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程益春教授治疗良性多发性甲状腺结节的经验

    作者:孙世宁

    程益春,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系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全国第二、三批老中医师承制教育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擅长治疗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等.现将其治疗良性多发性甲状腺结节的经验介绍如下.

  • 中药治疗慢性咽炎三例

    作者:黄印

    慢性咽炎为临床常见疾病,属中医"喉痹"范围,病情反复,迁延难愈,但可根据中医同病异治理论,用不同方药治疗相同疾病,只要辨证准确,配伍得当,临床灵活运用,定能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将中药治疗的3例结果报告如下.

  • 应用"消、托、补"三法临床辨证施治之体会

    作者:刘建红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正邪相争的过程,辨证论治则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特点,根据辨证论治指导原则,通过对中医诊治骨伤科伤筋、骨病及疮疡病因病机的研习,又依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之法则,将八法之中"消、托、补"三法应用于临床辨证施治,屡用屡效,现总结如下.

  • 同病异治辨发热

    作者:刘谢成

    发热是临床常见病症,外感、内伤等诸多原因均可引起发热,不同病症用药各异.现将临床上不同发热病例辨析如下.1 外感发热谭某,男性,8岁,2009年9月12日因发热5d就诊.该患5d前突然出现发热,咽痛,在诊所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以阿奇霉素静滴后热退,但晚上仍发热,体温38.4℃,咽痛,自汗,眼周发青,大便干,2~3日一行.

    关键词: 发热 同病异治
  • 发作性睡病异治二则

    作者:朱大明

    发作性睡病,临床罕见.病名虽同,证型不同,治法各异.分别用涤痰汤和补中益气汤治之,体现了祖国医学"同病异治"的观念.

  • 应用同病异治观探索中药复方治疗抑郁症方药规律

    作者:施翠英;张廷模

    目的:探索中药复方治疗抑郁症的方药规律.方法:应用“同病异治”观的方法学,筛选安神剂、和解剂、理气剂和祛痰剂中的经典方甘麦大枣汤、四逆散、越鞠丸和温胆汤,进行方证分析.结果:传统中医认为导致情志不畅是抑郁发病的外在原因,肝、心、脾等功能失调是内在的发病因素,各复方的配伍都有调理五脏方药.结论:揭示治疗抑郁症的中药复方的方药规律,可因方求症,为寻找治疗抑郁症探寻规律.

  • 薛一涛教授治疗心律失常验案举隅

    作者:贾海龙;孙莹莹;穆林英;尉若川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起源部位、频率、节律或冲动传导等异常引起的一类临床常见疾病,属于中医惊悸、怔忡等范畴,以心慌、胸闷伴汗出、气短、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薛一涛教授从事中医临床3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尤善于中医药各种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疗效显著,现举验案两则,以飨同道.

  • 尿频经方异治3则

    作者:杨金荣

    尿频是以小便频数为特征的疾病,病因复杂,可能与肾、泌尿、内分泌系的原发或者继发性疾病,神经功能改变等多种因素有关.中医学认为,尿频的发生多由脾肾气(阴)虚,湿热蕴结下焦,导致膀胱气化、升提固摄功能失常所致.病位与肾膀胱有关.它虽为常见病,但是临床上有时疗效并不理想.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我们可以看到,仲景治疗小便改变的病证,不单从肾膀胱,还从肝胆脾胃等脏腑多个方面去思考用方,拓展了我们的临床思路.今举运用仲景经方诊治尿频的验案3则,介绍如下.

    关键词: 经方 尿频 同病异治
  • 同病异治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举隅

    作者:安伟华;陈伟;安国辉;陈彦芳;陶红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POD)属中医学咳嗽、喘证、饮证、肺胀等范畴,中医药治疗本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有广阔的前景.

  • 同病异治在《金匮要略》中的运用初探

    作者:郑世琳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虽未言及"同病异治"法,后世医家也对此治法未作探讨,但细审<金匮要略>各篇,却充分体现了"同病异治"这一法则,本文论述了仲景先生在<金匮要略>中运用这一法则,在治疗杂病上的规律,这对学习古典医籍者,颇具启迪作用.

    关键词: 同病异治 金匮要略
  • 头痛异治体会

    作者:陈学忠;乔华

    1病例报道例1.车某,女,38岁.以持续性头痛2年于2000年3月2日就诊.2年来头痛持续不断,时轻时重,每因情绪激动时疼痛加重,在市某医院作头颅CT、颈椎X片均无异常发现,经中西医多处医治无效.舌质红、苔薄白,脉弦.自诉平时性情急躁.辨证为瘀血阻络,不通则痛.治以活血化瘀止痛.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味:蔓荆子、丹皮、桔梗、柴胡、枳壳各21g,葛根、生地、牛膝、丹参各30g,桃仁、红花各10g,赤芍、川芎各15g,当归9g,甘草6g.20余日后该患者特来告之,服药2剂后头痛止.

    关键词: 头痛 同病异治
  • 中医治疗皮肤病漫谈

    作者:贾敏;胡佩斯

    皮肤病是指发生在人体皮肤粘膜为主的疾病.在祖国医学得到不断地发扬光大的今天,中医皮肤病学亦有很大的发展,现今已成为独立学科,对部分疑难杂症如红斑狼疮,银屑病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其疗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中西医防治失眠的原则

    作者:李开琴;徐艳;蒋英

    中医认为[1]不寐,即一般所谓"失眠",是因为阳不入阴所引起的经常不易入寐为特征的病证.轻者入寐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入寐,亦有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西医认为人生的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渡过的.睡眠与健康的关系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在已经了解到,睡眠并不是神经细胞的完全抑制,而是改变其活动方式.某些部分处于睡眠状态,而另一些部分却被激活,它是一种主动调节重新组合以及整顿的过程.睡眠也关系到清醒,失眠会部分地影响到清醒,而清醒的质量也决定着睡眠的质量.失眠是指不能入睡或不能长时间睡着,或有对自己的睡眠不满意的感觉.如果在1mo内每晚或大部分晚上都有失眠,那就得了慢性失眠.慢性失眠[2]可分为3种:①难于入睡;②易于惊醒;③睡眠时间短于正常(早醒),或睡眠不深.

  • 浅析《金匮要略》中的同病异治

    作者:郑烈

    《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有关杂病辨证论治的专书,在理论和临床实践上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内容涉及临床各学科.

  • 刘以敏主任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在儿科的临床应用经验

    作者:朱瑛;何平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起源于<内经>,是祖国医学一个独特的治疗方法,是中医辨证论治原理的体现.

  • 试析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及其在中医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黄华竖

    证同治同,证异治异,是中医临床论治的基本规律.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常可见一种病包括几种不同的证,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相同的证,因此,往往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方法.1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概念"同病异治",在《素问》中有两种含义:一是同一种疾病采用不同的治疗工具;二是同一种疾病运用不同的治疗原则.现在普遍的观点认为[1,2],"同病异治"指同一病症,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由于病情的发展,病型的各异,病机的变化,以及用药过程正邪消长的差异,治疗上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治法.异病同治则是指不同的疾病,若促使发病的病机相同,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它们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两种治则,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精髓,即"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反映了中医学诊治疾病着眼于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治的特点.

  • 从“同病异治”谈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

    作者:阮登统;陆海旺;王德胜;王权胜;宾彬

    部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甚至医生因受“炎症”两字误导,过分看重前列腺常规中白细胞的多寡,滥用抗生素及清热利湿中药.我们根据“同病异治”原则,采用健脾化湿为主,结合导浊通淋,疏肝补肾,行气活血等法综合调理,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脑功能成像技术在中医证候辨识中的应用价值探索

    作者:邢文文;王相东;王郁金;闫颖;王青瑛;李政杰;曾芳;刘奇

    现代医学的新技术、新手段与传统中医辨证的结合,是新时代中医研究发展的趋势.脑功能成像技术作为一种直观可视的研究手段,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医学基础和临床科研中,我们前期临床研究也证实了不同证型患者脑功能存在的差异,本文基于脑功能成像技术的应用现状,探讨其在中医证候辨识中的应用价值与前景.

  • 浅探乳腺增生症与甲状腺结节的异病同治

    作者:张红艳

    “异病同治”与“同病异治”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重要内容,所谓“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而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乳腺增生症和甲状腺结节是困扰女性常见疾病。

  • 同病异治结肠炎病案3例

    作者:唐华明

    1痛泻要方治疗慢性结肠炎患者,蔡某,女,20岁,学生。反复大便便意不尽半年余,主要表现晨起腹疼即便,初成形后糊状,便后疼痛缓解,稍受凉或进凉食物即可腹疼腹泻,紧张或考试前症状更明显。无发热,无呕吐诸症。曾行肠镜肠镜检查示慢性结肠炎。曾在三甲医院正规治疗一段时间。给服抗生素(环丙沙星),双歧杆菌(培菲康)等有益菌;解痛剂匹维溴铵等等,治疗时症状稍缓解,但无根本好转,停药后原症状复发。初来笔者处就诊,查体:腹软,脐周压之不适,无压痛。舌苔薄白,脉象关部弦偏滑。给方痛泻要方加味,防风、芍药各6g ,白术12g ,陈皮10g ,山楂炭、六神曲各15g ,姜炭3g ,7剂后症状明显减轻。复诊时值月经来潮,原方去芍药继服用。1周后服完来访诉症状完全消失。笔者停给中药,嘱服用有益菌剂调养1周。3月回访如常。

192 条记录 9/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