.正常国人髋关节周围骨性参数男女差别较大,基于性别的差异,有必要在建立数据库时进行区别.

  • 软腭影像学测量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关系

    作者:刘继丽;林森;张春鸿;方潇碧;廖志苏

    目的:研究上气道CT矢状位软腭影像学测量及其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关系.方法:分析了自2008年11月至2009年8月52例OSAHS患者腭咽成形术(UPPP)术前接受上气道CT检查的资料,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CS2选择上气道CT矢状位观测软腭长度、厚度,对测量结果与30名正常健康人测量值进行比较;并对42例以腭咽水平狭窄为主OSAHS患者和10例以喉咽水平狭窄为主OSAHS患者上气道CT矢状位软腭影像学测量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OSAHS患者软腭CT测量的厚度明显增厚,长度却未见明显增长;腭咽水平狭窄为主,OSAHS患者软腭CT测量的厚度明显大于喉咽水平狭窄为主的OSAHS患者,而长度亦未见明显差异.结论:OSAHS患者软腭影像学测量的厚度与OSAHS关系密切.

  • 下颈椎椎弓根钉徒手置钉准确性的CT扫描评价及置钉技术要领

    作者:张立;陈安富;王勇;吴奉梁;刁垠泽;刘宁;孙宇;潘胜发

    探讨徒手置入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准确性,不同置钉角度的置钉偏差及不同置钉偏差的风险.方法:38例脊髓型颈椎病或颈椎外伤的患者,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或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同时,徒手置入C3-7颈椎椎弓根钉行内固定,对术后复查的CT片进行测量,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变化及相关症状,评价分析螺钉不同的内倾角对椎弓根内、外壁的穿出风险.结果:38例患者共徒手置入232枚下颈椎椎弓根螺钉,患者手术后无头晕、头痛等症状,4例患者出现一过性C5神经根麻痹,保守治疗痊愈,其余患者神经症状无加重,CT测量颈椎椎弓根螺钉的平均内倾角为(40.15±5.24)°,85.3%的螺钉完全位于椎弓根内,椎弓根的上、下、内、外四壁均完整未穿透.螺钉内倾角< 20°者,无穿出椎弓根内壁的情况发生,但有可能穿出椎弓根外壁;螺钉内倾角大于50°者,无螺钉穿出椎弓根外壁、穿出椎体侧前方或侵入推动脉孔的情况发生,但有可能穿出椎弓根内壁.结论:徒手置入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绝大多数情况下能达到安全有效地置钉,不易出现偏差,螺钉的内倾角介于30 ~ 50°时,更为安全有效.

  •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入点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谢小平;韩玉健;肖文倩;王攀;邹文;陈洪亮;刁显明

    目的 探索一种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入点的解剖学特征.方法 选择13例患者下颈椎进行CT扫描和三维重建,测量下颈椎椎弓根轴向投射断面中心点与上关节突关节面下缘线和侧块外侧缘凹陷中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果 C3~6椎体椎弓根轴向投射断面中心点均在上关节突关节面下缘线和侧块外侧缘凹陷中点垂线所形成的夹角内.C7椎体椎弓根轴向投射断面中心点在上关节突关节面下缘线下2.5mm与侧块下切迹内侧7.0mm的交点处.结论 上关节突关节面下缘线和侧块外侧缘凹陷及C7侧块下切迹对椎弓根螺钉入点的定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51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