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抗人P185erbB2 scFv-Fc-IL-2增强LAK样和ADCC杀伤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军;张玲;毛海婷;郭宁;施明;沈倍奋;顾洪涛;李翠玲

    目的 将抗人P185erbB2 scFv-Fc-IL-2融合蛋白(HFI)分别作用于表达高、中、低3个水平erbB2受体的SKOV3、MCF-7、SGC-7901三株肿瘤细胞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探讨HFI调变肿瘤细胞表面分子,激活免疫效应细胞的机制;模拟体内肿瘤组织,将HFI-PBMC-肿瘤细胞混合培养,探讨HFI对分别表达高、中、低3个水平erbB2肿瘤细胞的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样和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DCC)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MTF法检测细胞增殖、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变化;应用非核素细胞毒试剂盒观察HFI介导ADCC杀伤作用.结果 HFI处理后SKOV3细胞表面杀伤相关分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Fas表达水平分别由24.85%、0.53%增高到85.36%、59.19%;SKOV3、MCF-7、SGC-7901三株肿瘤细胞erbB2表达水平分别由98.48%、42.60%、36.66%下降到94.01%、30.95%、12.36%.HFI刺激后人PBMC的增殖活性显著增强,呈时间依赖效应,CD3+ CD8+ T细胞和CD3- CD16+ CD56+NK细胞分别由24.37%、6.90%提高到38.80%、13.45%,CD25、淋巴细胞功能抗原-1(LFA-1)、FasL表达水平分别由3.99%、86.52%、5.02%提高到12.96%、99.06%、16.19%.HFI活化的人PBMC对不同erbB2表达水平肿瘤细胞的LAK样杀伤活性,在各效靶比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HFI能够介导和增强人PBMC对表达erbB2肿瘤细胞的ADCC杀伤作用.结论 HFI上调SKOV3细胞表面杀伤相关分子ICAM-1、Fas表达,下调肿瘤细胞表面erbB2表达.HFI对人PBMC具有明显的激活增殖作用,活化的人PBMC对表达不同水平erbB2肿瘤细胞的LAK样杀伤作用均显著增强.HFI能够介导和增强人PBMC对肿瘤细胞的ADCC杀伤作用,且杀伤活性的高低与肿瘤细胞表面erbB2表达水平的高低呈平行关系.

  • 抗酸性同功铁蛋白重组免疫细胞因子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作者:游上游;郭军庆;艾洪武;陈柳

    目的构建并表达抗酸性同功铁蛋白(acidic isoferritin, AIF)的免疫细胞因子,并研究其抗肿瘤特性. 方法在克隆小鼠趋化因子CXCL10全长基因的基础上,构建抗AIF单链抗体与CXCL10组成的重组免疫细胞因子,并在小鼠骨髓瘤细胞NSO中进行表达;使用流式细胞技术(FCM)和体外细胞趋化试验等方法来研究该重组蛋白的抗肿瘤特性. 结果重组免疫细胞因子(IP10-scFv)真核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41.1×103,纯化后的蛋白浓度为68 mg/L,抗体亲和常数(KDIP10-scFv)为2.28×10-8 mol/L.IP10-scFv能够特异识别分泌AIF的SMMC 7721细胞,并能与激活后的小鼠T淋巴细胞表面CXCR3受体特异性结合,对小鼠激活的T淋巴细胞有较强的趋化作用. 结论成功地制备了抗AIF单链抗体与趋化因子CXCL10构成的重组免疫细胞因子,该免疫细胞因子是肿瘤治疗的潜在制剂.

  • 口服八种细菌提取物对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预防作用

    作者:李靖;郑劲平;袁锦屏;杨灵;罗锭芬;安嘉颍;肖正伦;钟南山;钟维农;何为国;赵子文;曾军;林材元

    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的常见诱因,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人提出使用口服细菌提取物来激活人体的天然免疫系统以抵御致病菌的侵蚀[1].八种细菌提取物(商品名:泛福舒,瑞士欧姆药厂)是从8种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提取的,它可通过刺激黏膜源性淋巴组织而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增强各种免疫细胞活性以及免疫细胞因子生成,使支气管黏膜的巨噬细胞活性增强和分泌性IgA的分泌增多[2].国外早在20世纪80年代便开始对八种细菌提取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3],国内尚少见相关报道.我们研究的目的在于以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及多中心的方法观察八种细菌提取物对我国慢性支气管炎合并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预防效果以及可能出现的副反应.

  • OPG/RANKL/RANK 信号通路在运动与骨免疫学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元宇;郭健民;邹军

    自Arron在Nature上首次提出"骨免疫学"的概念以来,关于免疫系统与骨骼系统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在骨免疫学研究中,OPG/RANKL/RANK信号通路作为免疫系统参与骨代谢调节的主要通路一直备受关注. 当机体运动时,运动所产生的机械应力以及运动诱导的免疫功能变化均能通过OPG/RANKL/RANK信号通路影响骨代谢. 适宜的运动能上调OPG基因表达,抑制RANKL分泌及其基因表达,促进IL-2、IL-18、IFN等保护性免疫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助于骨形成,使骨代谢趋向正平衡. 而长时间大强度运动以及过度训练则上调RANKL基因表达,下调OPG基因表达,促使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同时又诱导IL-6、TNF、IL-17等炎症性细胞因子分泌增多,间接促进骨吸收,使骨代谢趋向负平衡.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运动、免疫以及骨代谢之间的关系,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运动、免疫与骨代谢的报道,旨在探讨运动对骨代谢及OPG/RANKL/RANK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以及运动应激下免疫细胞因子对OPG/RANKL/RANK信号通路的影响,为运动与骨免疫学的研究及骨代谢疾病的预防提供理论基础.

  • 生物钟基因与骨免疫研究进展

    作者:景中坤;吴晓;马文彬

    昼夜节律是生命体为适应自然环境而产生的一种生物特性,生物钟基因调节着生命体的节律,Bmal1、Clock、PERs、CRYs、Rev-erbα等生物钟基因及下游的钟控基因发挥了重要作用.免疫细胞与骨细胞之间通过共同的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相互作用,调节骨代谢平衡,免疫紊乱会导致骨代谢异常.骨免疫学的诞生有利于深入研究骨骼系统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骨免疫参与了许多骨科疾病和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进展.生理状态下,生物钟基因通过调控骨骼系统与免疫系统的生物节律,在维持骨免疫的平衡状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病理状态下,生物钟基因功能异常不但导致骨骼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节律紊乱,进一步导致骨量丢失和免疫炎症反应,而且通过IL-1、IL-6、TNF-α、RANKL等骨免疫因子对骨代谢产生作用.反过来,免疫炎症反应也会对生物钟基因正常功能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骨代谢.根据生物钟基因和骨代谢自身的特点,认识生理病理状态下生物钟基因与骨免疫的相互作用,对骨骼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的防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血清及脑脊液转化生长因子-β1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变化

    作者:何志义;欧阳嶷;范红杰;张强;孟祥亚;吕昌龙

    近年来研究表明,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的发病与免疫细胞因子等的异常变化密切相关.我们于1996年2月至1998年12月间对急性GBS患者血清和脑脊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上述两种细胞因子在GBS发病中的作用.资料:(1)急性GBS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15~59岁,平均23.5岁,均系我院门、急诊及住院患者,所有患者的诊断符合Asburg 1990年修订的诊断标准.(2)非炎症性神经病(NIND)组:30例,男14例,女16例,18~62岁,平均年龄25.8岁.(3)正常对照(NC)组:30名,男21名,女9名,年龄19~54岁,平均年龄23.6岁,均为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

  • 银杏黄酮甙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疗效与免疫细胞因子相关性研究

    作者:何明;张晓梅;史利卿;苑惠清;钟湘;郝素英;杨效华;刘薇

    目的观察银杏黄酮甙(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与免疫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将所收治的45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银杏叶胶囊,对照组口服强的松,治疗3个月,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在症状、肺功能等方面的改善情况及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情况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0%,对照组为66.67%;2组治疗前后肺总量(TLC)、肺活量(VC)、肺弥散功能(DLco)、IL-6、IL-8、TNF-α自身对照,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银杏黄酮甙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有一定疗效并与免疫细胞因子有一定相关性.

  • 体外γ干扰素对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的作用

    作者:陈怀增;林仿芳;谢幸;叶大风;吕卫国

    血管生成存在于正常生理过程,如排卵,受精卵的着床等,也存在于损伤修复和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血管生成是通过内皮细胞的分裂增殖而完成,各种参与血管生成因子的终作用位点是血管内皮细胞.γ干扰素(IFN-γ)是Th1细胞免疫细胞因子,同时可下调血管生成,但确切机制不清楚[1,2].本研究在体外观察IFN-γ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细胞生长的影响,旨在探讨IFN-γ下调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

  • 精神分裂症发生相关免疫细胞因子的影响分析

    作者:黄伟;秦丽颖;范悦斌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免疫状态,探讨免疫细胞因子与精神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观察组)与健康体检志愿者80例(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利培酮治疗,治疗前后进行PANSS评分,并且检测免疫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含量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1β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TNF-α与阴性症状分呈显著正相关(r=0.412,P<0.05),IL-1β治疗前后的差值与PANSS量表降分率呈显著正相关(r=0.388,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细胞激活,TNF-α水平的变化可能与阴性症状的改善密切相关,而IL-1β水平的变化可作为病情缓解的灵敏指标.

  • Toll样受体与免疫疾病

    作者:朱剑;黄烽

    机体接触致病微生物后即迅速对致病原进行识别并产生抵抗病原体入侵的反应.发挥这一功能的主要是天然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这些天然免疫细胞因子可能表达"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而这些受体对于致病原相关的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具有很高的特异性[1].

  • 脑梗死风证与免疫细胞因子及相关性睡眠障碍的关系研究

    作者:关少侠;谌剑飞;丁萍

    目的 探讨脑梗死(CI)风证与免疫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相关性睡眠障碍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风辨证量表对266例CI患者进行风证证候评分,测定IL-6、TNF-α含量,并就其在卒中中出现的相关睡眠障碍症状发生率作分析.结果 中脏腑组风证量值与TNF-α、IL-6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9、0.46),中经络组风证量值与TNF-α、IL-6水平也呈正相关(r 分别为0.23、0.19),中脏腑组较中经络组的相关性高;中脏腑组风证分值及免疫细胞因子含量显著高于中经络组(P<.01);风证患者中脏腑组与中经络组的睡眠障碍发生率,均以中脏腑组为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5或P<.01).结论 脑梗死不仅风证量值与IL-6、TNF-α水平显著相关,而且与其病类在病程中发生的相关性睡眠障碍几率也关系密切.

  • 苯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动物模型的免疫学评价

    作者:贺今;郭春;黄涛;王秀英

    对苯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benzene poisoning induced aplastic anemia,BPAA)实验动物模型的免疫学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估,为动物模型提供更全面的评估指标.建模CD1小鼠经皮下注射苯油混合液,给苯剂量为2ml/kg,共注射25次,检测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相关的血常规和免疫学指标.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外周血常规指标及血清免疫学指标变化与临床BPAA患者基本相符.

  •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Th1/Th2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

    作者:孙同英;崔振泽;黄燕;徐超

    目的 从Th1/Th2平衡角度探讨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血清中免疫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阐明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为预防其日后发展为哮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大连市儿童医院呼吸科收治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3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本院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两组患儿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10、IL-13、IL-33、IL-17)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IL-4、IL-10、IL-13、IL-33、IL-17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发病与相关免疫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机体处于Th1/Th2免疫失衡状态.

  • 抗人P185erbB2scFv-Fc-IL-2调变肿瘤细胞表面分子和激活免疫效应细胞

    作者:王军;张玲;顾洪涛;郭宁;施明;沈倍奋;毛海婷;李翠玲;温培娥

    目的: 将抗人P185erbB2scFv-Fc-IL-2融合蛋白(HFI)作用于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和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通过体外实验阐明HFI调变肿瘤细胞表面分子和激活免疫效应细胞的抗肿瘤机制,为HFI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水平;生物活性法检测细胞膜相关TNF杀伤活性;RT-PCR检测细胞穿孔素表达水平.结果: HFI处理后,未观察到对SKOV3细胞增殖活性的直接抑制作用;SKOV3细胞表面杀伤相关分子ICAM-1、Fas表达率分别由24.85%、0.53%增高到85.36%、59.19%(P<0.01);人PBMC的增殖活性增强,CD3+CD8+T细胞和CD3-CD16+CD56+NK细胞分别由24.37%、6.90%提高到38.80%、13.45%(P<0.01);CD25、LFA-1、FasL表达水平分别由3.99%、86.52%、5.02%提高到12.96%、99.06% 16.19%(P<0.01);穿孔素基因、膜相关TNF均表达增强,LAK样、NK样杀伤活性在各效靶比时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 HFI提高SKOV3细胞杀伤相关分子ICAM-1、Fas表达水平,并且对人PBMC有明显的增殖活化作用,通过激活LFA-1/ICAM-1、Fas/FasL途径提高杀伤介质穿孔素和膜相关TNF的释放,增强LAK样、NK样杀伤活性.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免疫细胞因子

    作者:段立晖;张丽;刘新峰

    脑缺血的炎症免疫损伤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在炎症反应发生之前可有细胞因子介导、参与免疫调节和趋化作用,促进白细胞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使白细胞自血管内向缺血脑组织迁移.这些因素均可引起并加重脑缺血损伤.细胞因子产生后进一步诱导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促使炎症免疫细胞浸润到损伤组织,炎症免疫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又相互诱导激活,进一步加重组织损伤.作者就以下几种重要的细胞因子作一综述.

  • 核桃楸树皮水提物对BALb/c荷瘤小鼠免疫细胞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咏莉;詹苗;潘育方;范为;李红枝;黄清松

    目的 探讨核桃楸树皮水提物对BALb/c荷瘤小鼠治疗作用及对免疫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小鼠移植瘤实验,药物瘤体治疗、免疫细胞因子ELISA检测等方法.结果小鼠移植瘤模型构建成功.在瘤体治疗后,小鼠平均脾重比高、中、低用药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免疫细胞因子的分析中,各实验组动物血清IL-2、IL-10的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而高剂量用药组荷瘤小鼠血清IL-10水平显著降低,并且具备剂量-效应关糸.结论 在肿瘤进展过程中,达至一定剂量的核桃楸树皮水提物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作用,显著降低血清中IL-10水平为其中一途径.

  • 免疫细胞因子在银屑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晓惠;陈宏

    近年来关于银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次研究以国内万方、维普、中国知网以及国外PUBMED作为检索文献库,检索近5年国内过关于银屑病中免疫细胞因子的作用相关文献。通过T淋巴细胞活化的场所、T淋巴细胞的亚群、超抗原的作用、抗原提呈细胞作用、树突状细胞的作用(树突状细胞、表皮的LC)为纵轴、相关文献检索结果为横轴,探讨了银屑病的免疫细胞活化研究的进展。我们认为随着免疫学的进展,T淋巴细胞起着非常重要的角色,T淋巴细胞介导银屑病的发病。

  • 溃疡性结肠炎中肠黏膜免疫细胞因子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燕;彭湘君;刘昭文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以直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症为特征的慢性非特异性疾病,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其可能与遗传、免疫、感染及精神等多因素相互作用有关,而免疫学因素是UC研究中的热点[1].近年来,随着肠道黏膜免疫的深入研究,逐渐认识到在UC发生发展过程中肠道黏膜免疫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UC与肠道黏膜免疫因子的关系而展开论述.

  • NKT细胞在小鼠母胎免疫耐受微环境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刘仁平;邵淑馨;孙樱殷;任敏;戴群;丁南华;王力薇;黎曰真;徐良全;俞晓春;王晶磊

    目的 探讨自然杀伤T(NKT)细胞在小鼠母胎免疫耐受微环境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48只孕鼠随机分为4组:α-GalCer 1组、α-GalCer 2组、α-GalCer 3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α-GalCer 1、2、3组分别给予α-Gal-Cer 10.3、20.6、41.2mg· L-1腹腔注射,1次·d-1;正常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0.2mL腹腔注射,1次·d-1.每组实验重复3次.在干预24 h后,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孕鼠子宫内膜组织中CD3的表达,RT-PCR检测孕鼠外周血单核细胞、子宫蜕膜组织中IL-4 mRNA、IFN-γ mRNA的表达水平及IFN-γ mRNA/IL-4 mRNA相对灰度比值.结果 在妊娠第3天小鼠干预24 h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0.6 mg· L-1的α-GalCer(α-GalCer 2组)明显抑制外周血单核细胞和子宫内膜组织中IFN-γ以及外周血单核细胞中IL-4的mRNA表达,但促进子宫内膜组织中IL-4的mRNA表达(P<0.05).20.6 mg· L-1的α-GalCer(α-GalCer 2组)促进了外周血单核细胞中IFN-γ/IL-4相对灰ss度比值的升高,而明显抑制了子宫内膜组织中IFN-γmRNA/IL-4mRNA相对灰度的比值(P<0.05).在子宫着床期间,由α-GalCer诱导的子宫内膜T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结论 围着床期α-GalCer诱导外周NKT细胞活化,可促使外周单核细胞中IFN-γ/IL-4的平衡向Th1漂移,而子宫内膜中活化的NKT细胞使IFN-γ/IL-4的平衡向Th2漂移,有利于子宫内膜形成免疫耐受微环境.

  • 肺结核患者体内结核病相关免疫细胞因子动态变化观察

    作者:梁晓燕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体内结核病相关免疫细胞因子动态变化.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60例.给予所有患者化疗治疗,并检测治疗前后I FN-γ、IL-4、IL-17、TNF-α、TGF-β及IL-10水平情况.不同治疗时间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的TGF-β、IL-4水平[(169.22±22.46)、(142.9±13.71)、(123.2±10.03)ng/L与(65.29±12.30)、(29.38±3.27)、(28.29±3.18)ng/L]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治疗时间患者的1L-10、IL-17水平[(8.12±1.46)、(5.36±0.93)、(10.47±1.03) ng/L与(14.10±1.68)、(12.93±1.01)、(12.59±0.22) n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TGF-β、IL-10、IL-4水平[(115.8±49.2)、(163.7±20.4)ng/L与(12.8±2.4)、(5.4±1.2) ng/L与(24.5±15.3)、(66.3±25.3) n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肺结核体内免疫反应中不同细胞因子会呈现不同变化,TGF-3、IL-4水平会在肺结核活动期呈现高水平状况,在病情缓解后会显著下降.

3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