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法

    作者:吴劲松;陈衔城;陆栋

    1975年,Stern[1]首次报道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仪(laser-Doppler flowmetry,LDF)监测皮肤微循环血流量.20多年来,关于LDF在皮肤、肌肉、移植皮瓣、脑和肾脏等组织器官微循环血流监测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不断深入,取得较大进展.

  • 股前外侧皮瓣皮神经吻合对手背软组织缺损感觉重建的效果

    作者:陈立科;吴波;陈四华;唐畅宇;周先培;徐昱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手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感觉重建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的手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06年1月~2009年1月连续收治的15例为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处理;2009年2月~2012年12月连续收治的15例为研究组,采用股前外侧皮神经与前臂皮神经吻合。所有病例随访1~2年,观察皮瓣的感觉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病例股前外侧皮瓣全部成活。对照组4例皮瓣感觉恢复优良,研究组为11例。无溃疡发生。结论带股外侧皮神经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可以明显促进感觉功能恢复。

  • 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分析

    作者:骆效黎;贺长清

    目的 观察前臂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于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0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取多种前臂逆行岛状皮瓣转位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8例,在前臂远端设计皮瓣,依据皮肤软绀织缺损的部位分别选用小同皮瓣.其中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7例、桡浅神经伴行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2例、桡浅神经伴行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2例、骨间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移植4例、骨间背动脉桡侧皮支逆行岛状皮瓣1例、尺动脉腕卜支逆行岛状皮瓣2例、尺神经尺动脉背支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2例.结果 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成活15例.经6~18个月的随访,皮瓣血运、弹性、质地良好,皮瓣而积小为3 cm×3.5 cm,大为10 cm×14 cm,修复后的手指外观满意.结论 前臂逆行岛状皮瓣移植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佳皮瓣之一.

  • 腋窝皱襞切口薄皮瓣法治疗腋臭的研究

    作者:张郑;李亮

    目的 探讨腋窝皱襞切口直视剪除大汗腺至薄皮瓣法治疗腋臭的疗效.方法 收集近年来腋臭患者197例,采用腋窝皱襞切口394个,手术范围超腋毛分布l cm,肿胀麻醉,直视下剪除包含大汗腺的腋部皮下组织5 mm左右,直至手术范围皮肤形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创面用双极电凝彻底止血,术后引流,加压包扎等措施,7 d拆线切口愈合.结果 臭味标准参考Tung-Chain腋臭疗效评价标准评定.治愈387个腋窝,占97.97%;显效7个腋窝,占2.03%;无效:0个.腋毛变化:明显减少368个,占90.34%;一般减少,19个,占9.66%;减少不明显,0个.出汗状况:明显减少342个,占86.80%;改善,但不明显52个,占13.20%;无变化0个.手术恢复时间平均7 d左右.并发症:皮肤边缘坏死8个;切口瘢痕3个;血肿1个;肩关节活动受限0个.结论 腋窝皱襞切口直视下清除大汗腺至腋部皮肤薄皮瓣法治疗腋臭,具有根除腋臭病因的解剖与病理学基础,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大限度的符合整形外科原则,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腋臭 皮瓣 治疗
  • 腹部组合薄皮瓣修复手背伴多指背创面临床研究

    作者:于加平;蔡茂季;尹飞;王义;许凡

    目的 探讨手背伴多指背创面的理想修复方法.方法 以腹壁组合薄皮瓣修复手背伴多指背创面51例.断蒂同时完成创面修复及分指、指蹼成形.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效果满意.结论 腹壁组合薄皮瓣血供可靠,修复手背伴多指背创面效果满意.

  • 局部随意旋转皮瓣治疗骶尾部褥疮

    作者:宋传祥;申明相;李松哲;西中海

    目的 总结应用局部随意旋转皮瓣治疗骶尾部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局部随意旋转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9例,单侧旋转皮瓣7例,双侧旋转皮瓣2例,皮瓣范围(5.0 cm×5.0 cm)~(7.0cm×10.0 cm),供皮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结果 本组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质地柔软,外形满意.2例出现边缘坏死,经换药创面愈合.1例再次出现褥疮,对侧臀大肌皮瓣转移而愈.结论 局部随意旋转皮瓣治疗骶尾部褥疮可取得满意效果,手术简单、安全、可靠.

    关键词: 皮瓣 移植 褥疮
  • 指腹、指端缺损的整形外科治疗

    作者:郑兆强

    目的:总结97例132个手指指腹、指端缺损的修复治疗规律.方法:正确施行清创术,利用游离皮片、复合组织移植,皮瓣转移等方法闭合创面,恢复手指的功能.结果:使指腹和指端缺损获得了较完满的修复和功能重建.结论:根据伤者的伤情,职业特点,年龄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

    关键词: 缺损 皮片 皮瓣 修复
  • 腓浅神经运动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作者:段显亮;赵世伟;李炳万;任爱华

    目的::探讨实施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皮瓣手术时腓浅神经运动支的安全性。方法:对6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小腿标本进行解剖,观察腓浅神经走行及各肌支的分出点和穿入点的位置,定位采用以腓骨小头和外踝间进行八分法;测量分出点和穿入点与腓骨小头的距离等数据,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腓浅神经腓骨长肌第一、二肌支(Ⅰ型)穿出点均在一区间,穿入点均在三区间;腓浅神经腓骨短肌肌支穿出点均在三区间,而穿入点70%在四区间,30%在五区间;所有肌支由腓浅神经发出后均向后腓侧进入肌腹;腓骨短肌肌支分出点距腓骨小头90.4±23.5mm(44.3~136.5mm)。结论:近侧蒂皮瓣的轴点和远侧蒂皮瓣的近端均应在腓骨短肌肌支分出点之下(腓骨小头下44.3~136.5mm,3区),切取皮瓣时从前往后游离较好。

  • 带蒂皮瓣原位回植治疗上肢皮肤撕脱伤75例

    作者:雷天朴

    目的:观察带蒂皮瓣原位回植治疗上肢皮肤撕脱伤的效果.方法:本组75例经清创后撕脱皮肤带蒂皮瓣原位回植处理,根据撕脱皮肤的走行方向、大小、部位、损伤程度以及软组织床情况,根据蒂部供血范围采用皮下血管网层皮片以及全厚皮、中厚皮网状皮片回植,同时处理合并伤.结果:皮肤存活面积≥95%者59例, 85%~94%者11例,75%~84%者3例,60%~74%者2例.治疗后仍有小面积皮肤坏死者,均经换药或二次植皮愈合.结论:充分评估皮肤撕脱伤伤情、合理选用修复方法,可提高带蒂皮瓣原位回植成活率.

  • 带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护理

    作者:岳美荣

    探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佳护理方案.方法:对31例应用术前、术后心理护理,皮瓣血液循环观察,体位放置及防感染等护理措施.结果:带蒂皮瓣移植手术成功31例,3周后顺利断蒂,皮肤感觉及手指活动功能良好.结论: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指的一系护理措施和严密细致的观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皮瓣 软组织缺损
  • 中药湿敷用于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王建丽;郭嬿;杜慧莹;毛建辉

    乳腺癌在我国占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并呈上升趋势,平均年增长率2.3%[1].治疗以改良根治和根治手术切除为主,皮瓣坏死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国外文献报道坏死率为10%~60%[2].我们采用中药酒精敷料湿敷治疗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促进伤口愈合,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 乳腺术后出血原因及诊治方法研究

    作者:王润柱;李春亮;赵建国;王大伟

    目的:总结乳腺术后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其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8年1月5例乳腺术出血的病例资料.结果:出血见于术后1~2天,主要表现局部肿胀、平缓的隆起、腋窝左右不对称、压迫膨隆部分有黏土状抵抗感或"咕噜"样手感.如持续出血应采用清创缝合、加压包扎,保持皮瓣、防止坏死.结论:乳腺术后出血重在预防、术中止血彻底、坚持手术操作干净、解剖层次清晰、术后加压包扎可靠、减少患肢活动.

  • V-Y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作者:朱建国;刘丹

    指端外伤性缺损临床常见,修复创面方法较多.我科于2000-2007年应用V-Y皮瓣修复指端缺损48例(56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在前足部皮瓣缺损的应用

    作者:简旭华;岑怡彪;曾建红;陈武智;杨国俊

    目的 报道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前足部皮瓣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7例前足皮瓣缺损者经彻底清创,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创面.术中注意皮瓣设计、切取及蒂部处理等细节问题.结果 7例全部成活,无软组织感染.2例皮瓣远端边缘愈合不良,经常规换药、理疗后愈合.术后平均随访7个月,患肢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 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前足皮瓣缺损理想方法之一,有重要临床意义.

  • 胸脐超长皮瓣转移修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并发症的预防

    作者:柳忠福;文大鹏;王莉娟

    我院2005年7月-2011年7月,应用胸脐超长皮瓣转移修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1 5例,皮瓣转移全部成活,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5例中,男10例,女5例,年龄34-50岁,平均年龄42岁,软组织缺损均为手背及前臂.

  • 扩张皮瓣术后血运障碍的原因探讨及高压氧治疗

    作者:牛永敢;黄晓元

    目的探讨扩张皮辩转移术后血运障碍的原因及高压氧治疗的时机、作用机制和注意事项.方法对25例病人进行回顾分析并行高压氧治疗,压力为0.2 Mpa,2次/d,3 d后改为1次/d,连续10次为一疗程.结果25例患者中,治愈(皮瓣发紫的部分完全成活)21例;好转(皮瓣发紫的部分基本成活或小部分坏死)2例;无效(皮辩发紫的部分全部坏死)2例.治疗总有效率92%.结论扩张皮瓣出现血运障碍与扩张血管特性、扩张时间、皮瓣转移方式及包膜处理等有关;高压氧应在皮瓣出现血运障碍后尽早应用;其作用机制与其压力及提高组织氧分压有关.

  • 颈横动脉的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形态学研究

    作者:郭若汨;沈君;钟小梅;成丽娜;段小慧;曾伟科;李洁婷

    目的 探讨颈横动脉的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0例需口腔颌面部肌皮瓣修复患者,用64层螺旋CT进行颈横动脉血管造影,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观察颈横动脉的显示情况及其形态学特征.结果 10例患者,双侧共20条颈横动脉均显示,其中15条颈横动脉直接起自甲状颈干,占75%;5条起自锁骨下动脉,占25%.颈横动脉颈段平均长度(48.86±1.65)mm,起始处管径(4.20±0.35)mm,背段平均长度(57.21±5.61)mm,起始处管径(3.31±0.22)mm.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能够显示颈横动脉的起始、走行等形态学特征,有助于颅颌面外科术前病例的筛选及手术方案的选择.

  • 颈横动脉超声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智贤;臧毅;张莉;张步林;农晓玲;刘达恩;卢月华

    目的探讨颈横动脉的超声检测方法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50条正常人的颈横动脉进行检测.结果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颈横动脉自锁骨下动脉发出的占68%;能显示出甲状颈干占30%;有1例右侧可见两条颈横动脉直接起自锁骨下动脉,占2%.颈横动脉起始部内径分别为2.32±0.60mm(L),2.43±0.58mm(R).血流频谱显示呈快速二相波或三相波.结论超声可以很好地显示颈横动脉起始、走行方向等形态学特征及血流动力学信息.在头面部、颈部及口腔外科术的术前超声检查对临床的病例筛选及选择手术方法有重要意义.

  • 带蒂(肌)皮瓣早期修复巨大Ⅳ度损毁性电击伤36例的体会

    作者:张岩;唐凯森;冯志刚;何永强;李弋;刘斐

    河南电力医院烧伤整形科2004 年1 月至2009 年12 月收治各类电击伤612 例,其中烧伤面积占受损部位解剖皮肤面积50%以上、损伤深达体腔或关节腔开放和(或)骨质损伤裸露的创面共36 例.我们联合应用多个带蒂(肌)皮瓣早期成功修复此类创面,现报道如下.

  • 指背逆行皮瓣修复手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凌峰;王宏;史二栓;巴特;张军;刘和平;荣志东;胡国林;曹胜军;侯智慧;张炜;王淑杰;孙一凡

    目的 研究手指远端软组织缺损使用指背逆行皮瓣修复的应用价值.方法 尸体手4只,死婴手6只,经乳胶血管灌注,观察手指的动脉、静脉分布.在尸体手指背侧设计10个逆行皮瓣,蒂部在手指远端的一侧,皮瓣范围3 cm×1.5 cm,将泛影葡胺加墨汁加压注入桡动脉,肉眼观察皮瓣的颜色变化,X线造像观察皮瓣内血管显影情况.在手指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对22例手指烧伤、外伤患者,应用了27个指背逆行皮瓣修复手指远端皮肤缺损伴有肌腱、指骨、指关节外露创面,皮瓣范围(1~5.5)cm×(1~3)cm,长宽比例(1~2.5)∶1.结果 解剖学研究见手指动脉间有多方位、层次交错的吻合,静脉间相互吻合成网,保证了手指的血液供应和静脉回流.指背逆行皮瓣的蒂部可见有指掌侧固有动脉的分支,灌注后可见皮瓣内静脉即刻充盈黑染,说明实验皮瓣已完成"血液"从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的循环过程,皮瓣X线造像显示整体透光度减低,皮瓣内有血管显影.本组临床移植的27个皮瓣全部成活,随诊6~12个月,远期效果满意.结论 指背逆行皮瓣的血液供应来源于指掌侧固有动脉的分支,皮瓣内有丰富的静脉并与指腹侧静脉形成网状交通,保证了皮瓣的血液回流.指背逆行皮瓣可以较好地满足手指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需要,特别是对手指远端、小指末节尺侧、拇指末节桡侧等使用局部皮瓣修复困难的部位.

2810 条记录 5/141 页 « 12345678...14014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