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对氧磷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农药暴露花卉种植者的健康关系研究

    作者:何建辉;刘苹;漆骏;杨红英

    目的 探讨花卉种植者(花农)对氧磷酶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基因多态性与健康的关系.方法 选择云南省某村136名从事花卉种植的花农作为暴露组(男性74名,女性62名);41名不使用农药的同村居民作为对照组(男性16名,女性25名);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并采集血液样本,分析血常规、肝功能、激素水平、免疫球蛋白(IgM、IgG、IgA)和全血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PON1-107、PON1 192、GST M1、T1基因型.结果 (1)对照组球蛋白高于暴露组(β=-0.16,t=-2.30,P=0.02),而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白球比)低于暴露组(β=0.14,t=2.09,P=0.04);(2)PON1 192位点分析显示,QQ基因型个体症状积分高于RR基因型个体(t=-2.78,P=0.006);(3)GSTT1-的个体分析显示,球蛋白高于GSTT1+的个体(β=-0.20,t=-3.01,P=0.00),IgG高于GST T1+的个体(β=-0.15,t=-2.15,P=0.03),而白球比低于GST T1+的个体(β=0.17,t=2.54,P=0.01);(4)农药暴露者心电图异常情况增加(β=1.147,P=0.042).结论 PON1 192和GST T1位点与农药暴露后的花农健康状况相关.

  • 威海市医院中公共场所禁烟规定执行效果评价

    作者:周脉耕;王艳;杨正辉;杨功焕

    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被动吸烟和很多危害生命的健康效应如肺癌和冠心病有因果联系.为了解公共场所禁烟法规在医院中的执行效果,我们选择了颁布禁烟法规较早的威海市,于2000年11月对该市的8家医院进行了调查.

  • 环境流行病学:多学科交叉多层次研究

    作者:张金良

    一、环境流行病学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根据美国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对环境流行病学的定义[1],环境流行病学并不是证实特定环境因素是否为某一疾病或健康效应的病因,而是证实特定环境因素与一个或多个特定健康效应之间的相关关系.总之,环境流行病学是研究个体的居住环境对健康的影响,而非个体的个性或者生活方式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因此环境流行病学有其独特性,主要表现为:①暴露于环境有害因素的人群很大;②环境暴露为低浓度混合暴露,且在肿瘤和其他慢性病的研究中,暴露可能发生在很久以前;③所研究的暴露通常是非自愿暴露,例如空气污染和环境中的烟草烟雾,而且在一个地区内不同个体的暴露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别[2];④环境有害因素暴露所致的疾病相对危险度增加很低,一般小于1.5[1];⑤环境有害因素可以通过长期、间接地影响区域或全球的生态系统而影响健康,这是环境因素所特有的,也刚刚为环境流行病学家所重视[3].由于上述特点,环境流行病学研究中大的困难是非生物性因素的健康效应不是单一的,同样,一个效应通常与多个有害因素有关[4].因此环境流行病学的研究面临着许多挑战,在这些挑战中重要的有暴露评价、健康效应终点和潜在的偏倚[5].

  • 我国交通来源大气污染现状及其健康危害

    作者:孟夏;陈仁杰;阚海东

    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大气污染日益严重.而大气污染与许多健康效应直接或者间接相关,可以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功能等产生危害[1],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一大重要冈素.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使得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城市大气污染的贡献率逐年增加,一些大城市城区大气污染正由煤烟型污染向机动车型污染发展[1].因此,交通相关的空气污染及其健康效应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 血与尿中多组分儿茶素的电化学与紫外检测器串联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作者:凌云;赵云峰;张珙;吴永宁

    茶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以儿茶素为主的黄烷醇类,其含量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80%.了解儿茶素在体内的动态过程有助于阐明其功效成分与健康效应的关系.

  • 镉对人群健康效应研究需要注重肾损害水平之下的低剂量暴露

    作者:杨杏芬;吴永宁

    铅、镉、汞等重金属污染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镉对肾脏、骨骼、肺、生殖系统等均具有损害作用。既往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肾损伤效应,亦有研究提示,在引起肾损伤水平之下的低剂量镉暴露对骨骼、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矿物元素等带来影响。长期持续环境镉暴露以及减低或停止暴露后,追踪人群健康损伤效应的发展、转归是研究镉暴露人群健康效应的重要内容。本文对长期环境镉暴露与健康损伤效应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等进行了述评。

  • 运动与营养的健康效应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伊木清;刘健康;张勇

    常规适量运动与合理营养是健康的基石,是健康生活方式与防病治病的核心内容。本文从运动和营养的健康效应机制、线粒体营养素作用与机制等简要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

  • 高盐膳食对机体健康的影响及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

    作者:贺璐;刘又嘉;郑淘;谭周进

    盐是日常生活中基本、常用的调味品和必需品,也是各类膳食制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食品制备和保存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日益重视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以减少与膳食相关疾病的发生,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这也促使盐摄入量逐渐成为与之相关疾病研究的焦点,越来越多的营养宣教、疾病防治将食盐摄入量作为健康膳食的核心内容.本文述评国内外研究进展,从机体转化、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多方面讨论了高盐对肾脏、高血压、内分泌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害,提出高盐膳食通过影响肠道菌群而对机体产生危害的潜在作用机制,为慢性疾病的防治开拓新的思路和方向,为科学的制定膳食方案提供新参考和依据.

  • 雾霾天你为什么还要室外锻炼

    作者:

    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许多糖尿病患者每天都有锻炼的习惯,这对于糖尿病的病情是有一定帮助的.然而,如果遇上雾霾天,建议还是要避开雾霾,尽量选择户内运动.雾霾天锻炼健康效应得不偿失根据我国实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当遭遇到重度污染天气时,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的症状会明显加剧,运动的耐受力会降低,健康人群会普遍出现症状.对于糖尿病来说,除了会增加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雾霾天气的室外运动还会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从而影响血糖的控制.

  • 微重力环境人体健康效应研究进展

    作者:孙永彦;张紫燕;黄晓梅;张虹影;王亚红;唐超;蔡澎

    微重力环境是影响航天员航天飞行时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表明航天员处于微重力环境下身体功能会发生变化,甚至出现生理不适或病征.这些变化或病征的分子机制一直备受航天医学界的关注.该文以人体九大生理系统为主线,从生理病征和分子机制两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微重力环境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展望了未来微重力环境健康效应的研究方向.

  • 坑道空气微生物污染的形成及健康效应分析

    作者:张永良;郑世英

    目的:探讨坑道空气微生物污染的形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沉降法对坑道不同部位空气进行细菌总数、真菌数及厌氧菌检测,并鉴定真菌菌种.结果:密闭式坑道的通道及房间空气的厌氧菌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半密闭式坑道的通道及房间空气的细菌总数、真菌数、厌氧菌数与对照组比较,也有差异或差异显著;通风式坑道的房间空气细菌总数及真菌数均高于通道.结论:坑道空气中微生物污染严重,应给予重视.

  • 运动防治运动不足性疾病的量-效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于长江;魏勇;陈佩杰

    近几十年来,安逸、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致使运动不足性疾病迅速增多.早在1961年Kraus和Raab就提出了运动不足性疾病这一概念[1],目前已被广泛接受.并且,1996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关于<身体活动和健康>的报告中明确列出了这些疾病及其可能症状[2].在中国,运动不足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3].该疾病的防治关键在于适当运动,但不同运动量所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那么,究竟多大运动量才能对运动不足性疾病产生良好的健康效应呢?也就是两者的量-效关系[4]如何呢?对此,不少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目前国内外运动量-效关系在预防运动不足性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进一步明确其研究动向,为运动处方的定量化提供科学依据.

  • 对氡致肺癌病因判断若干问题的探讨

    作者:叶常青;柳伟伟;胡良平;朱茂祥

    氡致肺癌多年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健康问题之一.为此,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先后发布2份出版物.美国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委员会(BEIR)的报告BEIR Ⅳ和BEIR Ⅵ分别论述了氡及其α辐射体暴露所致危险及氡暴露的健康效应.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在其2008年报告附录E"居室和工作场所氡源所致效应的评估"中指出,对职业照射而言,氡是职业照射的主要来源,已明确氡的衰变产物是肺的致癌源.

  • 某高氡温泉周围居民染色体畸变分析

    作者:刘建香;阮健磊;高刚;秦宏冉;苏旭

    氡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空气中的天然放射性惰性气体.氡及其子体是致肺癌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人类所受到的天然辐射中,氡及其子体占全部天然辐射剂量的54%.关于高氡温泉周围居民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少见报道,本研究利用染色体非稳定性畸变作为观察指标,对异常高氡温泉周围居民的健康效应进行检测,分析氡致人类的遗传学损伤.

  • CT多次扫描对机体损伤效应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兵;孔博玉;马淑梅;刘晓冬

    目的 研究CT多次扫描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骨髓细胞的影响,探索CT扫描对机体的损伤效应机制.方法 BALB/c小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2、4、6和8次CT扫描组共6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不扫描,扫描组用64排螺旋CT以骨盆模式对小鼠进行全身扫描,采用热释光技术检测小鼠局部吸收剂量.采用流式细胞术,在照后lh检测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骨髓细胞DNA损伤形成的γ-H2AX焦点,在照后24 h检测细胞凋亡、自噬、细胞周期和外周血CD4+、CD8+水平变化.结果 6组小鼠相应的辐射剂量分别约为0、63.09、124.14、174.48、232.99和504.72 mGy.扫描2次以上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扫描4次以上的骨髓细胞中,y-H2AX均显著增加(P<0.05),4次以上扫描使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增加(P<0.05),但使骨髓细胞凋亡降低(P<0.05),体现出淋巴细胞更为敏感而骨髓细胞成分复杂且具有不同的辐射敏感性及反应时相性.CT扫描对外周血淋巴细胞自噬水平无影响,但单次扫描使骨髓细胞自噬增加(F=81.104,P<0.05).扫描8次后骨髓细胞Go/G1期和G2/M百分率增加(x2 =11.29、28.57,P<0.05).外周血CD4+、CD8+细胞亚群百分率在CT扫描后下降(P<0.05),但CD4 +/CD8+比值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CT多次扫描对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产生了损伤效应,机体进而启动凋亡、自噬和细胞周期阻滞来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而机体的免疫平衡未受影响.

  • 住宅小区居室装修噪声影响调查

    作者:魏保祥;耿小娟;唐凤琴

    目的为居室装修噪声调查、防治和管理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现场上午、中午、下午和晚间不同时段,对3个小区装修居室、邻宅、户外声环境进行等效声级(Leq)、噪声剂量(DL)等测量及调查.结果装修居室10 minLeq为79.6~104.7dB(A),装修人员个体噪声剂量DL值为90%~180%;邻宅室内20 min Leq为70.9~76.4dB(A);6~45 m邻近住宅楼、办公楼20 min Leq为63.4~76.5 dB(A).149名居民的高烦恼率为89.8%.脑力劳动者的高烦恼率显著高于体力劳动者.结论装修噪声对从业人员及居民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 临街住宅区环境噪声及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作者:吴婧;赵丹宇

    目的 探讨环境噪声对福州临街住宅区居民健康的影响.方法 于2007年1月采用现场测试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中午和傍晚采用已校准的国产AWA6218B型精密声级计对福州市5个临街住宅区进行噪声测定,并对213名临街住宅小区的居民进行了健康影响问卷调查.结果 临街小区的平均等效连续声级(Leq)为57.4~67.7 dB(A),属于"吵闹"级,22%的居民把噪声污染列为影响居住质量的首要污染,噪声污染普遍会对居民的睡眠(64.3%)、情绪(97.6%)、工作或学习效率产生较大影响,另外噪声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居民听力下降、头痛、头胀、昏晕、耳鸣、多梦、嗜睡、心慌、记忆力减退、疲乏无力、高血压加剧等.结论 临街住宅区室外噪声对居民的健康及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

  • 淄博市区域空气质量变化对居民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

    作者:翟慎永;刘芳盈;成翔;王菲菲;张殿平;孙秀美;张启光

    目的 了解淄博市区域空气质量变化对居民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方法 基于1980s、1990s和2010s3个时期内淄博市城区区域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时期内的居民呼吸系统健康资料.结果 1980s、1990s和2010s3个时期淄博市城区区域SO2年均浓度分别为311、150、137 μgm3,PM10浓度均值分别为646、306、175 μg/m3.2013年儿童肺功能参数实测值[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l)、大呼气流量(PEF)、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呼吸初期瞬间流量(FEF75%)、呼吸中期瞬间流量(FEF50%)、呼吸后期瞬间流量(FEF25%)]均明显高于1992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儿童慢性鼻炎(14.66%)及2012年居民慢性鼻炎(2.24%)、慢性咽炎(1.96%)、慢性扁桃体炎(0.93%)、慢性支气管炎(1.53%)患病率均低于1992年(分别为44.63%,21.19%,15.31%,2.80%,5.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区1980s、1990s和2010s 3个时期的肺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9.06/10万、39.46/10万和28.32/10万,呼吸系统疾病的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3.11/10万、60.59/10万和62.19/10万.结论 淄博市城区区域空气质量逐步改善,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居民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其对肺癌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潜在影响还需深入研究.

  • 装修后居室空气污染及健康效应

    作者:胡衡生;张新英;黄文珊;马建强;罗洪亮;黄励;朱易

    目的探讨装修后居室空气污染及健康效应.方法选择新装修的13户家庭在装修后的第1~4天、2个月和6个月进行室内空气采样,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的浓度,同时对家庭成员装修前后眼及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室内空气甲醛浓度超标2.92倍以上,苯、二甲苯超标7.4~11.3倍及58.2~87.1倍.装修后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家庭成员中流泪和打喷嚏、支气管炎或咳嗽、哮喘、头晕的阳性率在装修前分别为0%、3.0%、3.0%、0%,装修后上升至24.2%、7.6%、6.1%、7.6%.结论室内装修可导致室内空气中甲醛和苯系物污染,污染程度与装修的复杂程度成正比,并与装修材料的质量有关,装修还导致家庭成员眼部及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的阳性率上升.

  • 兰州市呼吸系统疾病空气质量健康指数构建

    作者:乔明利;顾天毅;王砚;赵毅;陶燕;赵秀阁

    目的 通过研究空气污染物对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健康效应,构建兰州市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空气质量健康指数(air quality health index,AQHI),并对空气质量进行分级.方法 采用时间序列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研究2001-2009年兰州市空气污染物与呼吸系统疾病日入院人数的健康效应,进而构建兰州市空气质量健康指数(lanzhou air quality health index,LAQHI),并比较AQHI、空气质量指数(AQI)和空气污染指数(API)预测健康的能力.结果 SO2、NO2和PM10对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入院均具有一定的相关和滞后效应,除≥65岁老年人群,SO2在当天、NO2滞后1d、PM10滞后3~6d即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日入院人数增加;SO2对年龄≤15岁人群在滞后1d,NO2对女性人群在当天,PM10对年龄≤15岁人群在滞后4d的相对危险度(RR)高,RR分别为1.082(95%CI:1.055~1.110)、1.065(95%CI:1.037~1.094)和1.036(95%CI:1.024~1.049).AQHI处于低、中、高、重度等级的天数占总天数的比例分别为51.6%~90.0%、9.3%~31.6%、0.7%~12.1%和0.0%~4.6%,而年龄≥65岁老年人群及男性处于中、高、重度比例均较高,分别为32%、12%、4%及24%、6%和1%,且AQHI预测人群健康的能力要强于AQI和API.结论 兰州市空气污染物对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入院均有一定影响,且具有一定滞后效应,其中对女性及年龄≤15岁人群的影响较为显著;AQHI能够用于兰州市空气质量分级,且对健康预测能力较AQI和API理想.

175 条记录 2/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